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和内涵的重要拓展

来源 :桂海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a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1979年12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到2013年8月习近平提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小康社会”的内涵经历了一个延续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康社会”内涵不断深化和拓展,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要求不断更新和提升。回顾和总结30多年来党对“小康社会”内涵和要求的几次重要拓展,对于深刻理解“小康社会”的深远意义和广泛意蕴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邓小平;小康社会;科学内涵;拓展变化
  中图分类号:A849.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4-0069-04
  自1979年12月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概念后,党的历届领导人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多次对小康社会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从而使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断深化和拓展,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要求不断更新和提升。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这一特殊时期,总结和分析30多年来党的历届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地拓展和提升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和要求,对深刻理解小康社会的深远意义和广泛意蕴具有重要价值。
  一、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最早是指使民众休养生息。《诗·大雅·民劳》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及中国,以绥四方”。后来宋代洪迈在《夷坚甲志·五郎君》中提出“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以后,“小康”就成为人们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现实愿望。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概念与中国共产党探索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紧密相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多次提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现代化”目标。但在中国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样的现代化?邓小平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冷静地、深入地思考。1979年12月,邓小平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见,当大平正芳问及中国的发展目标和设想时,邓小平思考片刻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概念。这里“小康”的内涵主要是指处于温饱水平和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之间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其评判标准和主要依据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实际收入。邓小平强调,即使达到了这个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1982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时又提出,我们说本世纪末,也就是二十年改变中国社会面貌,不是胡思乱想、海阔天空的变化,而是达到一个小康社会的变化,“小康是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人均八百美元。”[2]838并强调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收入分配是合理的,因此到中国实现小康社会时,赤贫现象可以消灭。这是邓小平首次对“小康社会”内涵和内容的明确和直观的阐述和说明,从此,“小康”、“小康社会”、“小康生活”、“小康水平”等,逐渐成为言简意赅地表达中国老百姓对实现美好生活愿望和目标的代名词。
  二、党的会议的正式运用
  邓小平提出“小康”概念,并对小康社会进行阐述后,“小康”概念逐步得到全党的认同和接受。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二大报告把邓小平多次提出的“小康社会”的构想,确立为我国近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3]这是党的代表大会中首次提到“小康”概念。同时党的十二大报告还对如何实现小康社会做了战略上的部署。报告指出,为了实现本世纪后20年的奋斗目标,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即从1981年到1990年主要任务是打好基础,积蓄各种力量,创造有利条件,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最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和振兴时期。党的十二大上,叶剑英、陈云、李先念等领导人都作了重要讲话,他们虽然没有提到“小康”概念,但是他们的讲话内容包涵丰富的“小康社会”的思想。“小康社会”由邓小平首次提出到正式写入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标志着党对这一概念的普遍认同和接受,“小康社会”也开始逐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中形象表示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发展目标的重要概念和范畴。
  三、战略地位的显著提升
  从1983年起,邓小平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小康社会”的内涵和地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小康社会”轮廓的周全描述;二是“小康社会”目标从单纯的经济生活目标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983年2月,邓小平对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进行了10多天考察。他指出:“我经江苏到浙江,再从浙江到上海,一路上看到情况很好,人们喜气洋洋,新房子盖得很多,市场物资丰富,干部信心很足。……苏州市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八百美元。我问江苏的同志,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他们说,在这样的水平上,下面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4]24-25江苏的同志的回答把“小康社会”从单一的经济发展拓展到政治、教育、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使“小康社会”的内涵进一步丰富,轮廓更加清晰,形成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较为完整地概括了“三步走”目标,把“小康社会”提升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即“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4]226198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三大正式向全党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和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四、基本原则的精辟阐释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现实,提出实现“小康社会”要坚持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要适应我国发展实际,实现社会全面发展。邓小平指出,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在城乡、东中西部、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都要全面发展。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和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对“小康社会”所包涵和坚持的全面发展,做了更清晰的阐释:“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5]第二,要坚持共同富裕原则。邓小平在提出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始终强调坚持共同富裕原则。他指出:“如果中国只有1000万人富裕了,10亿多人还是贫困的,那怎么能解决稳定问题?我们是允许存在差别的。像过去那样搞平均主义,也发展不了经济。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2]1312针对如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首要的和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他还把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共同富裕原则并列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邓小平对共同富裕的强调确保了“小康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又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扫清了人们的思想障碍,为“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五、科学内涵的深化拓展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到90年代中期已经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目标,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1995年9月召开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1997年这一目标提前三年实现。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提出新的“三步走”战略和“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的目标,对“小康社会”的内涵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所谓新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6]。2000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又提出“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并对如何实现“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做了重要部署。“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和“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就是指经济得到又好又快发展,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等。从“小康”到“更加宽裕”、“比较宽裕”的小康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愿望,对“小康社会”内涵认识的逐步深化和拓展。
  六、基本内容的丰富完善
  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宣布:“我们仅仅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十二亿多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7]“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包涵双重涵义:一是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在整体上得到极大提高;二是我国社会还处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低水平”,就是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仅仅跨入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不全面”,就是人民物质生活满足程度虽然比较好,但教育、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发展很不平衡”,就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较大。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念,认为“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8]1同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更加”的任务,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8]14六个“更加”不仅第一次完整地描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蓝图,而且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小康社会”基本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七、目标实现的新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在总结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即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和“建成”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体现了党对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新的更高要求,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谓“建成”,即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等[9]16。党的十七大还对实现这一目标的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9]15-16。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又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凸显了“小康社会”建设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对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更加严格,内容更加全面,蓝图更加清晰,也表明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目标,更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   八、“建成”目标的最新阐释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大会的主题,并对其做了具体阐释,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1]。与党的十七大比较,这一目标有三个显著变化:一是强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二是强调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了文化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三是强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2013年8月,习近平在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的代表时,又提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12]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科学内涵和要求。
  从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社会”,到2013年习近平强调“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经历了30多年时间。在这30多年时间里,党的历届领导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对“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和要求进行丰富和完善,为在我国与时俱进地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这也充分显示出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强大生命力和适应力,体现出这一概念在历史发展中的深远意蕴和长远价值,也反映了邓小平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把握和透彻认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06-1507.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897.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C].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4-5.
  [11]本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17.
  [12]李 斌,李 铮.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3-09-01(01).
  责任编辑 任浩明
其他文献
摘 要: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上前后相接,内涵上有内在的关系,构成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完整体系。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各有特殊本质和独特风格,但在思想精髓、价值取向、本质特征上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要以科学的态度研究与传播中国革命精神,把握好共性和个性、功能与定位、研究与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内在关系;研究传播  中图分类号:D261
期刊
摘 要:敬祖,或祖先崇拜,是基于逝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是基层人民生存、凝聚、互助与自治的精神表达,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年画是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真实记录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状态,“祖宗轴”是豫北滑县年画的一种,主要表现团聚族群、祭拜祖先等,是祖先崇拜的轴画形式。敬祖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明确地倡导珍爱生命观念和意识。在文化复
期刊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现象的共存表明,仅靠市场,仅靠政府,亦或是仅靠非政府组织都是不够的,协同治理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由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多元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使得生态文明协同治理格局的形成遭遇了重重困境。从利益协调的观念途径、经济途径和制度途径共同入手,建立健全各方利益相协调的机制,实现多元参与主体利益和谐共生,成为当前化解
期刊
摘 要:有关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国内学术界多归因为非理性行为。而西方学者探讨群体性突发事件时逐渐意识到理性与非理性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存在一个中间状态——有限理性,而且情感与理性也不是矛盾的,情感有时是理性的基础。在“瓮安事件”中,事件的参与者既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成份,群体逐渐把群体性突发事件作为表达诉求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一种满足其要求的捷径,即集体性启发。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有限
期刊
摘 要: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与目标诉求的价值维度来审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网络问政平台建设,总体而言存在着建设理念偏差、缺少整体规划、形式主义突出、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须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总体战略目标出发,以加强公共服务和民主建设为基本诉求,以科学规划和加强立法为手段,大力推进地方网络问政平台的法制化和制度化,提升其专业化运营管理能力,整合和提升网络问政平台公共服务功能,强化网络问政
期刊
摘 要:我国传统社会的治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它通过促进社会系统内各个子系内部诸要素的联系,保持各子系统内部的稳定以及各个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平衡,克服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它为一个接一个强大的、疆域广阔的封建王朝在华夏大地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来考察,由于过于强调系统内部的平衡与稳定,社会被封闭起来,新生事物的生长受到抑制,最终导致了社会发展的停滞。今天,我们创新社会治理要从中吸
期刊
摘 要:在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之后,如何实现法治就成了国家与社会的共同目标。孙中山先生在近百年前就意识到国民整体宪法意识提升对于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国家中推行“训政”的主张。我国的法治推行实际上走的是以政府主导的模式,公务员的法治素养直接影响着法治推进的步伐,训政思想精髓对我国的现代宪法学教育有启迪作用。宪法是统领一国法制体系的基本法,宪法学是以宪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通过对
期刊
摘 要:法学是对某一民族某一时代法律现象的认知,民族性和时代性必然反映在某一个具体法学门派之中。当前关于教义法学与社科法学的争论只有放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来理解才具有意义。文章通过对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在立法与司法中功能的揭示和对霍姆斯两个命题的解读,得出五个命题:法律的生命是经验,法律的成长靠逻辑;法律的生命是现在的经验,不是过去的经验;法律的生命是本国的经验,不是他国的经验;法律的生命应该遵循探
期刊
摘 要: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实行了建政工作。但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建政工作在汉族和少数民族公民间创造出了一个地理上的二元“空间区隔”,推动了族群向加强其“民族意识”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民族意识不但没有加强,相反遭到了削弱,国家意识得到了弘扬,有利于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  关键词: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民族地区;建政工作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必须辨识并处理好三对内在矛盾,即社会主义理想价值与现存社会现实的矛盾,民族国家奋斗目标与人类社会历史普遍进程的矛盾,一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矛盾。解决这三对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应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理想的现实呈现,更好利用资本主义而不是被其同化,努力开辟出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