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高度、深度和内涵的提升,是学科教学对人的真正的回归。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转向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接受到建构的课堂有利于学生的物理观念形成;有问题链设计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有真实实验探究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多元评价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8004703
  新修订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物理课程中的“三维目标”深化为“物理核心素养”,相信不久的将来修订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也会采用“物理核心素养”的说法。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从“双基”走向“三维目标”,它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而现在的核心素养之于三维目标,既有传承的一面又有超越的一面。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高度、深度和内涵的提升,是学科教学的真正回归。因此,初中物理教学要转向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笔者根据自身的理解谈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从接受到建构的课堂有利于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
  物理观念是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大堆由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是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建构起来的,又经过不断改造,以尽可能与世界的本来面目相一致,尽管永远达不到一致。本建构主义流派主张,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景采用适当的策略。比如,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上,力臂的概念是直接给出的,并没有交代为什么要引入力臂。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接受概念时感觉迷茫,对概念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学生甚至很难将相关概念与杠杆问题联系起来。因此,在课堂上建构力臂的概念是有利于物理观念形成的。
  【案例1】力臂概念的建立
  首先,确定影响力对杠杆作用效果的两个因素——力的大小和一个可以用数字量化的物理量。教师开关教室门的演示实验结合学生的知识回顾,学生很容易理解决定力对杠杆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学生在明确了力越大,力对杠杆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后,发现很难描述力对杠杆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因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是传统的物理量,这时学生产生疑问:“能否找到一个传统的物理量来等效替代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呢?”
  二、有问题链设计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有意识的人脑对科学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课堂提问既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手段,也是学生反馈信息的途径,而课堂上设计的问题链能将课本内容以问题为线索,环环相扣,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效的问题链是促进课堂教学的推动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的。比如,苏科版初中物理望远镜的教学通常会创设这样的问题:“你知道天文望远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吗?搜集有关资料说明以上问题,利用身边器材验证自己的说法。这是事实性问题,涉及理解层面,能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实验验证的能力,属于浅层思维。但如果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则可问:“你能否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设计一个望远镜,并逐步完善自己的作品?”这就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这需要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作品,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相应的问题链来简化问题。
  【案例2】望远镜的设计
  人眼感觉到的物体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因素?
  事實上,学生明确人眼感到的物体大小取决于视角,视角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和物体离人眼距离的远近有关。从而确定设计望远镜的基本方向——让像放大和缩短像与人眼的距离。
  物镜:把像拉近到眼前是让物体在物镜中成实像还是虚像?物镜的焦距可以很长吗?可以很小吗?为什么?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让学生明确成实像可以缩短像与人眼的距离,物镜的焦距太长会导致望远镜太长,物镜的焦距太短会导致的成的实像太小。从而确定望远镜的物镜焦距要比较长,使远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总体上成的像变小了,但是由于缩短了像与眼睛的距离,增大了眼睛的视角。
  目镜:放大时,采用正立、放大的虚像,还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焦距与物镜的焦距相比是长些,还是短些?为什么?
  根据实验事实,学生明确眼睛靠近目镜观察虚像才会清晰,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明确目镜的焦距短些可以增大视角。从而确定望远镜的目镜焦距要比较短,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再次增大了眼睛的视角。
  以上案例中设计的问题链有助于学生理解天文望远镜的成像原理,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设计和完善望远镜。当然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体验中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科学思维的能力。
  三、有真实实验探究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是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是初中学生非常重要的关键能力,但是,常听到教师感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实验探究,空有探究的名却无探究的实,没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案例3】常见的探究光折射规律的教学片断
  师:把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我们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是否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光线是靠近还是远离法线?折射角和入射角有什么关系?
其他文献
科技的历史是人类对自然、对世界的认知史.也是人类智慧的发展史。每一历史时代的精神文明水平.都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农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问题黄百炼村民自治是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它起源于村民对本村事务和个人利益的关心,它发展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村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在今天,村民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建造高达数百米的高层建筑、跨度达千米的特大桥梁。作为人类现代建筑技术的产物,这些特大型建筑改变了人类自身的生活。但这些建筑可能在
所谓“学术”.就是对客观规律的科学总结,比如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对人类的认识和总结等等.这种认识和总结.或者说是学术.它超越了金钱.超越了利益追求.因
打假捉劣,叫了许多年,打了许多年,总是不见绝种.过去有假烟假酒假种子,只是物品,现在可"丰富"了,连人也开始有假了,且假得邪乎,假教授有,假局长有,假"官公子""公子哥儿"有,假
期刊
我国的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7年国外公布第一批自适应光学文献。国内就敏锐地认识到这项技术的重大意义,中科院成都光电所、北京理工大学自适应光学与
【关键词】责任教育 课堂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42-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这一目标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学科教学抓起。我校全方位实施责任教育,从学校教育教学、后勤管理、家校联系、学校与社区等各方面架构了责任教育框架,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民族院校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多发展上的障碍。
[摘 要]研究立体几何的证明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立体几何; 证明方法;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4-0037-02  高中立体几何的知识点散而多.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平面几何上的平行、垂直到立体几何上的线面相交(线面垂直)、线面平行、面面相交(面面垂直)、面面平行
“依法”如何“治国”?如果只得“重奖”,是万万不行的。重奖而激励的同时,不可忽视法的惩戒功能。本文略论依法重惩的必要性、针对性、坚持性与合法性。一近访远东著名的上海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