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需要人类社会高度协同合作发展的社会,需要各国各种力量一起协助发展,实行互惠共赢。因此新时代的教育教学也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协助能力,培养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新时代人才。新的课程改革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理论知识,还要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逐步将地理知識融汇贯通,根据教学内容创新发展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设施,创设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块,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地理教学课堂中,能够在课堂总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交流沟通,一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从而提升学习地理的合作意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合作意识;引导分组合作讨论;开展课后小组实践活动;鼓励交流学习经验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以高考大纲为教学的总指挥,完全按照书本复述理论知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收情况,对于教学内容也是考试考什么教师讲解什么,教学内容单一,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低,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没有活力,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授,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对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没有真的学习到地理知识的精髓,对地理学习抵触与畏难。所以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学习中,在课堂中参与小组互动讨论,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合作互助能力。
一、引导分组合作讨论
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基本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学习讨论中,鼓励学生合作讨论分析地理学科知识,同时教师在小组讨论中应该起到监督与指导作用。
例如,在教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这节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到珠三角的具体位置,然后用一段短片介绍了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随后我带领学生去了解推动珠三角地区快速发展的有因素都有哪些,然后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了不同时期珠三角发展情况,随后我又用视频短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朱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一些问题,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针对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带来的问题的整改措施建议,让学生在小组中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一起思考问题解决措施,并在互换想法的过程中达成了共识。随后我又结合课本中的列举的举措对小组建议进行评价指正。
二、开展课后小组实践活动
地理教学是一门需要联系日常生活实践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以基本教学内容为基础,努力构建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在有效利用教学课堂的同时有效的开辟课外课堂,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日常小组实践中,进行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
例如,在教授“中国的气象灾害”这节课时,这节课我决定采用课外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体验并相互进行讨论与交流,开展了“自然灾害主题宣传活动”,首先我给学生讲解基本的自然灾害,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各种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以及产生的季节特点,同时又让学生观看一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影像图片,并进一步讲解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然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深化记了解,我安排学生分组开展自然灾害主题宣传活动,让小组成员一起合作收集自然灾害的展示图片,并一起制作宣传海报、宣传课件等,然后自由发挥,根据小组特色设置主题演讲、主题情境模拟、主题歌唱活动等,让学生进尽情发挥自由想象,一起协助完成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三、鼓励交流学习经验
在地理教学中,有些地理知识稍显晦涩抽象,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于是就产生了地理学习分化,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应该在分层指导的同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互动,互帮互助,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说,可以有效的实现转化,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浓浓暖意,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
例如,在教授“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这节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了一段有关城市的发展的纪录片,让学生去感受城市的发展过程,然后对学生说:“城市的发展使经历了一定的过程的,那城市产生之前的一些聚落都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接下来的地理问题。之后在讲解到人类的聚落形成过程时,我用沙画表演的形式展示了聚落的形成过程,然后在观看完沙画之后我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制约城市聚落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任命一个组长主持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分别阐述了自己对城市聚落形成的了解,然后在讨论中互相补充、探究、争论以及思考,逐步意识到小组探究的重要性,无形中培养合作意识。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教师深入到教学实践中农,深入探究教学内容的特色,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改善和完善自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拓展教学视野,不断深化素质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参与到生动有趣的教学学习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小组合作创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合作意识,合作探究地理知识的奥秘,开启地理学习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马九荣. 生生互动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
[2]刘立超.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肖静.高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8(56):153.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合作意识;引导分组合作讨论;开展课后小组实践活动;鼓励交流学习经验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以高考大纲为教学的总指挥,完全按照书本复述理论知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收情况,对于教学内容也是考试考什么教师讲解什么,教学内容单一,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低,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没有活力,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授,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对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没有真的学习到地理知识的精髓,对地理学习抵触与畏难。所以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学习中,在课堂中参与小组互动讨论,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合作互助能力。
一、引导分组合作讨论
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基本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学习讨论中,鼓励学生合作讨论分析地理学科知识,同时教师在小组讨论中应该起到监督与指导作用。
例如,在教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这节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到珠三角的具体位置,然后用一段短片介绍了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随后我带领学生去了解推动珠三角地区快速发展的有因素都有哪些,然后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了不同时期珠三角发展情况,随后我又用视频短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朱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一些问题,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针对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带来的问题的整改措施建议,让学生在小组中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一起思考问题解决措施,并在互换想法的过程中达成了共识。随后我又结合课本中的列举的举措对小组建议进行评价指正。
二、开展课后小组实践活动
地理教学是一门需要联系日常生活实践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以基本教学内容为基础,努力构建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在有效利用教学课堂的同时有效的开辟课外课堂,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日常小组实践中,进行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
例如,在教授“中国的气象灾害”这节课时,这节课我决定采用课外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体验并相互进行讨论与交流,开展了“自然灾害主题宣传活动”,首先我给学生讲解基本的自然灾害,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各种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以及产生的季节特点,同时又让学生观看一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影像图片,并进一步讲解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然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深化记了解,我安排学生分组开展自然灾害主题宣传活动,让小组成员一起合作收集自然灾害的展示图片,并一起制作宣传海报、宣传课件等,然后自由发挥,根据小组特色设置主题演讲、主题情境模拟、主题歌唱活动等,让学生进尽情发挥自由想象,一起协助完成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三、鼓励交流学习经验
在地理教学中,有些地理知识稍显晦涩抽象,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于是就产生了地理学习分化,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应该在分层指导的同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互动,互帮互助,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说,可以有效的实现转化,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浓浓暖意,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
例如,在教授“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这节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了一段有关城市的发展的纪录片,让学生去感受城市的发展过程,然后对学生说:“城市的发展使经历了一定的过程的,那城市产生之前的一些聚落都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接下来的地理问题。之后在讲解到人类的聚落形成过程时,我用沙画表演的形式展示了聚落的形成过程,然后在观看完沙画之后我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制约城市聚落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任命一个组长主持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分别阐述了自己对城市聚落形成的了解,然后在讨论中互相补充、探究、争论以及思考,逐步意识到小组探究的重要性,无形中培养合作意识。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教师深入到教学实践中农,深入探究教学内容的特色,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改善和完善自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拓展教学视野,不断深化素质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参与到生动有趣的教学学习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小组合作创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合作意识,合作探究地理知识的奥秘,开启地理学习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马九荣. 生生互动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
[2]刘立超.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肖静.高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8(5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