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ME与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比较: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来源 :结直肠肛门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quanw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与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ISR的有61例(ISR组),行腹腔镜taT?ME的有61例(taTME组),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每组各纳入38例进行后续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肛门功能,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术中并发症发生.taTME组完全或者接近完全切除了直肠系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距肛门距离、预防性造口比例、远端切缘距离、环周切缘阳性比例、远端切缘阳性比例、淋巴结检出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TME组术后拔除导尿管时间晚于ISR组(P0.05).ISR组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taTME组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两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ORTC QLQ-C30量表中,taTME组功能领域的躯体功能维度评分高于ISR组,单项测量项目的腹泻项目评分低于I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EORTC QLQ-CR38量表中,ISR组症状领域的胃肠道症状维度、体重下降维度评分高于taT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aTME与ISR应用于低位直肠癌总体上是安全可行的.两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基本相当,前者术后生活质量相对更为理想.
其他文献
骶尾部藏毛窦是一种发生于臀沟处的后天性、感染性疾病.据估计,其发病率为26/10万,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两倍[1].骶尾部藏毛窦的主要症状是病变部位皮肤持续有分泌物、流脓或/和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感染症状的骶尾部藏毛窦需手术治疗,手术策略的核心在于消除窦道、一期缝合创面并促进创面愈合,也可开放创面、二期愈合.目前对于骶尾部藏毛窦的治疗尚无“金标准”术式,选择开放或闭合手术尚存在争议[2].一期缝合术常用的术式有Karydakis皮瓣术、BascomⅡ皮瓣术及Limberg皮瓣术[1].Bascom
期刊
伴随着全球大规模和局部暴恐事件、局部冲突、易燃易爆物爆炸、煤矿瓦斯爆炸等意外事件的频发,爆炸冲击伤发生率逐年增加.肺是冲击伤中最易受累的靶器官之一,肺爆炸冲击伤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缺乏早期有效评估手段,从而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肺冲击伤防护新型材料的研发、早期积极伤情评估和实时动态病情监测,对于患者防治有重要意义.笔者就肺爆炸冲击伤基础研究热点(机制、防护材料等)和临床研究热点(评估、超声诊断等)两个方面探讨肺爆炸冲击伤的临床和研究进展.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原因在于taTME技术相对复杂,具有较长的学习曲线.多个研究数据显示taTME的学习曲线病例数为40例左右,而随着手术操作病例数的积累,taTME治疗直肠癌的近、远期疗效优势逐渐得到显现.加强规范化培训有利于减少学习曲线带来的影响,结构化培训在临床应用前的模拟手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循序渐进地开展经肛腔镜技术的训练可能是缩短taTME学习曲线的关键.新型手术训练模型及数字技术的应用是taTME培训的新工具,今后有可能成为规范
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超过190万例,死亡病例为93.5万例,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率居第二位[1].70%~80%的结直肠癌患者没有明确的遗传背景,为散发型病例,疾病发病隐匿、进展缓慢,从这个角度分析可认为结直肠癌是最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之一[2].早诊早治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3-4].
期刊
营养不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较为常见,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尤为明显,其中直肠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40%~60%[1-3].在直肠癌患者中,基础代谢和细胞代谢功能障碍导致机体能量需求增加,机体呈相对高代谢、高分解状态.更严重的是,直肠癌患者往往伴有肠梗阻及胃肠道功能紊乱,这严重影响患者营养的正常摄入和吸收,因此直肠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风险,且易出现营养不良.此外,目前临床上治疗直肠癌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营养不良可能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手术时机,降低术前化疗耐受性,削弱治疗效果,延缓患者康复,延
期刊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死亡率高居第二位[1].结直肠癌是否发生转移是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与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无淋巴结转移)相比,Ⅲ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引流淋巴结中存在癌细胞)的5年生存率下降幅度超过20%[2].由于结直肠癌患者在疾病早期阶段无明显症状或症状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难以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3].
期刊
目的 探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联合改良Bacon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行taTME的7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行改良Bacon术分为观察组(n=30,行taTME联合改良Bacon术)和对照组(n=44,行taTME一期吻合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距肛缘距离、术中并发症、预防性造口、中转开腹)、病理学结果(包括环周切缘阳性率、近端切缘阳性率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结直肠癌总体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上升至第三位和第二位,2020年全球新发约193万例、死亡约93万例;我国结直肠癌总体发病率已升至第二位,死亡率居第五位.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是遗传和表观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结直肠癌表观基因组的评估表明,几乎所有结直肠癌都存在基因异常甲基化和miRNA的异常表达.与癌症基因组中的基因突变一样,这些表观遗传改变的一个子集,称为驱动事件,被认为在结直肠癌的发展中发挥功能性作用.本文围绕结直肠癌
期刊
目的 分享taTME在直肠再次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结直肠外科收治的10例因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直肠阴道瘘)或直肠肿瘤复发需行直肠需再次手术采用taTME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taTME在直肠再次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经验.结果 10例患者中,8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taTME,2例直肠肿瘤复发患者行开腹联合Beyond-taTME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0~205 min,
1 概述rn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据统计, 2020年新发CRC病例超过190万例,死亡93.5万例,全球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率排名第二位[1].CRC早期治疗预后较佳,但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发病症状较为隐匿,确诊时有高达30%的患者已属中晚期并发生肝转移[2-3],有35%~55%的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发生肝转移[4-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