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实验能力评价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p880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学生将生物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关键。在实施新课标教学理念,完成课程目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进程中,实验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一情况,在生物教学中,以学生实验教学为平台,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目标,构建和设计科学的实验课程,及时对学生使用实验器具,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掌握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绘图技能、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进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实验开展与教材教学互动过程中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实质性的教学意义。该方法的成功与实施将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
  新课改后,实验教学倡导以探究式教学为主,学生自主学习得到进一步强化,如果把握不当,很容易在实验中使课堂失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就尤为重要。明确该情况后,在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天就对学生进行实验常规教育,明确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引领学生参观实验室,介绍各种生物标本的制作情况,期间,向学生强调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实验药品的贮存方式和使用特点。通过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学生理性认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加强评价的时效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上课教师再讲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需要观察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让学生机械地重复实验步骤。传统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因素就是学生的实验主动性不强,对实验的探讨和理解缺乏深度的认识,与教材教学的结合容易产生断层,使得学生的知识链接和系统性不够牢固。
  为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充分利用好实验报告,改变教学模式,利用及时有效的评价,全面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1、实验课预习设计与评价,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普通中学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课前预习只是一种形式,学生只是看教材内容,上课时机械重复实验,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调动。为改变这一局面,全面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验教学中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实验室座位特点采取两人一个小组,四人一个大组的方式,将每个组的学生按1、2、3、4进行编号,每一次实验1号当组长,负责课前的预习和课后总结;第二次实验由2号当组长,以此类推。在上课前结合实验内容设计一份适合学生实际的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有目标地先做好课前预习。
  2、实验过程中学生相互评价,增强学生责任感和成就感
  由于在实验前的自主学习与组内讨论,学生对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已基本清楚,教师不需要在课堂上再讲实验的目的、原理等,只需对每一小组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进行适当地讨论,指导。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动手、交流、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实验过程中使用清楚明了的实验流程评价表,及时有效地对学生每一实验步骤的评价,既可促进学生对实验涉及知识和技能目标的达成,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够使教师较准确地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实验情况,有助于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普通中学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在过去实验过程中只是观看,不动手。采用这一方法后,迫使他们不得不动手做,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三、奖励机制与评价相联系,使学生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传统的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评价最终反应在学期末考试中实验题部分,对学生平常实验能力的考核不能充分得到体现,容易造成学生“背实验”的不良学习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所以,除在平常的学习中对学生实验能力进行评价外,还把学生每一次实验的表现在学期末进行归纳,这将突显出实质性意义。
  新课改生物教学课程实施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实验教学是学生将生物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长效有机平台。在新课改中实验改革是生物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新课改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缺陷,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新课改的评价更加注重教学过程评价,教学评价要求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从真正意义上感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实内涵。
其他文献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学情调查,有效开展教与学活动的角度出发,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学情调查的内容、途径及作用,作了初步的探索。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慰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加强民族团结是顺应 发展的国策,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面对总体稳定、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课前并充分研读教材,备好课;二是课堂中时刻注重以生为本,优化课堂教学;三是课后进行多方面评价反馈及时调整与优化;四是注
【摘 要】安全意识对于义务教学来讲至关重要,教育安全事故频发,会严重阻碍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推广。因此,体育教学不仅要加重在小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还应深刻反思相关安全教育问题,探讨对安全隐患的规避方法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 安全问题 规避 应对策略  体育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也是义务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学,不但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
一、旅游业在当前经济体制下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旅游业较长期的保持7%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产业的概念是从供给方出发的,生产同一类产品或者提供相关服务的单位的集合,而旅游业是一项以需求方来定义的活动和产业,这是旅游产业界定的特殊性。所以,旅游产业的定义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两方面来看,旅游需求与旅游供
<正> 一九八四年以来,山西榆次电缆厂在全厂职工中开展了以尊师爱徒、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勤俭节约、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义务加班和热爱本职工作、积极为生产服务为内容
教育信息化是21世纪教育的崭新发展趋势,其具体含义为:将现代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以此切实保证学科教育的效率及质量。广泛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既是改革传统教育思想、理念、教学模式、课堂组织形式等的有效途径,更是全面推进与落实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尝试就现代信息技术带给高中化学教学的积极变化与影响展开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一、有利于优化教学细节,培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只是作为巩固、检查和评比知识的一个教学环节,造成了学与用的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精心设计作业,改革作业形式,通过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有效的作业 激发兴趣 学生
中学校园物质文化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视角,从校园规划与绿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科研设施3个
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解题困难的主要表现及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