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说起中国时,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个体而言,最真切的感受,莫过于文化江山。正因为孔子的叮咛、屈原的九死不悔、李白的神采飞扬、文天祥的浩然正气,让我们如痴如醉,那是我们共有的心灵家园。
然而,过去的160年,在现代文明冲击下,这一切突然变得风雨飘摇。
乡愁,是几代中国人共有的情愫,我们不仅渐渐丧失了物理上的故乡,也丧失了文化上的故乡。我们的生活与精神已挤满了西方内容,但我们并未因此感到幸福,我们内心的空洞反而在不断扩张。
不能不惊叹于70多年前钱穆先生的奋斗,在一片嘲讽中,钱先生努力地拯救着对历史的亲切感与敬意。只有在我们备尝现代性的苦涩后,才会理解钱穆先生所坚持的保守主义的价值。
故乡是不能重建的,只能返回。在今天,这也许就是重读钱穆的价值所在。为此,本刊专访了钱理群先生的弟子、学者赵寻。
钱穆非一般史家
检察风云:在相当时期,钱穆是个陌生的名字,他对您的吸引力何在?
赵寻:刚开始读钱穆,确实有隔阂,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民国时的学术风范会感到有些陌生,可真读进去就不一样了。我读钱先生的书已经20年,我认为四个字可以概括他,就是“婉扬清通”。
钱先生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他的博才通识,以及对传统的温情。他不是一般的史家,靠材料、版本,以孤史震惊世人,他是由文入史、由史入经。钱先生中年以后,持续阅读宋明理学,无一日间断。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都在集中追赶西学,通过阅读钱先生的书,让我转向关注我们自己的思想传统和学术传统,可以说,钱先生是递给我地图的人。
与伏尔泰不谋而合
检察风云:但在学术上,对钱穆的争议较大,您怎么看?
赵寻:钱穆代表理论是“二非论”,即中国古代政治非专制论和中国古代社会非封建论,这引起了极大争议,在今天也还没平息。我搜索过关于非专制论相关的论文,吓了一跳,多达5万篇,其中大多不值一读。
中国古代政治专制的提法,始于孟德斯鸠的名著《论法的精神》,他这么说是有背景的,当时罗马教廷宣布中国人祭祖、拜孔子为偶像崇拜,康熙一怒之下宣布禁教,法国传教士去不了中国了,这给孟德斯鸠以误导。当时欧洲出版的图书中,86%是法文,所以他的观点很快传向全欧洲。其实,晚年孟德斯鸠修正了他的观点,但相关著作目前还未译成中文,所以国人不太了解。
与孟德斯鸠同时的伏尔泰的观点就不一样,伏尔泰学过宋明理学,而且学得很好,他在法国边境隐居时,屋里便挂着孔子像。他认为古代中国是贤明政治,或者叫开明专制,其优势在于能维持秩序、醇化风俗和培养美德,而这恰好就是政治的主要目的,所以他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比当时欧洲要领先多了。
孟德斯鸠偏卢梭,主张革命,而伏尔泰更看重秩序,随着法国大革命暴行震惊世人,人们才惊叹于伏尔泰的远见,这使法国从卢梭时代走向伏尔泰时代。
钱穆没有看过伏尔泰的书,但两人观点惊人相似,钱穆认为古代中国皇帝是“虚君”,只负责祭天地祭祖先之类礼仪工作,实权在宰相手中,而宰相必须是读书人,经考诠才能当。王安石当宰相时,大家都不服,因为他是管财务出身,算不上士人代表。此外,古代皇帝也要读书,钱穆说,王安石当太傅时,他坐着讲课,仁宗站着听。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一种信托政治,与西方的契约政治相比更有说服力,也更温情,所以中国古代几乎没出过“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式的混账皇帝。
发现我们的隐性传统
检察风云:争论这个有意义吗?
赵寻:最大的意义在于发现我们的隐性传统,即读书人的担当与责任感是中国文明发展的保证,这是一个特别的传统,而在社会转型期间,读书人的人格失败将会给文明前行带来巨大的困难,这个观点在今天也依然有价值。
当然,我也不完全同意非专制论,毕竟中国古代对于相权并无制度性的保障,王安石、秦桧权倾一时,但那是在皇权加持下才行,旧皇一去,他们立刻猪狗不如。
宋代确实产生了现代化萌芽,但异族执掌中原后,中国又退回到部落政治,道德亦劣败化,到明清时期,专制程度反而达到了历史的顶点。
走向未来靠社会
检察风云: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今天读钱穆的意义何在?
赵寻:主要在两点——首先,重新认识中国思想传统文化,看到历史的复杂面向。其次,为现代化转型提供一个参照。
宋代已接近了现代化,韩侂胄甚至可以逼天子退位。值得注意的是,中唐前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从重农抑商走向农商并重,实现了税务统一化、军队国家化、教育普及,出现了乡规民约、义务兵制等,从贵族社会走向世俗社会。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封禅是宋真宗搞的,到宋徽宗时,臣子劝他去,他也不愿去了。为什么?因为没人再相信这一套了。
中唐之前,孔孟不并称,汉代时甚至扬雄的地位都比孟子的高,直到唐代韩愈才开始推重孟子,到宋代才给予孟子较高地位。
宋代初期刻意在模仿唐朝,但庆历新政后,宋代开始走自己的路。
然而,我们看王安石变法,其中许多是惠民的,却没有得到底层民众的支持,因为他与底层没有沟通的方法,无法深入其中。两宋党政激烈,多是文人意气,民众利益受损,可他们却没有代言自身权益的组织和渠道。
市民社会不发达,变革只能由少数精英发动,所以充满风险。宋代现代化之路被中断,虽源于外部安全问题,但不能忽视其内部的巨大缺陷。我想,中国未来的发展依然有赖于激活社会。
究竟该向往怎样的社会
检察风云:钱穆所向往的社会,能与现代人相契合吗?
赵寻:钱穆先生的思想植根于传统农耕文明,他所向往的社会是士人加农耕的社会,我觉得,恰恰是这一点,对现代人有巨大意义,促使我们反思,未来中国的立国之道一定要以欧美的大工业为基础吗?还是建立一个工农并重、城乡并重的社会? 翻开美国思想史,可知美国当年也曾为此发生过激烈争论,他们也在思考:是重复欧洲工业化的道路,还是保持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平衡?今天我们将欧美视为一体,其实是不对的。
我并不认为中国模仿欧美,搞几个巨大无比的核心城市,就是对中国文明的贡献。相反,这很可能是东施效颦,那么,如何为我们的文明善尽责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话题,而阅读钱穆的书有助于我们这方面的思考。
今天读书人缺乏持身之道
检察风云:常有人说,当下社会充满戾气,这与失去传统文化的滋养有关,您怎么看?
赵寻:我同意这个说法。很多人将社会戾气归因为社会变动,个人认为,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君子之学的衰败。所谓君子之学,就是为己之学,这不是说怎么利己,而是说如何建构自己,宋明理学的核心就在于自我建设。
人分先天与后天,后天习惯是需要改造的,所谓戾气,无非是对周边环境不觉、不察,遂顺于它,随波逐流,所以应该反求诸己,回到先天,找到善的端倪。这个端倪是什么呢?就是孟子所说的,静夜之时,突然想起,而不会感到愧疚。所以说,人心本善,在不忍的基础上,加以培养,最终发育成浩然之气。
有己的人是有光辉的,所以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种刮垢磨光的功夫,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适用,而恰恰是今天读书人最欠缺的,由于没有持身之道,所以内不能齐家,外不能安人。
我觉得,古代思想的主要意义就在这里,它是一种实践智慧。
“海外新儒学”是错误说法
检察风云:钱穆被列为“海外新儒学四大家”之一,他的东西是否适合今天中国的大陆呢?
赵寻:我需要特别澄清一下,我觉得“海外新儒学四大家”这个说法完全是错误的,这四位先生离开中国大陆时都已年长,钱穆最大,当年54岁,徐复观46岁,最小的牟宗三与唐君毅也40岁了,他们的主要思想在大陆时期已经形成,即使到了海外,他们思考的也是中国,认为自己对中国文明的存亡绝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并没有“本地化”,不像现在一些海外学者那样视野狭窄、气象不足。所以我们今天读这四位先生的书,不会有任何理解上的困难。
我认为,我们现在已到收获新儒学果实的时候了,这四位先生对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不收获,那就太可惜了。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对个体而言,最真切的感受,莫过于文化江山。正因为孔子的叮咛、屈原的九死不悔、李白的神采飞扬、文天祥的浩然正气,让我们如痴如醉,那是我们共有的心灵家园。
然而,过去的160年,在现代文明冲击下,这一切突然变得风雨飘摇。
乡愁,是几代中国人共有的情愫,我们不仅渐渐丧失了物理上的故乡,也丧失了文化上的故乡。我们的生活与精神已挤满了西方内容,但我们并未因此感到幸福,我们内心的空洞反而在不断扩张。
不能不惊叹于70多年前钱穆先生的奋斗,在一片嘲讽中,钱先生努力地拯救着对历史的亲切感与敬意。只有在我们备尝现代性的苦涩后,才会理解钱穆先生所坚持的保守主义的价值。
故乡是不能重建的,只能返回。在今天,这也许就是重读钱穆的价值所在。为此,本刊专访了钱理群先生的弟子、学者赵寻。
钱穆非一般史家
检察风云:在相当时期,钱穆是个陌生的名字,他对您的吸引力何在?
赵寻:刚开始读钱穆,确实有隔阂,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民国时的学术风范会感到有些陌生,可真读进去就不一样了。我读钱先生的书已经20年,我认为四个字可以概括他,就是“婉扬清通”。
钱先生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他的博才通识,以及对传统的温情。他不是一般的史家,靠材料、版本,以孤史震惊世人,他是由文入史、由史入经。钱先生中年以后,持续阅读宋明理学,无一日间断。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都在集中追赶西学,通过阅读钱先生的书,让我转向关注我们自己的思想传统和学术传统,可以说,钱先生是递给我地图的人。
与伏尔泰不谋而合
检察风云:但在学术上,对钱穆的争议较大,您怎么看?
赵寻:钱穆代表理论是“二非论”,即中国古代政治非专制论和中国古代社会非封建论,这引起了极大争议,在今天也还没平息。我搜索过关于非专制论相关的论文,吓了一跳,多达5万篇,其中大多不值一读。
中国古代政治专制的提法,始于孟德斯鸠的名著《论法的精神》,他这么说是有背景的,当时罗马教廷宣布中国人祭祖、拜孔子为偶像崇拜,康熙一怒之下宣布禁教,法国传教士去不了中国了,这给孟德斯鸠以误导。当时欧洲出版的图书中,86%是法文,所以他的观点很快传向全欧洲。其实,晚年孟德斯鸠修正了他的观点,但相关著作目前还未译成中文,所以国人不太了解。
与孟德斯鸠同时的伏尔泰的观点就不一样,伏尔泰学过宋明理学,而且学得很好,他在法国边境隐居时,屋里便挂着孔子像。他认为古代中国是贤明政治,或者叫开明专制,其优势在于能维持秩序、醇化风俗和培养美德,而这恰好就是政治的主要目的,所以他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比当时欧洲要领先多了。
孟德斯鸠偏卢梭,主张革命,而伏尔泰更看重秩序,随着法国大革命暴行震惊世人,人们才惊叹于伏尔泰的远见,这使法国从卢梭时代走向伏尔泰时代。
钱穆没有看过伏尔泰的书,但两人观点惊人相似,钱穆认为古代中国皇帝是“虚君”,只负责祭天地祭祖先之类礼仪工作,实权在宰相手中,而宰相必须是读书人,经考诠才能当。王安石当宰相时,大家都不服,因为他是管财务出身,算不上士人代表。此外,古代皇帝也要读书,钱穆说,王安石当太傅时,他坐着讲课,仁宗站着听。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一种信托政治,与西方的契约政治相比更有说服力,也更温情,所以中国古代几乎没出过“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式的混账皇帝。
发现我们的隐性传统
检察风云:争论这个有意义吗?
赵寻:最大的意义在于发现我们的隐性传统,即读书人的担当与责任感是中国文明发展的保证,这是一个特别的传统,而在社会转型期间,读书人的人格失败将会给文明前行带来巨大的困难,这个观点在今天也依然有价值。
当然,我也不完全同意非专制论,毕竟中国古代对于相权并无制度性的保障,王安石、秦桧权倾一时,但那是在皇权加持下才行,旧皇一去,他们立刻猪狗不如。
宋代确实产生了现代化萌芽,但异族执掌中原后,中国又退回到部落政治,道德亦劣败化,到明清时期,专制程度反而达到了历史的顶点。
走向未来靠社会
检察风云: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今天读钱穆的意义何在?
赵寻:主要在两点——首先,重新认识中国思想传统文化,看到历史的复杂面向。其次,为现代化转型提供一个参照。
宋代已接近了现代化,韩侂胄甚至可以逼天子退位。值得注意的是,中唐前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从重农抑商走向农商并重,实现了税务统一化、军队国家化、教育普及,出现了乡规民约、义务兵制等,从贵族社会走向世俗社会。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封禅是宋真宗搞的,到宋徽宗时,臣子劝他去,他也不愿去了。为什么?因为没人再相信这一套了。
中唐之前,孔孟不并称,汉代时甚至扬雄的地位都比孟子的高,直到唐代韩愈才开始推重孟子,到宋代才给予孟子较高地位。
宋代初期刻意在模仿唐朝,但庆历新政后,宋代开始走自己的路。
然而,我们看王安石变法,其中许多是惠民的,却没有得到底层民众的支持,因为他与底层没有沟通的方法,无法深入其中。两宋党政激烈,多是文人意气,民众利益受损,可他们却没有代言自身权益的组织和渠道。
市民社会不发达,变革只能由少数精英发动,所以充满风险。宋代现代化之路被中断,虽源于外部安全问题,但不能忽视其内部的巨大缺陷。我想,中国未来的发展依然有赖于激活社会。
究竟该向往怎样的社会
检察风云:钱穆所向往的社会,能与现代人相契合吗?
赵寻:钱穆先生的思想植根于传统农耕文明,他所向往的社会是士人加农耕的社会,我觉得,恰恰是这一点,对现代人有巨大意义,促使我们反思,未来中国的立国之道一定要以欧美的大工业为基础吗?还是建立一个工农并重、城乡并重的社会? 翻开美国思想史,可知美国当年也曾为此发生过激烈争论,他们也在思考:是重复欧洲工业化的道路,还是保持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平衡?今天我们将欧美视为一体,其实是不对的。
我并不认为中国模仿欧美,搞几个巨大无比的核心城市,就是对中国文明的贡献。相反,这很可能是东施效颦,那么,如何为我们的文明善尽责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话题,而阅读钱穆的书有助于我们这方面的思考。
今天读书人缺乏持身之道
检察风云:常有人说,当下社会充满戾气,这与失去传统文化的滋养有关,您怎么看?
赵寻:我同意这个说法。很多人将社会戾气归因为社会变动,个人认为,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君子之学的衰败。所谓君子之学,就是为己之学,这不是说怎么利己,而是说如何建构自己,宋明理学的核心就在于自我建设。
人分先天与后天,后天习惯是需要改造的,所谓戾气,无非是对周边环境不觉、不察,遂顺于它,随波逐流,所以应该反求诸己,回到先天,找到善的端倪。这个端倪是什么呢?就是孟子所说的,静夜之时,突然想起,而不会感到愧疚。所以说,人心本善,在不忍的基础上,加以培养,最终发育成浩然之气。
有己的人是有光辉的,所以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种刮垢磨光的功夫,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适用,而恰恰是今天读书人最欠缺的,由于没有持身之道,所以内不能齐家,外不能安人。
我觉得,古代思想的主要意义就在这里,它是一种实践智慧。
“海外新儒学”是错误说法
检察风云:钱穆被列为“海外新儒学四大家”之一,他的东西是否适合今天中国的大陆呢?
赵寻:我需要特别澄清一下,我觉得“海外新儒学四大家”这个说法完全是错误的,这四位先生离开中国大陆时都已年长,钱穆最大,当年54岁,徐复观46岁,最小的牟宗三与唐君毅也40岁了,他们的主要思想在大陆时期已经形成,即使到了海外,他们思考的也是中国,认为自己对中国文明的存亡绝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并没有“本地化”,不像现在一些海外学者那样视野狭窄、气象不足。所以我们今天读这四位先生的书,不会有任何理解上的困难。
我认为,我们现在已到收获新儒学果实的时候了,这四位先生对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不收获,那就太可惜了。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