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咬指甲行为矫正的亲子辅导案例

来源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arel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案描述
  李艾,女,中班幼儿,身体发育良好,活泼好动,动作协调性好,反应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但活动中自控能力较差,专注度不高,小动作多,有一个很突出的行为,就是会一刻不停地咬指甲。老师提醒后她不咬指甲了却坐不住,影响同伴或者自顾自做小动作,过一会儿又开始咬指甲。李艾的十个手指都已经被咬得光秃秃的,从来不需要剪指甲。
  二、个案诊断
  1.幼儿的年龄特征因素。四五岁的幼儿都比较好动,自控能力较弱,在安静过程中喜欢不停地变换姿势和活动方式,做各种小動作。这个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烈,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新鲜的东西,总是要伸手去拿或摸或啃,不停地积极运用他的各种感觉器官。
  2.家庭环境因素。李艾人读幼儿园之前主要由祖辈看管,因为担心孩子闯祸,外婆就把她关在家里看电视,一看电视小艾就不由自主地咬指甲。外婆因为年老体弱管不住她又担心她把手指咬坏,经常批评她,有时会在她手指上涂点辣椒油进行惩罚。而这些措施反复使用非但没有奏效反而使孩子咬指甲的行为更加严重。
  三、辅导措拖
  咬指甲也称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多见于3-6岁儿童。针对幼儿咬指甲这一不良行为,我们查阅了专业书籍,也请教了一些心理专家。关于咬指甲行为的心理分析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常与精神紧张有关,部分小儿由于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内向、敏感、焦虑素质等性格特点的小儿容易患此症。部分儿童常伴有其他行为问题,如睡眠障碍、多动、焦虑、紧张不安、抽动障碍、吸吮手指、挖鼻孔等。啃咬指甲有时反映出一种心理情绪。往往与情绪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有关。基于以上理论认识,我们采取了“科学认知一理解接纳一指导矫正”的亲子矫正措施。
  我们多次与家长深入交流,告诉家长孩子咬指甲行为背后是对爱的渴望,对安全的需求。李艾常年与母亲在一起生活,较少得到父爱的滋养,而成人只知道呵斥其咬指甲的行为,却没有及时给予温暖和关爱,导致了孩子因安全感缺失而感到紧张焦虑。所以我们希望家长看到孩子咬指甲的第一反应不是责备打骂,而是看到孩子的渴望,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温暖和关爱。
  (二)理解接纳,有的放矢
  有了对孩子“咬指甲”行为的正确认知,我们就能理解孩子产生不良行为表现的深层原因,就能冷静地接纳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理智地寻求科学适宜的解决对策。
  1.“我看见了,我会温柔以待。”我们与家长进行家访交流时,小艾一个人在看电视,不知不觉中又开始咬指甲了。我们指导家长调整要发怒的情绪,等到冷静下来后悄悄走过去抱起孩子,握住她的小手,轻轻抚摸她,和她一起看动画片,交流动画故事,通过拥抱和与孩子交流满足她的情感需求,悄然转移她对咬指甲的需求。妈妈抱着小艾一起观看了很长时间,小艾都没有出现咬指甲的行为,情绪也很平静。
  2.“我们一起剪(亲)指甲。”——营造亲密时光。我们建议妈妈和李艾约定每个星期定时给她剪指甲,让这个固定剪指甲的时光变成母女亲密互动的温馨时刻。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妈妈温柔地与孩子交流快乐的事情,让她偶尔看看原来被啃得脱皮的指甲照片,告诉她这样的小手不好看,咬指甲也很不卫生,大家都不喜欢。剪完指甲后可以洗洗干净擦点润肤霜,闻闻亲亲小手,同时不停地表扬她现在有一点点小指甲的小手很漂亮,妈妈最喜欢给宝宝剪指甲。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孩子与在外地工作的父亲进行视频交流,让爸爸也赞许孩子不咬指甲的行为,甚至约定下一次请爸爸来帮助剪指甲。这样的亲子互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之爱,从而激发其对“长出指甲一剪指甲”的盼望之情。
  3.声东击西,悄然转移。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李艾在动手操作、游戏活动中因为小手有活可做,很少会出现咬指甲的行为,但是在安静倾听、观看时就会频繁出现。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在家里尽量不要用安静活动代替孩子正常的活动需求,多鼓励孩子与邻居同伴们玩耍,支持他们的游戏活动。因为李艾家是农村自建楼房,房间较多,空间宽敞,我们建议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适宜的私人活动环境,设置专门的儿童房,带孩子一起购买喜欢的小桌椅、书橱、学习用品、玩具等。孩子在这个空间内只要不发生危险行为,不长时间地咬指甲,成人尽量不干涉不打扰,一定时间后还要及时表扬李艾专注活动的行为。李艾在绘画和制作手工方面很有优势,家长可以扬长避短,多提供材料供其自由选择,对她的作品给予肯定。这一方面树立其自信心,培养她的动手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她因为无所事事而无意识咬指甲的时间。
  4.就事论事,坚定爱意,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总会听到妈妈说:“我也总是表扬小艾的。我会说,你不咬指甲妈妈才喜欢你,只要你不咬指甲我就带你去买玩具,去吃大餐。可是说的时候有点效果,过后又忘记了。”“不带诱惑地满足,不带敌意地拒绝”这句话是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就母婴关系研究后,来定义一个“足够好的妈妈”的。当孩子觉得:只有好行为才能换来成人的爱,亲子情感就带有功利性,她就会觉得自己不是被完全接纳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改变孩子纠正不良行为的动机,削弱其自我完善的纯粹性。因此我们鼓励家长多跟孩子就事论事,不以威逼利诱为手段,向孩子坚定一个爱的事实:“不管你咬不咬指甲,我们都爱你。但是咬指甲不卫生,不利于身体健康,我们一起努力改掉。”
  5.发掘优点,正面强化。心理学家认为,用咬指甲来缓解压力是由于在小时候这种行为被强烈地提醒。由于父母强烈地提醒,“咬指甲”这个行为可能反倒被保留下来。我们建议家长换一副“眼镜”去发现孩子的进步,忽略“错误”,筛选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强化”。在家里布置一面“放大镜”,用照片、笔录、绘画等形式张贴孩子的进步行为。在不断的重复当中,孩子就会不断进步。把功夫用在平时,时刻关注孩子的微小进步,并及时用语言、表情、眼神来回应他。发现错误不急着说,而是等一等,等到孩子有进步的时候,态度愉悦地肯定一下,孩子的积极行为便把错误行为覆盖掉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亲子辅导,李艾咬指甲的行为变少了,集体活动中基本上不会咬指甲了,而在安静活动中偶尔有出现,只要老师朝她微笑一下,摸摸她的小手,她就会主动放下手指,还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每周妈妈都会剪一次指甲,李艾的指甲原先有点坑坑洼洼的,现在变得光滑平整了。在家里乱发脾气的现象也有了很大改善,小姑娘看起来淑女了很多哦!
其他文献
美国西部时间6月5日下午1时,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加利福尼亚家中去世.一时间,国内各大传媒纷纷报道罗纳德·里根的传奇人生.在涉及罗纳德·里根总统的“任次”和“届次
成都某报在同天的要闻版和成都版分别刊登了两篇新闻和.一连呼叫的两个“哦嗬”,记者露出的低俗笑容让读者的心都凉透了.
近日,一名韩国人质在伊拉克惨遭斩首.与之前两名美国人质被斩首相比,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开始趋于理性,使我们看到了媒体良知的曙光.
“巴洛克”这个词源于葡萄牙文的“Barrocco”,这是当时对珠宝中不规则的珍珠常用的名称,它最早应用于建筑学有关的艺术,以复杂迁回的曲线形状,夸张的纹样形式和华丽的造型去
追踪报道能够有力地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抓住读者的心”.眼下,许多报纸纷纷使用这一报道形式.
1994年,一幅反映苏丹大饥荒的照片获得了普利策奖,画面上,一只兀鹰盯着一个皮包骨头的小女孩,等待她死去.照片发表后引来很大争议,很多人质问作者卡特:“当时为何不向小女孩
新春伊始,省档案局喜迎贵宾。2月12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志纯率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杨丽英、副主任委员沈晖、陈培德、吴金水,委员吴山明等一行12人,到省档案局(
2013年播出的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受到了很多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它的成功,就在于,饱满的人物形象,动人的故事情节,对民族精神的发扬。
该论文是作者2001年11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电子政府幕后会议上的发言,该会议由荷兰内政部长组织,400余名荷兰政府官员出席了会议.作者考察了全球范围内的电子政府项目,指出不
关于“负心汉”一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在各种题材中都被广泛的引入,在戏曲里尤其多,是我们在研究戏曲时不可忽略的一种重要的类型。旧社会有“痴心女子负心汉”,就是人们对这类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