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中国美学,特别是中国古代美学,必须要研究具有体现美本质的“味”,才能理解中国古代美学的内涵以及中国美学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征。本文将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味"的美学历程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是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找其内在依据,第三部分是分析以“味”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美学;历程;依据;内涵
1 “味”的美学历程
1.1 “味”字群的美学含义
“甘”,《说文解字》:“甘,美也,从口含一。”“甜”,《说文解字》:“甜,美也,从甘从舌。舌,知甘者也。”“羹”,《说文解字》:“小篆从羔从美。”“味”字群的字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从权威文字学书籍《说文解字》对它们的解释中,我们初步认识到,凡是能给人味觉满足与享受的对象,古人均以美对之进行解释。
1.2 “美”与“味”的文字学解释
“美”,《说文》:“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中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关于“羊大为美”,清代的文字学大师段玉裁概括道:“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则肥美。”“味”,《说文》:“滋味也,从口未声。”“滋味”,高锈注:“美味也。”从这两个字的文字学解释上看,古人的审美标准,与直接的味觉享受有密切的关系。
1.3 “味”成为纯正的美学范畴
“味”进入文学艺术领域,其端倪首见于孔子《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将音乐之美比喻成肉味之美。《礼记》《老子》中也有相关的以“味”为美的言论。而使“味”成为真正美学范畴的是钟嵘。在《诗品》中钟嵘对“味”进行了阐释,并使其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将“滋味”视为诗歌创作和鉴赏的审美标准,从此,“味”经由文学实践的发展,被推上了纯的美学范畴的轨道,“味”的美学旅程真正的名正言顺了。
2 以“味”为美的内在依据
2.1 以“味”为美与饮食文化的发展
在饮食上,要从食物中获得美的享受,就要具体化到对“味”的调和上。“中国的菜肴素以滋味著称,味被誉为是中国烹调艺术的精髓。” ①《吕氏春秋·本味篇》云:“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筏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去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礼。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有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咸而不减,辛而不辣,淡而不薄,肥而不餱。”先秦时期,调味理论已经很发达,当时仅在黄河一带,调味品就有用到了盐、姜、桂、枣等十余种。在调味过程中还采用了预制调味、烹中调味、辅助调味等方法。由于调味技术的发展,当时出现了很多调味、辨味大。饮食文化得到重视和饮食中对“味”调和最追,其最终目的是获得美的味觉享受。味觉的美是最直接的美。
2.2 以“味”为美与野性思维
列维·斯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一书中,对世界各地的原始部落进行了研究,给我们展示了原始思维的特征。他指出野性的思维是一种无微不至的关心周围事物的思维特征。而这种思维运用到美学领域中,是以“味”为美的思维依据。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由此古代人们特别关注味觉,味觉器官也较为敏锐发达。野性的思维使人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周围及自身,那么他们不可能会忽略自己发达的味觉。
2.3 以“味”为美与古典审美理想
古典审美理想是一种追求情与理,美与善,意与象,诗与乐相统一的一种审美取向,体现了古人尽善尽美的美学追求。这种审美理想在先前时期就已经产生,对中国的审美具有极大的影响。古典审美理想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味”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审美范畴,其特点是符合古典审美理想的。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食”是人能够活下去的前提,而且追求食物的美味能够到来极大的味觉享受和生活趣味。无疑具有美和善的特点。而美味的产生是经过精细调和而成的,是具有包容性的,也符合古典审美理想的特点。诗歌要想体现“诗味”也必须是对赋比兴手法的巧妙融合运用,才能达到效果。“诗味说”是中国古典审美理想的极大成者。其理论不仅以“味”命名,其艺术效果的实现与“美味”的调和理论有相同之处。故以“味”为美体现中国古人的一种高尚的审美理想。
3 “味”的美学内涵
“味”作为中国古典的审美范畴,体现了古人审美中对美与善的追求,体现了民族的审美标准和思维。以“味”为美体现了传统审美观念的女性偏向性。这种偏向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以“和”为美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是礼仪之邦,有着历史悠久的礼乐文化。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将社会上的人分成若干个阶层。为了方便管理,统治者制定了种类繁多的条文,企图达到理顺阶级关系的目的,“礼”由此产生。但由于“礼”是以强制手段体现了阶级的差异性,是硬性的,它不能很好的调节阶级关系。因此统治者推行“乐”,试图以“和乐”来感染人民,使臣敬君,父子和。这便是以“和”为美产生的背景。以“味”为美体现了这种审美追求。“味”最初被引入音乐领域,比喻音乐产生的艺术感染力。用“味”来比喻“声”,其实是用“味”的调和来说明音乐只有“相济相成”,音声相和才能产生艺术感染力。在调味理论中,运用到的“故久有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咸而不减,辛而不辣,淡而不薄,肥而不餱。”也是一种中庸和合的理论。钟嵘的“滋味”说将“味”视为诗歌的审美特征,在《诗品》中,它论述了如何使诗歌有滋味。他指出了要对赋比兴的合理巧妙运用。比兴的特点是托喻委婉,寓意深刻,而其所患在意深,造成晦涩。赋的特点是铺陈细致,但其所患在意浮,导致冗赘散漫。因此他提出要“宏斯三义,酌而用之。”由此看来,赋比兴不是随意用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是有所节制,有所兼顾,体现了中庸和合思想。 3.2 直觉感性的美
女性特征的特点首先是感性思维占优势,其次是体现出思维的短周期性,具有直观、直觉性。在美学领域,同样体现出了这种女性思维的倾向,从而使中国古典美学具有鲜明的女性化倾向。
味觉本身就有很强的经验性和感性特征。古人云:“食无定味,适口者珍。”②“味”对每个人来说都不相同,具有个性、经验性特征。有位名人曾说过,口味是最不应该拿来争议的问题,由于地理环境,地方生活条件和物产等的不同,导致了饮食习惯上的差异,某个地方的人就会偏重某种口味。但对美食的评价标准是一样的,即“适口者珍”。食物适口与否与品尝者的感觉有直接关系。口味因此具有很重的经验性,直接性。
文学批评是文学审美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文学批评体现了批评者具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实践。魏晋时期,钟嵘提出了品第批评法,在批评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品”具有两种基本的含义:“一是指‘品味’,即对富有艺术情趣和韵味的艺术作品的体味和玩赏。二是指‘品评’,即对批评对象的艺术作品在等级、差别、高低、优势的辨析。”③中古古代三大诗学阐释方式:象喻、摘句、论诗诗。这三种诗学阐释方式都是这种“品味”批评的代表。“象喻”批评的特点是解释者用基于仰观俯视天地自然的内心营造之象来传达对解释对象的整体审美理解和审美经验,避免了逻辑的分析而使被解释的对象支离破碎,从而最大限度地保全了审美经验的完整性。这种阐释方式不是采用语言和逻辑分析方式,而是以艺术意象和形象的方式来寄寓解释者对解释对象的审美理解和审美经验,是诉诸于视觉、想象和体验。“象喻”阐释方式体现的是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相统一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特点,是一种“品味”的批评,具有直观经验性,直接性的特点。从而体现了审美的女性偏向性。
3.3 隐性的理性美
虽然中国古典美学的女性偏向性体现了审美的直接性和经验性,但它同样散发着理性的光芒,具有理性之美。以“味”为美同样具有理性之美。
“味”首先用于音乐领域,比喻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它是以形象的比喻来展示音乐相合之美的,其背后隐含理性,即乐理。品味批评的形式之一“象喻”批评体现了这种隐性的理性特征。“象喻”批评虽然是采用非逻辑形象喻示的方式来唤起读者对作品内在风神和整体风韵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但它与理性密切相关。“象喻”批评所取之象不是随意的,古人所谓的“观物取象”,要求所取之“象”不仅与所观之“物”形似,还要求“象”能够解释“物”的本质特征,这就上升到了理性的层面。“象喻”批评,通过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的直观感悟和经验感受,寻求适当的“象”来比之喻之,运用的是一种类比思维,感性的描述背后,显现了理性之美。
注释
①薛麦喜.民食卷.第2页[M].三东大学出版社,2001.
②薛麦喜.民事卷[M].第27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③邓新华.古代文论的多维透视[M].第19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邓新华.古代文论的多维透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列维·斯特劳斯著.野性的思维[M].商务印书馆,1997.
[3]薛麦喜.民食卷[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李宗桂.中华文化概论.[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6]祁志祥.中国美学原理[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3.
[7]仪平策.中国文化女性偏向的人类学阐释[J].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8]邹华.中国美学原点解析[M].中华书局,2004.
[9]张蓉.中国诗学史话-诗学义理识鉴[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10]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商务印书局,1982.
[11]曹利华.中华传统美学体系探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2]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北京:新知文库,1988.
关键词:美学;历程;依据;内涵
1 “味”的美学历程
1.1 “味”字群的美学含义
“甘”,《说文解字》:“甘,美也,从口含一。”“甜”,《说文解字》:“甜,美也,从甘从舌。舌,知甘者也。”“羹”,《说文解字》:“小篆从羔从美。”“味”字群的字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从权威文字学书籍《说文解字》对它们的解释中,我们初步认识到,凡是能给人味觉满足与享受的对象,古人均以美对之进行解释。
1.2 “美”与“味”的文字学解释
“美”,《说文》:“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中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关于“羊大为美”,清代的文字学大师段玉裁概括道:“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则肥美。”“味”,《说文》:“滋味也,从口未声。”“滋味”,高锈注:“美味也。”从这两个字的文字学解释上看,古人的审美标准,与直接的味觉享受有密切的关系。
1.3 “味”成为纯正的美学范畴
“味”进入文学艺术领域,其端倪首见于孔子《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将音乐之美比喻成肉味之美。《礼记》《老子》中也有相关的以“味”为美的言论。而使“味”成为真正美学范畴的是钟嵘。在《诗品》中钟嵘对“味”进行了阐释,并使其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将“滋味”视为诗歌创作和鉴赏的审美标准,从此,“味”经由文学实践的发展,被推上了纯的美学范畴的轨道,“味”的美学旅程真正的名正言顺了。
2 以“味”为美的内在依据
2.1 以“味”为美与饮食文化的发展
在饮食上,要从食物中获得美的享受,就要具体化到对“味”的调和上。“中国的菜肴素以滋味著称,味被誉为是中国烹调艺术的精髓。” ①《吕氏春秋·本味篇》云:“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筏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去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礼。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有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咸而不减,辛而不辣,淡而不薄,肥而不餱。”先秦时期,调味理论已经很发达,当时仅在黄河一带,调味品就有用到了盐、姜、桂、枣等十余种。在调味过程中还采用了预制调味、烹中调味、辅助调味等方法。由于调味技术的发展,当时出现了很多调味、辨味大。饮食文化得到重视和饮食中对“味”调和最追,其最终目的是获得美的味觉享受。味觉的美是最直接的美。
2.2 以“味”为美与野性思维
列维·斯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一书中,对世界各地的原始部落进行了研究,给我们展示了原始思维的特征。他指出野性的思维是一种无微不至的关心周围事物的思维特征。而这种思维运用到美学领域中,是以“味”为美的思维依据。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由此古代人们特别关注味觉,味觉器官也较为敏锐发达。野性的思维使人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周围及自身,那么他们不可能会忽略自己发达的味觉。
2.3 以“味”为美与古典审美理想
古典审美理想是一种追求情与理,美与善,意与象,诗与乐相统一的一种审美取向,体现了古人尽善尽美的美学追求。这种审美理想在先前时期就已经产生,对中国的审美具有极大的影响。古典审美理想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味”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审美范畴,其特点是符合古典审美理想的。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食”是人能够活下去的前提,而且追求食物的美味能够到来极大的味觉享受和生活趣味。无疑具有美和善的特点。而美味的产生是经过精细调和而成的,是具有包容性的,也符合古典审美理想的特点。诗歌要想体现“诗味”也必须是对赋比兴手法的巧妙融合运用,才能达到效果。“诗味说”是中国古典审美理想的极大成者。其理论不仅以“味”命名,其艺术效果的实现与“美味”的调和理论有相同之处。故以“味”为美体现中国古人的一种高尚的审美理想。
3 “味”的美学内涵
“味”作为中国古典的审美范畴,体现了古人审美中对美与善的追求,体现了民族的审美标准和思维。以“味”为美体现了传统审美观念的女性偏向性。这种偏向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以“和”为美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是礼仪之邦,有着历史悠久的礼乐文化。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将社会上的人分成若干个阶层。为了方便管理,统治者制定了种类繁多的条文,企图达到理顺阶级关系的目的,“礼”由此产生。但由于“礼”是以强制手段体现了阶级的差异性,是硬性的,它不能很好的调节阶级关系。因此统治者推行“乐”,试图以“和乐”来感染人民,使臣敬君,父子和。这便是以“和”为美产生的背景。以“味”为美体现了这种审美追求。“味”最初被引入音乐领域,比喻音乐产生的艺术感染力。用“味”来比喻“声”,其实是用“味”的调和来说明音乐只有“相济相成”,音声相和才能产生艺术感染力。在调味理论中,运用到的“故久有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咸而不减,辛而不辣,淡而不薄,肥而不餱。”也是一种中庸和合的理论。钟嵘的“滋味”说将“味”视为诗歌的审美特征,在《诗品》中,它论述了如何使诗歌有滋味。他指出了要对赋比兴的合理巧妙运用。比兴的特点是托喻委婉,寓意深刻,而其所患在意深,造成晦涩。赋的特点是铺陈细致,但其所患在意浮,导致冗赘散漫。因此他提出要“宏斯三义,酌而用之。”由此看来,赋比兴不是随意用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是有所节制,有所兼顾,体现了中庸和合思想。 3.2 直觉感性的美
女性特征的特点首先是感性思维占优势,其次是体现出思维的短周期性,具有直观、直觉性。在美学领域,同样体现出了这种女性思维的倾向,从而使中国古典美学具有鲜明的女性化倾向。
味觉本身就有很强的经验性和感性特征。古人云:“食无定味,适口者珍。”②“味”对每个人来说都不相同,具有个性、经验性特征。有位名人曾说过,口味是最不应该拿来争议的问题,由于地理环境,地方生活条件和物产等的不同,导致了饮食习惯上的差异,某个地方的人就会偏重某种口味。但对美食的评价标准是一样的,即“适口者珍”。食物适口与否与品尝者的感觉有直接关系。口味因此具有很重的经验性,直接性。
文学批评是文学审美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文学批评体现了批评者具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实践。魏晋时期,钟嵘提出了品第批评法,在批评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品”具有两种基本的含义:“一是指‘品味’,即对富有艺术情趣和韵味的艺术作品的体味和玩赏。二是指‘品评’,即对批评对象的艺术作品在等级、差别、高低、优势的辨析。”③中古古代三大诗学阐释方式:象喻、摘句、论诗诗。这三种诗学阐释方式都是这种“品味”批评的代表。“象喻”批评的特点是解释者用基于仰观俯视天地自然的内心营造之象来传达对解释对象的整体审美理解和审美经验,避免了逻辑的分析而使被解释的对象支离破碎,从而最大限度地保全了审美经验的完整性。这种阐释方式不是采用语言和逻辑分析方式,而是以艺术意象和形象的方式来寄寓解释者对解释对象的审美理解和审美经验,是诉诸于视觉、想象和体验。“象喻”阐释方式体现的是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相统一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特点,是一种“品味”的批评,具有直观经验性,直接性的特点。从而体现了审美的女性偏向性。
3.3 隐性的理性美
虽然中国古典美学的女性偏向性体现了审美的直接性和经验性,但它同样散发着理性的光芒,具有理性之美。以“味”为美同样具有理性之美。
“味”首先用于音乐领域,比喻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它是以形象的比喻来展示音乐相合之美的,其背后隐含理性,即乐理。品味批评的形式之一“象喻”批评体现了这种隐性的理性特征。“象喻”批评虽然是采用非逻辑形象喻示的方式来唤起读者对作品内在风神和整体风韵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但它与理性密切相关。“象喻”批评所取之象不是随意的,古人所谓的“观物取象”,要求所取之“象”不仅与所观之“物”形似,还要求“象”能够解释“物”的本质特征,这就上升到了理性的层面。“象喻”批评,通过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的直观感悟和经验感受,寻求适当的“象”来比之喻之,运用的是一种类比思维,感性的描述背后,显现了理性之美。
注释
①薛麦喜.民食卷.第2页[M].三东大学出版社,2001.
②薛麦喜.民事卷[M].第27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③邓新华.古代文论的多维透视[M].第19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邓新华.古代文论的多维透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列维·斯特劳斯著.野性的思维[M].商务印书馆,1997.
[3]薛麦喜.民食卷[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李宗桂.中华文化概论.[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6]祁志祥.中国美学原理[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3.
[7]仪平策.中国文化女性偏向的人类学阐释[J].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8]邹华.中国美学原点解析[M].中华书局,2004.
[9]张蓉.中国诗学史话-诗学义理识鉴[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10]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商务印书局,1982.
[11]曹利华.中华传统美学体系探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2]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北京:新知文库,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