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与酒,谁人皆可拥有?

来源 :飞魔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479102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一日晚,南方再次开启了入冬模式。随后,小编发了一条朋友圈:真冷啊,回寒天。来自圈内好友的评论如下:
  *来我怀里;
  *你妈喊你回家穿秋裤了;
  *多穿点,实在不行你用意念支撑,想想当初的古人;
  *来我大北方快活啊!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
  果然是北方人在室內享受暖气,南方人在屋里裹紧棉被。尽管小编在长沙的寒冬里瑟瑟发抖,但一想到诗人李白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由得开始同情古人:他们没有暖气、空调等现代科技的加持,没有围巾、手套、暖宝宝等御寒神器的护佑,独靠一身正气真的可以熬过漫漫寒冬吗?他们都是怎么迎接春天的?
  1.涮火锅,品美酒
  古人有云:“食、色,性也。”小编以为,御寒之根本,则为食。
  对于吃,吃什么,素来都是有一套说法的,比如“冬吃萝卜夏吃姜”“ 立冬补冬补嘴空”。冬季天气寒冷,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
  按中医的说法,牛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秋冬季节吃牛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实在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而小编在冬天里最愉悦的事情就是约上三五好友,在火锅店齐聚一堂。
  令人意外的是,古人以食御寒的办法也是火锅。经过小编查阅资料后发现:火锅从来就不只是现代人餐桌上的宠儿,这门饮食艺术在商周时期就非常流行。
  火锅,古人称为“古董羹”,因为将食材放入汤水中煮沸发出“咕咚”声而得名。
  商周时期,青铜器文化繁荣昌盛,人们制作出炊具和盛器的结合体,就已经有了火锅的雏形。随着时代的变迁,火锅的展现方式也是层出不穷,由汉代的“五宫格”到陶渊明创的“菊花火锅”,火锅类型也变得更加丰富。
  除了火锅,美酒也是古代驱寒必备的饮品。“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一首20字的小诗就把古人冬夜与朋友围炉对酒的情趣表现出来了。
  不禁发问: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小编捂脸:嗯,还挺远的。
  那不若效仿古人,与三五好友相约吃火锅、品美酒,静待冬日结束吧。
  2.火盆,汤婆子
  近日,小编在追一部很火的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中有一幕是这样的:由于他们没有分到屋内取暖的炭石,卫小娘对小蝶说:“用这些个灶炭多烧些热水,晚上灌汤婆子,你的床榻里,也多放一个。”
  从剧中可以发现,古人可以通过烧柴炭来取暖,不管是炭盆、手炉,还是汤婆子,都是冬日里温暖的重要来源。
  但炭盆中的取暖材料也随贫富差异而有所不同。富裕官僚人家可以用乌黑发亮、燃烧持久的炭取暖,穷苦老百姓家大多只能用稻草、秸秆取暖,还有人用牛粪取暖,牛粪虽然能燃烧供暖,但取暖的人必须忍受难闻的味道。
  手炉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制,炉内装有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
  汤婆子和暖手炉跟我们现在的热水袋的原理类似,里面灌热水,主要用来焐脚,既可随身携带,也能放入被窝中。一般用铜或锡制成,此炉又称为“脚婆”“汤媪”。
  小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汤婆子”,默默抱紧。
  3.发达的“烘暖系统”
  日常的器具御寒能力毕竟有限,古代宫廷为了保暖,往往采用的是大规模的“供暖系统”。
  早在秦代,宫廷就已经采用火墙和壁炉维持室内温度。火墙是空心墙,墙下有火道,添火的炭口在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以顺着空心墙,传递到整个大殿。为了保证热力通畅,在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气孔排出。
  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温暖如春。
  考古学家在秦长乐宫遗址曾发现火墙,以两块筒瓦做成管道,与灶相通,用来取暖,在咸阳宫殿遗址的洗浴池旁边还有三座壁炉,似为古时候的供暖设备。
  汉代,宫中设有温室殿,以花椒为泥涂室做保温材料,再挂上锦绣壁毯,设屏风,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冬天自然不会感觉寒冷。而椒房也因为其温暖和芳香的特性,多子吉祥的寓意,成为皇后居所。
  汉代皇宫以花椒为保温层的方法,也被后人效仿,《世说新语》记载,西晋首富石崇便“以椒为泥涂室”,南朝庾信《梦入堂内诗》中也有“香壁本泥椒”的记载。
  这这这……就是北方的地暖吧?
  羡慕嫉妒恨哪!
  在查阅资料并且科普完之后,灭掉了小编对于古人的同情心,反而更加觉得南方的孩子们,真的太惨了。故而回复了小编朋友圈的那位朋友:古人过得比我们好一百倍!
其他文献
前情提要:陵烟与沉玉被困阵法中不得而出,恰逢他人出手相助,没想到这人还是个老熟人!得救后两人火急火燎赶回家中,一个故作镇定一个小心翼翼,生怕暴露了身份。成亲当日,神尊得知自家娘子竟然最讨厌凤凰,这可把神尊大人郁闷坏了!  当陵烟准备尝试其他办法的时候,一道清冽的声音自旁边传来:“鲁莽。”  陵烟冷哼一声,回头看去,那边沉玉正轻轻掸去白衣之上的尘埃,神情平静,却又带着一副与生俱来的孤冷,语气淡淡地道
期刊
题头:刺入心房的长剑,是冰冷的魔咒,会束缚苏欣善一生,哪怕到了阴曹地府,也只能遥望高高在上的皇帝——不能见,不能爱,唯有痛苦煎熬。  【楔子】  春风轻拂杨柳岸,鸟语齐鸣花香院。  一顶花轿,一墙“囍”字,院内一派祥和景象。两支红烛,一双璧人,堂内众人乐歪了嘴。  “一拜天地——”喜娘高喊,尾音绕梁旋转。  新郎官一脸痴傻,视线频频瞥向那红艳的喜帕,似是忍不住想赶紧瞧一眼夫人的绝世容貌。耳闻跪拜天
期刊
年初六那天,送最后一位朋友离开老家,大家又各自在五湖四海工作生活。  大家都說现在的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越来越没有意思了,可是对于大多数在外漂泊的年轻人来说,只有过年才有机会和曾经的朋友同学相聚。  所以我现在还挺喜欢过年的。  春节几天假,能凑齐一桌朋友也不容易,大家的话题绕不开回忆学生时代的事情,总有一个自带相声天赋的人挑起欢声笑语,将大家带入一幕幕学校的画卷中。  故事总是从那个身材矮小的教
期刊
春节假期最热门又棘手的话题,你妈逼你结婚了没。  在广州上班的表妹回家第一天就摆出了“非暴力不合作”态度,拒绝一切介绍和相亲。我坐在沙发上一边玩手机一边看着表妹与各位三姑六婆舌战,只懒懒地说了一句,她不想去就别逼她了,立刻被喷到墙角瑟瑟发抖。唉,婚姻选择对象自由了,然而结婚年龄却并不自由。  当晚表妹耍小脾气,午夜两点也没回家,直到我开车将她从她闺蜜家揪回来,她在我车上告诉我,她的闺蜜患了婚前恐惧
期刊
一  天界辞旧春来,红豆满八百整岁,恰逢易玦了结了手头的事务返回圣莲宫。  九霄垂光之上,莲花埠千顷仙莲,深红浅碧交映遮盖。  红豆垂首敛眉随众人在殿门恭候,仙鹤壁青唳鸣四方,乘云而下,立在上头的人清风霁月,气势睥睨。  神鸟一振翅三千里,上一秒还远在天边,下一秒便已经到了眼前。易玦顺着平缓的鹤翅缓步下来,身后还紧跟着一个粉衫姑娘,少女明媚,举手投足皆是动人。  跟着易玦从方丈山议事回来的随扈吩咐
期刊
秦挽裳,一个来自懒惰星球写文六年,但是写的并不多的小仙女(自封)。梦想是写一篇甜宠现代文,但挖的坑全是古代虐文。新的一年,梦想一定会成真(自己觉得)。最新脱线甜文《遇匪》上市,虐文《暗卫》在售,总有一款你喜欢。微博@秦挽裳,关注了本仙女,你也会成为一个懒惰的仙女。  很久没有出现在杂志上啦,自从上了班,就觉得自己越来越懒了。每天睁开眼睛就暗暗告诉自己,今天一定要写多少字,要把新文的大纲整理好,要把
期刊
前言:她是我七大姑家的八大姨家的儿子的妹妹的侄子的女儿,算起来我是她叔叔,好在……我们没有血缘关系。  【1】初识宫兰兰  林木从会所里出来取车的时候,看到路边蹲着一个长头发女孩,那女孩正对着下水道口呕吐。他嫌恶地匆匆避开,等从停车场开着车上来时,又看到几个染黄毛的男青年围住了先前呕吐的女孩,那女孩在人群里挥舞着手,脚步踉跄,想来是喝醉了,而那些男青年一个一个笑得坏坏的,显然是不想干好事。  林木
期刊
那天是大寒,一年之中最冷的一天。  到底有没有下雪,慕离已经记不清了,唯记得满陌的荻花因着那人跑动而飞起来,视线就只剩下满目的白,那白究竟是雪还是荻花,慕离分辨不出来。  1.大寒  “祭司大人,端木大人在后殿等着您。”宫女的声音怯怯地传入慕离耳中,她收回游走的心神,淡淡地应了一声:“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身后是宫人脚步声渐行渐远的声音,慕离在原地又站了一阵子,祈神殿外种着一颗桂花树,浑圆的月
期刊
导语:相信爱看小说的人基本都看过穿越文,不管是清穿还是唐穿还是架空穿,里面总会涉及各种各样的职业,走仕途的有将军、丞相、六部尚书等,不走仕途的从商从农或从医,总之五花八门。假如现在有个机会让你回到古代,你希望你从事什么职业?假如你真的从事了这个职业,又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罗胖胖  梦想职业:首饰匠人  从小到大我都很喜欢珠宝首饰,小时候就经常偷偷拿妈妈的珍珠项链戴,不过那会儿喜欢只是单纯的喜欢,
期刊
前言:都说人生无悔,那是赌气的话。如果真无悔,那该多无趣。  1好一个不能自拔  霍仲衡端坐在办公桌前,面色阴郁,目光深沉,正仔细翻阅手上的文件。  夏日初升的朝阳从落地玻璃窗口灌进来,明亮得有些刺目。李助理看了下腕上的表,时针指向九点十五分,这代表他的老板已经看了这份文件整整半个小时,完全不符合他平日雷厉风行的作风。  他蹑手蹑脚地走向窗边拉上窗帘,室内光线恢复了正常。霍仲衡终于将目光从那文件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