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农机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既是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更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利津县农机局通过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使得现代化的新机具新技术在农业上应用逐步成为现实,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一、利津县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
一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09年,利津县成立了全市首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到2017年底,全县农机合作社发展到63家,2013—2017年新增50家,注册资金达1.29亿元,固定资产达5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4家。二是投入渠道、组织形式向多元化发展。利津县本着多元创办、形式多样的发展原则,逐步形成了农民投资或带机估价投资、企业投资、工商资本注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从全县创办农机合作社的类型看,既有农机专业大户联合型,也有村干部和农村能人带动型;既有农机经营企业创办型,还有村集体经营型。瞄准农机大户这个抓手,发挥他们的带动力;瞄准村干部这个抓手,发挥他们的号召力;瞄准农村能人这个抓手,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引领农机合作社发展。农机合作社通过农民、农机手的联合,“抱团”参与市场竞争,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最具活力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三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向多样化发展。坚持以为周边农户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积极引进高端、世界先进农机装备,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代耕代种、托管服务,承担起高难度、高标准、高质量的农机作业,进一步稳定和巩固了农机作业市场,同时也降低了作业价格,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的双赢。有许多合作社通过实施土地流转、承包经营,除获取农机作业收入外,还获得土地经营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利津县农机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规范化建设不够。大多数合作社没有办公地点,没有章程制度或者章程制度不完善,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流于形式,规章制度没有按规定上墙;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有的只记流水账,有的合作社连流水账也没有;运行机制不科学,机务管理松散,经营效益差,合作社社员管理松散,不能有效地组织管理,有的合作社表面上加入的社员很多,实际上对社员管理不上,还是自己单干,没有形成合力,不能统一订单、统一作业、统一价格、统一结算,缺乏市场竞争力,影响经济效益。
2.规模化程度低。一家一户的土地种植模式影响了大型机械作业,阻碍了农机规模化经营。受土地分散、地块过小的限制,大型先进机械难有用武之地,农机作业的效率与节本增效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今年有几家合作社流转了部分土地,但是规模还小,离实现合作社适度规模经营还有很大差距。
3.各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平衡。全县在县农机局备案的有63家农机合作社,但是真正具备一定规模的却很少。现在,有的合作社已经名存实亡,人都联系不上,更别说机械、办公设施、规范化建设。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规模小,合作范围不广,层次不高,规范不严,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合作社的成员接受培训少,素质比较低,缺乏发展活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差。可以这样说,全县达到“五有”标准的合作社极少,有的合作社就不应该叫农机专业合作社。
4.缺乏发展资金。合作社成立后,不但流转土地需要大批资金,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受限,由于资金欠缺,农业机械的添置更新、农田的平整改造、机库棚的建设等,都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才能实施。有的合作社自筹资金不足,要到银行部门去贷款,而合作社缺乏有效抵押物、没有担保人,又导致其很难从银行获得融资。资金难筹集的问题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三、提升利津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1.完善农机合作社运行机制,规范合作社经营管理。引导农机合作社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严格执行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落实好财务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按照企业管理理念搞好生产经营,不断扩大作业规模,增加作业项目;设立机械台账和维修记录,建立与健全作业合同、作业档案,并指定专人管理,促进使农机合作社规范运作。
2.进一步加强示范带动。近年来,全县涌现出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作业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农机合作社。他们有很多好的经验需要总结,很多好的做法值得推广,我们要按照“全县共建、协同推进”的原则,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星级合作社,树立样板,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要认真总结推动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新成效、新经验,大力宣传发展农机合作社的新典型、新举措;要建立农机合作社信息档案,分级管理,抓好服务指导。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不同类型农机合作社之间的交流,推动农机合作社在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广范围的联合与合作。
3.坚持发展提高并重。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抓住关键,落实好两项措施。一是要围绕促进土地流转发展农机合作社,鼓励农机合作社积极流转土地,指导农机合作社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方法吸纳农民带土地入社,开展规模经营。二是要搭建融资平台,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探索农机补贴担保、合作社信用担保、大型农机具抵押担保等措施和办法,为合作社融资提供服务。
4.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壮大合作社规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強化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对符合建设标准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推进农业机械场院、机库棚建设以及购置维修设备;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参加各种农业生产发展、科技研究推广和建设项目,多渠道争取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资金。积极探讨“银社共建、企社共建、社社共建”的发展路子,强化银行、农业机械生产销售企业与农机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与共建,实现互利共赢。
一、利津县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
一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09年,利津县成立了全市首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到2017年底,全县农机合作社发展到63家,2013—2017年新增50家,注册资金达1.29亿元,固定资产达5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4家。二是投入渠道、组织形式向多元化发展。利津县本着多元创办、形式多样的发展原则,逐步形成了农民投资或带机估价投资、企业投资、工商资本注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从全县创办农机合作社的类型看,既有农机专业大户联合型,也有村干部和农村能人带动型;既有农机经营企业创办型,还有村集体经营型。瞄准农机大户这个抓手,发挥他们的带动力;瞄准村干部这个抓手,发挥他们的号召力;瞄准农村能人这个抓手,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引领农机合作社发展。农机合作社通过农民、农机手的联合,“抱团”参与市场竞争,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最具活力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三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向多样化发展。坚持以为周边农户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积极引进高端、世界先进农机装备,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代耕代种、托管服务,承担起高难度、高标准、高质量的农机作业,进一步稳定和巩固了农机作业市场,同时也降低了作业价格,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的双赢。有许多合作社通过实施土地流转、承包经营,除获取农机作业收入外,还获得土地经营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利津县农机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规范化建设不够。大多数合作社没有办公地点,没有章程制度或者章程制度不完善,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流于形式,规章制度没有按规定上墙;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有的只记流水账,有的合作社连流水账也没有;运行机制不科学,机务管理松散,经营效益差,合作社社员管理松散,不能有效地组织管理,有的合作社表面上加入的社员很多,实际上对社员管理不上,还是自己单干,没有形成合力,不能统一订单、统一作业、统一价格、统一结算,缺乏市场竞争力,影响经济效益。
2.规模化程度低。一家一户的土地种植模式影响了大型机械作业,阻碍了农机规模化经营。受土地分散、地块过小的限制,大型先进机械难有用武之地,农机作业的效率与节本增效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今年有几家合作社流转了部分土地,但是规模还小,离实现合作社适度规模经营还有很大差距。
3.各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平衡。全县在县农机局备案的有63家农机合作社,但是真正具备一定规模的却很少。现在,有的合作社已经名存实亡,人都联系不上,更别说机械、办公设施、规范化建设。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规模小,合作范围不广,层次不高,规范不严,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合作社的成员接受培训少,素质比较低,缺乏发展活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差。可以这样说,全县达到“五有”标准的合作社极少,有的合作社就不应该叫农机专业合作社。
4.缺乏发展资金。合作社成立后,不但流转土地需要大批资金,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受限,由于资金欠缺,农业机械的添置更新、农田的平整改造、机库棚的建设等,都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才能实施。有的合作社自筹资金不足,要到银行部门去贷款,而合作社缺乏有效抵押物、没有担保人,又导致其很难从银行获得融资。资金难筹集的问题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三、提升利津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1.完善农机合作社运行机制,规范合作社经营管理。引导农机合作社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严格执行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落实好财务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按照企业管理理念搞好生产经营,不断扩大作业规模,增加作业项目;设立机械台账和维修记录,建立与健全作业合同、作业档案,并指定专人管理,促进使农机合作社规范运作。
2.进一步加强示范带动。近年来,全县涌现出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作业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农机合作社。他们有很多好的经验需要总结,很多好的做法值得推广,我们要按照“全县共建、协同推进”的原则,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星级合作社,树立样板,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要认真总结推动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新成效、新经验,大力宣传发展农机合作社的新典型、新举措;要建立农机合作社信息档案,分级管理,抓好服务指导。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不同类型农机合作社之间的交流,推动农机合作社在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广范围的联合与合作。
3.坚持发展提高并重。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抓住关键,落实好两项措施。一是要围绕促进土地流转发展农机合作社,鼓励农机合作社积极流转土地,指导农机合作社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方法吸纳农民带土地入社,开展规模经营。二是要搭建融资平台,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探索农机补贴担保、合作社信用担保、大型农机具抵押担保等措施和办法,为合作社融资提供服务。
4.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壮大合作社规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強化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对符合建设标准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推进农业机械场院、机库棚建设以及购置维修设备;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参加各种农业生产发展、科技研究推广和建设项目,多渠道争取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资金。积极探讨“银社共建、企社共建、社社共建”的发展路子,强化银行、农业机械生产销售企业与农机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与共建,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