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到范立欣是在这些天来北京极难得的一个晴天,天又高又蓝,而他新的办公室竟在一个要穿过月亮拱门的公园里。
他是吃了妈妈做的早餐之后来的,因为没时间在武汉陪妈妈,就偶尔把妈妈接到北京来,“其实是她在陪我”。这样的日子不可多得。大多数时候他在外地拍摄、走电影节、为影片上映做宣传……不久前,他刚刚从艾美奖的颁奖典礼回来,他执导的纪录片《归途列车》获得了这个中国观众很熟悉的奖项的最佳纪录片奖,而这仅仅是《归》首映以来获得的五十余个全球性奖项之一。
采访中,范立欣偶尔接到工作电话,多数是在问他“怎么做”,他笑说这都是“因为独立制片没有钱导致的状况”,之前他的工作是“全包全揽式的”,现在他在一点点向一个专门的创作者转型,显然,还在过渡期。
最近,范立欣的创作是帮美国的一个导演做一个关于世界人口的纪录片,有四个部分,美国、中国、非洲、印度,范立欣做中国的部分。
在时间里淘金的工作
和记者并排坐着聊了几分钟之后,范立欣要求“换个姿势坐”,“我的脖子不能歪,歪久了就疼,十分钟就疼得不得了”,除了颈椎的问题,范立欣说他还有“腰椎间盘突出”,年纪轻轻至此,全得“扛摄像机”所赐。十年前,学英文的范立欣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份在电视台做摄影师的工作,那时,为了修炼摄影圈中流行的不用三脚架的功夫,他曾经每天早到单位一个小时练习扛摄影机,并在一年后,终于成为台里扛机器最稳的人。“我喜欢自己扛着摄影机,即使是在做导演的时候。”范立欣说自己的经历时又一次说到“兴趣是第一个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
第一次接触纪录片制作也是在电视台工作时,“当时我对纪录片还一无所知,有一天我的同事陈为军导演找到我,说他拍了一些东西,想做一个片子……后来我就和他一起做,做他的剪辑师,我当时什么也不会,就买了一本《剪辑学》,这么厚一本(比划),一边剪一边看,一边看一边剪,就那么折腾了十个月,剪出了一个《好死不如赖活着》。”最后,那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得了很多奖,那年范立欣24岁。
关于影像最初的记忆和好奇是在六七岁的时候,那时候范立欣的爸爸在一所叫做“湖北省电影放映员学校”的中专做校长,他就在那所学校里长大,因为要训练放映员,学校里每天放电影,那个时候“电视还只有很少的几个台,VCD、DVD这些还根本没有普及”,他说:“所以我真是特别幸运,每天都有电影看。”最好的还是夏天,放露天电影,范立欣会跟着去帮忙的哥哥一起,看着他们“竖起两个杆,拉起一面白布”,就在篮球场上,小孩儿、学员、学校的家属席地而坐,逢到外国电影的时候,“一定两边都是人”……
许多年后,范立欣决定自己拍电影,而且是纪录片——“纪录片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真实感,当观众坐在影院里,看到大银幕上的影像是真实的,知道这个人确实是跟自己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那种感受和虚构的影像的力量是很不一样的……你会更强地感同身受,你和影像之间的联系会更强烈。”
《归途列车》的拍摄周期有三年,每年至少有六个月的时间,剧组是和拍摄对象在一起的。“时间不能讨巧,没有捷径可走。”范立欣说,拍摄纪录片就是在时间中淘金,“时间是很有重量的东西,特别是当有人的命运埋藏在时间的流逝中时,时间就显得更加有重量。”“我们的素材350小时,分开来看都是特别普通、平常的东西……做的事也差不多,350小时有无数重复的东西,很单调。”“真正在成片中有用的东西,可能就是那么一点点……在淘时间里冲突是最强烈的,最能折射矛盾的那些点,那些折射人性中的矛盾的点,比如我们既想要自由,又想要安全感,这是天生的矛盾,在某个时间点这些会折射出来。”
范立欣举了《归途列车》中少女张琴的例子,“她从未得到过父母足够的爱护,她最爱的人是她的外公外婆,他们的观念很老,而且年岁已高,在她将要成年的时候,世界观建立的时候,她会随时失去他们……这是多可怕的人生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要追求梦想、保有安全感,这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状态,我们的纪录片影像可以把这样的状态记录下来,然后告诉给观众。”范立欣说这是纪录片吸引他的地方,“我们在大海捞针,在时间中淘金,把人性的矛盾和挣扎淘出来。”
一个软弱的双鱼座
在剪辑人生中的第一部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时候,每天对着影像中的那一家人连续十个月,范立欣说当时自己十分投入,“有时候做梦都会梦到那一家人,我对他们是那么熟悉。”多年之后,范立欣已经在央视工作,一次和同事一起为CNN去到河南农村拍一个节目,来到了那个“非常熟悉的家庭”。范立欣见到那个最小的孩子,像久别重逢,“抱起孩子,情不自禁在他的脸上亲了一口”,结果他发现这个“朝夕相处”了十个月的孩子根本不认识自己,那一刻他的感受“有些无法形容”。
那大概是范立欣第一次深刻体味到作为纪录片人的焦灼和矛盾,原来,他的工作身份和作为个体的自己之间被划上了一道鸿沟,他和拍摄对象之间的情感牵连是被镜头隔开的,因为纪录片制作者的身份,这种隔开是必然甚至是必须的。
同样的困扰在《归途列车》的拍摄中再次出现,影片中张琴和她的爸爸在从广州回到老家后终于爆发了争吵,动手扭打了起来,“那一场冲突来得特别突然,我们其实都没预料到,我当时是在另外一个房间换灯泡,听到隔壁的房间吵起来了,我就赶紧从凳子上下来,”范立欣说,“当时第一反应是冲进去把他们分开。”范立欣被挡在门口的摄影师拦住了,这个时候他的脑子才开始反应过来——这是最重要的时刻。“我迟疑了,想着我不能不拍,但最后我还是走进去把他们分开了,我们大概拍了三十秒钟。”
范立欣觉得自己总体上是个“很软的人”。显然,做一个记录者有时需要你看上去很强硬,甚至冷酷。范立欣提到那幅著名的新闻照片:一个就要饿毙的苏丹女童跌倒在画面前方,身后不远处一只秃鹫等在那里。凯文·卡特因为这幅作品获得了他毕生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奖,人们因为看到这幅照片,开始了对非洲儿童的大规模援助,但摄影师也因这幅照片饱受争议:为什么不去赶走那只秃鹫,而是停下来拍照?“你的第一个身份(纪录片导演)需要你不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安全的位置上,不是一个道德安全点,你一定要去冒险,有勇气去牺牲自己,这种牺牲,比搭火车、扛摄影机难一百倍。你要做一个‘坏人’,而你又不能是一个坏人。” 要在中国拍片,要让更多人看到
范立欣担任制片人之一的影片《千锤百炼》获得了2012年金马奖的最佳纪录长片奖,这部影片也将在今年夏天于内地公映。“有宣传公司主动找到我们,说愿意免费帮忙做宣传。”《千锤百炼》能吸引到宣传公司的注意,范立欣觉得这是他的“一城一映”的一个小胜利。
所谓“一城一映”,是范立欣通过《归途列车》尝试起来的:在全国寻找城市,每一个城市找一个影院的一个小厅,在上映期内每周的一个固定时间放映《归途列车》。“当时想把《归途列车》发行,但是所有的发行商都跟我说,今天的电影观众不会为纪录片埋单的,不会有人想在电影院看(纪录片)。”即使想法一出即碰壁,范立欣却说自己无论如何“不信这个邪”,“《归途列车》在北美有43万美金的票房,在中国为什么连大银幕的边都沾不到?”他决定想一个办法,让自己的纪录片能够上大银幕。后来,这个办法就是一城一映,在豆瓣独立影评人水怪的帮助下,找到了全国十几个城市电影放映沙龙的组织者,再由这些组织者去帮忙联系当地一个气质合适的电影院……最终,在全国找到了大概二十几家这样的影院。
《归途列车》全部的宣传成本是来自圣丹斯电影节(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好莱坞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库”)提供的一万美金。没有再多的宣传经费,范立欣“一个人拉着箱子,拿着海报、X展架。一个人十天跑了十个城市,每天睡三个小时”。
“我们用一种个体的螳臂当车的方法来推动纪录片上大银幕。我觉得我们是成功了,虽然没有太多票房,但是,至少给纪录片一个希望,纪录片也可以上大银幕。”
“我也在想将国外的艺术电影放映方式移植到中国,其实,在中国,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养活四五家艺术影院是没有问题的,在百老汇(艺术影院)一些很小众的片子经常有很好的上座率。在其他城市,艺术电影同样有观众。”范立欣说,他希望自己的影片被更多人看到,“因为我拍纪录片不是为了自high,它不是我一个人的,那么多人花几年的时间陪着我拍,那么多的金钱投入。”虽然《归途列车》的拍摄最终采用融资的方式,不必考虑收回成本,但在之前寻找投资的过程同样充满波折,“没有钱就只能喊来朋友和兄弟帮忙”,《归途列车》的摄影师孙少光是范立欣在电视台工作时的同事,而录音室范立明则是他的亲哥哥。
范立欣六年前移民加拿大,之后加入Eye Steel Film纪录片制作公司,但这种合作更像宽松的名义上的合作,大多数时间里范立欣依旧在中国生活、工作,“真正待在那里的时间不到一年”。即使这样,作品的获奖让范立欣在北美电影界赢得了声望。有一次,在导演工会奖的红地毯上,一个华人记者叫住范立欣,询问他是否是中国人,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对方告诉他,自己在这个地毯上拍了二十多年了,这是他第二次见到中国人,第一个人是导演李安。
很多人都认为,范立欣如果在北美发展自己的事业更合情理,也会更顺利。加拿大的同事会问:“范,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北美的题材?”“我说,我在这里没有体验,没有那种切肤之痛的感觉。”范立欣说,自己力量的源泉是在这片土地上。
编辑 姜颖慧
他是吃了妈妈做的早餐之后来的,因为没时间在武汉陪妈妈,就偶尔把妈妈接到北京来,“其实是她在陪我”。这样的日子不可多得。大多数时候他在外地拍摄、走电影节、为影片上映做宣传……不久前,他刚刚从艾美奖的颁奖典礼回来,他执导的纪录片《归途列车》获得了这个中国观众很熟悉的奖项的最佳纪录片奖,而这仅仅是《归》首映以来获得的五十余个全球性奖项之一。
采访中,范立欣偶尔接到工作电话,多数是在问他“怎么做”,他笑说这都是“因为独立制片没有钱导致的状况”,之前他的工作是“全包全揽式的”,现在他在一点点向一个专门的创作者转型,显然,还在过渡期。
最近,范立欣的创作是帮美国的一个导演做一个关于世界人口的纪录片,有四个部分,美国、中国、非洲、印度,范立欣做中国的部分。
在时间里淘金的工作
和记者并排坐着聊了几分钟之后,范立欣要求“换个姿势坐”,“我的脖子不能歪,歪久了就疼,十分钟就疼得不得了”,除了颈椎的问题,范立欣说他还有“腰椎间盘突出”,年纪轻轻至此,全得“扛摄像机”所赐。十年前,学英文的范立欣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份在电视台做摄影师的工作,那时,为了修炼摄影圈中流行的不用三脚架的功夫,他曾经每天早到单位一个小时练习扛摄影机,并在一年后,终于成为台里扛机器最稳的人。“我喜欢自己扛着摄影机,即使是在做导演的时候。”范立欣说自己的经历时又一次说到“兴趣是第一个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
第一次接触纪录片制作也是在电视台工作时,“当时我对纪录片还一无所知,有一天我的同事陈为军导演找到我,说他拍了一些东西,想做一个片子……后来我就和他一起做,做他的剪辑师,我当时什么也不会,就买了一本《剪辑学》,这么厚一本(比划),一边剪一边看,一边看一边剪,就那么折腾了十个月,剪出了一个《好死不如赖活着》。”最后,那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得了很多奖,那年范立欣24岁。
关于影像最初的记忆和好奇是在六七岁的时候,那时候范立欣的爸爸在一所叫做“湖北省电影放映员学校”的中专做校长,他就在那所学校里长大,因为要训练放映员,学校里每天放电影,那个时候“电视还只有很少的几个台,VCD、DVD这些还根本没有普及”,他说:“所以我真是特别幸运,每天都有电影看。”最好的还是夏天,放露天电影,范立欣会跟着去帮忙的哥哥一起,看着他们“竖起两个杆,拉起一面白布”,就在篮球场上,小孩儿、学员、学校的家属席地而坐,逢到外国电影的时候,“一定两边都是人”……
许多年后,范立欣决定自己拍电影,而且是纪录片——“纪录片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真实感,当观众坐在影院里,看到大银幕上的影像是真实的,知道这个人确实是跟自己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那种感受和虚构的影像的力量是很不一样的……你会更强地感同身受,你和影像之间的联系会更强烈。”
《归途列车》的拍摄周期有三年,每年至少有六个月的时间,剧组是和拍摄对象在一起的。“时间不能讨巧,没有捷径可走。”范立欣说,拍摄纪录片就是在时间中淘金,“时间是很有重量的东西,特别是当有人的命运埋藏在时间的流逝中时,时间就显得更加有重量。”“我们的素材350小时,分开来看都是特别普通、平常的东西……做的事也差不多,350小时有无数重复的东西,很单调。”“真正在成片中有用的东西,可能就是那么一点点……在淘时间里冲突是最强烈的,最能折射矛盾的那些点,那些折射人性中的矛盾的点,比如我们既想要自由,又想要安全感,这是天生的矛盾,在某个时间点这些会折射出来。”
范立欣举了《归途列车》中少女张琴的例子,“她从未得到过父母足够的爱护,她最爱的人是她的外公外婆,他们的观念很老,而且年岁已高,在她将要成年的时候,世界观建立的时候,她会随时失去他们……这是多可怕的人生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要追求梦想、保有安全感,这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状态,我们的纪录片影像可以把这样的状态记录下来,然后告诉给观众。”范立欣说这是纪录片吸引他的地方,“我们在大海捞针,在时间中淘金,把人性的矛盾和挣扎淘出来。”
一个软弱的双鱼座
在剪辑人生中的第一部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时候,每天对着影像中的那一家人连续十个月,范立欣说当时自己十分投入,“有时候做梦都会梦到那一家人,我对他们是那么熟悉。”多年之后,范立欣已经在央视工作,一次和同事一起为CNN去到河南农村拍一个节目,来到了那个“非常熟悉的家庭”。范立欣见到那个最小的孩子,像久别重逢,“抱起孩子,情不自禁在他的脸上亲了一口”,结果他发现这个“朝夕相处”了十个月的孩子根本不认识自己,那一刻他的感受“有些无法形容”。
那大概是范立欣第一次深刻体味到作为纪录片人的焦灼和矛盾,原来,他的工作身份和作为个体的自己之间被划上了一道鸿沟,他和拍摄对象之间的情感牵连是被镜头隔开的,因为纪录片制作者的身份,这种隔开是必然甚至是必须的。
同样的困扰在《归途列车》的拍摄中再次出现,影片中张琴和她的爸爸在从广州回到老家后终于爆发了争吵,动手扭打了起来,“那一场冲突来得特别突然,我们其实都没预料到,我当时是在另外一个房间换灯泡,听到隔壁的房间吵起来了,我就赶紧从凳子上下来,”范立欣说,“当时第一反应是冲进去把他们分开。”范立欣被挡在门口的摄影师拦住了,这个时候他的脑子才开始反应过来——这是最重要的时刻。“我迟疑了,想着我不能不拍,但最后我还是走进去把他们分开了,我们大概拍了三十秒钟。”
范立欣觉得自己总体上是个“很软的人”。显然,做一个记录者有时需要你看上去很强硬,甚至冷酷。范立欣提到那幅著名的新闻照片:一个就要饿毙的苏丹女童跌倒在画面前方,身后不远处一只秃鹫等在那里。凯文·卡特因为这幅作品获得了他毕生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奖,人们因为看到这幅照片,开始了对非洲儿童的大规模援助,但摄影师也因这幅照片饱受争议:为什么不去赶走那只秃鹫,而是停下来拍照?“你的第一个身份(纪录片导演)需要你不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安全的位置上,不是一个道德安全点,你一定要去冒险,有勇气去牺牲自己,这种牺牲,比搭火车、扛摄影机难一百倍。你要做一个‘坏人’,而你又不能是一个坏人。” 要在中国拍片,要让更多人看到
范立欣担任制片人之一的影片《千锤百炼》获得了2012年金马奖的最佳纪录长片奖,这部影片也将在今年夏天于内地公映。“有宣传公司主动找到我们,说愿意免费帮忙做宣传。”《千锤百炼》能吸引到宣传公司的注意,范立欣觉得这是他的“一城一映”的一个小胜利。
所谓“一城一映”,是范立欣通过《归途列车》尝试起来的:在全国寻找城市,每一个城市找一个影院的一个小厅,在上映期内每周的一个固定时间放映《归途列车》。“当时想把《归途列车》发行,但是所有的发行商都跟我说,今天的电影观众不会为纪录片埋单的,不会有人想在电影院看(纪录片)。”即使想法一出即碰壁,范立欣却说自己无论如何“不信这个邪”,“《归途列车》在北美有43万美金的票房,在中国为什么连大银幕的边都沾不到?”他决定想一个办法,让自己的纪录片能够上大银幕。后来,这个办法就是一城一映,在豆瓣独立影评人水怪的帮助下,找到了全国十几个城市电影放映沙龙的组织者,再由这些组织者去帮忙联系当地一个气质合适的电影院……最终,在全国找到了大概二十几家这样的影院。
《归途列车》全部的宣传成本是来自圣丹斯电影节(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好莱坞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库”)提供的一万美金。没有再多的宣传经费,范立欣“一个人拉着箱子,拿着海报、X展架。一个人十天跑了十个城市,每天睡三个小时”。
“我们用一种个体的螳臂当车的方法来推动纪录片上大银幕。我觉得我们是成功了,虽然没有太多票房,但是,至少给纪录片一个希望,纪录片也可以上大银幕。”
“我也在想将国外的艺术电影放映方式移植到中国,其实,在中国,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养活四五家艺术影院是没有问题的,在百老汇(艺术影院)一些很小众的片子经常有很好的上座率。在其他城市,艺术电影同样有观众。”范立欣说,他希望自己的影片被更多人看到,“因为我拍纪录片不是为了自high,它不是我一个人的,那么多人花几年的时间陪着我拍,那么多的金钱投入。”虽然《归途列车》的拍摄最终采用融资的方式,不必考虑收回成本,但在之前寻找投资的过程同样充满波折,“没有钱就只能喊来朋友和兄弟帮忙”,《归途列车》的摄影师孙少光是范立欣在电视台工作时的同事,而录音室范立明则是他的亲哥哥。
范立欣六年前移民加拿大,之后加入Eye Steel Film纪录片制作公司,但这种合作更像宽松的名义上的合作,大多数时间里范立欣依旧在中国生活、工作,“真正待在那里的时间不到一年”。即使这样,作品的获奖让范立欣在北美电影界赢得了声望。有一次,在导演工会奖的红地毯上,一个华人记者叫住范立欣,询问他是否是中国人,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对方告诉他,自己在这个地毯上拍了二十多年了,这是他第二次见到中国人,第一个人是导演李安。
很多人都认为,范立欣如果在北美发展自己的事业更合情理,也会更顺利。加拿大的同事会问:“范,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北美的题材?”“我说,我在这里没有体验,没有那种切肤之痛的感觉。”范立欣说,自己力量的源泉是在这片土地上。
编辑 姜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