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华 我只取悦自己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师,专栏作家,戏剧导演,还是3000个face book网友的朋友……
  林奕华的身份很多,“发表意见,影响别人”,这是他的兴趣所在。
  林奕华的戏往往很长—三个小时、三个半小时,爱在戏中探讨现代人的困境,
  在《城市三部曲》中,《华丽上班族》让人看到了职场的残酷,《男人与女人》让人见识了爱情的角力,
  《远大前程》则让都市人看清自己的幸福正在被物化、被控制、被吞噬。
  尽管有时这会让观众不适—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
  不止一个艺术家说过“孤独”“孤单”,林奕华用孩童般的双眼观察这个世界的虚假和空洞,
  像孩子一样把这一切高喊出来—这些会让一个人孤独,但在林奕华看来,
  这是每个人的宿命。
  
  年少的机缘
  我从14岁开始兼职做编剧,不过是一种机遇。
  我从小也有“想当什么”的想法,想当明星、艺人、歌手、作家。14岁的时候给杂志投稿,那些杂志、报刊都是给年轻人看的,于是我被接纳,做一些采访、写作的工作。当时我采访到温拿乐队,还有刚好从艺人变身成为监制的甘国亮先生。他在香港是蛮有名的编剧,他问我有没有兴趣编剧,因为他认识一个年轻的编导正好需要编剧,有一个节目叫青春乐,他觉得让年轻人来写年轻人应该挺不错的。
  我当时也没有什么生活经验,只好东抄抄西抄抄这样进入到电视台。人家可能19、20岁才进入电视这个行业,我19岁的时候就退出来了,做了大概5年,又是机缘巧合,遇到了另外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荣念真先生,他当时刚从美国回到香港,跟着他探索先锋戏剧。
  离开电视业主要是我没有遇到很好的老师。我发现我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人家给我开一个头,或者给我一个很好的模范,让我产生一种羡慕。电视带我进去的人是王晶,我和王晶对戏剧和情感的态度是很不一样的。从小我就知道很不一样,王晶相对来讲更重视效果,我更喜爱过程。他的戏很容易吸引观众,因为他都掌握了很多经典的,观众喜欢的戏剧桥段的精华,所以他常常把这个精华搬来搬去,就像一个厨子把大家喜欢的口味调来调去,我反而是对人物的个性,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感兴趣。有些人会觉得太细了,正面讲是精致,反面讲,有人也说你有没有必要对自己或者观众要求那么多。
  我们这个时代就是在牺牲掉这种细腻和慢的东西。
  我发现现在很多人混淆了本质和重点。本质就是你能洞穿、透视一个事情,重点呢就是笔记。现在人会说:把用荧光笔画下的告诉我就好了,我不需要知道前文后理。如果所有人都把这个当作生存法则也还好,但我们往往是双重标准,希望别人告诉我们重点,到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别人了解我们。你不能要求我讲重点,我有好多的话想说。但你跟我讲的时候要讲重点,因为我没有兴趣听你说那么多话。
  一直以来,我对先锋的东西锲而不舍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不要顺着观众走,我要反着走,但不意味着脱离开,我的戏还是3个小时,还是要观众静下心来看。
  我不满现实,但是在电视台,我不能把对现实的不满发泄出来。反而进了实验剧团之后,我的老师荣念真让我知道用这样的方法去看事情,去聆听,就可以比别人听的更多,看得更透,这些东西受用无穷。
  
  变数的青春
  香港那个时候的高中只有5年,我17岁就毕业,没有去念大学,直接进无线工作。
  当时没有其他选择,有一点压力,但是还好,因为我没有家庭压力。在我13岁时爸爸妈妈就离婚了,我和爸爸一起生活。我爸从小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连自己都没有管好,不太会管小孩。所以我从小就是没人管的状况,满山跑。
  我到今天都还是这样,其实没有想很多。
  我是一个不太规划的人,17岁毕业就去编剧,因为我非常反叛,没有按着他们的思路写,他们就没有跟我续约。一个节目研究部的主管看到一个小孩这么野,觉得也挺好玩的,就收留了我。我就天天帮他们剪报纸,做一些关于电视节目的报告,从而学习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这个主管认识荣念真,我就去到荣念真的旗下,做进念.二十面体剧团。
  当时很青春,因为你追求的东西都是非常热血的,但是充满变数。因为我们做的不是一般的剧团,我们当时是香港唯一一个实验剧团,我们做的东西横跨很多不同的界别,比如说录像、装置,甚至是流行文化,请了黄耀明加入我们。我们不只是小剧场、地下室演,我们哪里都能演,大剧院也演,我们到一个展览厅也演了,后来自己租一个商厦的一层楼也演了,一个观众也演,10个也演。这样的经历让我们觉得好像很团结,非常有向心力,这些所有的演出都是面对着香港的变化和宿命来对话。因为我们有1997,当时我们有很多的动力都是来自于对于香港的将来的未知数来创作。我们都知道自己其实不了解内地,所以一边创作,一边了解。
  我占优的部分是在我成长的60年代,香港还是能看到很多内地的电影,我从来不欠缺看内地电影的经验。我从小觉得内地电影里面的人长得很漂亮,我很喜欢谢芳,去看《青春之歌》,还看《在烈火中永生》,这些都是普通香港人不太感兴趣的。
  这些外来的经验反而让我更集中的去想香港的身份,香港人的自我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因为香港是一个殖民地,当时做一些戏来比喻,比如做《烈女传》,让嫦娥变成男人,从性别的比喻来看待有身份和没有身份的差别在哪里。如果耶稣是女人的话,大家去看宗教的图腾人物会有什么不一样,牺牲对于男女有什么不一样,用一些通俗的手法和符号把这些思考结合在一起,进念的戏如果完全只是先锋戏剧,大家都看不懂的话,不可能到今天还在香港扮演一个角色,其中融入了普及文化,还有很多对政治、社会的反思。我从这个体系里面走出来,做了自己的剧团,非常林奕华。
  我自己的第一个作品是在1989年,也是在进念的最后一个,《男更衣室的四种风景》,就是这部戏把我送到英国去,在英国开展自己的剧团。之前都是做执行导演、副导演、导演助理、打扫、洗碗,像少林寺里的小沙弥一样,但是非常快乐,也没有钱,因为剧团不赚钱,我们还是需要别的工作来帮自己找钱,后来剧团开了一个小咖啡馆,有大概2年的时间,我们就拿一个基本工资,我记得1986年的薪水是2000块。
  离开剧团是个人的原因,谈恋爱的问题,在剧团里面发生了一些情感上的事件。年轻人都在一个团里面,后来我觉得也许我离开了,也可以呼吸一下更新鲜的空气,一走就发现世界好大,其实我还有很多的可能性。
  
  张开毛孔的三十岁
  1989年的时候,我申请了一些奖学金,就去了英国。我发现我很喜欢这个地方,我不愿意再回去了,就找一些黑工,在那边留下来,一留就是6年。我去英国的时候30岁,很多人觉得30岁应该想一些事情,但是我没有,我就天天在那边发呆,看到什么是什么,想到什么事什么,什么都不做,就是看看这个读读那个。
  偶尔会有些工作。在那段时间里我写了《红玫瑰白玫瑰》,帮香港艺术中心策划影展,去金马奖当评审,所以也不全然是永远呆在英国,有走来走去,1993年回香港排了一个戏。那个感觉挺好的,没有被放逐的感觉,是有选择性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在英国最大的收获是开了天眼。生活在一个很孤寂的状态,不容易有朋友,有大量的时间去反思、面对自己,所以你没有那么的害怕,你接受了你也是很普通,你也是要等待,你也是要有耐心。而且常常你会用双语来思考,你就更立体了。
  我非常享受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当中,用别人的文化方式来生活,起码在英国是这样。我完全不觉得不适应或怎样,觉得很好。看他们的贫穷、有钱是怎样的,看媒体为什么可以这么进步,精神食粮为什么可以丰富,每天的毛孔都在张开,看人家评一部电影都有那么多角度,不光是好看不好看,卖座不卖座,有明星没有明星,完全不是这样。当时有很多文化活动,好奇心就得到满足,一回到香港,反而感觉难以呼吸,因为选择少了。
  突然之间你从一个文明的国度回到一个野蛮的地方,香港对我来讲还不够文明,香港人很少知道空间是要被尊重的,在英国两个人还没碰到就已经互相说抱歉,不管抱歉的意思真的是礼貌还是你不要过来,但起码大家是有这个意识。
  在英国我习惯了在很堵的情况下坐地铁,每个人都默默忍耐,但香港不是这样的。进了一个很挤的车厢就是不往里面走,这种自私是我非常在意的,其实蛮痛苦,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排这些都市题材的戏,想让大家看到我们是怎么样在生活着。
  刚回去的时候,很快就做了一个悲惨世界三部曲,某一个角度讲是想让香港人看到自己的丑陋、自私和短视,做完了三部曲之后,做了一系列和年轻人有关的剧场,特别是回归之前。回归之后,就做了很多学生作品,和念中学的学生探讨教育问题,之后就做张爱玲的东西,做了一些探讨娱乐、文化有关的戏。
  我的兴趣很多,对社会、文学,娱乐、传媒这些题目,现代人的生存状态都感兴趣,中间核心的点就是对女性的生存状态的兴趣,我的戏里从不缺乏性别的东西。女性的幸福真的是在男人身上得到的吗,四大名著系列里,我做《水浒传》,问男人是什么,男人是一个神话,其实男人也有很多脆弱的时候,自信的危机,但是他不能让别人看见,更不能让女人看见,这些都是现代人生存的吊诡。
  我对剧场的态度就是不管是什么题目,我都要找出一些问题问自己,《西游记》我就问什么叫快乐,《朋友与敌人》问什么叫信任,这都是现代人没有的,越来越淡薄的东西,成为我创作的动力。严格来讲我的戏都是大家很恨的,我最不喜欢中国文化里的东西就是我们没有机会去对自己诚实,其实我们都在一起撒谎,骗自己我没有撒谎,我对这个东西特别反感。
  用创作救赎
  我是一个不太规划的人,我当时因为排戏回到香港,发现排一出戏出来,好像大家还蛮喜欢看到的,顺着这样发展,排了《包法利夫人》。突然一天接到一个电话,北京的主办方说我们对你这个戏很感兴趣,希望能够弄到北京来,然后就来了。
  现在大家讲你要不要商业化、产业化,我觉得很难,现在每一场我的戏我都坐在那边看,我要跟着观众同时呼吸这个戏,很难想象我的戏就是挂一个我的名字,到处都在演,但是那些演员我不熟,我都不认识,起码现在我不觉得那个是我。
  每个人都应该按自己的自我来过生活。
  现在很多人觉得不幸福,幸福最重要的是两个比较抽象的东西,一个就是想,一个就是要,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只能听从别人说,我们想什么,要什么,我们的脑袋和情感都是别人在控制的话,即便得到那些东西,我们都不会开心。
  我现在做有关都市的题材,不管是反思权力、爱情、性别、幸福,都有一个共通的主题,就是我们能知道自己是谁吗?我也是一直在摸索我到底是谁,我没宗教的背景,但是我觉得人的一生一直在犯错。这个犯错的过程,让自己对自己产生有时候是怜悯,有时候是愤怒,有时候是憎恨的情绪,我们很难跟自己平静的相处。但是创作可以帮助我重新审视过去的错误,从宗教的角度来讲,其实这就是一种救赎,用你自己在经历了那么多之后的视觉跟心情,来呈现一些故事、经验,给可能还没有到达的观众,你不认识的千千万万的人。
  在我的创作中,张爱玲给我带来很大影响。从第一篇我对她产生感觉的小说开始,我就觉得她离经叛道。她有一种天生的本领,冷静、客观、尖锐、幽默,这都是我很羡慕的。我觉得她非常现代。她所有的小说里面,我觉得描写的最透彻的一个东西,就是虚伪。中国人是很虚伪的,因为中国人的自我是建立在彼此的认同底下。
  张爱玲有一颗童心,赤子之心,保持这个东西一直到最后,才会那么害怕人,后来到美国不想出来和别人打交道。我想我将来也可能这样,慢慢觉得我不要打扰人家了,为什么要花时间讲他想听的话,我从他的眼神就知道他其实是在讲我想听的话,很多的这种敏感,会让一个人特别孤独。
  你也可以说她有某一种的洁癖,特别的不宽容,不能接受一些随随便便的感情。有这样敏感的人当然也要付出代价,活在自身敏感带来的痛苦之中。我也是这样,我有那么多的愤怒,对很多人来讲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会觉得绝对不是这样。这些东西给我带来很多必然的结果,我朋友不多,我觉得我对人的信心不是很大。
  一路下来的创作过程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装,每天都在装,装了,骗到人了,但是最后骗不到自己,所以才会痛苦。从12岁到40岁,我都在失恋,失恋状态的结束,或者到此为止的原因就是终于知道我一直都在装。我没有看清楚自己,所以我也没有看清楚对方在装。从那以后到现在,我都觉得我对待生活,对别人,会努力让他看到我是怎么样子的。喜欢,就过来,不喜欢,就是没有共同点,或者没有缘分。
  戏剧也是一样,我会取悦我自己,但是我不觉得我需要迎合观众。
其他文献
他是中国最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之一。22年来,他只卖一样产品。22年前创立的公牛品牌,现今成为中国插座行业里的绝对标杆和龙头企业。他就是阮立平,现任公牛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  在很多年里,阮立平和他的公牛集团都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插线板,命运也给了阮立平丰厚的回报。他的公牛电器已经真正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在很多人眼里,插座就两种,一种是公牛品牌的,一种不是公牛品牌的。  面对小米、华为这样的科
期刊
他们是一群石油创客。他们决心扎根非洲,砥砺创业,以青年人创新创业之举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经贸交往铺路搭桥。  9月8日,东非国家乌干达的首都坎帕拉市,在一阵建筑机械的轰鸣声中,一所特殊的石油学校破土动工。这所投资2500万元的东非石油技能培训中心占地1.2万平方米,将于2018年1月建成,预计年均培训石油人才1.1万人次。  这是中国在非洲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石油技能培训中心,建成后将为当地培训大
期刊
骏友国际是中国IT行业金融软件研发领域内的领军企业。公司不断推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为银行、证券等机构提供整体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及专业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副总经理、技术总监张馨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金融行业掀起了改革的浪潮。对于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来说,积极运用信息时代的有利环境,通过研究、应用先进的技术来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
期刊
李亚鹏是谁?  只要给他20分钟,他就能用自己奇异的魅力改变你多年来的错误印象。  他是个大男人,标准的西北汉,是全民天后王菲的夫,李嫣的父,科班毕业的职业演员,第一代本土青春偶像剧的男主角,如今则是经营成功的商人,最近还荣升票房过亿电影的主创和投资人,也是京城酒肉小团体“六年一班”的副班长。那个真实的李亚鹏你永远想不出,他是一个百搭的“随和帝”,朴实,简单,厚道,有各种纯爷们的爱好,但和他谈起来
期刊
天光尚暗,黎明在即,冯杰醒了吗?  也许,冯杰仍在梦中。可他的“鸡”醒了。虽在梦里,他心中有“鸡”,故乡的鸡。于是,在丁酉年到来的时候,他画的公鸡已在北中原的田舍、灶间,倘或是篱笆院的墙头,引吭高歌了。  已是久远的过去了。大约二十多年前,我被人引诱,写过一部名叫《颍河故事》的电视剧。当时,这部电视剧拍摄完成后需要一个主题歌,导演说要找高手来写。当时,我就说了两个字:冯杰。我力推冯杰来写。那时候我
期刊
作为演员的海清是自信的,给她一点光,立刻就能灿烂起来的那种。而明星这个角色,尽管已经练习了不短的时间,她却依然无法熟练、完全地掌握。时光荏苒,海清学会了小心翼翼,学会了面目平淡,这是海清保护自己的方式。从不拘小节的性情到应对舆论的谨慎,名利场中的海清,内心爆发的自我革命,其实远不止这一点。这个曾经叫黄怡的女孩,这个曾经沉浸角色,累倒在台上的演员,她对表演的野心,远未终结。    清很准时,像大部分
期刊
和段海峰先生相识很早。那时,我刚走出大学校门,作为一名文学青年,在省作协的一次会议上认识了在省会一家杂志社任负责人的段海峰先生。段海峰先生成名很早,出版有九部文学作品集。涉足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个文学种类。他的作品和他的性格一样,不落世俗,不阿谀奉承,不攀附权贵,一直为我所敬仰。  20多年来,我们交往益深,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很多人对段海峰先生的文学作品不陌生,但当人们知道他会玩魔术时,总会感
期刊
日本人善用“拿来主义”,却好多年都捣鼓不出陀飞轮,上世纪70年代日本电子石英表的浪潮却差点毁掉不倒王牌劳力士本期午餐会,腕表专家张又旭为你详说各国钟表掌故。    日本 郁闷的陀飞轮  李多钰:您给我们介绍下日本的制表,据说水平比较差?  张又旭:日本制表很早,但是只有电子表比较好,那是真好,别人比不了,但电子表也不是他们发明的,他们善于使用别人的发明。晶体管是美国人的技术,那个时候没集成电路,索
期刊
“欢迎来到春天公园!”  这句话不是印在旅行手册上的宣传词,  而是当我置身荷兰库肯霍夫春天公园时的第一体验。  包围我的是万千色彩拼接的春色,  是无数芬芳渲染的春香,  是无尽鸟语汇聚的春声,  还有什么比被春天包围更让人春心荡漾?    金酿醇香,春天公园的万千颜色  旅途是从阿姆斯特丹开往库肯霍夫的长途汽车开始的。当车窗外的繁华都市逐格而退,一幅田园诗般的荷兰风情画就在眼前慢慢清晰起来。风
期刊
时装界中真正能够称为大师级的女性设计师并不多,索尼亚·里基尔的设计却创下了摩登女性的典范。她的时装总是洋溢着大都市女性的性感、艳丽迷人的风姿,令穿着者产生自我陶醉的感觉。  “针织女王”的传奇  1962年,当新婚不久的索尼亚·里基尔为自己设计了一款孕妇装并把它放在丈夫的服装店里出售时,她并没有想到这将是她日后巨大成功的开始,这种简单舒适的服装立刻被抢购一空。到1964年,她设计的针织服装已在全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