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视阈下“90后”大学生德育方式分析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6034699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微博渐成为“90后”大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平台。微博丰富的功能使创新德育方式成为可能,但其中也存在着各种挑战。在利用微博平台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转变方式善用微博平台,同时优化工作方式获得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并组建一支精干队伍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关键词】微博;德育;“90后”大学生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基于微博正能量创新90后学生德育平台的研究”,项目编号:XJK013CZXX064。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于2014年7月最新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75亿。从统计数据看来,我国的微博用户数量已经接近互联网用户总量,可以看出微博在2014年仍处于平稳上升的阶段。当前中国已有超过100个网站推出微博客服务,媒体微博和政务微博仍保持高速增长,微博的媒体属性和社会化功能进一步得到增强。有数据表明,微博在大学生网民中的使用率为76.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1.2个百分点。这群与微博共同成长的“90后”大学生无疑是推动此社会化媒体发展的主要参与者。有数据显示,“90后”大学生中,超过30%在小学期间即开始接触互联网。相比“90后”大学生全情投入新媒体潮流的热烈,背后却是高校德育乏力而倍遭冷落的唏嘘。在微博时代,高校如何借力有效发挥学校德育的作用,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借助微博平台搭建“90后”大学生德育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一)微博高度普及,是“90后”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获取信息方式
  自2009年8月新浪推出微博应用以来,经历几年的初期发展,在2011年至 2012年迎来快速增长期,目前微博市场逐步进入成熟期。微博兼具开放性、互动性、参与性的特点使其逐渐成为个人、机构和各类媒体发布信息的公共平台。有调查显示,在我国网民中,微博覆盖率为43.6%,发展态势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媒体。微博用户最为年轻,68.2%的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下,3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为31.8%。
  微博平台的信息发布方式通常是由发信者编辑发布第一条微博,后经由其追随者转发,而前者同样可以成为信息的转发者,如此往复实现了微博信息的裂变式传播,信息的含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信息的收信人身份被打破,其在转发微博的同时也转换成发信人身份,传统界限分明的收信人和发信人,在微博世界里成了可以随时转换身份的自由人。传播信息的内容融合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各类元素,从而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模式。原本被动接受信息的情况得到转变,网络媒体依据用户的个人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私人订制服务。
  (二)微博的交互性强,可弥补课堂德育的不足
  传统的德育方式多是课堂教学,课堂讲授的内容信息量小,信息滞后等弊端無法满足“90后”大学生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传统的德育方式过度强调灌输作用和组织作用,新一代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体的利益诉求和情绪表达,单一、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度遭遇“90后”大学生的抵触。
  一边是专业德育教师课堂授课的冷清,一边却是微博平台的热闹。热点事件一旦登上微博的热搜榜,便能马上引来“90后”大学生的关注。微博带来了海量信息的发布,并营造了开放、自由、虚拟与广泛的空间,为实现信息资源共有、人人共享的信息交往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只要轻轻一点鼠标,便可轻松浏览相关的信息并发表评论。网络的广泛普及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打开了一扇沟通外界的窗户。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为实现“人人都是通讯社,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愿景提供了可能。微博打破了主流媒体的话语垄断,其开放性的特质为个体意见的表达开辟了多元渠道,更多的弱势边缘群体在舆论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90后”大学生作为网络生态的原住民,他们更擅长使用信息技术在新媒体阵地上发声。针对突发事件,他们通过自主发布、转发或者评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新锐观点可以吸引共同爱好的微友围观,从而形成超脱于主流舆论之外的“异见流”。“异见流”不断累积,将凝聚极大的能量,从而引发主流舆论的关注,而这刚好满足了“90后”大学生张扬个性、渴求被关注的心理状态。
  二、借助微博平台搭建“90后”大学生德育平台的挑战性分析
  (一)微博信息的多样复杂给予虚假信息和谣言可乘之机
  新浪微博推崇的是“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结合网络社会媒体的开放性特征,微博为不同意见和思想提供了公平博弈的平台。然而,也因为微博用户素质的高低有别,舆论监管部门的缺位,以及微博信息发布的零门槛,这些因素为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网络失范行为提供了生长的温床。
  微博上充斥的低质量信息消解微博可能产生的正面力量。由于微博上欠缺的议程设置环节以及信息传播的迅速快捷,导致了信息碎片化和质量低下的缺陷,在微博上会产生两种极端:一种是舆论议题得到充分讨论,博主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另一种是由于每次微博舆论过热,过度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使得对事件分析的深度与持续性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微博的特质是虚假信息与真实信息一样容易传播,产生一定的舆论影响,尤其是对“90后”大学生影响深远。低质量信息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占据了网民有限的注意力,无形地消解着严肃议题与正面舆论的形成。
  (二)定制信息的单一性将导致“信息偏食”
  在1995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尼葛洛庞帝发现受众们自由选择喜欢的信息和信息源的现象,便预言未来《我的日报》(The Daily Me)的出现:“这种报纸每天只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版本。” 数字化时代网络媒体即是《我的日报》最典型的代表。微博所提供的个性化定制信息服务为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信息创造了可能。这种个性化的“信息小灶”填满了“90后”大学生求知若渴的欲望,却也带来了“信息偏食”的副作用。因为对某一领域或者某种信息偏执的喜好,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呈现碎片化趋势,从而忽略了对广阔社会环境的了解。他们过滤掉的公共信息将影响对真实社会的感知,这样意味着他们将有逐渐沦为“井底之蛙”的危险。尼葛洛庞帝在论证《我的日报》出现的同时也强调了《我们的日报》(The Daily Us)出现的意义。《我们的日报》所提供的公共信息能回应人们回归社会的强烈愿望,而过于专业化的服务有时则不一定能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以此反观用微博进行德育的必要性,在利用微博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在为“90后”大学生提供专属的个性化服务中提升自己,同时也要利用微博传达具有普世价值的信息,用客观、公允的态度提升公共信息的传达水准,以此抢占德育的高地。   三、如何借助微博进行“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转变方式,善用微博平台进行德育工作
  与网络相生相伴的“90后”大学生已经习惯从互联网上摄取信息,他们“不再滿足于教育者的灌输,而是积极主动地猎取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有价值的信息,不断探索人生道路上心态的困惑、理想的迷惘、感情的失落、精神的求索等政治问题和思想疑虑”。德育工作者应转变原有德育工作中冷面说教的话语方式,建立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机制,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同时,教育者也应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尤其是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监控的能力,熟悉微博运行的相关机制,尝试通过微博走入“90后”大学生中间,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用他们认可和喜爱的方式,传递正面信息。
  (二)优化方式,获得文化认同
  这一群“一识字便上网”的网络原住民,尽管可能从未踏出国门,但并不妨碍他们通过网络平台了解世界,因此在广泛涉猎各种信息的基础上,他们所形成的价值观也是多元的。很多人为“90后”大学生贴上了“非主流”“不靠谱”的标签,认为他们的观点总是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成长于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环境中,“90后”呈现出高度的自我意识与认知,他们不愿意被人比较或被贴上“集体化”的标签,而是忘情地专注于自己的小圈子。教师在用微博进行德育时,应重视这种趋势,可以依据不同学生关注类型的特点,对学生群体进行新的分组,从而打破原有按班级、性别等传统标准的分组形式。通过同趣的去向解构不同组群学生的特质,对学生呈现出的不同状态进行具体分析,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提取、分析、处理、监控的能力,融入学生的世界,用个人魅力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对教育信息的认可度,顺利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四)积极引导,善用自我教育的方法
  “90后”大学生是自我意识和自我感知最为强烈的一代,他们思维活跃而敏感,这也导致他们对自我的认识极具可塑性。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微博的内容虽然不多,但每条的发出都凝结了发布者当时的心态与情绪,仅仅依靠技术把关的堵防无法从根本上发挥德育的实效。微博德育的有效实行依靠的是“90后”大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教育提升自我修养。这样,他们在发布和浏览微博信息时,经过自己的理性判断就能判别有益信息与失范信息。
  【参考文献】
  [1]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邓如辛,宋自芳.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05):48-50.
  [3]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78.
其他文献
【摘要】人才是资源,人才是效益,人才是导向。处在困境中寻求出路的地方高校如何克服自身的劣势和缺点,走出人才观的认识误区,重新审视自我,树立科学的人才发展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理论问题。    西部高校人才引进和人才管理上的弊端  一、高薪招揽人才。即把用高薪引进和留住人才看作最佳的人才方案。许多西部高校为了迅速引进人才都出台了高薪揽才的政策,如引进的博士给20万元、解决配偶户口工作等。诚然,高薪
目的 分析心脏直视术后早期患者继发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4-2014年期间共进行的2 000余例各类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调查患者术后早期继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蛋白-1(GLEPPl)表达及尿液足细胞(UPC)排泄的改变,吡格列酮对DM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分布及UPC排泄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DM组;吡格列酮治
【摘 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体现有趣、有用、有效的特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显得非常重要。文章旨在探讨“有趣”“有用”“有效”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效率 有趣 有用 有效  新教材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在改变。那么应如何运用新的教学理
【摘要】微课具有规模小、时间短、精练、快捷、实用、参与性强等特点,应用到中职英语课前预习、新课导入、难点突破、练习巩固、课外拓展等环节当中,能够发挥较好的辅助教学作用,与中职英语课程授课灵活化、知识模块化、交际活动性及话题生活化等特点比较协调。  【关键词】微课教学;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十分令人担忧的。首先,从指导思想来看,绝大多数中职学校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和要点。方法对我院行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微创治疗技术的护理特点。结果本
证据来源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资料库(2011)证据描述 跌倒会加重老年人的衰弱,并且会导致健康医疗支出的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和
现代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德育教育应是根本,重视现代人才的道德教育,对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摘 要】教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园丁,是国家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工作者。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以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取向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青年教师在我国教师团队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主体构成,这就更加凸显出了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立促进青年教师在高校成长机制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青年教师 成长机制
目的总结健康教育路径在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实施措施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经皮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