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述了民族声乐中应注意的几个技能:正确的呼吸,高位置,咬字吐词.歌曲风格的把握。
【关键词】正确的呼吸;高位置;咬字吐词;歌曲风格的把握
Talk race vocal music teaching in should attention of a few technical ability
Song Ling-bo
【Abstract】Discussed race vocal music in should attention of a few technical ability:exactitude of breath, Gao position, the enunciation vomit a phrase.The confidence of the song style.
【Key words】Exactitude of breath;Gao position;The enunciation vomit a phrase;The confidence of the song style
在几年的教学积累和部分高校生的反馈以及一些高考生中发现,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正确的呼吸”、“高位置”、“咬字吐词”、“歌曲风格的把握”这几个技能犹为重要,如果忽视这些技能将直接影响学生声乐水平的发展。在把它归纳整理的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思考,这些技能不仅有教法上的斟酌,也有声乐理论上的探讨。
1.正确的呼吸
在高中的声乐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气息的练习,特别是对于民歌嗓的学生,一味的追求好听的声音却忽视了正确的方法。我经过几年的教学,认识到对于初学民歌的学生,不要把他们框到“我是唱民歌的”这样一个框框中,要让他们从基本的方法练起。
首先就是气息的练习。歌唱的基础是气息,如果没有了气息,声音就会是空洞的、乏力的,歌唱中要求声音的穿透力、金属色彩都是与气息密切相关的,因此气息的练习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正确的呼吸呢?采用什么样的呼吸方法,才能适应发声的要求。
第一,用鼻子吸气。这种观点认为,鼻子是呼吸的必然通道,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其次,鼻子吸气卫生,因为他保护着肺和粘膜不受冷空气或微生物的侵袭。因此声乐教学中大都用“闻花”的感觉来练习呼吸。但是,用鼻子呼吸也有许多不利的因素。首先,鼻孔呼吸时,嘴是闭上的,不利于口腔和喉咙的打开,还有吸气速度慢,气息流量小等;其次,吸气时容易引起肩、胸上抬,脖子紧张的后果,与胸式呼吸的方法相似,使肩、胸、颈部肌肉紧张,疲惫;其三,鼻孔呼吸的气息不深,因此,在当代的声乐教学中较少采用。
第二,开口吸气。要使歌唱的呼吸通畅,喉咙的打开是获得通畅呼吸的首要条件。喉咙与口腔连接,要打喉咙,就必须依赖口腔打开的动作来带动喉咙的打开。我们不妨试试:一是张开口腔、打开喉咙吸气;二是半打开口腔吸气;三是不打开口腔、用鼻子吸气。我们很快就会明白,什么样的呼吸方法使呼吸通畅和迅速。所以,开口吸气,更符合气息通畅的原则。同时,我们还会发现:开口吸气时,一是口腔和喉咙都处于张开的状态,与歌唱发声的状态几乎完全相同,十分有利于吸气后紧接的歌唱状态;二是口腔腔体和喉咙、声门都在呼吸中处于充分打开的状态,吸气速度快、气息流量大,十分有利于歌唱中经常出现的快速换气;三是开口吸气与生活中“打哈欠”的动作基本相同,简单明了、操作简练,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开口吸气的气息较深。由于开口吸气时,喉咙充分打开,喉器也处于较低的位置,吸入的气息也较深,为寻找较低的气息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我们感觉到气息“闷”或“顶”在胸口上时,一定感觉到气息不通畅,这恰恰是气息不深所致。因此,吸入的气息要深,是打开喉咙吸气的必然反映,也是呼吸通畅的必然结果,还是寻找腰部支持的重要途径。当较低气息位置吸入时,必然引起腰部有往外膨胀的感觉,而这种向外膨胀的动作,正是支撑强大音响、支撑宽广音域的着力点和控制点。因此,开口吸气,气息较深,腰部支持,三者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声音,扩大音量,扩展音域等,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了保证开口吸气的效果或质量,达到呼吸通畅的技术要求,在呼吸时,还要注意尽量不抬肩。
2.高位置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唱歌时没有“高位置”的表现,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声音是否响亮上,导致声音不高亢、不集中,无穿透力。
那么什么是“高位置”呢?“高位置”是指歌唱时产生的远距离感,如“呼唤”时积极向上的状态,应该说,位置越高距离感就越远,“呼唤”时积极向上的状态就越强。犹如跟一个离你很近的人说话位置较低,相反,跟一个离你很远的人说话位置很高一样。但歌唱与说话有些不同,它要求在歌唱时无论听者远近都需要用较高的位置来表现(有些作品除外)
在声乐作品中尤其是民歌、辉煌的美声作品,它的距离感、大空间感是很强烈的,倘若学生找不到“高位置”的感觉,就很难把作品完整地表现出来。我们在课堂里,甚至更小一点的琴房里上声乐课,学生发声或歌唱时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因为空间很小,听的人离自己很近,不免会失去距离感,失去距离感也就失去了“高位置”的表现。因此,一定要对学生强调,在发声或歌唱时要有假定的远距离感,即“高位置”。
不妨可先选择一些容易找到“高位置”的作品,如《牧歌》、《小河淌水》等一些空间感比较强的作品来训练,结合教师示范“呼唤”时不同距离所表现出来的“位置高低”来帮助学生理解“高位置”。在教学中常对学生进行“高位置”的监控也显得很有必要。
3.咬字、吐词
歌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和音乐的高度结合,一首旋律优美动听的歌曲还必须要有清晰准确的吐字行腔来表现。所以歌曲的演唱除了要有基本的汉语普通话发音知识和掌握咬字、吐字的基本规则外,还必须具备生动的吐字行腔的表现力,达到真正的吐词清晰、字正腔圆。
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把歌唱的咬字分为“出声、引长、归韵”三个过程,“出声”就是咬准字头,“引长”就是延长字腹,“归韵”就是收清字尾。咬准字头就是要按照“五音”的正确口形把声母咬准确。延长字腹就是按照“四呼”的口形延长音量发响最易的韵母,把声音放出来。收清字尾也就是韵尾交待要清楚,韵尾是复韵母还是鼻韵母,还是没有韵尾以韵腹的母音直收。我国现在的传统民族声乐沿用的“十三辙”分类发声的方法仍然是比较实用、科学的。
歌唱的语气表达随着歌曲的曲式结构、节奏速度、风格特点不同,咬字吐词的语气、腔调也应该有所不同。
例如:演唱热情欢快、清新明朗、旋律节奏紧凑跳跃的歌曲,吐字行腔应该轻巧迅捷、流畅舒展。如《姑娘生来爱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玛依拉》等。
演唱情深意长、纤细委婉、旋律节奏缓慢悠长级进的歌曲,吐字行腔应该圆润柔和、连贯平稳,如《四季歌》、《草原之夜》、《情深意长》等。
4.歌曲风格的把握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是对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民族音乐特征和歌曲演唱的民族特色等来演绎表现,达到独特的民族演唱艺术风格。我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风格五光十色、丰富多采,不同的地域风貌、习俗语言,风格各异、个性突出。居住高原雪山的藏族同胞,质朴敦厚、粗犷坚强。该民族歌曲旋律一般多宽广舒展、悠扬奔放、载歌载舞,节奏性强,真声的演唱声音雄浑粗犷、浓重情深。位居祖国大西北天山下的新疆,以维吾尔族为首的多个少数民族,热情爽朗、风趣潇洒、能歌善舞。受波斯、阿拉伯音乐影响,该民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变化较大,切分节奏运用较多,音乐活泼跳跃,热情欢快。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风格的歌曲进行不同的处理,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风格特征。同时,让学生多欣赏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这样学生在表现作品风格上会很快的得到提高,学生学起来也很起劲。
总之,上述这些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四个主要技能,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训练量的安排、对学生提出要求的程度,对学生技能评价时的话题或考核指标等教学手段来实施,把本来就有的技能训练的内容进行着重、放大,相信在实践中会有喜人的收获。
收稿日期:2008-12-22
作者地址:山东青州三中262500
【关键词】正确的呼吸;高位置;咬字吐词;歌曲风格的把握
Talk race vocal music teaching in should attention of a few technical ability
Song Ling-bo
【Abstract】Discussed race vocal music in should attention of a few technical ability:exactitude of breath, Gao position, the enunciation vomit a phrase.The confidence of the song style.
【Key words】Exactitude of breath;Gao position;The enunciation vomit a phrase;The confidence of the song style
在几年的教学积累和部分高校生的反馈以及一些高考生中发现,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正确的呼吸”、“高位置”、“咬字吐词”、“歌曲风格的把握”这几个技能犹为重要,如果忽视这些技能将直接影响学生声乐水平的发展。在把它归纳整理的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思考,这些技能不仅有教法上的斟酌,也有声乐理论上的探讨。
1.正确的呼吸
在高中的声乐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气息的练习,特别是对于民歌嗓的学生,一味的追求好听的声音却忽视了正确的方法。我经过几年的教学,认识到对于初学民歌的学生,不要把他们框到“我是唱民歌的”这样一个框框中,要让他们从基本的方法练起。
首先就是气息的练习。歌唱的基础是气息,如果没有了气息,声音就会是空洞的、乏力的,歌唱中要求声音的穿透力、金属色彩都是与气息密切相关的,因此气息的练习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正确的呼吸呢?采用什么样的呼吸方法,才能适应发声的要求。
第一,用鼻子吸气。这种观点认为,鼻子是呼吸的必然通道,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其次,鼻子吸气卫生,因为他保护着肺和粘膜不受冷空气或微生物的侵袭。因此声乐教学中大都用“闻花”的感觉来练习呼吸。但是,用鼻子呼吸也有许多不利的因素。首先,鼻孔呼吸时,嘴是闭上的,不利于口腔和喉咙的打开,还有吸气速度慢,气息流量小等;其次,吸气时容易引起肩、胸上抬,脖子紧张的后果,与胸式呼吸的方法相似,使肩、胸、颈部肌肉紧张,疲惫;其三,鼻孔呼吸的气息不深,因此,在当代的声乐教学中较少采用。
第二,开口吸气。要使歌唱的呼吸通畅,喉咙的打开是获得通畅呼吸的首要条件。喉咙与口腔连接,要打喉咙,就必须依赖口腔打开的动作来带动喉咙的打开。我们不妨试试:一是张开口腔、打开喉咙吸气;二是半打开口腔吸气;三是不打开口腔、用鼻子吸气。我们很快就会明白,什么样的呼吸方法使呼吸通畅和迅速。所以,开口吸气,更符合气息通畅的原则。同时,我们还会发现:开口吸气时,一是口腔和喉咙都处于张开的状态,与歌唱发声的状态几乎完全相同,十分有利于吸气后紧接的歌唱状态;二是口腔腔体和喉咙、声门都在呼吸中处于充分打开的状态,吸气速度快、气息流量大,十分有利于歌唱中经常出现的快速换气;三是开口吸气与生活中“打哈欠”的动作基本相同,简单明了、操作简练,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开口吸气的气息较深。由于开口吸气时,喉咙充分打开,喉器也处于较低的位置,吸入的气息也较深,为寻找较低的气息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我们感觉到气息“闷”或“顶”在胸口上时,一定感觉到气息不通畅,这恰恰是气息不深所致。因此,吸入的气息要深,是打开喉咙吸气的必然反映,也是呼吸通畅的必然结果,还是寻找腰部支持的重要途径。当较低气息位置吸入时,必然引起腰部有往外膨胀的感觉,而这种向外膨胀的动作,正是支撑强大音响、支撑宽广音域的着力点和控制点。因此,开口吸气,气息较深,腰部支持,三者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声音,扩大音量,扩展音域等,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了保证开口吸气的效果或质量,达到呼吸通畅的技术要求,在呼吸时,还要注意尽量不抬肩。
2.高位置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唱歌时没有“高位置”的表现,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声音是否响亮上,导致声音不高亢、不集中,无穿透力。
那么什么是“高位置”呢?“高位置”是指歌唱时产生的远距离感,如“呼唤”时积极向上的状态,应该说,位置越高距离感就越远,“呼唤”时积极向上的状态就越强。犹如跟一个离你很近的人说话位置较低,相反,跟一个离你很远的人说话位置很高一样。但歌唱与说话有些不同,它要求在歌唱时无论听者远近都需要用较高的位置来表现(有些作品除外)
在声乐作品中尤其是民歌、辉煌的美声作品,它的距离感、大空间感是很强烈的,倘若学生找不到“高位置”的感觉,就很难把作品完整地表现出来。我们在课堂里,甚至更小一点的琴房里上声乐课,学生发声或歌唱时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因为空间很小,听的人离自己很近,不免会失去距离感,失去距离感也就失去了“高位置”的表现。因此,一定要对学生强调,在发声或歌唱时要有假定的远距离感,即“高位置”。
不妨可先选择一些容易找到“高位置”的作品,如《牧歌》、《小河淌水》等一些空间感比较强的作品来训练,结合教师示范“呼唤”时不同距离所表现出来的“位置高低”来帮助学生理解“高位置”。在教学中常对学生进行“高位置”的监控也显得很有必要。
3.咬字、吐词
歌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和音乐的高度结合,一首旋律优美动听的歌曲还必须要有清晰准确的吐字行腔来表现。所以歌曲的演唱除了要有基本的汉语普通话发音知识和掌握咬字、吐字的基本规则外,还必须具备生动的吐字行腔的表现力,达到真正的吐词清晰、字正腔圆。
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把歌唱的咬字分为“出声、引长、归韵”三个过程,“出声”就是咬准字头,“引长”就是延长字腹,“归韵”就是收清字尾。咬准字头就是要按照“五音”的正确口形把声母咬准确。延长字腹就是按照“四呼”的口形延长音量发响最易的韵母,把声音放出来。收清字尾也就是韵尾交待要清楚,韵尾是复韵母还是鼻韵母,还是没有韵尾以韵腹的母音直收。我国现在的传统民族声乐沿用的“十三辙”分类发声的方法仍然是比较实用、科学的。
歌唱的语气表达随着歌曲的曲式结构、节奏速度、风格特点不同,咬字吐词的语气、腔调也应该有所不同。
例如:演唱热情欢快、清新明朗、旋律节奏紧凑跳跃的歌曲,吐字行腔应该轻巧迅捷、流畅舒展。如《姑娘生来爱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玛依拉》等。
演唱情深意长、纤细委婉、旋律节奏缓慢悠长级进的歌曲,吐字行腔应该圆润柔和、连贯平稳,如《四季歌》、《草原之夜》、《情深意长》等。
4.歌曲风格的把握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是对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民族音乐特征和歌曲演唱的民族特色等来演绎表现,达到独特的民族演唱艺术风格。我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风格五光十色、丰富多采,不同的地域风貌、习俗语言,风格各异、个性突出。居住高原雪山的藏族同胞,质朴敦厚、粗犷坚强。该民族歌曲旋律一般多宽广舒展、悠扬奔放、载歌载舞,节奏性强,真声的演唱声音雄浑粗犷、浓重情深。位居祖国大西北天山下的新疆,以维吾尔族为首的多个少数民族,热情爽朗、风趣潇洒、能歌善舞。受波斯、阿拉伯音乐影响,该民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变化较大,切分节奏运用较多,音乐活泼跳跃,热情欢快。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风格的歌曲进行不同的处理,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风格特征。同时,让学生多欣赏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这样学生在表现作品风格上会很快的得到提高,学生学起来也很起劲。
总之,上述这些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四个主要技能,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训练量的安排、对学生提出要求的程度,对学生技能评价时的话题或考核指标等教学手段来实施,把本来就有的技能训练的内容进行着重、放大,相信在实践中会有喜人的收获。
收稿日期:2008-12-22
作者地址:山东青州三中2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