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房产只为“叶子”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4月28日这天对于沈阳苏家屯区褚贵村的徐光来说可真是个好日子,几个客人从美国远道而来,考察他的种植大棚,徐光详细地给他们介绍种植情况,因为这几个人或许会给他带来新的财富机遇。
  这批客人代表美国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来这里考察投资项目,而吸引他们来的正是徐光大棚里种植的一种看上去很普通的叶子。
  徐光大棚里的作物叫紫苏,属于一年生的草本科植物,也是朝鲜族常见的大田作物。徐光的这片基地共1700多亩,种植紫苏1000亩,如果能吸引到资金,他准备利用这些紫苏建加工厂,这会是他事业又一次腾飞的绝佳机会。
  在褚贵村当地有很多朝鲜族农户都在种紫苏。这么常见的东西,居然还能引来外国人给他投钱,大伙都觉得这是件稀罕事。
  然而,正是靠着小小的紫苏叶,徐光在三年中赚了1000万元,而且引起外国风险投资公司的注意。其实,三年前,徐光对紫苏也是一无所知。
  
  回乡种紫苏
  
  2005年以前,徐光在沈阳靠倒房赚差价,挣了不少钱。2006年春节过后,徐光想给家乡褚贵村投资做点事,于是捐了60万元帮助村里,建设四个大棚种韩国白菜。两个月后,徐光发现早该建好的大棚,只七零八落地建了一些。“我瞅着他们的工作和效率就来气,我5天就能干完的东西,他们一个半月还没干完……”徐光当时就决定自己干。这时,他发现在这个季节,一个大棚里居然零星地散种了几棵紫苏。
  紫苏一般都是夏季上市,这季节本没有能采摘的紫苏,纳闷之余,徐光打听到,原来村里有人研究出紫苏的反季节种植。
  因为具有药效,紫苏在我国其他地方一直被当做药来用。但朝鲜族却把紫苏当成日常的蔬菜,用紫苏叶包肉或者炖汤。“它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清香味,包肉它能解一部分肉的腥味,所以用它包的肉特别好吃。”春节前后紫苏一斤的价格在40元左右,于是徐光决定把剩下的几个棚都改成种紫苏。
  徐光打听到最会种紫苏的是一个叫杨士云的人,杨士云研究种植紫苏有5个年头了,家里也种了100多亩的紫苏。于是,徐光决定去请他来帮助自己。
  徐光找上门请教杨士云反季种紫苏,没想到杨士云态度冷淡,徐光找了好多次都被拒绝了。“你们别干了,你们也种不好这个东西。”杨士云不愿意来,徐光只得自己慢慢摸索着种植。
  
  遇到种植难题
  
  2006年10月的一天,徐光照例到大棚查看,发现长到20多天的紫苏,有一部分开始开花。植物开花在徐光看来很正常,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连续几天紫苏都不再长叶了,并且开花的紫苏越来越多,徐光意识到这可能是严重的问题。
  徐光种紫苏就是靠卖叶子赚钱,一旦开花以后,叶子就停止生长。预计能赚几十万元就这么泡汤了,这时他又想到了杨士云,只得又硬着头皮找上门。
  徐光找上门好几次,杨士云终于说出了原因,原来这几年冬季种植紫苏在苏家屯只有杨士云一家,市场上供不应求,徐光一上来就种那么多,杨士云怕他学会以后,自己的生意受影响。
  徐光表示愿意把基地纯利润的5%分给他作为股份,前提是让他来基地当技术员。
  杨士云考虑再三,觉得占有股份不仅挣得多,比自己种还要更轻松,于是答应了徐光的要求。
  杨士云告诉徐光,种紫苏冬天因为光照少,所以导致开花,只要在大棚里安上日光灯,增加光照,把温度控制好就能避免。
  
  卖掉房产扩大种植
  
  2006年12月,徐光的第一批紫苏上市。他亲自到沈阳紫苏销量最大的西塔农贸综合市场找买家。
  徐光找到了商户李江,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李江的紫苏主要发货到外地,需要量大,每天都要几百斤的紫苏叶。当时,徐光每天只能供应给李江100斤紫苏,但是这远达不到李江的需要量。同时,别的摊位也开始向徐光要货。这激发了徐光扩种紫苏的信心。
  两个月后,徐光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把沈阳的17套房子全卖了,还有4个门面房。
  2007年年初,徐光筹集了1000多万元,租了村里的地,建了170个大棚种植紫苏。到2007年中旬,徐光大棚里的紫苏每天都能达到6000斤左右的供应量。
  通过西塔农贸市场,徐光也把紫苏卖到了其他朝鲜族人比较多的城市。徐光平均每天的利润在两万元左右。
  2007年5月的一天,徐光到西塔送货,在卸货时,无意中听到隔壁的商贩在议论紫苏的价格,这一听让徐光吃惊不小。
  “批发商他不认识我,他顺嘴告诉我说这个地方有一个基地,专门给他们送,然后他们再卖给韩国人,他们就挣一个差价。”紫苏平时能卖到35到40元一斤,而商贩转卖给韩国客商一斤竟卖到80元。徐光本以为自己赚了一大笔钱,没想到获利最大的却是经销商。
  
  生意做到了国外
  
  如果自己能跟韩国客商直接交易岂不是赚得更多?
  于是,徐光开始寻思直接找韩国人做紫苏生意。他一直向朋友打听韩国客商的信息,终于有一天,通过朋友的引见,徐光见到了韩国客商金日东。
  “韩国人吃紫苏叶,就跟中国人吃蔬菜一样,每顿菜,每顿饭都得有。”在韩国紫苏的需要量大,而他们当地的产量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大量紫苏需要靠进口。金日东就是专门收购中国紫苏到韩国的。
  金日东也想在中国找到种植基地,所以,他们两人很快就达成了供应鲜紫苏的协议。当时金日东就以一斤鲜叶60元的价格,买了几百斤的紫苏。
  徐光想和金日东长期合作,可是一个月后,他发现长期合作实施起来不太可行。原来,金日东一次要货就是十几吨,鲜紫苏每天采的量有限,保存期也只有十几天,根本存不够发一次货的量,怎样才能把紫苏保存时间延长?
  徐光开始琢磨起了用韩国泡菜的方法,试验腌紫苏。3个月后,徐光终于试验出了一种适合韩国人口味,又保存时间长的腌紫苏。
  2008年年初,当徐光把腌制好的紫苏拿给金日东时,金日东当场就决定要与徐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08年4月28日,美国的风险投资商也找到了徐光,他们看中的也是紫苏的发展前景。如果能和他们合作,建成加工厂,徐光的紫苏生意就能上一个台阶,卖到世界各地。(编辑/若邻 插图/蔡朝阳)
其他文献
这是一项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的创举,甚至在林一平为拍卖业务而四处奔走游说时,这个新兴概念仍被斥为“大逆不道”。“那个时候大家的思维还没跳出计划经济的框框……”    从最初的罚没物资、BP机号码,到央视黄金时段的天价广告,拍卖物的悄然改变勾勒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轮廓。林一平,上海拍卖行总经理,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副会长和发起人之一,因屡屡创造中国拍卖行业的“第一”,被媒体称为“中国拍卖业第一人”。 
期刊
作为中小企业,没有强势的品牌,缺乏大的市场;没有大的规模,缺乏领先的成本;没有雄厚的财力,缺少推广的资金;没有顶尖的人才,缺乏领先的技术……面对日益增长的成本、越来越强的对手和加剧的竞争,中小企业未来发展之路充满变数,但是强者有强者的路子,弱者有弱者的办法,“强者没有强大到不可被战胜;弱者没有弱小到不能参与竞争”。中小企业实现突围依然有法可循。    跟随法则    跟随法则即紧跟知名品牌或者优势
期刊
位于上海徐汇区夷山路与华亭宾馆之间一处略显斑驳的房子里,住着一位身材不高、曾经在中国资本市场叱诧风云、而后又面临牢狱之灾的人。他就是管金生——    管金生生在红旗下,喝过洋墨水,拥有比利时的两个硕士学位,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代设计者和参与者、被誉为中国的“证券教父”,万国证券的掌门人。1995年2月23日,管金生因一手导演震惊中外的“327”国债事件而折戟沉沙,身陷牢狱,从而结束了其作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温州柳市镇五金电器市场出现了“八大王”,1982年8月,他们作为“投机倒把分子”受到严厉打击,或被关押,或潜逃在外。1984年,他们又奇迹般地被宣布无罪,恢复名誉,全部归还被没收的财产。柳市“八大王”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曲折的缩影,是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标志性人物。    早在1976年,还不到20岁的胡金林,就开始做电器元件生意,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器大王”。当时,与胡金林并称“
期刊
1984年,时任杭州中药二厂厂长的冯根生向旧体制发出挑战,在全国还没有实施厂长负责制之前,率先在全国试行干部聘任制、员工劳动合同制,勇敢打破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成为国企改革的“出头鸟”。    从1972年到杭州中药二厂开始创业至今已整整36年,这段岁月不仅包含了中国改革开放所有的风风雨雨,而且也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种种探索和创造。作为江南药王胡庆余堂的最后一个传
期刊
1988年,他创办了只有一个工作人员的北京和洋新技术研究所。他以点子多和曾经将一个点子卖到数十万元而名噪一时;他所著的《点遍中国》成了当时企业家的必读书。    不成熟的中国策划业的一个早产“畸儿”,传媒制造的“泡沫”。   从某种程度上说,何阳的成名,证明着技术和主意对中国企业的重要性;而何阳的衰败,则说明从科技创新到骗术的距离,并不遥远。    靠出点子走遍全国     何阳是谁?相信很多读者
期刊
1989年,中国的企业改革陷入了“倒春寒”。来自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使很多私营老板产生极大的恐慌感。当时距离“文革”还不太远,人们仍然对十多年前的极左年代记忆深刻。为了避免遭到更大的冲击,一些人主动地把工厂交给了“集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王廷江于当年9月把辛苦积攒下来的家业——价值420万元的白瓷厂和180万元的资金全部无偿捐给了村集体。    春江水暖鸭先知    1978年,改革开放
期刊
回顾当年,关广梅既不是国内承包租赁第一人,也不是租赁企业规模最大的,舆论选择她的原因,在熟悉内情的人看来,是由于对租赁企业姓“资”姓“社”的大讨论,推动和鼓励了经济领域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关广梅的一封信,成为思想解放的钥匙。  “我无论如何不能理解:过去微利、亏损,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的企业反而是社会主义,现在有了利润的企业反而是资本主义,真是怪事!”关广梅的这封信把改革上升到了理论高度,19
期刊
小巧玲珑,咬一口,满嘴流油,那味道,绝了!肉鲜,皮薄,香气扑鼻……这就是在浙江地区家喻户晓的“老台门汤包”。就是这5毛钱一个的汤包,正演绎着一幕现代版的“团结致富经”。    小汤包大利润    绍兴人每天至少要消费15万个“老台门汤包”。汤包店在绍兴有100多家。  这100多家包子铺都和一个今年只有29岁的小伙子分不开,他叫陈庆松。从2002年陈庆松来绍兴开店到现在短短5年时间,就挣了500多
期刊
30年过去了,回首往事,人们不会忘记在这些岁月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的沧桑巨变,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银行业更是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深刻变革。银行业改革大潮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弄潮儿,也铸就了一个个英雄碑。如“人民币先生”周小川、“救火员”刘明康、“性情中人”唐双宁等,他们见证了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全过程,可以说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缩影。在奋斗、转型、改变中,有些人的名字也许已被人淡忘,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