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插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ar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资源中,教材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作为教材的一部分——课文插图,却经常被一些老师忽视。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它虽然没有多媒体课件那样声情并茂,没有地区资源那样形象生动,但语文学习中,教材的插图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许多帮助。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依据学生的阅读规律,运用“以图促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效阅读。
  一、在图中,让学生读得深情
  在语文课本上,插图往往画出了课文中最感人、最摄人心魄的一瞬间。教师可利用这些插图,配以生动语言的描述,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情境,或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感受人物美好的品质,让学生和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后再指导朗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文本精读深思、充分感悟,产生了情感体验后,教师要善于触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力求让教师、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请看《我的战友邱少云》结课前的教学片断:
  师(展示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的课文插图后,凝视着画面,深情地说):邱少云壮烈地牺牲了,他的名字已被他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染成了一座不朽的——
  生(凝望着画面,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丰碑!
  师:他的名字将随着焰火一起,燃遍朝鲜的每一个角落,燃遍中国的每一座城市,也将燃遍我们的每一片心田,我们会由衷地说——
  生:邱少云,共和国不会忘记你,朝鲜人民永远记着你!
  正是那幅生动、逼真的课文插图,拨动了师生积蓄已久的情感之弦,那深情的凝视、真诚的对白、不约而同的回答,是师生全心感悟文本后的情感共鸣。此时,师生共同经历着对生命的全新体验,他们内心承载的是对邱少云的怀念与崇敬。
  二、在图中,让学生理解提升
  有些课文内容,尤其是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或者明白意思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对此,教师如果运用课文插图加以点拨,往往能化难为易、图表情感,弥补文本的空白。现以《将相和》一文的插图为例,撷取一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共赏析。
  师: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生:廉颇负荆请罪的场景。
  师:有不同的见解吗?
  生:这幅画描绘的是廉颇背负荆条,跪在蔺相如府前请罪的场面。
  师:能不能观察得再仔细些,捕捉画面中人物的特点,比如说他们的外貌、衣着、表情、动作等有何异同。
  生:廉颇双手作揖,单腿跪在蔺相如府前向他请罪。
  师:你有一双慧眼,能从动作来发现人物的特点。谁还有补充?
  生1:廉颇赤裸着上身,背负荆条,双手作揖,满脸羞愧,单腿跪在蔺相如面前向他请罪。
  生2:蔺相如上前俯下身来,伸出双手请廉颇快快起来。
  三、在图中,让学生想象飞扬
  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课文中的插图凝聚着编者的心血,画面上的内容虽有限,但有限的画面却更容易引人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对理解语言文字、对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低年级学生的想象主要是从感知形象开始的。插图提供了充分的感知形象,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插图都是某一瞬间的情景,为了充实内容,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想象,想象画面外的东西。例如,学习《刻舟求剑》一课时,让学生根据插图提供的表象想象船靠岸后“那个人”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想象出故事的结果,能进一步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课文插圖可以使抽象叙述的故事情节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既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促进他们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发展。如《穷人》一课,插图正是文章精彩处的尾声,如何将穷人的高尚品质提升到一个最高点,需要学生合理而又丰富的想象。教师指导学生看图时,要启发学生根据文章主题思想进行个性化的想象,比如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提起煤油灯,看见两个孩子正睡得香甜,这时,渔夫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围绕孩子今后的问题,夫妻俩又会坐下来怎样深谈呢?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学生想象的结果都是令人惊讶的。
  教师读懂“课文”,不等于读懂“教材”,除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一幅小小的插图,我们都要去悉心揣摩编者的意图何在,仔细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巧妙甚至创造性地利用编者提供的这一系列教学资源,使“死”的插图“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图画这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使语文教学变得“趣”了、“活”了,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带着高昂的情绪去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课文语言,及时进行语言训练,让课文中美丽的画面灵动起来,让语文教学焕发艺术的光彩。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距离,对课文内容不感兴趣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课前五分钟实践活动通过多变的活动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让学生有目标地自己去探索、体会,自然会调动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整堂课的效益。  关键词:课前五分钟 语文 效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对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等
期刊
数学作为学生“最爱又最恨”的学科,其内容一直具有枯燥乏味的“坏名声”,它的高度概括性与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往往使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枯燥费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那么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关键是缺乏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怎样运用数学魅力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在问题情境中渗透数学史,感受数学文化的丰厚内涵  数学史是人们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的工具,人们要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六个环节:  一、从起始课开始培养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从心理学角度和人对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如果能很好地把朗读贯穿融入到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将朗读与想象有机结合,一定会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反复读 多种形式的读  中国的语言文字魅力无穷,要想深知其意,必然要从读中悟。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在阅读教学,而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从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去真正领会
期刊
一、重视语言表达训练  智力落后儿童中语言障碍的出现是相当高的,这种语言障碍的普遍性使儿童的思维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大大减少了他们与人沟通的机会,成为参与落后儿童教育训练的一个重要课题。  语言表达训练,最主要的内容是综合沟通能力(包括语言理解和应答)。  重度弱智儿童的语言表达训练由其总的教育目标和语言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生活化原则。  就是重度弱智儿童总的教育目标是在尽可
期刊
“有效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但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有些课堂重眼前的“有效性”,轻将来的“有效性”,有些课堂学生参与的机会悬殊,有些课堂“课内损失课外补”,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那么如何实现小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课
期刊
摘 要:生命化的地理教育,是以动态的地理课堂为平台,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关注课堂动态生成,以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现为课堂学习方式。它为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本文旨在讨论如何把握课堂动态生成进行有效导学,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课堂教学充满着生命的气息。  关键词:地理教学 动态生成 有效导学  地理教育面向的是一个个健全而富有个性的生命个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
期刊
朗读,历来被视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朗读,能有效地调动感官投入,沉浸于语境中,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而随着新课改的进程,朗读的作用更加显现。那么我们究竟该从哪些方面来加强我们的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呢?  一、得法——循序渐进,渗透方法  朗读是一种能力,而朗读能力的培养不可能通
期刊
在我们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资源中,一篇篇文章记载着人类的文明,歌咏着人性的华彩,是语言艺术的典范。面对如此浩瀚的文化宝库,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生活积累确实是学好语文的一条途径。但我们面对的毕竟是稚气未脱的孩子,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呢?怎样才能让积累真正地为我们的教学、为我们的孩子服务呢?现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择优阅读,科学补充  积累就是与书为友,但如何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理念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必须以培养学生质疑为重点。本文从三个“必须”出发,浅谈了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政治 学生 教师 质疑  高中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政治教学,使高中政治教育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求我们的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需要和促进学生发展。这对于我们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