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原发性小肠恶性黑色素瘤生长及肝转移的抑制作用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与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后对小肠恶性黑色素瘤生长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提取健康献血者、小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常规诱导出DC细胞与CIK细胞后,按照1∶5比例共培养14 d获得DC-CIK细胞.取原发性小肠恶性黑色素瘤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灶新鲜瘤组织块植入裸鼠小肠黏膜层,建立小肠恶性黑色素瘤肝转移模型.将56只裸鼠原位移植人小肠恶性黑色素瘤72 h后,分成7组,每组8只:(1)对照组;(2)丝裂霉素组;(3)健康人CIK细胞组;(4)健康人DC-CIK细胞组;(5)小肠恶性黑色素瘤自体CIK细胞组;(6)小肠恶性黑色素瘤自体DC-CIK细胞组;(7)小肠恶性黑色素瘤自体DC-CIK细胞+丝裂霉素组.对照组裸鼠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裸鼠尾静脉注射相应的效应细胞,每只0.3 ml,细胞数为6×107个,丝裂霉素注射剂量为400 μg,每天1次,连续28 d.停药后72 h处死动物,切取肿瘤称质量,并检查肿瘤生长及肝转移情况.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成功建立小肠恶性黑色素瘤肝转移模型(HSIM-0603).对照组、丝裂霉素组、健康人CIK细胞组和DC-CIK细胞组、小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自体CIK细胞组和DC-CIK细胞组及DC-CIK细胞+丝裂霉素组的肿瘤质量分别为(1.18±0.17)、(0.71±0.06)、(0.68±0.15)、(0.43±0.08)、(0.67±0.07)、(0.37±0.08)、(0.20±0.05)g;抑瘤率分别为0、39.82%、42.37%、63.56%、43.22%、68.64%、83.05%;肝转移分别为8、8、5、4、4、3、2只,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300,x2=200.538,94.325,P<0.05).结论 小肠恶性黑色素瘤肝转移模型可用于小肠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机制、侵袭、转移及治疗的研究,DC-CIK细胞治疗能抑制小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生长和肝转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体外低氧浓度培养条件对于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增殖、分泌等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细胞分为低氧浓度培养组及
目的:探讨Quadrant系统下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腰椎滑脱症患者40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CT扫描和/或MRI检查确诊.均在Quadran
1997年2月-2002年2月,笔者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肛门湿疹50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胃肠癌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全国平均年世界标化人口调整死亡率为13.3/10万[1].对本院胃肠外科从2003年9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393例胃肠癌中60例合并糖尿病患者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抑郁焦虑病人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AMI焦虑抑郁病人的情绪状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研究发现氯胺酮、咪达唑仑、N2O、异丙酚和异氟烷等全身麻醉药通过阻滞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glutamate recepors,NMDAR)和/或过度激活γ-氨基丁酸受
目的 探讨二尖瓣替换术后左心室破裂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3例行二尖瓣替换术后发生左心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左心室破裂的发生
通过对固原供电局MIS网中病毒的防范与治理,简要分析了局域网病毒传播的发展、原因及解决对策,介绍了如何有效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和其他技术手段,降低病毒对局域网中计算机信息
目的 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单纯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16例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法洛四联症术前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21例重症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前采取机械通气支持治疗24~120h,监测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前及24h后生命体征及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