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吟(散文诗组章)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梨花里脱胎
  素洁。淡静。清幽。
  远离喧嚣与红尘,与纯真和素朴相辉映。洁身自好,守身如玉。大地之上,乡野之中,频频呈现你迷人的仪姿与修为。
  问世间的女子,有谁与你同类?
  访天下的男人,有几人可与你媲美?
  永远孤傲旷放,玉树临风,超拔于芳烈与浓艳,从不热衷于繁华的慕追。
  面对皎皎的梨花,我有点紧张、羞惭,局促不安。问自己,从童稚那边走来的身子,尚余几许清白?一片越来越浊的水在躯体里晃荡。
  远去了,清漪的微澜,高朗的云天。
  不敢面对的从前。浑沌了这么多年,清澈的心仿佛早已走散和流亡。耐不住寂寞和淡泊的清凉。
  我转过脸,背对那一片梨花。它的慧眼能看穿一切,将我隐忧的心灵戳穿。我多么的虚弱和虚伪。而那梨花幽幽的清芬围拢过来,抱住我灵魂的腰身,阻止我的倾斜与迷惘。它照耀我,不厭弃我的从前。抚慰我,摩挲我,细致的砥砺,将我更新。
  我在梨花里脱胎,灼灼之焰让我涅槃。惨白的尸布蒙羞,昏昧的过往断开。我捂住了脸,泪水从我的指间涌溢,涤荡我的生命,那斑斑的旧迹。
  梨花的芳魂附体。
  我对世俗的恶、欲火充满警觉与提防。从前所谓的幸福我已厌烦。不值得留恋,它散发耻辱的气味。我向着高尚的那头奔赴,既使艰辛、悲苦与疼痛也是一种荣耀。因为心灵干净、清澈,散发岑岑的幽芬。
  谢谢梨花的救赎。
  生命虽满眼落照。但不影响灵魂的升华。
  我爱梨花的白
  泛花的天空,煮沸的阳光。一片又一片耀眼的的白,恣意的铺排。
  幽谷光灿通明,寂静嘹亮。
  朗朗之天不是平庸的从前。
  我歌唱这梨花。
  静谧而不失活泼;素雅而不辞妙娟;婆娑摆曳而不轻狂;端然矜贵而又温婉可爱。
  我爱这梨花。
  爱它旖旎的白,温润的白,蕴藉的白,丰饶的白,玲珑剔透的白,妖娆妩媚的白……
  这白,不是凄惋的离愁,不是含泪的幽怨,亦不是冷漠与愀然。
  这白,是生命的肇始与初萌;是细胞,是蛋白质,是精子和卵子;是乳芽和胚胎;是馨美的乳汁;是痛却熠的蚌珠;是精萃的脂膏;是种子隐忍的仁儿;是果实细而嫩的瓤;是冰清玉洁的女孩儿;是美人儿的明眸与善睐;是犀利的剑芒;妖娆夺目的闪电;是东方欲晓的曙白;是翻腾飞沫的滔浪;是黑暗的畏怯、震悚与惊骇……
  这白,与死亡无关,与绝望无关,与阴鸷和腐朽无关。它是新生的力量,是一切梦想的底板;是心灵磊落和坦荡;是一切光明与希望的去处;是豁然开朗,幽暗的心情突然的茅塞顿开;是真理的坚守与独白;是空是净是无极,是道是玄;是道之道,玄之玄……
  梨花,抵上我的心灵的屋檐。殷殷的提醒与召唤……
  用飘落的梨花垒筑一座月光的白塔
  风,窸窸窣窣。
  瓦蓝的天空下着阳光的雪。
  梨花飘落……
  仿佛天使们刚刚在这里欢舞过,光洁的小脚丫踩下了密麻的脚印。她们去了何方?
  五龙宫陡峭的台阶上亦有她们的足迹,星星点点,是不是她们簇拥着,返回了天宫?
  梨花的雪,阳光的雪,纷纷扬扬,大地宽厚的肩担起这繁丽的星光。颤悠悠的银河,弯曲的扁担。
  奔赴的时光……
  光荣的梨花卸任了,欣慰的洁白与舒畅。没有遗憾,亦没有流连。大地的事业在往前推进。高展的梨枝继续在阳光和风雨中奋发,去成就和圆满着甜美的梦。而我的脚步于此徘徊,呼吸和上了春天的光芒。
  我弯下了腰,要把飘落的梨花一瓣瓣拾起,用虔诚的心垒筑一座月光的白塔。
  天鹅落在了大凌河
  洁白的啼唱撩醒孤寂的大地
  盘旋、滑翔、翩翩而舞,嬉戏吟唱——
  天鹅落在了大凌河;
  无数只天鹅落在了大凌河。
  梦样的河水,孤寂的大地被撩醒,喜出望外,受宠若惊。
  粗砾的辽西,拥挤的荒凉,萧疏而枯索的容颜,何以令众天使如此的青睐,纷然的投怀
  凭我的感觉,那荒秃的山岭有点尴尬,寥落的原野面露愧色,结着鹊巢的杨槐树也有点手足无措。
  只有辽西人的热情、直率、良善的内心与美丽的天鹅有一点洽契。
  当然,还有牛河梁、凤凰山;有舍利子、战国红;有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孑遗;有一亿四千年前的繁茂与丰饶的存根。
  杳缈声远的史前,让天鹅们不尽地追念和怀想?
  天鹅是不是从前的龙鸟?
  莫非它的血统还在,DNA还在?这块土地是它的故乡?
  天鹅也有守望?也有浓浓的乡愁?!
  事物总是有着某种秘密的联系。反正天鹅不会突然心血来潮,于荒莽之地落脚。
  而我想的不仅是这些,我要说的是:辽西你就那么心甘理得,受之无愧吗?我怎么总是感觉是七仙女爱上了穷小子董永;荒寂的山上开出了嘹亮的奇葩;一株低矮而沧桑的老榆树落上了金凤凰;一片轻浅之水竟然被天使迷上。
  天鹅落在了大凌河上,这是对辽西大地的激赏。那里的人民和公仆应该好好想想,怎么拿出你丰饶而清澈的水,美丽又娇娆的好河山……
  天鹅欣慰,天鹅不悔。
其他文献
每到傍晚雨才停一会儿。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十八天,在太原府近二十年的秋雨史上,今年算是彻底刷新了二十年前那场大雨的记录,而且从目前气象局的预报中可以得知,这种天气还会延续四到五天,到底是四天还是五天,太原府人并不计较这个,尤其是老年人,对气象局的预报总是嗤之以鼻——他们从年轻人口中打听了气象局的预报,其实是为了打赌。这样的“连阴天”,除了打赌,老人们也的确找不出更好的乐子来,他们会以各自对太原府上空
期刊
从一浪高过一浪的忙碌中抬起头来时,这个秋天已经杳无踪迹了。  对秋的依恋,还缠绵在曾经思秋、品秋的涂鸦中。或者,还停留在西域那片金黄得醉人的白杨林畔,并载着她,穿越万水千山,一路飞向心仪已久的胡杨林。  而季节,是不会为遐想停留的,即使片刻也不会。楼前的银杏树,终于飘落下了最后一枚金黄的小扇子。它不会知晓,有一双热切的目光,从满树璀璨开始,就痴迷于这份生命的辉煌。欣赏在眼,捕捉在心,珍藏在镜头里,
期刊
梦中的房子  小时候随爷爷到森林里打猎,那丛林里有一栋小房子,房子的墙体全是一整根木头一整根木头做的,小房子里面就一大间,走进屋子里能闻到木头散发出的清新香味。里面有床,有水缸,有土灶,有一个水缸里还养了鱼。主人的猎枪和弓箭,蓑衣和斗笠都挂在墙面上,离灶台不远的墙壁上挂着一节刀割过的腊肉和一只烘干的野山鸡。  外面的土台阶上堆有柴火。前面栽了两棵梨子树,去的时候正是梨子成熟季节,主人摘了一个给我吃
期刊
天,连阴了数日,闷。潮湿的心情,无处晾晒,把人压得疲惫不堪。  今早醒来,终有一丝凉风拂过,心情也因此开朗了许多。  远处的风缓缓吹来,轻轻翻動着路边法国梧桐那肥大的黄绿色的叶子,我在想,如果是近处的风,或许会更猛一些,那么,几天来的闷热就会随着叶子的欢腾呼啦一声走远。  大院里的那几棵白杨的叶子,在晨光中欢快地舞蹈着,小巧玲珑的叶片,如碧绿的钻石,晶莹剔透,静心细听,有“叮叮当当”的声音隐约传来
期刊
那年冬天,我参加黑龙江省文联的笔会,从鸡西乘车返宁。他一直相伴左右。我们并不同路,他是绕道相送。  十天的笔会,我们相识。同是写诗,风格也相近,还在几家杂志上数次同刊。此次得见,除了感慨人世间的机缘外,还颇有惺惺相惜之意。由于年龄相近,又同是来自南方。有几位大哥大姐就生出了撮合之意。言语间逗趣不说,还在笔会结束时的联欢会上,让我们合出一个节目。他会唱,我善舞,倒也配合得默契,赢得满堂彩。  我本不
期刊
40出头的他,是一家国企老总,对工作对家庭恪尽职守,与妻子相处十多年,忠诚不二。  但是最近,妻子感觉到他变了。本来很少上网的他下班回家后,再也不喊累了,总是一头栽进书房里,挂在网上聊微信,一聊就是大半夜。妻子尊重他,心想他肯定是在与一些重要的客户谈业务。因此,好几次想提醒他别伤了身体,但都打住了。  这几天,妻子看到他越来越憔悴,一个晚上,终于忍不住趁他到洗澡间的空隙把电脑关了。他知道妻子是为他
期刊
想起故乡的老石磨,  带我又走进记忆的长河。  碾不碎的春夏秋冬,  转不圆的日出月落。  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  称量着微薄的收获。  想起故乡的老石磨,  仿佛是昨天从眼前闪过。  筛不掉的酸甜苦辣,  簸不净的喜怒哀乐。  在那段饥寒的岁月里,  装载着太多的困惑。  啊,故乡的老石磨,  那是一生不想回首的诉说,  老黄牛疲劳的蹄印,  踩出一圈圈淌满了泪水的辙。  啊,故乡的老石磨,  
期刊
晨曦,像一场突如其来的燃烧,从河的这边蔓延到河的那边。我习惯性地倚在一棵柳上,这棵柳必是陪了我一个冬天,忽而探出一丝微笑,在我的情感即将化为灰烬的时刻。  有的柳变得灰暗,那种暗让我猝不及防,周身是一种濒临毁灭的暗,枝上那些残留的叶片,多余得让人不解。在这种幽暗中,空气中荡起难以观见的慵懒。有的柳却闪着一种光亮的黄色,近似透明的黄色。枝叶张扬。冬的斗志和决绝就不是一般的了。弄不明白柳和柳之间的微异
期刊
母亲——写在母亲周年祭日  那时,我就坐在你的身边  我能握住你的手  却握不住一秒钟的时光  你给我的三十七度  我还原不了你身体的温热  除了悲哀,我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  打不开时间的死结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你生命的指针悬停于死亡的刻度  那是个多么晴好的秋日  我的天空已一片漆黑  拂去记忆的灰尘  那些经年的影像依然清晰  我至今还保留着那张发黄的照片  是在一周岁时你抱着我的合影  
期刊
一条干净敞亮的大道,把我送入群山环绕之中。凉风习习,车窗外闪过远处近处的绿意朦胧,让心一直浸淫在“闻道春还未相识”的意境中。这是一次颇有深意的采风,我不想痴迷于城市假山中的流水淙淙、住宅小区里的花团锦簇,我要到这大山深处寻找春景别样的气息,别样的风姿。  车在一个岔路口拐弯,驶进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名叫上射垛,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山村不大,一条主街道,几条小巷,三十来户人家,一家一户的院落依着山势规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