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预期损失法对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减值的影响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hi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7年财政部颁布新金融工具准则,其中金融资产减值方法的变更对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减值影响最大,本文根据4家商业银行2017、2018年度财务报告,着重分析了准则变化前后金融资产减值的变化情况,证实了预期损失法的实施,提高了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平滑了损益。
  关键词:预期损失法;新金融工具准则;金融资产减值
  一、预期损失法的提出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中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为“已发生损失”模型,要求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时,才能计提减值准备。在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这种减值模型带来的减值准备计量的不及时性、以及因减值计提不足和太晚等问题,放大了顺周期效应和悬崖效应,被金融界人士广泛批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与不足,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IASB)经与多国讨论,于2014年7月正式颁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来全面替代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
  为了适应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向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财政部于2017年3月31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 No.22,以下简称新准则)等三项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在A股与H股市场同时上市的商业银行2018年开始实施新准则。
  新准则下,金融资产采用“预期损失法”计量其预期信用损失,要求企业基于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历史信息、当前信息和宏观性条件下的前瞻性信息,分“三阶段”来确认金融资产未来预期信用损失情况,及时地监控资产信用风险并确认预期信用损失,且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报告日更新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我国商业银行绝大部分资产都属于金融资产,新准则下金融资产减值方式的变更,对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减值数据必将产生较大幅度的影响。
  二、预期损失法对商业银行计提金融资产减值的影响分析
  本文获取了在2018年度实施了“预期损失法”的中国银行等4家商业银行的2017年、2018年年度财务报告,并根据2018年年报附注中的新准则下金融资产及其减值准备调节表,计算出2018年年初时的金融资产及减值准备的相关数据,本文将该组数据记为“2017重述数据(2018年1月1日数据)”,从而对各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减值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探寻“预期损失法”对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减值的具体影响。
  2.1 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表2-1和表2-2分别列示了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和需要计提减值的金融资产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表2-1对比了同一报表日下新准则实施前后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变化情况及内容。表2-2对比了2018年,即新准则实施一年后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与原准则下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变化情况及内容,为促使对比更加可靠,表2-2还对比了2018年和2017年需要计提减值的金融资产的变化情况,以剔除资产体量给对比带来的影响。
  从表2-1中我们可以看到,4家上市商业银行在新准则实施后其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相比2017年的减值准备平均上升了13.81%,其中增长幅度最小的农业银行也上升了5.42%,都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利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增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都来源于重新计量项,即“预期损失法”的应用导致商业银行在现有金融资产的基础上,结合前瞻性信息补充计提了减值准备。
  从表2-2中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相比2017年,平均增幅达到了25.46%。同时,对比4家商业银行需要计提信用减值准备的金融资产,2018年数据相比2017年产生了6.46%的增幅,资产体量有一个较小的增长。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商业银行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金融资产的增加幅度都远远小于其信用减值准备的增加幅度,即剔除金融资产增加带来减值准备增加的影响后,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较原准则下还是有较大的提升。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在“预期损失法”的要求下,商业银行计提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数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由于年度报告中并未披露商业银行判断金融资产信用风险的依据和过程,因此我们难以准确断定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仅仅因为新准则的实施而增加的部分。但是根据表2-2,我们已经可以断定新准则下“预期损失法”的应用,一定会增加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
  2.2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
  通过观察表2-3,我们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在新准则实施之后,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新准则实施后,2017重述数据下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均产生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平均增长率高达40.33%。其中增长幅度最高的是中国银行,增加了68.58%。从本文对于2017重述数据的计算过程中可以得知,同一报表日下,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基础和范围没有发生变化,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值完全来源于新准则实施后,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调节表中“重新计量”的部分,即这一数值的变化能够完全地反映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减值计量方式的变化对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减值带来的影响程度。在前文对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减值损失的变化向我们更加清晰地展示了“预期损失法”的影响程度。
  将2018年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与2017年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在新准则实施一年后,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幅度仍旧在增长,平均相比2017年增加了23.10%。但是,我们对比2017年重述数据的增长率和2018年的增长率可以发现,虽然两组数据中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都在增加,但2018年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增长率产生了大幅度的下跌,丢失了新准则实施时点大幅增加的势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17.23个百分点,2018年的减值损失增加值都远小于2017年重述下的减值损失,仅农业银行比2017重述有所增加。
  这一数据变化证明了学者们的研究,在新准则实施初始,商业银行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会在短时间内增加,但后续会保持较为平稳的低水平的减值损失计量。这说明,“预期损失法”的实施,使商业银行对金融资产未来的信用风险提前确认并充分计提减值损失,将未来的预期损失在整个金融资产存续期内平摊,防止在风险出现时大量地确认减值损失,影响商业银行利润的稳定性。
  三、研究结论
  通过对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及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确定,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加,确实是因为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预期损失法”取代“已发生损失法”,造成了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量的增加,而不是因为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回拨、核销、汇率折算等其他因素导致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总额的上升。同时,在新准则实施过程中,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比率先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增加,随后逐步回落。这一现象符合学者们的猜想,即资产减值损失会先增加再减少,从而防止在经济萧条时期出现商业银行利润断崖式下跌。
  “预期损失法”实施后,商业银行对相同基础甚至更少数量的金融资产计提了更高比例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将信用风险和前瞻性信息进行了全面考虑,对金融资产减值进行了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更加完整、可靠的信息。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政部,2017
  [2]《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2018,财政部,2018
  [3]王三芹,浅析新会计准则下的金融机构资产减值准备处理 ,商业会计,2018.8
  [4]解晶,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财会通讯,2017年第19期
  [5]吴飞虹,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探究,金融纵横,2018.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不少的企业的业务范围扩大,业务也更加复杂,因此十分需要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来整顿内部秩序,规范企业行为。在财务经济活动频繁,资金流动量大的投资类企业中,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经济资源的安全可靠,在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辅助的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仅要根据投资类企业的特
期刊
摘 要:面对新一轮的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增强活力、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盘活人力资源存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升级的根本所在,深化企业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不仅有助于满足新生代员工多元需求,也有利于稳定企业人力资源队伍。而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传统模式下的考评与激励机制相对刻板及晋升渠道不畅、岗位固化明显等问题则严重制约了人才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互联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逐渐成为广大创业人士关注的重点问题,只有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立稳脚跟,提升市场竞争力。现阶段,为了建立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基于企业金融和财务管理工作发展创新,立足于价值导向定位企业发展战略,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金融创新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方法,明确了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
期刊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面临升级,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对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面成本管理是一种新型成本管理模式,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全面应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提升了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在应用全面成本管理这种新型管理模式时,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全面成本管理在企业的应用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
期刊
摘 要:企业想要稳定、长期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员工,而对于员工最重要的就是工资,所以企业必须完善员工的绩效考核。全面的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良好的运行才能将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出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经营想要打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的现实问题,需要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只有合理设计绩效考核方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也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关键词:企业经营;绩效考核;框架设计  
期刊
摘 要:中小型国有企业数量众多,在当代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不断壮大,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但中小型国有企业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历史包袱和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的经营战略等问题,使得在市场竞争中占劣势。对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中小型国有企业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  引言  在国有企业整体运营过程中,内控管理是其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其创造经济效益的核心环节。有效
期刊
摘 要:作为我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债券自2015年推出以来经历了快速地发展,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绿色金融债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和改善。本文对绿色金融债券的现状和限制因素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向。  关键词:绿色金融债券;制约因素;政策研究
期刊
摘 要:林业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组成部分,林业资源对于生态自然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重视,坚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将结合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我国林业管理与发展机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索,并且会结合实际内容提出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给广大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发展;林业管理;机制创新  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 林业资
期刊
摘 要:本篇文章对环境监测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从提升环境整治的效果和管理的质量等角度分析了环境监测的作用,对于当前的环境保护现状,丰富管理手段创新监管形势,结合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提出环境保护的相关路径,目的在于为环境保障的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照,保障环境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环境检测;环境保护;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人类社会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更加深刻,由此产生了
期刊
摘 要:农业是国家食品安全的基础支撑,农艺师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生态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在乡镇发展和城市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农艺师的辅助支持,由此可见,农艺师在推动城乡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农艺师的工作为研究重点内容,探讨了农艺师工作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农艺师;农艺工作;创新;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