从教学情境到思维情境,高中数学教学的嬗变可能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教学及研究在基礎教育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课改以来获得普遍认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需要更多地向思维情境的创设迁移. 因为思维是学生的思维,思维情境创设可以更好地实现以生为本,进而面向学生提升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数学抽象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进而让核心素养的培育得到保证.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情境;思维情境;核心素养
  数学教学作为课程改革中的引领性学科,其教学理念、教学研究成果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过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已经为当前一线教师普遍认同并接纳,这就是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意义在于其让教师认识到了学生的学习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而应当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自主构建. 时至课程改革十数年后的今天,核心素养又开始引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显然,知识的构建与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不矛盾,很大程度上后者还要依靠前者而进行,也就是说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需要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逐步生成的. 核心素养是什么?当前最普遍的认识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那么从学科教学来看,这种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形成,肯定与学科知识的构建有关,而有效的学科知识构建又是离不开教学情境的,那么教学情境就成为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点了.
  值得思考的是:教学情境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被提出,其对教师的引领性作用,常常体现在教师对其理解上. 根据笔者的了解,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教学情境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的,是为让教师的教学过程更为顺利的. 这样的理解本无问题,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学科教学尤其是数学教学中,更应当立足于思维情境的创设,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进而形成核心素养. 本文试对此理解展开论述.
  教学情境与学习情境的重心落点不同
  教学情境与学习情境貌似相同,但实际上重心落点是不同的. 前者落在教学关系的构建上,后者落在学生的学习上;前者侧重于让教学流程更为顺畅,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种流畅感,而后者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并从学生的学习出发去决定教师的教学行为. 相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而言,学习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学习保持开放的态度,因而课堂上的生成可能会更多,教师面对生成而出现的措手不及的可能性也更多,教学可能不那么流畅,但学生的学习却可以在自己的思维轨道上顺利前进.
  结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圆锥曲线”内容来看. 基于教学情境来设计教学,有经验的教师可能会从全章内容的角度出发,结合教材(笔者所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设计,让学生思考借助于一个平面与一个圆锥面互截的情境,来让学生观察抛物线、双曲线和椭圆的形成过程. 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教师通常还会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用课件来提供一个形象的“截”的动态过程,以让学生具有更为清晰的抛物线、双曲线和椭圆的形成表象,这是一个动态表象,其可以让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动态的圆锥曲线的生成过程. 有了这样的一个动态表象作为支撑,学生学习圆锥曲线会更为顺利. 自然,这个顺利也就会让教学过程更加顺利.
  笔者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样的一个顺的过程,实际上某种程度上讲是以规避学生的发散思维作为代价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认识圆锥曲线的时候其实是有其他思维的. 笔者经过调查,学生在建构圆锥曲线的认识的时候,关键点有两个:一是三个典型圆锥曲线的同一“根源”问题,在此之前,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三者是没有关系的,只有到了高中数学的这个阶段,三个曲线才似乎显示出了同宗同源的特点,这一特点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其实是非常颠覆原有的认知的;二是三个典型圆锥曲线的比较问题,三者之间异同点经由细致的比较之后,可以让学生将三个曲线形成一个大的知识组块,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记忆.
  笔者曾经尝试了一次开放性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思考三个曲线之间有没有关系,这个时候学生自然会感觉是没有关系的;其次,提供动画,让学生观看平面截圆锥面的结果,让学生猜想不同的截法会得到什么样的不同的圆锥曲线,由于高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因此能够相对顺利地猜想出可能的结果;再次,提醒学生既然三种看似不同的曲线可以从同一个平面与锥面中得出,那它们的性质也应该是可以比较的,而比较就意味着有异有同,这种异同如何被我们发现呢?
  在这样的三步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非常开放,他们提出了不少未曾预设的问题,例如一个锥面中怎么可以得出三种不同的曲线?不同的曲线怎么可以用同样的定义方式?是不是因为同样的定义方式,使得曲线的性质描述角度是相同的?……这些问题都与圆锥曲线的知识构建、习题解答无关,但却有关学生对圆锥曲线的思维空间与理解,这些问题如果得到有效解答,那学生对圆锥曲线的理解将是十分完整的.
  基于学习情境的高中数学教学例与析
  在上述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在新的一轮教学中,尝试基于学习情境创设的思路去设计本章的教学.
  基于学习情境的创设的思路是这样的:一是基于学生构建圆锥曲线的认识,让学生在充分探究的过程中厘清三种曲线的关系;二是基于不同曲线却是同宗同源的特点,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三种曲线的异同点.
  基于上述思路,笔者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将学生在此前已经学过的三种曲线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根据图形去比较,并思考三者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事实上这个环节,学生的第一反应是非常惊讶的,但他们又是会领悟教师的意图的,他们最直接的思维切入口在于三个图形的形状,不少学生在比较之后发现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不同,而椭圆如果从中间切开再分置,貌似也与前两者有些类似. 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稍带点故弄玄虚的口气跟学生阐明:其实,抛物线、双曲线和椭圆,它们是同宗同源的,它们可以同时来自于一个圆锥面(课件切换到立体呈现的圆锥面)……学生通常会对这样的判断将信将疑. 在学生的这种思维心境中,教师将三种曲线生成的动画进行播放,播放的时候可以利用分段式,如先让学生看到椭圆生成的过程,然后让学生猜想另两种曲线可能的形成过程.   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猜想环节(其实也是思维环节),学生看到平面横着截圆锥面得到椭圆时,自然会猜想从其他角度切入会得到什么曲线,这个时候教师要放开空间让学生猜想,无论学生猜想准确与否,只要在与课件的对比中形成认识,就可以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三种曲线生成的清晰表象,进而形成深刻印象.
  这是一个完全由学生自己的思维主导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猜想等,都是自主的,教师赋予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可以任意驰骋,思维的触角可以伸向任何一个角落,教师所起的作用其实只是用问题与课件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在不知不觉当中走向正确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一旦具有了主动性,那他们对圆锥曲线的认识是十分具有内驱力的,他们的思维不再完全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后面走,而是跟着自己的逻辑走. 当教师的教真正起着辅助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时,笔者以为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得到真正的培养,而思维得到了发展,那能力的提升基本上也就是必然的事情. 而且笔者认为这种能力,就对应着核心素养中所强调的“关键能力”,就算从数学学科的角度来看,在学生主动思维的时候,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与数学抽象能力其实都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的,因此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思维情境更有利于核心素养培育提升
  谈到核心素养,就不能不从学科角度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当前,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最热门的概念之一,从专家学者到一线教师,都开始高度关注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领域中首屈一指的史宁中教授在概括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时候,就是以数学抽象、逻辑推理与数学建模当成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最关键的三个因素的. 那么,这三者在思维情境中能够得到保证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数学原本就是思维的科学,高中数学强调以思维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出发点,实际上就是保证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史教授所说的三个因素. 譬如上面圆锥曲线的教学例子中,当教师用问题撬动学生对三个典型曲线进行整体思考时,当教师提供课件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时,当学生以平面截圆锥面构建出具体、形象的三个典型曲线时,实际上就有逻辑推理、数学抽象与数学建模的参与,因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从教学情境向思维情境的嬗变,可以有效面向数学教学发展的趋势,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不仅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意识到学生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 分析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情感教学现状,提出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情感渗透;素质教育;高中数学;课堂
奔赴西藏时行走的青藏线似乎不堪回首,首尾相接的大车连绵不绝,高原反应下的身体浑浑噩噩,暗坑密布的盘山路遍布杀机我们似乎无暇观赏两旁的壮丽风景,只顾一门心思地赶路,只想快些到达下一个目的地。这像极了我们目前的生活:我们在行走,我们在奔波,我们终日忙忙碌碌,但是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能够在大车、烂路编织而成的路网中游刃有余,还要得益于探歌较为强悍的四驱动力。这些难以预测的路况,对车辆的通过性和稳
[摘 要] 高中阶段,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学习各种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数学思想认识进行培养. 其中,化归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各种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其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 解题;数学思想;化归思想  高中阶段的数学具有内容繁多,十分抽象的特点,在具体的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各种数学知识之后,需要面对并解决大量的数学问题.
[摘 要] 解析几何问题一般综合性较强,能够充分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文章拟从一个问题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探寻解析几何问题的常用解决方案,力求有所突破.  [关键词] 一题多解;方程思想;恒等变形;数形结合  本文的例题是高三复习时遇到的一个模拟考题,笔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出发,探寻解题思路,寻找不同解题策略,体会传统解析几何问题的解法及其之间的联系,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试题呈现 
[摘 要] 一个高考题的命制一定有它的背景,通过对试题的结构寻根探源,合理设置数学探究活动,究其本质,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丰富和发展认知结构,提升数学解题思维和自信,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训练和达成.  [關键词] 高考;试题;探究;本质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稚化思维,将课堂变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 文章采取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函数的单调性”第一课时为例,阐述了稚化思维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中数学;稚化思维;概念  新课改后,数学学科以培养学生思维著称,数学教学定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淡化了形式,更注重实质,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强化“思维”的作用. 然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
[摘 要] 观察二元不等式的结构特征,分析导数题中五类不同結构的二元不等式如何证明,并给出相应的证明策略.  [关键词] 二元不等式;导数;结构;策略;构造函数
[摘 要] 以函数为背景的不等式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点问题,其中涉及函数、导数、不等式、方程等知识,对于学生的解题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 解题时采用构造函数法可以把握问题本质,打开突破口. 文章深入剖析构造函数的方法策略,结合实例加以探究,并开展教学反思,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不等式;导数;构造;函数;单调性  问题综述  在近几年的模考和高考中出现了一类较为特殊的不等式问题,融合抽象函数、
得益于长城汽车优秀的爆款产品打造能力和优秀的新产品开发能力,新品牌欧拉从出现开始就一直备受关注。很多人都说哈弗火了以后长城就不想再造其他产品了,但实际上他们压根没停下扩张的脚步,欧拉带着长城对新能源领域的信心诞生了。  暴风士兵  IQ是欧拉品牌的第一款产品,这款产品使用了一个十分新颖的3厢SUV造型,一如宝沃BX6和观致3GT,这种造型能够大幅度提升这率的吸睛度。而前脸使用了车身同色面板做了封死
[摘 要]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为“合作学习”,让课堂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笔者以“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1课时)”为例,应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课堂模式,探索构建优质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导学案;指数函数  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总体上已由实验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