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口语交际能力训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GKD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口语交际课,正是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必须上好口语交际课,重视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创设情境 灵活训练 提高能力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带来了生机。新课程理念为语文功能的充分发挥填补了空白,其中尤為突出的“口语交际”项目的出现,独树一帜,占有语文教学显著的重要一席,有力地体现语文教学之素质教育。
  因为我们知道,学习语文的落脚点一般地表现在“说”和“写”。而且常是“说”于“写”前的逻辑表现。而口语交际所引发和具备的素养是多方面的,它需要机敏的思维、丰富的词汇,恰到好处的外在表露如言谈举止、表情达意、待人处事。它是一种动态中的语言活动。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中,素养是不容忽视的。
  过去的传统教学,虽把“听说读写”挂嘴边,却因应试教育作梗,“四大金刚”往往被遗忘,排挤,甚至被放弃“说”这一“大”问题。那种课堂上的问答式,只是形式,单调与呆板的。即使渗透了“复述课文”这一招也是非不得已的。这便是语文教学的失误与教训。而今是现代社会,多么需要包括口语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我们再也不能误人子弟,贻误时机。小学之所以设置口语交际课,正是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为此必须上好口语交际课,重视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我想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打破沉默,动起来
  应试教育让学生沉默了太久太多。“一言堂”充斥教室,“题海战术”围绕左右。“一分定高低”、“一考定终身”束缚学生手脚,让他们无所适从,无可奈何,课堂气氛沉闷!只有教师的口沫飞溅,滔滔不绝,剩下只有学生的“仰人鼻息”般听从。这种沉闷,这种沉默该打破了,而且要彻底地打破。让学生动起来,同时要人人真的动起来。一破一动,关键在于动。而要动起来,切入点在于寻求学生的动因,这动因就是信心和兴趣,有了信心就有胆量,有了兴趣就有了钻劲。信心与兴趣源于成功尝试。学期初学校召开了一次“防治碘缺乏病”的报告会。会后,我以此为契机,在班上展开一次“防治碘缺乏病”口语交际活动。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和询问大人们的相关意见,并发给学生一份材料,同时要求学生结成小组交流看法,到时要带上百克食盐及自己书面写成的材料。课上教师自带试剂,也同样打来百克食盐,临时调整学生在课桌椅排放,围成正方形,让学生围在一起面对面对话,组与组对话,师生对话,围绕议题,开展口语交际,当面锣当面敲,畅所欲言;当面质疑和释疑,集思广益。还现场每人一试自家食盐,了解含碘情况,一睹为快,自身体验,自我认识。
  2、走出课堂,活起来
  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与体现是为了让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终身学习、工作与和生活所用。从手段入手,从目的着眼,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就不应该只囿于课堂完成,虽然通常办法是以课堂为主阵地进行。但它毕竟有局限性,至少会束缚学生手脚,表现出“失真”的味道,即使情景入情入理,也有不实之嫌,这或许是一种潜意识的“共识”。寻求解脱的办法很简单且也很复杂,那就是与学生一起走出课堂,到社会实践中去到大自然界里去,到实实在在、活生生的生活中去。这一走出去,可真的把口语交际搞活了,活得五花入门、异彩纷呈。遇到什么事总会想,遇到什么事总会说,遇到什么问题总会解决。通过各自的口语表达,不仅能表情达意,口语流畅,迅速传递信息,而且能从态度、情感、行为、举止、仪表、神态恰如其分地流露,这难道不是我们所希冀的吗?
  有一回,班上以“我到困难家庭中去”为主题进行一次口语交际体验,要求每组四人同往一个家庭,注意到家后要察言观色,开展对话,返校后梳理交流等等。
  果真不出所料,一个班学生竟然似炸开了锅,一出教室,学生中就沸扬起这些话题:“我们到驼背爷家去”……一阵喧哗后,学生们都各就各位了。我作为老师有意掺和到几位平时“金口难开”的小组中,可到了一户单身老汉家,学生们都亲昵地老汉打起了招呼,入门落了座后,很有礼貌又很善谈地与老汉攀谈在一块。攀谈中把单身老汉的孤独与寂寞驱尽,学生们的话语在屋内回荡。出乎意料,在班沉默寡言的孩子一到实际生活中有如此表现。在我心中蒸腾出学生的思想,行为、言谈要在于实践运用中去学习、锻造。这正是迎合实践创新教育的需要,所以走出课堂,大有裨益,真的活化了口语交际啦!
  3、平起平坐,亲起来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总把“生活即教育”一再告诫我们,这种教育观应该深信不疑地让我们接受。试想,倘若不能与学生平起平坐,何谈生活即教育呢?其实只要进一层地思考,我们会发现“生活即教育”已经是新课程理念的先见之明了。因为现代的教育观要求的是与学生一道走进学习情景中。师生共同去探索,去研讨,去寻宝。这样不就是要我们作为老师,要从心里感觉到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学才是唯一要追求的。打破“教师、教材、考试”为中心的沉闷。可不就是生活即教育吗?岂能不与学生平起平坐吗?
  如此这说,平起平坐和学生们亲密起来,要求教师要有更高的水准、更高的人格形象,更贴近学生的细枝末节。学生才能信任你、尊重你,才能和你亲密起来,才会从你那里学到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终身受用的本领。如此这般,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就会顺水推舟,水涨船高。
  4、给予些方法,变出来
  学生学习语文大多以口头表达进行的。所以学习口语交际,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充满机会,而要达到预期目的,我认为很有必要提供一般的方法给学生去思考、学习与运用。就拿按照顺序说话吧!
  (1)抓时间顺序去想去说。如第七册《四季的美》就以春夏秋冬四季美的地方展开思考和表达。
  (2)抓住空间变换顺序去理解去介绍。如游记一类文章,则思绪随作者走,似一路走来,同时告知他人,别有一番韵味。
  (3)学逻辑分类法去理清去说明。先总述后分述。先整体后局部,或反之。条理清楚,类别明确。如说明文或科学小品文。还有那写景状物文章。像写动物的就有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要求分明;像写植物的常把生根长叶开花结果逐个理出等。如此一一道来,可入耳入心的。
  当然了,方法很多,而且常于变换中,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成功于细水长流,成功于潜移默化,成功于循序渐进,自然还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其他文献
都说语言是一种艺术。是的,一场唇枪舌剑,让凶恶的歹徒放下了手中的枪;一声温存的问候,温暖你冰冷的胸膛;一句鼓励的话语,能让人成就一番伟业……教师的语言更是一种创造人才的魔力。  站在课改的第一线,让笔者感觉最深的是,当今的教师变了,变得更可爱了,更容易接近了,更让学生信任了。而教师的这种变化表现为角色的转变。现在的教师,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成长的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居高
期刊
针对电动轮汽车的鼓式制动器,介绍了有关重型矿用自卸汽车制动性能试验,诸如行车制动能力,鼓式制动器的磨合,静制动力矩的测定,总制动力矩的测算,以及制动鼓温度的测定等。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读、思、议、练,并有机地把它们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今后更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读思议练 自主学习 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今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心任务。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如何在上课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其主动地参加到课堂上来显得尤为重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独具匠心,设计精心可以创设出亲切而有趣味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因此每节历史课设计成为了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新课改的理念是很好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却没有掌握好学生自主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关系,也没有协调好教学手段的应用和教学目标达成的关系,没有
期刊
期刊
20世纪是个信息量、知识量都在不断膨胀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的信息量和数据急剧增加,随之而来数据与信息中的不确定性也更加显著。模糊集理论和粗糙集理论正是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上世纪后半期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两们新兴学科,在近四十年的发展中,模糊集理論和粗糙集理论在各个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成为信息科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确实,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作为教师不要精心去打造自认为充实的课堂教学,他只是一个学生个性的“场”,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释放,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去张扬学生的个性呢?我认为可否这样试试:  一、在課堂上张扬个性  1、多设计开放问题。在课文问题设计上,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性”的
期刊
方剂,作为祖国传统医学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应用形式和主要手段,二千多年来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从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五十二病方》,到收方96592首的现代权威性方剂辞书《中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一、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