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心得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88ls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情趣、动机、兴趣等心理因素也都直接起着调节作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复述原文,而是通过学生兴趣盎然的“品味”,进行认读——揣摩——自培——练习——学会——会学等一系列的阅读实践活动,达到培养学生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纳能力、评价能力的目的。
  认读能力是指学生能准确、迅速辨认语言文学符号,并基本理解表面意义的能力,它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学习语文和汉字本身的特点,置身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字和词汇。
  理解能力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核心,是指学生在认读文字符号的基础上,凭借原有的知识,经过比较、联想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去“品味”读物的内容、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等方面的能力。
  吸纳能力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调节心理因素,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把读物中对自己有益的知识信息吸收并贮存在大脑中的能力。
  评价能力是以理解能力为基础,在学生大理阅读,不断积累之后,对读物的内容、思想等方面做出理性评价的能力。现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谈几点我的看法。
  1 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习惯和能力
  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以阅读文章为主,将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融为一体的综合训练。因此,阅读教学的重心应放在“读”字上,(包括朗读和默读)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进。课堂上应尽可能多的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尽可能增加学生的读书机会,创设各种读书环境,让学生自由地读,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使学生读出情(感情),读出形(形象),读出意(意境),读出味(品味),读出神(神韵),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 培养学生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和能力
  以笔助思,即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和能力呢?一是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用笔在文中的重要或关键字句上圈、点、勾、画、批。二是在读的过程中,摘录佳词妙句,写读书笔记或作简要批注。三是会查工具书,除了自觉查阅字、词典外,还应学会查阅图书目录和参考资料。勾、画、圈、点、批不仅在课内要求,而且在课外要求,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习惯和能力。
  3 培养学生品词评句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不会品词评句,严重地影响了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的理解、体会。作者写文章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我们读文章也是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必须对语言文字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必须培养小学生的品词和评句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抓关键词句、重点词句的方法,而且要训练他们抓得快、抓得准,评得对,评得深。
  4 培养学生想象的习惯和能力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可以说,作家离开想象,就无所谓作品。同样,我们读文章离开想象,就不能披文入情。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丰富,不仅可以更充分、更深刻地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而且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小学课本中的许多文章属于形象文章,形象文章要用形象方式来读。通过想象,把话变为画,让学生头脑中浮现出优美的意境。培养学生想象的习惯和能力,一是要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理解好。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想象时间。三是创设安静的环境,留给学生开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中去驰骋想象,拓宽思维空间。
  5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阅读教学应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从而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成为有机整体。苏霍姆林斯说:“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谈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是不无裨益的。所以,我们要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越读越爱读的良好习惯。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代远程教育是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诱发学生乐于探索数学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运用方便等特点,在感知、理解、巩固及应用数学知识方面促进数学认知结构的建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媒体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诱发激趣 提供资源 培养能力  现代远程教育是
期刊
【摘 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教师应给学生多一份理解,多一次机会,多一些鼓励。用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去震撼学生的心灵。宽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  【关键词】 宽容 震撼 关怀 信任 激励  大地宽容了种子,才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河流,才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彩,才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错误,才没有了遗憾。一名教师更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因为宽容是缕缕阳光,她能照亮学生
期刊
参加教学工作近二十年了,而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是近六、七年的事。原以为能识字写字的人就可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但真正深入到课堂中,感觉却不是这么回事。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养:①文字功底深厚;②文学知识渊博;③各门学科略为知晓;④感情细腻、丰富;⑤基本功扎实;⑥自身还须是个至真、至善、宽容大度的人。十分惭愧,我还未完全具备这些素养。但既认识到了,我就不能熟视无睹,以免因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每每能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师看似鼓励学生质疑,可最终,学生的疑问被教师预设的问题所替代,并巧妙地加以诱导,“九九归一”于教师用书所提供的参考答案上。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但是,过分追求结论的“标准”,实际上是排斥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探究。我认为,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所要学习的内容给予同样的重视,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探究空间,让他们能
期刊
数学作业是对教学工作的反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因此我们教师要深化新课标理念,注意对数学作业的创新。  1 数学作业设计  1.1 数学作业设计具有专项性。数学作业要具备针对性,抓住不同的教育方向,从数学课前的预备练习、教学课堂中练习还有课后的作业巩固三个方向进行有针对性设计,从不同方向促进学生的学习。课前的准备练习作业对于引入教学主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作业的枯燥呆板性,结合日常
期刊
1 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索心理,创造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能引起学生内部认识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对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油然而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导,深入研究。有趣的
期刊
参与高效课堂改革已有一年的时间了,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中的主流学习方式,但是感觉此时的“高效课堂”只是“形似神非”,我的语文课堂中还存在着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现摘取较为紧迫的问题罗列如下:  1 “高效”变成“低效”  因过分关注高效课堂的固有流程,导致学习时间无效延长,两课时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要延长到三至四课时才能完成。  2 小组中的“不公平”现象  学习过程中A等学生表现出色,综合素
期刊
在传统教学中,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比较弱,学生的才华和智慧得不到应该有的展示。因此,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数学知识有两种形态,即过程和结论。传统教学注重若干个结论,现代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景。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故事、
期刊
数学教学是抽象逻辑思维教学。有不少教师认为:一节课下来,老师讲了不少,但学生确是知之甚少,一部分学生是在看教师表演、听说“天书”。这就要求教师要按照新课程要求,更新教育理念、转化角色,改变教学模式,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过去“教师演、学生看,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让抽象的知识教学转化为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教学,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转化为活动教学的自主参与、探索、实践、真正成为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