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高等工程人才职前教育管理措施探索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我校作为培养石油高等工程人才的院校也大规模进行了扩招,并开始了成都和南充的两地办学模式。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大学生职前教育问题尤为突出,本文通过研究我校职前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石油高等人才职前教育管理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石油高等工程人才 职前教育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1-0001-03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我校作为培养石油高等工程人才的院校也大规模进行了扩招,并开始了成都和南充的两地办学模式。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大学生职前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引起了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石油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针对大学生的职前教育管理还远谈不上完善,我校的职前教育仅停留在毕业生的阶段性指导上,并未形成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内容体系。本文通过研究当前我校职前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对不足之处进行归纳总结,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制定出一些有效地措施,为完善我校职前教育工作,延伸职前教育内涵,提升职前教育管理成效,解决石油高等人才职前教育管理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石油高等工程人才职前教育管理概况
  
  1.石油高等工程人才职前教育现状分析
  在我国,职前教育管理近两年才引起重视,主要集中于对待业青年的教育培训和对高年级学生在就业技巧、职场礼仪、择业观念等方面的就业指导。对大学生职前教育进行系统地研究很少,专门针对石油高等工程人才的职前教育研究更少。在我校从事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多为党政干部或辅导员,他们因事务性工作较多,不能抽出更多精力和时间专门从事职业教育及其调查与研究。首先是就业指导机构与机制不健全,高校就业指导机构通常是设在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或学工部)之下,明确设立对学生就业指导负责科室的院校更是凤毛麟角。其次是专职就业指导的师资匾乏,目前的专职就业指导老师编制有限,基本都是从学校学生工作或“两课”教师转行而来,专业的指导师资少之又少。再次是就业指导体系单一,不系统、不专业,绝大部分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还停留在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层次上,还谈不上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教育。
  2.石油高等工程人才职前教育的问题及分析
  (1)石油高等工程人才职前教育的问题
  近年来单位对石油高等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业率下降;二是就业质量下降;三是就业不平衡加剧,就业区域变窄,就业受专业、性别的影响加大等。
  (2)石油高等工程人才职前教育的分析
  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参差不齐,主要集中在就业、择业与职业发展的期望值偏高,没有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念,缺乏职业规划的意识和相关常识,对就业、职业环境与自我认知认识不够深入,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等方面。
  1)重就业率轻就业教育
  近年来,单位对石油高等人才的需求逐渐达到饱和,教育部和有关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又开始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高校评估方案中的重要指标。为此,我校对就业率更加重视,动员全校教职员工,使出浑身解数提高就业率。而对职前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可谓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职前教育管理不够系统
  我校开展职前教育不够系统、科学和规范,对职前教育工作研究的不够,没有从高等教育的新形势、社会需求毕业生的新变化、大学生呈现的新特点等方面去调查研究,深入探讨职前教育的形式、内容以及工作机制等问题,没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思想,职前教育没有贯穿和体现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
  3)职前教育内容单调
  目前,我校的职前教育面过窄,主要是面对毕业班级学生进行的,由于两地办学,基本上没有向低年级辐射,忽视了对一、二年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没有建立全程职前教育体系。而毕业班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已基本定型,这样的职前教育尽管是必要的,但属于“临阵磨枪型”。而且教育内容单调,多数情况下是比较笼统的择业观教育、择业技巧咨询与指导、就业政策宣传以及文明离校教育等内容。
  4)职前教育课亟待于加强
  职前教育课的建立与完善亟待加强。时至今日,职前教育在我校中还没有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即使开设职前指导课也未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职前指导往往只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的短短几周内,并且仅限于在毕业之前的突击教育,主要以课堂系统的理论讲授为主,很少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及人才市场等参观学习,并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所以职前教育课普遍显得单调,缺乏生气。
  
  5)实践性环节需要加强
  作为一门指导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传授,必须和行为训练、社会实践、参观访问、专业实习及科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配以职业指导、心理咨询、专题讲座、录像观摩等形式,力求使大学生职前教育课的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增强开拓意识和危机意识,使学生能够正视困难、正确对待就业。
  
  二、石油高等工程人才职前教育管理措施
  
  1.职前教育管理要系统规划、分阶段进行
  (1)一年级:适应教育
  一年级为就业探索期,应着重从适应大学生活的角度,通过“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参观校史馆、聆听校史报告;引导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展寝室文化设计大赛、校纪校规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活动、“立志与成才”演讲赛;“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教育;院(系)教師开设讲座;邀请本专业已毕业的成功人士来校,分析专业优势,传授学习经验;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和个性测试,建立学生个性特征档案;鼓励新生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军训、新生运动会、新生文艺活动、班会、新老学生的交流会等等);开展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让新生了解图书馆的功能,学会图书馆目录的检索,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学会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知识等。使他们认识大学的意义、特点,认识专业的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进而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任务。
  (2)二年级:认识教育
  二年级为就业定位期,着重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开展职业测评。通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进行职业心理测试,鼓励学生自我定位;让了解地区、国家以至世界范围内的人才需求趋势;鼓励学生关心时事政策的发展变化,调整自己的规划;开展轻松活泼的小游戏、现场模拟、就业训练营活动;完成评估自我、明确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开展各种学生活动,发动同学广泛参与,潜移默化地锻炼他们的沟通、表达、团队合作等诸项能力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进一步确认职业目标。
  (3)三年级:专业教育
  三年级为职业发展规划开始实施的时期,着重提供尽可能多的锻炼机会,通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择业标准,确立高尚的求职道德;宣传就业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宣讲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原则及有关规定和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指导大学毕业生依法办事,用劳动法维护自身的权益,履行应尽的义务;开展专题讲座,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有计划、有规律的组织学生参观人才市场,观摩供需见面会;开展实习、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邀请校友谈工作体会,也可请企业家谈他们对人才的要求等。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职业领域,与自身的特长和能力相对照,培养和发展同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并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做出调适。
  (4)四年级:就业指导
  四年级为就业分化期,此时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工作,针对择业期间的问题,进行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商谈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具体指导,通过开展“扎根基层、爱国奉献”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师生沟通交流;指导学生完成自荐材料的准备;讲授求职面试技巧、组织模拟招聘会、讲解大学生常见社交礼仪;开展“勇挑重担、舍我其谁”、“重务实讲创新、终生学习终生成长”等主题教育活动等。提高毕业生找工作的能力,切实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让他们能够顺利就业。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工作常识,在思想上、能力上为毕业走上职业岗位做充分准备。
  2.建立职前教育管理实施体系
  (1)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思路。
  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势头看,就业“出口”关越来越重要,成为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因此,高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办学,主动顺应市场,抵近市场。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推进专业设置、优化学科结构、完善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溶入职业思想,加强实践教学,从专业课中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2)建立管理体制,落实责任人。
  职前教育管理是一项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系统化工程,高校要构建以机关统筹抓,院(系)具体抓,各职能部门配合抓的分层落实的工作领导和运行体制。贯彻落实职前教育管理“一把手”工程,成立以主管校领导为组长,招就处、学工部、团委、教务处、院(系)党政领导参与大学生职前教育管理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责任人,全面加强职前教育管理全过程的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
  (3)组建教研室,完善教学体系。
  明确规定就业职前教育课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逐步提升、针对性强的完整的职前教育课程体系。同时组建大学生职前教育教研室,具体负责全程职前教育教学。负责课程计划、教材编写、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规范管理和社会职业标准跟踪、职业资源库建设等。
  (4)建立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
  学校层次的职前教育教研室应配备一名以上的高级职业指导师把关,从各个院(系)选拔有专业背景、有开发潜力的学生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作为兼职人员。此外,还可以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协会,配合教研室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前教育活动。
  3.建立和健全“职前教育系统”
  建立和健全一套“职前教育系统”,包括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大学生职业测评导航系统、高校职业指导教师备课系统。“职前教育网络学堂”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教育的全程职前教育网络解决方案,大学生职业测評导航系统采用科学和常用的经典职业测评量表,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人格特点等,避免因盲目尝试和失误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高校职业教师备课系统是针对高校职业指导教师备课、授课辅助资源系统。
  4.创新职前教育的方法与形式
  (1)培养学生准确的自我定位
  由于大学生大都涉世未深,对社会缺乏了解,再加上受社会、家庭的影响,使学生在择业上选择待遇条件好、社会地位高的岗位者偏多。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当前形式、分析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及自身素质。通过上课讲授、课下询问帮助的方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教育,使学生清楚地认识社会,认识自身,把就业的目标放到基层,而不再出现攀高或有岗不上的现象;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学生在大学校园中形成自我创业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自荐能力
  在商业活动中,广告已显示了它的巨大威力,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下,学生自我推销也和商业广告一样,显得十分重要。自荐意识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础,是金子如果不善于推销和向社会展示自己,那么也未必能找到发光的地方。我校的实际情况是,有些学生还不知道面荐的作用,还处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在以后的就业教育上应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形势,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自我推荐,引导学生准备自荐材料、自荐表,教育毕业生在求职面试时讲究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仪表打扮要得体。
  (3)培养学生的诚信美德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就是诚信,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的大背景下,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也要诚信。为了使毕业生有诚信的意识,必须在校期间就培养他们的内心素质,提高他们的诚信度,避免毕业生的自荐材料出现造假现象,避免签订就业协议的诚信不够,即工作动机不端正。
  (4)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大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一是要从自身做起,依法行事;二是使他们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毕业生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它就有了法律效力,毕业生在没有取得原接收单位或学校就业部门同意的前提下,不得随便单方私自解除协议而更换就业单位。学校职前教育课应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免学生失信于用人单位而影响自身的发展。再就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时,对协议上的内容、条款、责任和义务要认真仔细地研究,切忌听信一些口头承诺和含义不清的缺乏必要的约束的简单合同或一边倒合同,避免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
  (5)培养大学生的务实进取精神
  大学毕业生在校时就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务实的心态去参加就业应聘。大学生必须意识到,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再像从前的毕业生那样,把自己当作社会的精英。干一行爱一行、务实进取、爱岗敬业,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关键的因素。
  (6)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种途径并举
  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能够顺利就业的劳动者。而作为一个人需要具备的素质是全方位的,检验其是否合格,不是就业教育单方面授课就可以的。如果我们将形势政策课、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课,以及报告会、研讨、素质教育活动等方方面面以学分换算的方式互通并作为职前教育课程学分的部分,不仅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同时也是一项十分大胆而新鲜的尝试。
  (7)循序渐进打造学生核心竞争力
  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仅靠一门选修课或几节讲座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是一个工程,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加强培养提高的综合工程。因此,应分阶段、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自我锻炼,调动他们的主观能性,使他们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逐步锻炼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8)坚持具体问题具体指导
  大学生职前教育,不能一刀切,必须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指导。对个别因自身条件不足(如无学位、处分生),或一时受挫,或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学生则由系科、就业工作部门对其开展“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自我生存的问题,走上就业岗位。
  (9)建立有针对性的职前服务体系
  建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院系就业领导组”的就业工作体系,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工作。对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建立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使就业教育人员专业化,由分散的、零的指导和服务,提升为完整的系统指导和服务。学校、社会、个人各有其责、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共同进行指导,形成庞大的职前教育网络,更全面地为学生提供职前教育。
  (10)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信息服务
  高校一方面建立学生资源信息库,客观地反映学生生源、专业特长、就业意向等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应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络,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学校应主动向社会搜集需求信息,及时掌握人才供求动态,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便于学生选择。
  5.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1)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强调的是,教会学生掌握了解自我和了解职业世界的方法,提高学生做出职业生涯选择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主动谋求与社会资源的对接
  如何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是搞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要突破口,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做法达到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一是加强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的合作。二是结合学生的专业,为学生争取专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三是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与联系。
  (3)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
  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同时,应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专门指导,真正把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导、普遍指导与分类指导、一般指导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科学性和人本化水平。
  6.做好大学生创业企划教育指导工作
  创业企划教育高度浓缩了创业教育中的实践性精华,以此为核心开展的普遍的大学创业教育就是要在大学教育中树立起市场意识,从而吸引更多的有创业激情的优秀学子实现理性创业:从积极投身商机提炼开始,有效整合大学的各种智力资源和社会闲置资源,这也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在缓解高校就业压力的同时促进高新技术的商业化。相比较专业性的管理教学,创业企划教育更多以企划技能为出发点完善学习者对新创一个企业整体操作的理性理解,以此弥补大学生在其毕业后直接创业的先天不足,提升其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毕业生是高校的“产品”,培养的学生是否“适销对路”,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发展,因此,要做好大学生的职前教育管理工作,掌握社会的需求趋势,做好人才供求的预测、分析,为广大学生服务,更重要的是为高校制订招生计划、设置专业提供参考,使得高校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在招生就业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良好循环,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 敏、金 冉、徐俊祥.从研究生就业的现状与问题谈全程职前教育体系的构建.招生与就业,2006(12)
  2 郑 虹.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辽宁教育研究,2007(3)
  3 田爱民、蹇东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中国大学生就业
  4 王晓莉.论大学生全程就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5 郑本军、谢 云.构建高校全程就业指导教育体系的探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6 王本贤.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与职业,2003(11)
  7 周 伶、陈 超、帅 琳、丘锡彬.我国本科毕业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调查与对策研究. 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賽四川大学参赛作品
其他文献
【摘 要】课程教学是实践工学结合的直接载体。本文借鉴国际四大职教模式之一的BTEC教学模式,以《财务管理》双语教学为例,探讨了在双语课程教学中如何实践工学结合的主要做法。即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质量为生命”的理念出发,在教学模式上突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力图做到教学目标的就业导向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考核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工学结合 财务管理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离不开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改革的根本要求,本文从教师队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手段、课堂训练、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历史课堂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1-0037-02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而有效性是教学
期刊
本报北京1月21日讯(记者 杨晨光)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下,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中國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今天起接受高校报名。新华网为本次活动的官方网站。  据介绍,本次评选旨在宣传表彰一批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辅导员,调动和激励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评选条件为:具
期刊
【摘 要】课程按照教学过程中的计划性、目的性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二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对课程理论有着重要影响。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显性”和“隐形”课程的本质和统一趋势。“显性”和“隐性”课程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显性”和“隐性”课程的划分强调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的教育因素。只有融合“显性”和“隐性”课程的“大课程”才能为受教育者提供
期刊
【摘 要】本论文采用VHDL语言描述硬件功能,利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的各个模块,在QuartusII和ModelSim环境下进行设计、编译、仿真和下载。而上位机利用VC6.0实现PC机与UART的通信。最后的通信测试表明系统数据完全正确。  【关键词】UART FPGA VHDL VC  【中图分类号】TN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终身体育和阳光体育运动的需要,提出在普通高校体育中,利用对大学生布置体育作业,指导和督促学生安排时间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课余体育锻炼,解决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练什么、怎么练的难题,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参加体育运动,使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体育作业 普通高校体育 体育锻炼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1-002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介入大学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大学不再仅仅是一个追求光明、自由和学问的地方,应该说,大学已经从象牙塔走入社会,为使大学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大学必须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式。校企合作,作为高校与企业合作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意在拉近科技与经济的距离,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最直接验证。本文从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现实意义出发,阐述校企合作办学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信号与系统》课程在电子信息类教学的重要性;其次介绍Multisim软件的特点及其在本课程教学中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最后通过实例讨论如何利用Multisim软件提高本课程在教学中的效果。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 Multisim 电路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1-0055-02  【Abstract】Fir
期刊
【Abstract】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such commercialized society to translate business English, especially contractual language.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ontractual words—hereby group an
期刊
【摘 要】论述了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房的管理现状,分析了计算机房管理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地位,介绍了与计算机房管理相关的技术。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计算机实验室 硬件、软件管理 综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1-0065-02     随着高新技术的日益普及,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提高,计算机的教学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