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嘉莉妹妹》看工业社会的人性悲剧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lei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德莱塞的代表作。在这篇小说中,德莱塞以辛辣又略有夸张的笔法描绘了20世纪初的美国都市生活,并透过嘉莉的个人情感世界展示了工业化的发展对个人的道德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嘉莉妹妹》 都市 情感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出版于1900年的《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中,德莱塞以辛辣又略有夸张的笔法描绘了20世纪初的美国都市生活,并透过嘉莉的个人情感世界展示了工业化的发展对个人的道德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从小说的创作风格来看,德莱塞主要通过自然主义的创作手法,来表现现实中的“机械论”哲学观、进化论以及悲观的人生观。小说描写了18岁的乡下姑娘嘉莉因羡慕大都市的物质生活而来到芝加哥谋生。但迎接她的却是亲人的冷漠,失业和疾病。由于生活所迫,嘉莉先是做了推销员杜洛埃的情妇,后在物质欲望的利诱下又与酒店经理赫斯特伍德私奔。在纽约,由于偶然的机会嘉莉成为演艺明星,跻身上流社会,实现了她的幻想。同时她也抛弃了贫困的赫斯特伍德。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消费时代加速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工业现代化规模空前膨胀。繁华热闹的大都市的一切像磁石一样把无数年轻人从小乡村吸引到城市中来。小说中的嘉莉妹妹到芝加哥谋生正反映了当时的美国社会的这种趋势。但与此同时,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社会各个层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透过嘉莉的生活遭遇,德莱塞揭露了美国社会在繁荣的外表下的社会阴暗面,如:贫困、失业、饥饿和贫富悬殊;展现了一个没有亲情、爱情、友情的世界。从而使都市生活的耀眼光华与内心情感的空虚冷漠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 亲情的缺失
  嘉莉满怀幻想来到芝加哥投奔亲姐姐敏妮,但她姐姐的生活状况却让她的幻想跌至谷底:
  “她意识到他们的日子很艰难。房间的墙是拼凑的纸糊的,颜色很不协调。地板上铺的是草席,只有起居间铺了一块薄薄的破地毯。看得出家具是仓促间凑合起来的,是那种分期付款商店卖的质量很差的货色。”
  和嘉莉看到的城市人相比,姐姐和姐夫的生活一点也不光鲜。敏妮和丈夫生活在窄小的贫民区,每日靠微薄的工资生活。不但工作艰苦劳累,而且平时也没有任何的娱乐项目。对于嘉莉来说,火车上的憧憬烟消云散了,而更令她失望的是,虽然投奔的是亲姐姐,但她在那里却得不到任何关心。她的姐夫只关心嘉莉能否付得起房租。天真的嘉莉希望通过努力工作换来梦想中的生活,但是她辛苦劳作换回的是微薄的工资,在扣除付给姐姐的房租外便所剩无几。此外,她还要忍受姐夫冷漠的眼神。在这样的家里,姐妹之情与房主与租客之间的关系没有区别。嘉莉因为寒冷和劳累而生病,却没有得到更多的关爱。她的姐姐敏妮的生活同样十分困苦:她每日都要去做苦力,还要时刻面临失业的危险。生活在贫苦的边缘的她,对于嘉莉也无能为力。敏妮的生活代表着都市中下层工人的生活,在工业化的进程当中的下层工人如同机器一样的生活,而机械的生活方式让情感变得更加单薄。在都市生活的压力下亲情被碾薄碾碎,荡然无存。经济生活所造成的亲情失望缺失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社会的因素。许多的评论都认为嘉莉生性自私冷漠,并认为她是一个没有道德不贞洁的女人。事实上这些并不是嘉莉主动追求的。是社会环境迫使嘉莉积极主动地想获得生存的权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个毫无技能和教育的女性走上不道德的道路是必然的。如果不这样,嘉莉就会像其他女工一样,拼命地工作却仍是衣衫褴褛,心中充满自卑。 嘉莉的姐姐敏妮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不但生活贫困而且被生活压榨得没有亲情,成为一部活机器。
  二 爱情的扭曲
  嘉莉遇到的第一个情人是在火车上认识的杜洛埃,这是她接触到的第一位城市人。嘉莉看到他“发光的皮鞋,漂亮的新西装,和他行事那种气派,这一切为她隐隐约约地描绘出一个以他为中心的花花世界。她不由得对他想做的一切抱着好感。”杜洛埃让嘉莉体会到作为城市人的骄傲。杜洛埃对芝加哥的介绍让嘉莉更加喜欢都市生活,更加憧憬未来的世界。她幻想着一切美好的东西:华丽的服饰,舒适的生活。但她不知道繁华都市掩盖了多少谎言、罪恶和欺骗。杜洛埃作为城市人的代表吸引了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嘉莉,而他的服饰和言谈举止更激起嘉莉对城市生活的憧憬。当嘉莉再次在街上毫无目的地寻找工作时,她再次遇到了杜洛埃。他仅用一顿美食和几张钞票就俘获了嘉莉。与其说嘉莉爱上他,不如说嘉莉爱上的是城市生活。嘉莉并不懂得自己对物质生活的渴望掩盖了其对真实爱情的判断。她喜爱一切城市美好的东西,不想像姐姐一样过艰苦的生活。因此当杜洛埃能给她想要的、想拥有的一切时,她就和杜洛埃私奔,成为了他的情妇。这种爱从一开始就是扭曲的。杜洛埃对于嘉莉的爱应该算作占有,新鲜一过爱也就不存在。在和嘉莉同居的同时,他仍和别的女性保持着来往。嘉莉从小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内心向往正常的婚姻生活,但是当她的想法被杜洛埃拒绝后,她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被打破了。杜洛埃是推销员,经济利益促使他经常要奔走在异地。他对嘉莉的生活和情感上的忽视给酒店经理赫斯特伍德的出现创造了机会。
  赫斯特伍德的出现让嘉莉重新燃起了对幸福的希望,她被风度翩翩的赫斯特伍德吸引。对于赫斯特伍德的疯狂的追求,嘉莉的态度是模糊的:一方面她知道是对杜洛埃的背叛;另一方面她抵制不住赫斯特伍德的魅力,或者说她无法抵制更美好的物质生活的诱惑。赫斯特伍德是都市中产阶级的代表。他虽然衣食无忧,收入稳定,但家庭生活并不幸福。他的妻子和孩子整日谈论的是谁的家庭更富有和如何认识更有权势的人物。作者在书中写道:
  “赫斯特伍德斯的家说不上有这种温馨的气氛。这个家缺乏宽容体谅和关心爱护,而没有了这两样,家还算什么家呢?……这种气氛很难称为家庭气氛。这种家庭生活靠习惯的力量和传统观念维系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干枯——最终成为一团火绒,很容易着火,把一切烧毁。”
  嘉莉的出现使赫斯特伍德燃起了占有的欲望,从嘉莉那他得到了羡慕和崇拜,这是在家庭里没有的。而嘉莉对赫斯特伍德的好感就像一个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一样。他们之间的爱情也是畸形的。当杜洛埃知道了嘉莉和赫斯特伍德的来往后,他离开了嘉莉;而赫斯特伍德也因妻子的逼迫在无奈之下盗窃财物,并与嘉莉私奔。赫斯特伍德对嘉莉的爱建立在肉欲的基础之上,他同嘉莉结婚也是迫于无奈;而嘉莉同样是在无奈与迷茫之下和赫斯特伍德结合在一起的。这段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婚姻,也因物质基础的变化而破裂。赫斯特伍德由于投资失败,经济状况每况愈下;与此同时,随着嘉莉的薪水的上涨,她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强。她最后决定抛弃赫斯特伍德的原因,是为了存下钱买几件漂亮衣服。她像抛弃旧衣服一样抛弃了逐渐贫困的赫斯特伍德,以不自觉的残忍将其推上了绝望之路。回顾嘉莉的爱情之路,她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在无尽的荒原上茫然地寻找归宿,并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歧途,而自己却浑然不知。
  三 友情的虚伪
  嘉莉逐渐获得成功的同时,也拥有了一位好友——奥斯本小姐。作者这样描写这位朋友:
  “嘉莉那个演小兵的朋友——奥斯本小姐——看出嘉莉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已经变得像是她的仆人了。小奥斯本自己不可能有任何发展前途,她就像小猫一样意识到了这一点,本能地决定要用她那柔软的小爪子抓住嘉莉不放。”
  这就是嘉莉的好友,她鼓动嘉莉搬到更舒服的地方住,鼓动嘉莉不断结交有钱有势的朋友,而目的只有一个——她想靠嘉莉的关系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她关心和帮助嘉莉,无非是想依靠嘉莉的成功,满足自己的虚荣。她就像一棵青藤一样缠绕着嘉莉。随着嘉莉的成功,越来越多的异性来拜访嘉莉,但此时的嘉莉已不再是那个一无所知的小女孩了:
  “她能够感觉得到,在很多接近她的人所表现的那份轻松和快乐的背后,并没有任何温暖的,富于同情心的友谊。所有的人好像都在自寻其乐,根本不考虑可能给别人带来的悲伤的后果。”
  小说的结尾第47章的题目是“穷途末路:风中竖琴”。内容主要描写了赫斯特伍德在贫困当中自杀,而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嘉莉事业的成功。围绕在她周围的是华丽的马车、鲜花,还有慕名而来的追求者。但是事业的成功并没有给嘉莉带来幸福,她很厌倦周围的一切。在这个缺乏亲情的都市里,所谓的上流社会生活给她带来的只有空虚。在寂寞和凄凉中,她坐在摇椅里梦想着那终不可得的幸福。本章题目使人联系到这句话不仅仅是描写赫斯特伍德,事实上穷途末路的也包括嘉莉自己。赫斯特伍德和嘉莉的境遇有着鲜明的不同:赫斯特伍德的失败有其自身的原因。年龄过大、没有一技之长,而且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就必然为社会所抛弃。对于那些勤劳的劳动者还有一丝存活的机会,对于安于享受的他来说失败是必然的;嘉莉的成功在于自身的年轻美貌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工业社会经济的繁荣极大刺激了第三产业包括娱乐业的异常活跃。各种明星受到人们的追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没有教育背景和技能的嘉莉被推到了名气的顶峰。我们在为嘉莉高兴的同时,也不禁感到一丝悲凉。现在成功的嘉莉,在未来会不会因年老色衰,像赫斯特伍德一样在无价值之后被社会所抛弃?在这样的社会里,他们俩同样是穷途末路,风中竖琴。所以赫斯特伍德的人生悲剧和嘉莉的现实浮华有着同样的内涵:前者是肉体和灵魂的消逝;后者的肉体虽残存于世,但灵魂空留于寂寞与凄凉中。两者是同样的悲哀。
  四 结语
  《嘉莉妹妹》的故事背景发生在美国工业大规模发展时期。在商品极大充裕的条件下,都市生活的五光十色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经济结构的改变促使人的道德标准、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故事结尾中嘉莉对幸福生活追求的失望,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在资本家的压榨下,诚实的劳动者是无法过上幸福生活的,只有出卖灵魂,才能得到金钱和地位。马斯洛的不同层次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是先有最低的生存需要,然后才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德莱塞从马斯洛的不同层次需要理论出发,分析了嘉莉为物质满足需要而出卖自己的内在原因。嘉莉妹妹前后生活状况的变化,体现出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同时,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的诱惑构成了外在的原因。由此,作者的自然主义文学观在文章中充分体现出来。德莱塞是美国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代表。曾经有评论家认为他在语言使用上过于直白和粗俗,不够雅致。实际上,他的这种表现手法恰到好处地展现了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冷漠与残酷。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清,都以名和利为代价。嘉莉在成功后感到内心寂寞和孤独,而这种寂寞和孤独是来自于情感上的空虚,是工业化进程带给人性情感的悲剧。
  《嘉莉妹妹》还描写了各个层面的人物都在为金钱奋斗。奋斗的过程充满艰辛和残忍,而这一过程是达尔文适者生存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部问世于100多年前的作品以生动的笔法描写了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小说的背景使人不禁想起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小说中工业经济对人性的影响与当今社会中的人和事有一定的相似性:商业行为中的欺诈,人际交往中的虚伪。德莱塞的小说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形形色色的社会侧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经济发展对道德标准的影响是我们永远值得反思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王钢华:《嘉莉妹妹的欲望和驱动力》,《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2] 魏红珊:《炫耀消费与身份焦虑》,《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1期。
   [3] [美]西奥多·德莱塞,李献民、夏长春译:《嘉莉妹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 杨牛茂、刘绪贻:《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986-19世纪末》,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作者简介:盛冬梅,女,1977—,吉林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外语分院。
其他文献
春天来了,资江河畔柳树吐芽,乌儿鸣叫,渔歌缭绕,擂茶飘香,踏春的人纷纷走出家门,一路品尝着擂茶,一路欣赏着湖光水色。 资江人喜饮擂茶、善饮擂茶,至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过去经
曾几何时,厨卫吊顶PVC材料一统天下的格局,因金属吊顶的日渐流行而被打破。PVC材料做为厨卫吊顶虽然有价廉、轻便的优点,但因取材多为废旧塑料和石膏粉,含有一定的毒性且较
进入流火季节,骄阳炎炎,热浪逼人,不免叫人口无食欲,懒整妆台。如若饮食调理不周,势必内火上扬,体力不支,引致娇颜憔悴,加速老化。怎样度过这一个漫长的“火焰山”而让美丽丝
凡去黄山旅游的人,都会去品尝一下“徽州毛豆腐”,因为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连.据说,朱元璋幼年在一财主家做苦工,白天放牛,晚上还要和长工们一起为财主推磨做豆腐
凉粉是四川人普遍喜爱的小吃。无论在城镇、乡村,还是各旅游景点,你总能见到不少凉粉摊点,摊主以热情的吆喝声不停地招揽着八方游客。 四川凉粉以粮食、杂粮豆类为原料,不仅营养
我相信加有护肤成分的化妆品对皮肤是有好处的。因为我经常给演艺圈的明星化妆,她们非常在乎自己的脸,希望我用好的化妆品,用有护肤作用的化妆品,我也尽量满足她们的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一定要采用全面、综合的治疗,其中身体的治疗只是整个综合治疗的一半,而心理治疗在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人的心理反射会对生理造
不宜只吃精制米面孕妇应尽可能将“完整食品”(指未经细加工过的食品,或经部分精制的食品)作为热量的主要来源。因为“完整食品”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各种微量元素(铬、锰、
美国男人的典型装束是,上身一件全棉T恤套衫,下着一条牛仔裤,脚踏一双运动鞋。青春少女的时尚打扮,也只是一件普通T恤,一条迷你格子喇叭短裙,脚上套着半筒棉袜,运动鞋(或平底皮鞋)。他们的穿着,讲究个性,追求自由随意,同时注重舒适实用,这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的性格特点。  一般美国人每天都要洗澡更换内衣裤。上班族或学生习惯于每天都要换上一套不同色彩和式样的外衣与鞋袜。有的单位规定,女职员夏天上班时不能穿裸
苍蝇是追腥逐臭的行家里手 ,且能传播霍乱、伤寒等多种疾病 ,历来被人们视为“四害”之一 ,避之惟恐不及 ,怎么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呢 ?然而事实却正是这样 ,昆虫学家还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