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的美学内涵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GOUSIY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中国美学,特别是中国古代美学,必须要研究具有体现美本质的“味”,才能理解中国古代美学的内涵以及中国美学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征。本文将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味"的美学历程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是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找其内在依据,第三部分是分析以“味”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美学;历程;依据;内涵
  1 “味”的美学历程
  1.1 “味”字群的美学含义
  “甘”,《说文解字》:“甘,美也,从口含一。”“甜”,《说文解字》:“甜,美也,从甘从舌。舌,知甘者也。”“羹”,《说文解字》:“小篆从羔从美。”“味”字群的字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从权威文字学书籍《说文解字》对它们的解释中,我们初步认识到,凡是能给人味觉满足与享受的对象,古人均以美对之进行解释。
  1.2 “美”与“味”的文字学解释
  “美”,《说文》:“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中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关于“羊大为美”,清代的文字学大师段玉裁概括道:“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则肥美。”“味”,《说文》:“滋味也,从口未声。”“滋味”,高锈注:“美味也。”从这两个字的文字学解释上看,古人的审美标准,与直接的味觉享受有密切的关系。
  1.3 “味”成为纯正的美学范畴
  “味”进入文学艺术领域,其端倪首见于孔子《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将音乐之美比喻成肉味之美。《礼记》《老子》中也有相关的以“味”为美的言论。而使“味”成为真正美学范畴的是钟嵘。在《诗品》中钟嵘对“味”进行了阐释,并使其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将“滋味”视为诗歌创作和鉴赏的审美标准,从此,“味”经由文学实践的发展,被推上了纯的美学范畴的轨道,“味”的美学旅程真正的名正言顺了。
  2 以“味”为美的内在依据
  2.1 以“味”为美与饮食文化的发展
  在饮食上,要从食物中获得美的享受,就要具体化到对“味”的调和上。“中国的菜肴素以滋味著称,味被誉为是中国烹调艺术的精髓。” ①《吕氏春秋·本味篇》云:“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筏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去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礼。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有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咸而不减,辛而不辣,淡而不薄,肥而不餱。”先秦时期,调味理论已经很发达,当时仅在黄河一带,调味品就有用到了盐、姜、桂、枣等十余种。在调味过程中还采用了预制调味、烹中调味、辅助调味等方法。由于调味技术的发展,当时出现了很多调味、辨味大。饮食文化得到重视和饮食中对“味”调和最追,其最终目的是获得美的味觉享受。味觉的美是最直接的美。
  2.2 以“味”为美与野性思维
  列维·斯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一书中,对世界各地的原始部落进行了研究,给我们展示了原始思维的特征。他指出野性的思维是一种无微不至的关心周围事物的思维特征。而这种思维运用到美学领域中,是以“味”为美的思维依据。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由此古代人们特别关注味觉,味觉器官也较为敏锐发达。野性的思维使人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周围及自身,那么他们不可能会忽略自己发达的味觉。
  2.3 以“味”为美与古典审美理想
  古典审美理想是一种追求情与理,美与善,意与象,诗与乐相统一的一种审美取向,体现了古人尽善尽美的美学追求。这种审美理想在先前时期就已经产生,对中国的审美具有极大的影响。古典审美理想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味”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审美范畴,其特点是符合古典审美理想的。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食”是人能够活下去的前提,而且追求食物的美味能够到来极大的味觉享受和生活趣味。无疑具有美和善的特点。而美味的产生是经过精细调和而成的,是具有包容性的,也符合古典审美理想的特点。诗歌要想体现“诗味”也必须是对赋比兴手法的巧妙融合运用,才能达到效果。“诗味说”是中国古典审美理想的极大成者。其理论不仅以“味”命名,其艺术效果的实现与“美味”的调和理论有相同之处。故以“味”为美体现中国古人的一种高尚的审美理想。
  3 “味”的美学内涵
  “味”作为中国古典的审美范畴,体现了古人审美中对美与善的追求,体现了民族的审美标准和思维。以“味”为美体现了传统审美观念的女性偏向性。这种偏向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以“和”为美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是礼仪之邦,有着历史悠久的礼乐文化。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将社会上的人分成若干个阶层。为了方便管理,统治者制定了种类繁多的条文,企图达到理顺阶级关系的目的,“礼”由此产生。但由于“礼”是以强制手段体现了阶级的差异性,是硬性的,它不能很好的调节阶级关系。因此统治者推行“乐”,试图以“和乐”来感染人民,使臣敬君,父子和。这便是以“和”为美产生的背景。以“味”为美体现了这种审美追求。“味”最初被引入音乐领域,比喻音乐产生的艺术感染力。用“味”来比喻“声”,其实是用“味”的调和来说明音乐只有“相济相成”,音声相和才能产生艺术感染力。在调味理论中,运用到的“故久有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咸而不减,辛而不辣,淡而不薄,肥而不餱。”也是一种中庸和合的理论。钟嵘的“滋味”说将“味”视为诗歌的审美特征,在《诗品》中,它论述了如何使诗歌有滋味。他指出了要对赋比兴的合理巧妙运用。比兴的特点是托喻委婉,寓意深刻,而其所患在意深,造成晦涩。赋的特点是铺陈细致,但其所患在意浮,导致冗赘散漫。因此他提出要“宏斯三义,酌而用之。”由此看来,赋比兴不是随意用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是有所节制,有所兼顾,体现了中庸和合思想。   3.2 直觉感性的美
  女性特征的特点首先是感性思维占优势,其次是体现出思维的短周期性,具有直观、直觉性。在美学领域,同样体现出了这种女性思维的倾向,从而使中国古典美学具有鲜明的女性化倾向。
  味觉本身就有很强的经验性和感性特征。古人云:“食无定味,适口者珍。”②“味”对每个人来说都不相同,具有个性、经验性特征。有位名人曾说过,口味是最不应该拿来争议的问题,由于地理环境,地方生活条件和物产等的不同,导致了饮食习惯上的差异,某个地方的人就会偏重某种口味。但对美食的评价标准是一样的,即“适口者珍”。食物适口与否与品尝者的感觉有直接关系。口味因此具有很重的经验性,直接性。
  文学批评是文学审美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文学批评体现了批评者具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实践。魏晋时期,钟嵘提出了品第批评法,在批评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品”具有两种基本的含义:“一是指‘品味’,即对富有艺术情趣和韵味的艺术作品的体味和玩赏。二是指‘品评’,即对批评对象的艺术作品在等级、差别、高低、优势的辨析。”③中古古代三大诗学阐释方式:象喻、摘句、论诗诗。这三种诗学阐释方式都是这种“品味”批评的代表。“象喻”批评的特点是解释者用基于仰观俯视天地自然的内心营造之象来传达对解释对象的整体审美理解和审美经验,避免了逻辑的分析而使被解释的对象支离破碎,从而最大限度地保全了审美经验的完整性。这种阐释方式不是采用语言和逻辑分析方式,而是以艺术意象和形象的方式来寄寓解释者对解释对象的审美理解和审美经验,是诉诸于视觉、想象和体验。“象喻”阐释方式体现的是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相统一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特点,是一种“品味”的批评,具有直观经验性,直接性的特点。从而体现了审美的女性偏向性。
  3.3 隐性的理性美
  虽然中国古典美学的女性偏向性体现了审美的直接性和经验性,但它同样散发着理性的光芒,具有理性之美。以“味”为美同样具有理性之美。
  “味”首先用于音乐领域,比喻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它是以形象的比喻来展示音乐相合之美的,其背后隐含理性,即乐理。品味批评的形式之一“象喻”批评体现了这种隐性的理性特征。“象喻”批评虽然是采用非逻辑形象喻示的方式来唤起读者对作品内在风神和整体风韵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但它与理性密切相关。“象喻”批评所取之象不是随意的,古人所谓的“观物取象”,要求所取之“象”不仅与所观之“物”形似,还要求“象”能够解释“物”的本质特征,这就上升到了理性的层面。“象喻”批评,通过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的直观感悟和经验感受,寻求适当的“象”来比之喻之,运用的是一种类比思维,感性的描述背后,显现了理性之美。
  注释
  ①薛麦喜.民食卷.第2页[M].三东大学出版社,2001.
  ②薛麦喜.民事卷[M].第27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③邓新华.古代文论的多维透视[M].第19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邓新华.古代文论的多维透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列维·斯特劳斯著.野性的思维[M].商务印书馆,1997.
  [3]薛麦喜.民食卷[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李宗桂.中华文化概论.[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6]祁志祥.中国美学原理[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3.
  [7]仪平策.中国文化女性偏向的人类学阐释[J].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8]邹华.中国美学原点解析[M].中华书局,2004.
  [9]张蓉.中国诗学史话-诗学义理识鉴[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10]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商务印书局,1982.
  [11]曹利华.中华传统美学体系探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2]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北京:新知文库,198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医疗发展迅速。本文对移动互联网时代药品营销模式的优化进行综述。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药品;优化  移动互联网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在政策催生与市场引导下,
期刊
摘 要: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作物食用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市场经济下部分农户为了从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使用超量的化肥和农药对农产品病虫害防治,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如何提高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水平,减少农作物中的污染,生产健康的无公害农产品,这成为当今广大农业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业生产;绿色植保技术;应用  为使绿色环保技术水平,更科学的应用于农业生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优化生态特别重视;也使林业生产的建设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育苗是最关键的,要对它给予足够的关注。育苗阶段对苗木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质量好的苗木及时在环境恶劣的环境中也能保持一定的成活率。林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苗木是否能生产的好,而苗圃是苗木生长的物质基础,在对苗木进行培育的阶段,要采用哪一种技术以及能创造怎样一种
期刊
摘 要: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我国的中草药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却越来越少。本文对国际中医药销售市场状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医药;销售;状况  中医药也叫汉族医药,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1997年,以国家科技部牵头,成立了国家新药领导小组,启动实施了中药现代化工作。近年来,全国的中医药现代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成功地开发出一批中药新品
期刊
摘 要:酶法合成7-ACA近年来不断的完善,合成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而且废气、废物以及废水的排放有效的减少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医药行业比较常见,这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在合成制备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安全性以及药效。本文对酶法合成7-ACA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与介绍,还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合成方法,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与帮助,从而促进我国医药行业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酶法合成;
期刊
摘 要:落叶松为松科喜光的强阳性树种,适应性强并对自然条件的适应范围很广。落叶松最适在湿土壤深厚而肥沃的土壤条件下生长最好,也能落叶松在水湿地或低洼地也能生长。森林抚育是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营林措施,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会使森林资源得以快速恢复。由于中龄林的落叶松处在快速生长阶段,且枯枝和双稍多,致使林分条件变差而影响林木健康生长。因此,做好中龄林抚育工作是林场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
期刊
摘 要: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解毒药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奥泰公司C18色谱柱(220mm×4.6mm,5μm),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黄芩苷在20~1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黄芩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黄连解毒药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营林工作是我国维护长期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保护我国可再生的林业资源,就必须在营林技术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实现营林生产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营林工作中管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营林工作;可持续发展;管理技术  营林是林业的基础,林业生产必须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营林上不去,山上增资源就是一句空话,必然制约山下增效益。近年来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的有力推进,造林更新已成为维持林业简单再生
期刊
摘 要:园林绿化工程在我国现代化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园林绿化工程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还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园林绿化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特征,深入探讨了园林绿化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问题;措施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化社会,人们开始
期刊
摘 要:集对分析是处理系统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互作用的数学理论,由中国学者赵克勤提出于1989年,至今,集对分析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基于SPA的医药企业销售渠道方式选择进行研究。  关键词:医药;企业;销售  集对分析是处理系统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互作用的数学理论,由中国学者赵克勤提出于1989年,至今,集对分析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集对是由一定联系的两个集合组成的基本单位,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人、事、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