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给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掌握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具有更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由于对新课改理念把握得不够准确,而出现了一些有失偏颇的做法. 笔者拟就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合作交流与注重双基、创设情境与复习铺垫、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集体备课的要求等方面谈谈拙见,希与同行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课改;自主学习;合作探索;创设情境
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聆听与练习,教师开始扮演的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由于对新课改理念把握得不够准确,而出现了一些有失偏颇的做法. 试述如下:
一、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
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获得数学结论,形成数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数学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这虽然是新课改的要求,但是我们的老师却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一味的放,达不到教学目的. 教师要放下架子,走下神圣的讲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给学生一些点拨,启发他们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新的知识. 在自主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汇总学习结果,同时给出恰当的评价,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强调学生的合作交流,但不能忽视双基的学习
新课改要求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交流. 如果教师引导的好固然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地方. 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课改的要求,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的合作交流,却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取合作学习方式. 殊不知,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适合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的恰当选择,难易程度的把握,合作时机的成熟,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开展合作学习. 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难度不大、不具备挑战性的,就别再要求“小组讨论”. 一节课多次出现“小组讨论”,看似很热闹,但忽略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这样容易造成学生计算能力下降、书写不规范 、逻辑推理能力不强. 适当的合作交流,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很有帮助,作为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激情不失时机地布置独立思考和练习巩固的内容,让学生把交流、讨论的结果变成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这样就不至于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成为听众和观众.
三、创设情境,并不能忽视对旧知识的复习
创设情境可以说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情境创设的如何,直接影响一节课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创设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好的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参与,勇于思索,自主探究. 但是,数学知识的衔接是严密的,在创设情境的同时不能忘了对本节课所要用到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巩固. 我们有些数学老师在执行新课改时,就一味地追求情境创设的圆满,而忽视了对旧知识的复习,往往在课堂上遇到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时,学生由于遗忘而出现课堂冷场的现象,这样就对新知识的导出失去良好的铺垫. 所以在创设情境的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温故.
四、多媒体教学,并不能代替教师板书
多媒体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使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比如,我们在教学《走进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章的内容时,使用多媒体教学,使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很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一些图形的旋转、翻折、平移都能看得出动画效果,学生乐于接受也很容易接受. 特别是一些几何体展开成平面的动画效果,更是让学生记忆深刻. 但是,多媒体不能滥用,更不能用来代替板书. 对于数学教学中以计算为主的内容,教师还是要板书给学生看的,一步一步的让学生看清楚,而不能以多媒体的演示代替. 多媒体的应用永远都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新颖、漂亮的多媒体上. 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有必要的教师板书,注重实际的教学效果,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五、集体备课不能是一人备大家用
所说的集体备课是对某一节课,所有备课组的成员都要先备好课,把自己对本节课的上课思路和方法写出来,然后备课组的成员在一起讨论各人教学本节课的具体做法,集思广益,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各人再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稍作调整,最终写出自己备课的内容,以备上课所用. 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非如此,有的学校是备课组的成员分章节备课,然后打印好分发给各个成员,整套教案个人只是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显然,由于各班级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独立章节的教案设计并不能适合所有的教师. 这种所谓的集体备课只是减少了个人的工作量,没有真正体现集体备课的精神,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9.
[2]王明哲.初中数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9.
[3]赵伟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辽宁教育行政学院报, 2007,12.
【关键词】 新课改;自主学习;合作探索;创设情境
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聆听与练习,教师开始扮演的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由于对新课改理念把握得不够准确,而出现了一些有失偏颇的做法. 试述如下:
一、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
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获得数学结论,形成数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数学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这虽然是新课改的要求,但是我们的老师却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一味的放,达不到教学目的. 教师要放下架子,走下神圣的讲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给学生一些点拨,启发他们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新的知识. 在自主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汇总学习结果,同时给出恰当的评价,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强调学生的合作交流,但不能忽视双基的学习
新课改要求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交流. 如果教师引导的好固然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地方. 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课改的要求,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的合作交流,却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取合作学习方式. 殊不知,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适合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的恰当选择,难易程度的把握,合作时机的成熟,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开展合作学习. 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难度不大、不具备挑战性的,就别再要求“小组讨论”. 一节课多次出现“小组讨论”,看似很热闹,但忽略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这样容易造成学生计算能力下降、书写不规范 、逻辑推理能力不强. 适当的合作交流,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很有帮助,作为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激情不失时机地布置独立思考和练习巩固的内容,让学生把交流、讨论的结果变成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这样就不至于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成为听众和观众.
三、创设情境,并不能忽视对旧知识的复习
创设情境可以说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情境创设的如何,直接影响一节课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创设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好的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参与,勇于思索,自主探究. 但是,数学知识的衔接是严密的,在创设情境的同时不能忘了对本节课所要用到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巩固. 我们有些数学老师在执行新课改时,就一味地追求情境创设的圆满,而忽视了对旧知识的复习,往往在课堂上遇到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时,学生由于遗忘而出现课堂冷场的现象,这样就对新知识的导出失去良好的铺垫. 所以在创设情境的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温故.
四、多媒体教学,并不能代替教师板书
多媒体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使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比如,我们在教学《走进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章的内容时,使用多媒体教学,使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很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一些图形的旋转、翻折、平移都能看得出动画效果,学生乐于接受也很容易接受. 特别是一些几何体展开成平面的动画效果,更是让学生记忆深刻. 但是,多媒体不能滥用,更不能用来代替板书. 对于数学教学中以计算为主的内容,教师还是要板书给学生看的,一步一步的让学生看清楚,而不能以多媒体的演示代替. 多媒体的应用永远都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新颖、漂亮的多媒体上. 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有必要的教师板书,注重实际的教学效果,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五、集体备课不能是一人备大家用
所说的集体备课是对某一节课,所有备课组的成员都要先备好课,把自己对本节课的上课思路和方法写出来,然后备课组的成员在一起讨论各人教学本节课的具体做法,集思广益,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各人再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稍作调整,最终写出自己备课的内容,以备上课所用. 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非如此,有的学校是备课组的成员分章节备课,然后打印好分发给各个成员,整套教案个人只是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显然,由于各班级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独立章节的教案设计并不能适合所有的教师. 这种所谓的集体备课只是减少了个人的工作量,没有真正体现集体备课的精神,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9.
[2]王明哲.初中数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9.
[3]赵伟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辽宁教育行政学院报,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