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弃猎归农”政策对鄂伦春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

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busi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鄂伦春族经营农业,是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在周围民族的影响下,在库玛尔路的喀尔通和毕拉尔路的双河镇等半山区的个别部落中先后开始的。鄂伦春族经营农业为什么首先从这一地区开始呢?这是因为:清咸丰年间鉴于沙俄日益进逼,废除了乾隆在一七四○年到一七七六年间颁布的封禁东北的政策。同时,政府还以放荒、免税和补助来奖励关内人民移入东北,也就是当时的“移民实边”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关内移民蜂拥而至。鄂伦春人猎区周围的爱辉、逊克、嫩江、西布特哈、讷河、甘南等段荒地均已先后开放。与此同时,与鄂伦春人相邻而居的达斡尔人,鄂温克人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其他文献
<正>全国马列主义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届年会,于8月20日至26日在呼和浩特举行。与会代表就我国当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探讨。特别对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密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关系,多种研究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并引及融合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对此花更多的气力,下更大的功夫,以适应新的历史要
<正>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保障问题是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否巩固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处理国家和自治地方、汉族同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相互之间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必将日益突出,对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实际工作中如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实施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略论建设广西大通道的战术要点寿思华《孙子&#183;势篇》日:“故善战者,求之于势”,这里所说的“势”,指的就是充分发挥将帅的指导能力,以自己的军事实力作基础,造成一种猛不可挡、
Al4SiC4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性能稳定,熔点较高,且抗水化,因而被用作新型耐火原料。日本的研究人员为了有效利用Al4SiC4的致密化效果,在Al2O3-C质耐火材料中加入大量Al4SiC4,
以高纯电熔镁砂、镁铝尖晶石微粉和纳米炭素为主要原料,分别加入总量为4%(质量分数)的硅粉、铝粉和硅粉-铝粉复合粉为防氧化剂,加入清洁的自来水混练均匀后,在500 t摩擦压砖机
【正】内蒙古社科院民族所刘蒙林最近撰文指出,《清史稿》卷250、疆臣年表9,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右卫将军条:“费扬古十月授右卫将军”,直到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正月乙亥
<正>恩格斯曾经指出,与唯心主义一样,唯物主义哲学也要随着科技革命和社会运动的时代性发展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态。哲学形态的改变不是自发地和自然地实现的,而是通过哲学家们的自觉研究和创造性探索活动而实现的。探索唯物主义哲学的现代形态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重要历史责任。 哲学形态是哲学内容与哲学形式、哲学方法与哲学体系的有机统一。探索唯物主义哲学的现代形态,需要我们在多方面展开工作:一是研究新的唯物主义哲学方法,二是充实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内容,三是提炼新的唯物主义哲学规范,四是建构新的唯物
<正>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篇题为《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及其作用》的文章(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杂志1986年第3期,以下简称《关系及其作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本来是哲学界争论多年的一个老问题。在哲学界争论多年之后来写这样一篇文章,而且说是要“谈一些自己的见解”,人们当然有理由要求文章至少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有所深化,或者说出一点新意。但是,很遗憾,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份编述别人论点的低水平重复层次的东西。没有新意,也没有深意。这里我只是借评论这篇文章,就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
<正>我们从1987年4至9月间,先后对乌审、西苏旗和半农半牧的察右后旗(简称三旗)进行了民族教育情况调查。 三旗均属地广人稀的贫困地区。1950年前后,三旗中只是后旗有一所教学人员不多的小学校,乌审、西苏旗均无小学校。广大牧民的子女没有条件和机会进入蒙语文学校学习。现在,三旗的教育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已拥有一支由1594名中,小学专职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三旗兴办了329所小学和41所普通中学,民族教育正迅速发展起来。三旗蒙古族适龄儿童基本入了学,平均每千蒙古族人口中拥有在校中,小学生近
<正>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上看到王勋铭同志《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一文。我读了该文之后,感到作者的观点和在引据经典方面,尚值得商榷。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该文说:“所谓民族观,就是人们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看法,也就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说民族观是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看法不错,但是,民族观是反映了客观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而不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