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比例研究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cc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专家访谈和对比分析法,对当今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运动员的在比赛中具体的三跳比例进行分析,并与国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跳比例是三级跳远中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对最终的成绩起决定性作用;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理想比例是33%-31.5%-35.5%;为此根据研究成果提出几点个人的见解与建议,希望为教练员确定运动员的最佳三跳比例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关键词:男子 三级跳远 三跳比例
  中图分类号:G8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1(c)-0236-02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和演进,三级跳远技术的经过对其核心的三跳比例的具体值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果。三级跳远经历了高跳型-平跳型-速度型的改进。然因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点、学习技术动作的能力、訓练的经历及教练员的指导思想的差异等,所以,目前的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结构仍然是多种多样的。该研究的最基本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与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比例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从中发现问题、找出不足,进而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通过对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比例的相关数据的分析及对优秀男子运动员三级跳远三跳进行比例的研究,强调三级跳远三跳比例技术的细节性的相关注意事项。改变以往只注重第一跳远度和第三跳远度而相对忽视第二跳远度的理论研究,倡导训练注重科学性、可持续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以“男子三级跳远”和“三跳比例”为关键词,在集美大学图书馆和厦门图书馆等查阅1998—2010年期间相关书籍7本,利用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等收集了1996—2016年间期刊论文与优秀博硕士毕业论文等近20年间的相关文献资料40余篇,并且选用部分作为参考文献,从而为该研究内容奠定了扎实理论基础。与此同时,笔者就三级跳远三跳比例等相关问题访谈了集美大学多名田径老师和厦门市相关专家学者,并结合亲身训练感受和体验,通过各种比赛录像观察国内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三跳比例、技术特点等各种具体情况,对最近几年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和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的三跳比例,进行比较与分析,围绕主题客观地进行推理研究。
  2 三级跳远三跳比例的理论研究
  詹姆斯(1992)提出观点认为,单足跳式技术即第一跳距离的百分比高于第三跳距离的百分比2%以上[1]。他通过对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比赛的43名运动员进行研究,发现决赛几名选手中有4人在单足跳距离相对较小的一跳中,达到了最佳成绩,并且这4名运动员中有3人在跳跃距离较大的一跳中,达到最好成绩。表明单足跳距离相对越短,跳跃距离相应越长,三级跳远成绩越好[2]。学者尚瑞花以2001年7月的男子三级跳远为研究对象,主要选取奥运会选拔比赛前8名运动员进行研究,发现损失水平速度严重、助跑最大速度低以及最后一跳的起跳角很小在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表现的特别明显[3]。
  跳远教练田兆钟认为应重视跳跃节奏在跳跃中得到充足的运用并尽可能地保持水平速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节奏才是最科学的。因此,普遍适用的三跳比例根本是不存在的,过度地模仿某种三级跳远技术不会凸显运动员的成绩,应全力将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与个体特征结合,摸索适合自身的三跳比例[4]。三跳比例是与运动员的个体特征相适应的,它能够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最大程度地转化为最优秀的总成绩。三跳比例特征有:(1)唯一性,即每一位运动员在其个体特征一定的情况下,“最佳三跳比例”结构与自身条件对应的只有一种;(2)个体性,就是“最佳三跳比例”是因不同运动员自身的特征相适应的;(3)最优性,指运动员采用“最佳三跳比例”便可以获得该阶段最优秀的成绩;(4)动态性,因运动员自身的特征产生变化,“最佳三跳比例”也随之变化。
  不同的运动员采用三跳的比例也不同,对某一运动员而言确定适合自身的三跳比例至关重要[5]。若三跳比例是不合理的,却被运动员采用,并且经过长期的练习使这三跳比例结构得以巩固,如果运动员不突破原有的技术风格,无论跳多少次也不会得出与他适应的最佳比例[2]。因此,应选用我国多名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作为群体样本,建立“运动素质——三跳比例”的最优模式。据此,学者郭甫在其研究中认为:由于现在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快,最后5 m的平均速度达到10.76 m/s,中国三级跳远运动员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采用“平跳速度型”技术更为有利,并提出针对中国人体质的理想三跳比例为33.5%-31%-35.5%[6]。
  3 国内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比例的比较分析
  该文对我国2名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分析,他们是当今两种不同的技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他们三跳的具体距离与比例具体情况:李延熙,单足跳6.514 m,跨步跳5.332 m,跳跃5.245 m;朱书靖,单足跳6.263 m,跨步跳3.969 m,跳跃6.578 m。单足跳型、跳跃型和均衡型3种技术风格是根据三跳比例的不同划分的。经过文献比较发现,李延熙是单足跳型的技术风格,而朱书靖是均衡型,跳跃式技术风格不在两位运动员采纳范围。从中表明,目前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主要以单足跳型的技术动作为主,即增加单足跳的远度,而跳跃式技术没人采用。从对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研究文献中发现,运动员跳跃过程中的速度只与第二步跨步跳比例有明显负相关,与单足跳比例无关。这说明世界男子优秀运动员有意识的减少单足跳的远度,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后两跳动作能够更好地完成。我国运动员吴冀曾经在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上把自身的技术风格由單足跳技术改变为均衡式技术,并创造了16.99 m的好成绩。两名运动员中,朱书靖的单足跳和跳跃的百分比分别为37.3%和39.1%,单足跳与跳跃的差为1.8%;李延熙的单足跳和跳跃的百分比分别为33.1%和30.7%,单足跳与跳跃的差为2.4%。根据以上数据可知,李延熙的技术特征与“跳跃型”技术要求极为接近,这也符合现今世界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趋势,即由“单足优势型”发展为“平衡型”,再由“平衡型”向现今“跳跃型”发展的趋势。目前的三级跳技术研究只是对少数优秀运动员进行,对我国现阶段三级跳远运动员完整的三跳技术特征的探究仍有待深入。
  4 结语
  当今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最优三跳比例约为34.5%-31%-34.5%。最优三级跳比例应结合自身条件,以其身体形态、个人技术风格和身体素质为依据,把握最佳比例,以提升三级跳远成绩。因此,我国三级跳远的选手应当结合自身条件,其理想比例为33%-31.5%-35.5%。适当缩短三级跳中单足跳的远距离,优秀运动员起跳角度应为18°±2°,身体重心不宜过高,适当降低单足跳的远度,降低身体重心的高度,提高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能力。降低单足跳的高度,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相对增加第二跳的距离、提高利用水平速度的能力。完善缩短单足跳比例,能够减少三跳水平速度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彭中东.速度在三级跳远中的重要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8):65-68.
  [2] 尚瑞花.我国男子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现状[J].沈阳体育学院,2008,12(11):33-35.
  [3] 何俊虎.浅析现代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62-66.
  [4] 郭元奇,赵芳刘,英杰.三级跳远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81-83.
  [5] 杨爱华,李英,易定恩.三级跳远中速度与三跳比例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76-78.
  [6] 卓建南.影响男子三级跳远成绩的几个关键因素[J].体育学刊,2007,14(6):46-48.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是中职学校最基层的管理工作,德育工作又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基础,基于中职学校生源的特殊性,就更加决定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难性和艰巨性。如何才能让学生思想稳定、
我国民用建筑用电能耗较高,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需引起重视。从供配电系统中的供配电环节着手,对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进行探讨,提出了节能优化选型设计的配电变压器、
工程项目风险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风险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建设,甚至大的工程风险可能导致整个工程失败,因此,研究工程项目管理风险控制对工程建设就具有了现实指导意
本文主要是探讨班纽管理申的成本管理,班组成本管理的方向,制造成本以班组为单住归集、分摊,缩小成本分摊范围,提高成本分摊的准确性。从而得出相对准确的成本数据.为成本控制和产
摘 要:气排球作为一项群众性质体育运动,良好地结合了运动及休闲,是集二者于一身的项目。气排球是在传统竞技排球基础上形成的,实用性能良好。该文就高校学生对气排球运动运动的兴趣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提高高校学生对气排球的运动兴趣,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学生 气排球运动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c)-0
<正> 土壤物理性质变劣,排水通气性能差,是杉木二代林生长不良的原因之一。1989年起,我们采取了加大整地规格等综合措施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现将三年来的实验研究报告如下。
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往往通过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实现。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加强企业的预算
<正> 在池杉无性系选育和无性系林业实践中,要求采穗圃提供大量萌条,发挥其物质基础的作用,而采穗圃萌条产量取决于一系列内外因素,为了研究栽培技术条件对萌条产量的影响,探
为解决牙刷状油藏油井造斜点高、井斜角大、方位变化频繁,深抽减载装置入井困难的问题。利用现有采油设备,从选井的依据、杆柱组合优化、泵挂深度的确定、抽油泵的选择等方面
应用烟剂防治松枯梢病经林业部科技情报中心查新国内外未见报道,二年来应用自制多菌灵烟剂和多菌灵福美双混合烟剂共防治718亩(1436亩次),在4和6月的中旬各放烟一次,防治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