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妙笔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s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祖国为社会大众服务,是画家的责任,我自己的艺术道路发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品能够得到群众的喜爱,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陈大章
  


  
  陈大章小传
  193O年9月18日生于北京一书画世家,自幼从家叔陈林斋学画。15岁时,绘画作品已常展出于北京荣宝斋和中山公园画廊。青年时即参加北平“四友画会”,从事绘画创作和艺术活动。1950年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会,是最年轻的常务理事。1952年参加“建国瓷”的设计及绘制工作。1953年,经郑振铎、沈从文两位先生举荐进入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陈列美术设计、考古发掘和古画、壁画的复制临摹工作。30多年里,博览了大量的精湛的美术资料,尽情吸吮前人的艺术营养。早期以人物为主,后专攻山水、松、竹、梅等,尤其是青绿金碧山水和白梅广为社会喜爱,作品笔墨浑厚,意境开阔,富有表现力。《泰山揽胜》《长城旭日》《白梅》等一批巨幅画作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及重要博物馆收藏陈列。近年又多次赴国外办展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系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国老年书画会副会长、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社社长、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会长。绘编和参与绘编出版物有:《望都汉墓壁画》《信阳楚墓图录》《邓县彩色画像砖》及《中国历代服饰研究》等书,其中复制的战国漆器和六朝壁画摹本被刊入日本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已出版画集有:《陈大章画集》《陈大章画册》。
  


  公元1945年时的北京琉璃厂荣宝斋,所出售的字画除前朝前代的书画大家之作外,就是当代的名家之作了,如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溥心畲、徐悲鸿等。可见,当时能够进入荣宝斋挂笔单展卖字画的书画家都是被社会广泛承认、且有着稳定市场价位的画坛高手们,绝非一般画家所能企及。然而,就在这一年,有一位15岁的少年也走进了大师作品荟萃的荣宝斋挂起了笔单,他的画作与前贤师长们的作品一道被展卖。那位少年,就是本文介绍的著名画家陈大章先生。
  画梅花尤其是白梅,是近10多年来陈先生绘事当中的一大亮点,金壁山水、工笔人物则是他多年传统功力的艺术结晶。
  


  1930年9月1 8日,陈大章降生于北京一个书画世家,他学画的启蒙老师便是家叔陈林斋。陈林斋先生是当年京城里有名的工笔人物画家,曾在故宫中专门从事古画的修复复制工作,这使少年大章就有机会接触那些高层次的艺术品。
  他先从临摹古画入手,人物、山水、花鸟均在课习之中,稍大即到公园写生。11岁那年,他参加北京市小学生书画大赛荣获第一名,老舍先生亲自为其发奖,并取得了奖学金资格。由于聪颖勤奋,这便有了15岁即被荣宝斋接纳挂笔单卖画,他的《仕女图》《婴戏图》《百子献寿图》等工笔画作行销画市。尔后,参加中山公园画舫斋的展览,加入京城当时颇为有名的“四友画会”。1950年,以齐白石为名誉会长的北平新国画研究会(现为中国画研究会)成立,年轻的大章又成为首批会员,并担任常务理事。这使年少得志的他有机会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陈半丁、吴光宇、徐燕荪、于非厂、胡佩衡、陈少梅……还有过在齐白石大师左右观其作画的福分。
  改革开放后,陈大章先生的艺术才能更获得前所未有的释放,《万里长城图》《黄山图》《天险三峡》《泰山旭日》和独具妙笔的《白梅图》等一大批描绘祖国壮丽河山表现国家蒸蒸日上的力作相继诞生。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以及一些重要博物馆,都有陈老先生的画作陈列。就在我此次采访时,77岁的陈老又刚刚完成数幅以表现泰山、黄山和三峡风光的丈二匹大画。他说,近些年来,仅为北京各宾馆、饭店、大厦创作的丈二匹大画就不下上百张。其中2004年为中南海绘制的巨幅《黄山迎客松》,长7米、高2米。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走进北京高档次的建筑,看到最多的画家作品那就是陈大章先生的山水和梅花。
  


  陈老的青绿金碧山水和梅花颇受社会喜爱。他的山水在继承传统和创新的基础上达到了“独树一帜”的境地。他自己调制的石青、石绿、朱砂等均用纯矿物颜料,通过色彩的泼晕渲染迭加,再辅以金线轮廓,画面气韵生动,色彩艳而不俗。近一年多来,陈老的青绿金碧山水又在不断求新求变中有了新的创造发展,即山的主色调以红为主,再勾以金线。画面在不失雄伟气势中更具灵动润泽的韵味,笔墨奔放自如。正所谓“笔墨追随时代”是也。在青绿金碧山水画几欲失传的今天,陈老的青绿金碧山水自然成了人们争相收藏的珍品。在他的画中可以领略到傅抱石的气势、李可染的浑厚、石涛的老辣……
  他说:“把别人独特的东西学过来,广泛汲取营养,然后形成自己的特点。”
  原来,人们所谓的“大章皴法”就是这样形成的。
  梅花中的白梅更是陈老先生多年探索所得,人称“玉色独垂”。
  


  他说:“我国历代都有画梅高手,并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但他们在构图、笔墨、章法上又都不尽相同,表现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情感,我就是想通过人性化的梅花来表现那种傲骨凌霜的民族不屈精神,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咏梅诗,多少给人一种孤军奋战的凄凉之感。而陈老先生的梅花,不管红梅、白梅,力求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构思上尽量突破孤寒的氛围,使画面表现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往往在一画之中,既有灯节满缠、虬曲不伸的老干枯枝,又有婉若破土春笋般的嫩枝新芽,更多的则是似锦的繁花缀满枝头。技法或勾、或点、或斡,不拘一格。主要部分的花朵兼勾带斡,井然有序,生灵活泼。次要的部分也是或斡或点,浓淡相宜。
  年事渐高的陈老先生,对梅花的喜爱丝毫不逊于毕生追求的山水,不然,他何以自号“梅花苑主”呢!每年初春,他常携夫人外出赏梅、观梅,在郊区买下的一处庭院里还特别种上了梅。
  1976年,陈老先生开始尝试画白梅,缘由是人民敬爱的周总理不幸逝世。曾经在周总理关怀下工作过的陈老先生,深知总理为人和胸襟的伟大,也深知总理在“四人帮”横行时工作的艰难。他觉得,只有用白梅才能恰当比喻周总理的高尚品格,于是,第一幅《白梅图》就这样诞生了。可惜,白梅生不逢时,被“四人帮”定下了“黑画”的罪名。1988年,在纪念周总理诞辰时,陈老先生又精心创作了巨幅《白梅图》,邓颖超同志看后说:“能够体现周恩来的本质和精神面貌。”该画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自此,陈老先生的白梅很快享誉画坛,并得到社会的认可。
  


  “画梅须同梅性情,写梅须具梅骨气。”如今,梅花已成为陈老先生艺术世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探索出的“没骨点染法”在盘枝错节的梅枝上,用白粉点出花瓣,再施金粉勾出花芯,衬以朦胧月色背景。梅香沁骨,气静神闲,傲岸奇伟。难怪有人赞叹陈老先生的青绿金碧山水是“遥薄青山斡翠成”,梅花则是“点斡晕染征墨妙!”
  近年来,陈老先生在画坛的声誉日隆,这不仅是他的画艺高,他的道德修养同样令人赞佩。作为艺术的书画,自古以来就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和商业收藏价值,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陈老先生没有独受金钱左右,而是把对社会的奉献放在了第一位,实为难得。
  他说:“艺术本来就是从社会实践从群众中来的,最终还要回到群众中去为社会大众服务。如果画家把自己的作品看成宝贝似的,非多少多少钱不卖,孤芳自赏,那就失去了艺术存在的意义。画家不要站错位置,一定得自知之明,实事求是,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计,有一个平和淡泊的好心态。这样自然就能画出充满乐观思想情趣的好作品来。”对近年来拍卖市场和画廊出现愈来愈严重的造他假画的现象,陈老说只要发现会不客气地予以揭露,最大限度减少收藏者的损失。同时,他也希望广大喜爱他作品的收藏者能够通过看本期刊登他的真迹,提高鉴别能力,避免上当。
  即将迈入78岁的陈大章先生日日不离画笔,学习创作从不间断,终有了今天受人瞩目的让千家万户蓬荜生辉的书画艺术成就。他待人慈厚豁达,无论尊卑大小,一律蔼然可亲,孜孜艺事,驰誉丹青。
  “丹青妙笔颂中华,真善美情献人民。”
  这句自嘱诗,生动艺术地体现了陈大章先生的艺术追求!
其他文献
成功竟投者能专享此美钻的命名权  香港苏富比隆重呈献一颗稀有绚烂、华丽悦目的梨形D色全美(D-COLOUR,FLAWLESS)白钻,并将于2008年4月10日于香港苏富比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2008年春季拍卖会上拍卖。详请如下:  估价:达7,500万至1亿港元(950万至1,250万美元/480万至630万英镑)  重量:达72.22克拉  形状:备受追捧的梨形  颜色:白钻中最顶尖之颜色——D色
期刊
苏士澍,男,1949年3月出生,北京市人。满族。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社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会长、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自幼酷爱书法篆刻,少年时拜刘博琴先生为师,中青年后从师启功先生。多年来从事中国古代书法碑帖的编辑出版工作。工作
期刊
1968年生,祖籍福建莆田,自幼随父亲——国画家林金定学画,先后就学于厦门集美大学美术系及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福建省花鸟花会副秘书长、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花鸟画》杂志特约栏目主持、莆田南少林画院副院长等。  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曾于台湾、香港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多本个人画集。近年来尤其以金钱豹系列作品深受好评,并被选人
期刊
马骏 1975年生于天津。现为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199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200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高级研    修班    1999年作品《智取生辰纲》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2002年作品《屏障》入选纪念“讲话”60周年全    国美展    2002年“水墨立场”首届中国画邀请展重庆  2006年经典艺苑画廊水墨作品个展 北京  2007年“水墨品质”中国
期刊
闻,是个形声字。从耳,门声。本义就是:听到。《说文解字》云:闻,知声也——仅仅这样解释未免有些以偏概全。随意翻检前贤典籍,可以看到还有这么几个意思,首先是当“听到”讲,与许叔重所见略同。例如《大学》有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再就是当“听说”和“知道”讲,如:《中庸》有云:“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而在《孔子家语》中:“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
期刊
略述吴门画派的园林绘画  徐 熊    园林题材的绘画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石刻画,其中有描绘当时文人园居生活。亭台楼阁隐现于山林泉石之间,文人在其中游玩、宴乐,让人联想到王羲之《兰亭序》“茂林修竹、流觞曲水”之乐。唐王维有《辋川图》,尚有摹本传世。北宋有李公麟《山庄图》。其后南宋建都临安,西湖区域就是个园林群,宫廷画家聚集于此,留下了很多作品,在一些团扇小品能见到。元朝这类作品较少,多为山居渔乐之
期刊
王文本,男,1946年生于甘肃省兰州市。  现为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兰州五泉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兰州南北两山书画院院长,甘肃省灯谜协会副会长。  从70年代开始,书法作品曾多次在省市书展展出并获奖,多次在省内外有关书刊发表,作品收入兰州书画长卷。1983年作品东渡日本展出,被日本东京恒文出版社收藏,1998年作品入选被誉为跨世纪工程的“中国常德诗墙”,同时参加了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与日本国日中友好会
期刊
孤寂悠扬的“天籁”由远而近,曲调顿挫,声声揪着心肠,时而阔达,时而婉转,时而孤寂……听着声音,我们知道玉生师兄来了。在精深博大、东方国学的滋养中,他的脚步不紧不慢,不偏不倚,笔下的花鸟鱼虫,祥和而安逸,喜悦而神采。“意静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白云飞”,玉生师兄平日最喜欢的联句,寝醉人格的意境,气静心闲掌握的舵标,独特的气场,将其做人、作画、作事搅拌溶化得天人合一。来自五台山的灵悟,使其人生的舞台,开
期刊
编者按:本刊在众多中青年艺术家中选取了三位浙派领导人物(山水、花鸟、人物)各一位,我们认为他们的艺术价位和市场价位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现刊登他们的一些作品与诸君共享。    林海钟  1968年生于杭州,祖籍福建永春。1980年学山水画,1986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山水专业,1990年攻读国画山水专业硕士,1993年留校任教,1997年至1999年任中国美术学院国画山水教研室主任,2000年至2
期刊
二月的一个上午,记者如约到方子哥家中对方子哥及其夫人颜珍进行了采访。          记者:您是如何开始画画的?虽然都是文化方面的,但绘画和影视表演还是差距挺大的。  方子哥:我的家庭环境艺术氛围还是很浓的,我姐夫是工艺美院的,舅舅是故宫出展处的,也是画画的,再加上我妻子一家人也都是画画的,所以对于绘画除了喜欢我并不陌生。只是自己不会画。开始学画画是在医院,因为做了个手术,养病期间没事干,就随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