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秘密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vig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秋时节,细雨霏霏。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细雨过后,大自然开始了一系列变化,幼儿园里秋天的景象越来越明显了。这样一个极佳的教育资源,我们自然不能浪费。餐前、午后以及户外游戏时,我们和孩子一起寻找着秋天,探寻着大自然的秘密。
  初次邂逅,没有保护好你
  午后散步时,草坪上零零散散飄落的黄叶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他们自由结伴,三三两两地玩起了捡树叶、抛树叶的游戏。忽然,妮妮大喊了一声:“虫子!”妮妮的声音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大家纷纷围拢过来。挤在最前面的辰辰仔细看了看后,对妮妮说:“这是蚯蚓!”确定是蚯蚓后,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这就是蚯蚓啊,有点恶心!”“它弯来弯去挺好玩的,不恶心。”“它怎么老动,是怕我们吗?”这时,小海说:“我们早上玩野餐游戏时没有东西烧汤,我们来玩烧蚯蚓汤的游戏吧!”辰辰立刻附和:“这主意不错!”可天成有些担心:“这样蚯蚓会淹死的吧?”斐斐问:“那蚯蚓会不会游泳呢?”“会的!”“不会,它会死的!”孩子们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意见,站成两队争论起来。辰辰给出了主意:“我们把它放在水里看看不就知道了。”于是,他用树枝挑起蚯蚓,放进旁边有积水的锅里,还用树枝搅拌了几下。大家屏息以待,静静地观察着。只见蚯蚓在水里动了几下,就沉入了锅底。“蚯蚓不会游泳!”“蚯蚓好可怜啊!它是不是死了?”一片议论声中,达达的话提醒了大家。辰辰招呼大家:“快把蚯蚓捞上来,蚯蚓是益虫,我们不能伤害它!”孩子们立刻把蚯蚓放回了草丛。还好它还能动,只是没有刚才那么灵活了。
  回到教室,我就刚才的一幕和孩子们进行了交流。虽然孩子们得出了“蚯蚓不会游泳”的结论,但大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豆豆说:“早知道就不把蚯蚓放进水里了。”达达还在担心:“不知道蚯蚓有没有受伤,我们能不能再看到它?”一股懊恼、自责的情绪在孩子们中弥漫着。
  展开搜寻,哪里能找到你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草坪成了孩子们散步时的首选。他们自发地分成几组,开始了蚯蚓大搜寻。然而,蚯蚓却迟迟没有露面。于是,孩子们开始了讨论。
  皓皓:“在草丛里找,上次妮妮就是在那里发现蚯蚓的。”
  六月:“轮胎里黑黑的,和蚯蚓一样,它们可能会躲在那儿!”
  乐乐:“桥下也不能放过,我们去看看吧!”
  诺诺:“我知道,它最喜欢土,肯定在种植园里!”
  几次搜寻未果后,我提醒孩子们:“不如我们先调查下蚯蚓喜欢住哪里吧,这样我们就能有目的地去找了。”孩子们非常赞同,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协助下开始了调查和搜索。第二天,大家进行了交流分享,确定诺诺说的“蚯蚓喜欢泥土”是对的。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园里有土的地方都闪现着孩子们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雨后的某天,孩子们在一个泥洞边发现了两条蚯蚓,别提有多开心了。
  再次相遇,我们想认识你
  有了上次的教训,孩子们这次小心多了。他们找来树枝,轻轻地把蚯蚓挑了起来,生怕弄疼它。“这次我们可要保护好它们了!”“把它们带回教室吧!”“以后它们就是我们的朋友啦!”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我说:“好啊,但它们住哪儿呢?”孩子们颇有自信地说:“我们造一个它们喜欢的家不就行了吗?”
  回到教室,孩子们立刻找来一个透明的盒子,在里面放了一些土,按自己的理解给蚯蚓安了个家。区域游戏时,自然角里人满为患,大家饶有兴趣地观察、探究着“家”里的蚯蚓。根据孩子的需要,我提供了放大镜、筷子、手电筒等工具;同时,为方便深入探究,他们还找来了更多的蚯蚓。观察中,孩子们交流着自己的发现。
  贝贝:“它们怎么这么小啊?”
  乐乐:“它们不小,它们是长长的。”
  贝贝:“你看,这条钻到土里去了。”
  豆豆:“它饿了,它要吃土了。”
  贝贝:“可是它钻进去,我都看不见它了。”
  帅帅:“我们把它拿出来吧!”帅帅说着用筷子轻轻地把蚯蚓挑了出来。
  童童大着胆子:“我来摸摸它。哦,它身上黏黏的。”
  贝贝也有新发现:“快看,它身上还有线呢,像斑马线。”
  持续几天的观察让孩子们发现了许多蚯蚓的秘密。随着观察的深入,问题也随之而来:“蚯蚓有眼睛吗?它们在土里怎么看东西的?”“蚯蚓的嘴巴在哪里?我想看着它吃东西。”“蚯蚓喜欢吃什么?”“蚯蚓为什么那么喜欢往土里钻呀?”……孩子深入探究的欲望溢于言表。
  深入探究,让我们走近你
  问题是幼儿保持探究兴趣的关键,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就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经验、满足成长需要的过程。
  探究
其他文献
“教育诊断”栏目的专家:  您好!  我们班的幼儿马上要升入小学了,但班里有几位小朋友的“玻璃心”,让我甚是担忧,他们能适应小学的生活吗?  我们班的雯雯小朋友是本学期新转来的幼儿,聪明乖巧,各方面能力都非常强,在以前的幼儿园是老师经常表扬的学习楷模,她的妈妈对她的生活和学习也非常自信。可是,雯雯接受不了任何失败挫折。一天,雯雯和小强玩五子棋,雯雯稍没注意败在了小强的手下。只见雯雯兴奋的小脸瞬间转
麟麟小朋友在家中备受宠爱,从出生起,爸爸就为他设计好了培养方向,所以尽管麟麟才4岁,却已认得2000汉字,能说一口快板,会背三字经、弟子规。麟麟在班上也經常为小朋友表演上一段,当老师把麟麟表演的视频发到班级群中展示的时候,赢得了其他家长的称赞,麟麟爸爸对此也一直引以为傲。  但麟麟的倾听和理解能力发展却比较弱,比如他分不清楚人称代词,经常把老师的指令理解反。另外,麟麟在生活自理和运动能力方面发展也
从每年园所举办的幼儿身高、体重及体质例行测量中,我们都能发现部分孩子体质偏弱,个别孩子还出现肥胖的现象。为此,我们组织教师针对该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认识到开展户外体能大循环运动,可以培养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户外体能活动,提高体质。经过四年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成效,以下是根据我园的实践经验,总结的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的实施步骤及要点。创设科学合理的活动区  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活动区,是
在幼儿园的一个下午,一位小男生——嘟嘟无意間提出的一个问题“我是不是好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正面的鼓励和表扬,老师的每一句话或者是每一个行为都有可能成为幼儿心灵成长的助推器,但也有可能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案例呈现  一日上午科学活动期间,嘟嘟因为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多多坐在一起,便自行向着他所在的方向挪动椅子。一开始嘟嘟探着小脑袋朝着老师望了一眼,见老师的目光不在自己
摘 要: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是高校软件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而专业课程框架体系则是人才培养的直接体现。本文旨在结合本校软件工程专业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在认真分析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基础上,探索适应新形式下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框架体系设置的原则与方法,以期对提高软件技术人才质量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软件人才 课程框架体系 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
去年,我有幸参加“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培训项目,走进丹麦游学。  我们在丹麦参与了两次美术方面的师训活动。活动前,大家都很彷徨,总觉得自己不会画、画不好。但是,活动后,通过多元材料的使用、丰富活动的体验,在丹麦老师放大镜式的语言鼓励下,每个人都发现自己可以画,都能画得不一样。  以其中一次美术活动为例。这次活动围绕绘画中的观察展开,分为3个小活动。我体会到:学会观察,才能学会画画。  活动1盲
作为一名涉足幼儿园园本教研近十年的业务管理者,我深深知道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上,园所培训管理者的眼界、思路、学术水平以及求真务实的研究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幼儿园中负责这项工作的管理者的产生往往却是因为“教而优则管”。这就导致了在业务培训管理岗位上的负责人,虽然出身是优秀的教师,但是缺乏专业引领的管理策略;虽然有满腔的幼教热情和高超的教育水平,但却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虽然积累了
疫情期间,有一天,刘焱老师兴奋地提及她最近在翻译美国有关发展适宜性教育的书。当时因为课题研究的缘故,我正在读刘焱老师若干年前翻译的《读懂幼儿的思维:幼儿的学习及幼儿教育的作用》一书,我暗自思忖,是什么样的吸引力又促使刘老师带领团队在疫情期间开始了翻译之旅?又是什么样的一本书能令刘老师如此津津乐道?后来我荣幸地成为了该书的第一读者。带着好奇,更怀着荣幸读完书稿。恰逢刚刚听完《黄帝内经》解读,了解到中
“牵着蜗牛去散步”本身就给教师自己和“蜗牛们”套上了枷锁,我们何不陪着“蜗牛”或者自己也变成蜗牛,和他们一起去散步呢?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大目标,随时调整小目标,和“蜗牛”散步的每一天也定能让他们收获多多。  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很差,我常常为了一件小事(如洗手排好队,玩具要分类摆放等)重复要求好多次,一天下来,嗓子沙哑,累到瘫痪。但第二天,孩子们依然如故,丝毫没有改善。反思自己的
第一次搭建轨道滑梯  今天,小羽和小锦一同选择了轨道游戏这个玩具。  小羽对小锦说:“我去新加坡的时候玩过一个大滑梯,就像这个轨道一样,咱俩搭一个管道滑梯吧!”  小锦也说:“好呀!我也很喜欢三亚那里的水上滑梯,玩起来可有意思啦!”  两个孩子一拍即合,迅速开始了她们的搭建。小羽把轨道的柱子搭得特别高:“看,新加坡滑梯很高吧!可以从最高的地方滑下来。”小锦也兴奋地说:“我看到三亚的那个管道滑梯是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