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一直是教师所追求的,其显著特征就是开放性。但在开放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教师的角色定位,成为教学的难题。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及时做好“在线”、“隐身”。其实,“在线”需要的是物理教师精讲点拨,解答疑惑。“隐身”需要物理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让学生充分探究,充分合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对何时“隐身”、何时“在线”感到困惑。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作此分析。
一、把握“隐身”时机,助推学生主体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不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师的引领下提高。
1.在“尝试学习单”中隐身,提高课堂效率
大家知道,开放课堂能否真正高效,关键就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保障,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收的“容器”变成学习的主人,真正让学生独立行走。为此,在新授课时,可以为学生量身打造一套“尝试学习单”,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疑惑,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隐身”,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完成对物理知识的构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生进行尝试的过程中,让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思维,让学生在自学中找到自己的不理解之处。这样,才能在上课时,有的放矢,提高听课的效率。比如在学习《加速度》时,为了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加速度,我设计了这样一份尝试学习单:1.物体的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一定很大吗?2.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吗?3.物体的速度变化很大时,加速度一定很大吗?4.物体的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吗?5.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吗?正是由于学生的尝试,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对物理知识的初步印象,可能是正确的印象,也可能是错误的印象,但这些印象,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帮助。
2.在活动中“隐身”,凝聚高效气息
教师除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隐身”外,还要在小组合作中“隐身”,因为小组合作是学生通过团体意识来挖掘自身潜力的一种重要活动,这种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地交流意见,从而把学习的过程变成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体验认知过程,享受获取知识的快乐。所以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是不必参与的,只要做好一个幕后“隐身”人,引领学生积极、有效参与即可。
二、教师“在线”,点拨评价
我们所说的教师“隐身”,并不是抛弃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教师在应该出现的时候出现。
1.“在线”画龙点睛,收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直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时,再去开导他;直到学生心里明白,却不能完整表达出来的程度,再去启发他。毕竟学生不是“装知识”的“硬盘”,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对他进行灌输。所以,当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及时“在线”,精讲点拨,因势利导。通过引导学生思维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循环往复,层层深入,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所以,当学生困惑时,在学完一系列知识后,我们应该及时“在线”。比如在学习加速度的概念时,在判断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在线”,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只要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就加速。简短的一句话,学生自然能轻松领会。
2.“在线”及时评价,助推学生学习
大家知道,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的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评价,一是让学生对质疑的问题形成一个定论。二是通过教师的评价,激励学生,特别是激励小组的动力,使学习小组的氛围更好、作用更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比如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教师就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发展性评价,其中包括实验原理的分析,实验电路的设计,以及对外接法和内接法引起的E、r误差分析,同时还要对一些问题,诸如,在实验过程中通电电流是否可以很大?若电流太大对实验会有什么影响?电流可以很小吗?太小又会如何?为了不使通过电源的电流时间太长,在实验过程中开关应如何使用等进行评价。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应详细观察,及时评价。
总之,教师只有学会及时“隐身”,及时“在线”,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才能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心理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吴志山.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一、把握“隐身”时机,助推学生主体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不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师的引领下提高。
1.在“尝试学习单”中隐身,提高课堂效率
大家知道,开放课堂能否真正高效,关键就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保障,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收的“容器”变成学习的主人,真正让学生独立行走。为此,在新授课时,可以为学生量身打造一套“尝试学习单”,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疑惑,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隐身”,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完成对物理知识的构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生进行尝试的过程中,让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思维,让学生在自学中找到自己的不理解之处。这样,才能在上课时,有的放矢,提高听课的效率。比如在学习《加速度》时,为了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加速度,我设计了这样一份尝试学习单:1.物体的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一定很大吗?2.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吗?3.物体的速度变化很大时,加速度一定很大吗?4.物体的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吗?5.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吗?正是由于学生的尝试,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对物理知识的初步印象,可能是正确的印象,也可能是错误的印象,但这些印象,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帮助。
2.在活动中“隐身”,凝聚高效气息
教师除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隐身”外,还要在小组合作中“隐身”,因为小组合作是学生通过团体意识来挖掘自身潜力的一种重要活动,这种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地交流意见,从而把学习的过程变成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体验认知过程,享受获取知识的快乐。所以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是不必参与的,只要做好一个幕后“隐身”人,引领学生积极、有效参与即可。
二、教师“在线”,点拨评价
我们所说的教师“隐身”,并不是抛弃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教师在应该出现的时候出现。
1.“在线”画龙点睛,收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直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时,再去开导他;直到学生心里明白,却不能完整表达出来的程度,再去启发他。毕竟学生不是“装知识”的“硬盘”,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对他进行灌输。所以,当学生出现思维障碍的时候,就需要我们教师及时“在线”,精讲点拨,因势利导。通过引导学生思维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循环往复,层层深入,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所以,当学生困惑时,在学完一系列知识后,我们应该及时“在线”。比如在学习加速度的概念时,在判断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在线”,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只要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就加速。简短的一句话,学生自然能轻松领会。
2.“在线”及时评价,助推学生学习
大家知道,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的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评价,一是让学生对质疑的问题形成一个定论。二是通过教师的评价,激励学生,特别是激励小组的动力,使学习小组的氛围更好、作用更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比如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教师就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发展性评价,其中包括实验原理的分析,实验电路的设计,以及对外接法和内接法引起的E、r误差分析,同时还要对一些问题,诸如,在实验过程中通电电流是否可以很大?若电流太大对实验会有什么影响?电流可以很小吗?太小又会如何?为了不使通过电源的电流时间太长,在实验过程中开关应如何使用等进行评价。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应详细观察,及时评价。
总之,教师只有学会及时“隐身”,及时“在线”,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才能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心理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吴志山.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