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板块,阅读教学的顺利展开,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建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篇文章从激发兴趣、夯实信心、榜样示范、藏息相辅以及评价反馈五个方面,探讨式的论证笔者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习惯 信心 藏息相辅 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037
伴随着阅读理念的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阅读教学,也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着阅读教学的相关经验。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与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紧密的关系。如何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建议。
一、激发兴趣是前提
良好习惯的培养与兴趣的激发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对于自律性相对较差的小学生而言,阅读习惯的建立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确保习惯的稳定与保持。首先,教师要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文本素材给学生们,这样不需要教师过多强调,学生自然而然就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了。趣味性强的儿童读物非常多,像是与大自然、与卡通形象有关的读物都可以引起学生很强的阅读兴趣。其次,组织多姿多彩的阅读活动,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之一。比如说,“我最爱阅读的一本书”展示活动就是非常可行的,学生扮演起小小推荐家的角色,在阐述自己为什么喜欢一本书的同时,也是在向其他同学推荐这本书。在这个活动中展示的同学获得了成就感,聆听的同学开阔了视野。总之,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激发出来了,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但凡涉及到学生阅读习惯建立的问题,兴趣的激发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
二、夯实信心是关键
夯实信心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夯实学生建立良好阅读习惯的自信心,二是夯实教师本人成功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信心。首先,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都在阅读学习上缺失信心。因为阅读题目是学生考试中失分比较严重的题型,久而久之,学生只要一听到跟阅读有关的内容,学生就觉得自己做不好。针对学生的这种畏惧心理,教师要善于夯实学生的自信心,比如说,学生的阅读习惯坚持了一段时间,教师就要肯定学生的毅力,对学生的行为提出表扬,一般而言,学生得到了教师的表扬,重拾信心的可行性是很高的。其次,教师自身在阅读教学上也要有充足的信心,具体到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上更要有信心、有耐心。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要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习惯的培养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恒久的坚持和坚定的意念的,尤其是对于自律性还不高的小学生来说,习惯的建立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对教学充满信心,不气馁、更不言放弃,简言之,信心是师生双方最好的支撑。
三、榜样示范是重点
众所周知,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要善于给学生们做出良好的示范。但是仅仅是教师做出示范就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家长同样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所以,教师和家长双方需要携手共同努力。首先,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做出阅读的良好示范之外,还可以将自己坚持的一些比较好的阅读习惯分享给学生们。其次,教师要跟家长及时沟通,尽可能让家长也成为学生阅读习惯建立过程中的一个榜样角色。比如说,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类似于“亲子共读”等好的建议供家长参考借鉴。总之,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早日帮助孩子们建立起阅读的好习惯。
四、藏息相辅是补充
很多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时候,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既然是习惯,那么学生就必须得每天坚持才可以,或者说,学生坚持某一阅读行为的频率越高,学生就可以更快建立起这一习惯。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这种理解与孔子所倡导的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就是背道而驰的。藏息相辅,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坚持劳逸结合才会取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同样的道理,学生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并不是必须每天都坚持才会做更好,而是要坚持劳逸结合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每天都坚持某个阅读行为固然是好的,但是这在无形中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刚开始建立习惯的时候,如果强迫学生每天都坚持的话,学生不会把这当成习惯,只会当成任务,即便是每天只阅读一小段文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很有压力的任务,一旦学生把习惯当成任务,那么即便学生建立起了习惯,学生也是不快乐的。另一方面,学生在坚持习惯的时候,如果一直感觉疲惫,那么学生的身心就不是最佳状态,学习的效率自然不高。一句话,藏息相辅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时必须要坚持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避开误区,避开了误区,教师的教学行为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评价反馈不可少
在完整的教学环节中,评价反馈是收尾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实际的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有意无意省略了这一环节,这样做看似节省了时间、实则得不偿失。要知道,心理学理论不止一次论证过,低年龄段的儿童特别在意外界的评价,而在所有的外界评价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的评价。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尝试中,不但不能省略评价反馈的环节,而且应当格外注意这一环节。在评价学生阅读行为的时候,教师要留心两个方面。
首先,评价学生的习惯要坚持全面的原则。有时,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在评价学生阅读习惯好坏的时候,习惯只说优点,不说不足。其实,这样做也是不妥当的,因为这样的评价不全面。我们既要给学生鼓励,也应该给学生指出习惯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可以完善、更新他们的习惯。其次,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坚持及时的原则。比如说,学生坚持每天读一篇小美文,但是学生只对童话感兴趣,对其他的文本只是应付式的读一读罢了。当学生刚刚粗略读过一篇他不感兴趣的文章时,教师既要及时指出学生在阅读中的错误认识,帮助学生发现不同题材文本中的魅力。如果教师过一段时间再说,没有及时评价的话,之后的评价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了。
总之,阅读能带给学生更多的乐趣、带给学生更多的成長,学生只有建立起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在阅读中收获最多。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期,小学语文教师肩膀上的责任是重大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习惯 信心 藏息相辅 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037
伴随着阅读理念的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阅读教学,也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着阅读教学的相关经验。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与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紧密的关系。如何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建议。
一、激发兴趣是前提
良好习惯的培养与兴趣的激发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对于自律性相对较差的小学生而言,阅读习惯的建立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确保习惯的稳定与保持。首先,教师要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文本素材给学生们,这样不需要教师过多强调,学生自然而然就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了。趣味性强的儿童读物非常多,像是与大自然、与卡通形象有关的读物都可以引起学生很强的阅读兴趣。其次,组织多姿多彩的阅读活动,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之一。比如说,“我最爱阅读的一本书”展示活动就是非常可行的,学生扮演起小小推荐家的角色,在阐述自己为什么喜欢一本书的同时,也是在向其他同学推荐这本书。在这个活动中展示的同学获得了成就感,聆听的同学开阔了视野。总之,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激发出来了,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但凡涉及到学生阅读习惯建立的问题,兴趣的激发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
二、夯实信心是关键
夯实信心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夯实学生建立良好阅读习惯的自信心,二是夯实教师本人成功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信心。首先,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都在阅读学习上缺失信心。因为阅读题目是学生考试中失分比较严重的题型,久而久之,学生只要一听到跟阅读有关的内容,学生就觉得自己做不好。针对学生的这种畏惧心理,教师要善于夯实学生的自信心,比如说,学生的阅读习惯坚持了一段时间,教师就要肯定学生的毅力,对学生的行为提出表扬,一般而言,学生得到了教师的表扬,重拾信心的可行性是很高的。其次,教师自身在阅读教学上也要有充足的信心,具体到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上更要有信心、有耐心。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要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习惯的培养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恒久的坚持和坚定的意念的,尤其是对于自律性还不高的小学生来说,习惯的建立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对教学充满信心,不气馁、更不言放弃,简言之,信心是师生双方最好的支撑。
三、榜样示范是重点
众所周知,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要善于给学生们做出良好的示范。但是仅仅是教师做出示范就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家长同样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所以,教师和家长双方需要携手共同努力。首先,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做出阅读的良好示范之外,还可以将自己坚持的一些比较好的阅读习惯分享给学生们。其次,教师要跟家长及时沟通,尽可能让家长也成为学生阅读习惯建立过程中的一个榜样角色。比如说,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类似于“亲子共读”等好的建议供家长参考借鉴。总之,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早日帮助孩子们建立起阅读的好习惯。
四、藏息相辅是补充
很多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时候,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既然是习惯,那么学生就必须得每天坚持才可以,或者说,学生坚持某一阅读行为的频率越高,学生就可以更快建立起这一习惯。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这种理解与孔子所倡导的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就是背道而驰的。藏息相辅,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坚持劳逸结合才会取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同样的道理,学生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并不是必须每天都坚持才会做更好,而是要坚持劳逸结合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每天都坚持某个阅读行为固然是好的,但是这在无形中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刚开始建立习惯的时候,如果强迫学生每天都坚持的话,学生不会把这当成习惯,只会当成任务,即便是每天只阅读一小段文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很有压力的任务,一旦学生把习惯当成任务,那么即便学生建立起了习惯,学生也是不快乐的。另一方面,学生在坚持习惯的时候,如果一直感觉疲惫,那么学生的身心就不是最佳状态,学习的效率自然不高。一句话,藏息相辅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时必须要坚持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避开误区,避开了误区,教师的教学行为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评价反馈不可少
在完整的教学环节中,评价反馈是收尾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实际的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有意无意省略了这一环节,这样做看似节省了时间、实则得不偿失。要知道,心理学理论不止一次论证过,低年龄段的儿童特别在意外界的评价,而在所有的外界评价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的评价。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尝试中,不但不能省略评价反馈的环节,而且应当格外注意这一环节。在评价学生阅读行为的时候,教师要留心两个方面。
首先,评价学生的习惯要坚持全面的原则。有时,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在评价学生阅读习惯好坏的时候,习惯只说优点,不说不足。其实,这样做也是不妥当的,因为这样的评价不全面。我们既要给学生鼓励,也应该给学生指出习惯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可以完善、更新他们的习惯。其次,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坚持及时的原则。比如说,学生坚持每天读一篇小美文,但是学生只对童话感兴趣,对其他的文本只是应付式的读一读罢了。当学生刚刚粗略读过一篇他不感兴趣的文章时,教师既要及时指出学生在阅读中的错误认识,帮助学生发现不同题材文本中的魅力。如果教师过一段时间再说,没有及时评价的话,之后的评价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了。
总之,阅读能带给学生更多的乐趣、带给学生更多的成長,学生只有建立起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在阅读中收获最多。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期,小学语文教师肩膀上的责任是重大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