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然角靓起来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p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角是幼儿探索自然、增长知识的一个窗口,也是幼儿运用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进行加工和创造的场所,富有魅力的自然角能够调动幼儿探究的兴趣。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办学特色是民办中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西安经发中学从创校之初就提出并落实责任教育。学校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利用教育科研提升教师素质。通过学校制定严格的教科研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使责任教育内化到每位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的点滴之中,促进学校长效发展。  关键词:西安经发中学;责任教育;课题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
运算定律与性质是计算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学习内容,是四则运算的“等价变化”规律,一般在整数四则运算中探究相应的定律与性质,在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中进行推广。运算定律与性质是四则运算中客观存在的规律,而在简便运算时体现了它的价值,因此,由整数四则运算中获得的运算定律与性质、形成的简算意识,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是否能够自觉灵活地应用,是检测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的重要指标。下面以“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数学,是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支柱学科之一。中职数学教师不应当仅仅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应当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改革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处理现行教材、讲授知识和技能,竭尽全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本文从导语生活化、新课专业化、作业层次化三个方面,谈谈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  一、导语生活化  导语生活化,就是在新课的导入部分,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本文主要从课堂问题的功能、课堂问题设计的原则、用好用活课本例题习题等三个方面探讨设计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问题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课堂问题;高效课堂;高效设计;原则;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0 -01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其中课堂问题是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
单元形成性评析课是指在单元形成性检测之后,结合检测分析,引导学生对单元学习情况进行评析与改进的课型。它是复习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元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对这一课型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实际教学中,单元形成性评析课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教师批改后一发了之;有些教师把其作为成绩表彰或检讨课,通报最高成绩、平均成绩,表扬成绩优秀与进步的学生,批评测试不理想的学生;还有些教师
摘要:长期以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在听说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法教学和复习课教学等课型中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问题。为了探索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笔者主持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该课题针对课堂教学中各种课型存在的问题,设置了构建高中英语课堂听说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法教学和复习巩固课型的有效模式研究共
纵观绍兴市2009年~2012年的中考数学试卷,不难发现,有一个基本数学模型犹如一棵“常青树”,伴随着我们四年的中考。究竟是怎样的情结能在中考试卷中连续“坚守”四年呢?我们又怎样看待命题者的这份执著呢?她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又有什么重要启迪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先从基本图形的模型说起。  一、追根溯源,提炼模型  题目1:义务教育教科书浙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P.164例1  如图1,已知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论影响,班级授课制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偏重讲授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行为的训练。中职生源本身存在较大差异,各种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同步的课堂教学节奏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满堂灌更让优生严重吃不饱,差生吃不消,这种授课方式往往造成两极分化,使不少学生失去信心,并直接影响着有个性有特长学生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最终
摘 要:本文以笔者学校职业心理辅导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为例,介绍了笔者学校针对中职生的职业心理特点和辅导任务,积极探索和创新职业心理辅导内容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职业心理品质的过程,以期为中职学校开展职业心理辅导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成长?心理品质?课程开发?案例  近年来,笔者学校在调研中发现,有60%以上的学生不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存在自卑心理;有40%左右的学生,到企业初期表现出明显的不适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所培养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换句话说是面向市场的,只有被市场认同的高等职业教育才是成功的。要想被市场认同,就必须按市场的需求培养人才,更具体地说就是按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来实施教育培养人才,因此,产学研的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在产学合作中只有达到校企双赢,实现校企的互动,才能保证产学合作的人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