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阶级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y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代中国,陈独秀是一个聚焦时代目光、产生巨大影响也引发颇多争议的大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其间的重大事件他几乎无役不与,且常处事态中心。同时,恰如胡适所言,他又是“终生反对派”。他是晚清秀才,却自称“选学妖孽”;曾是倾心维新改良的康梁党,却成为革命洪流的弄潮儿;是辛亥革命的大功臣,却不曾加入同盟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也是中共反对派“托派”的领导者;他相识遍天下,最终却在曾经参与其中的国民党、共产党和“托派”的围攻中,带着“世无朋友实凄凉”的感叹离开人世。
  陈独秀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人物,也因之是常说常新的。在众多研究中,唐宝林先生最近出版的《陈独秀全传》,堪称翘楚。30多年来,唐先生致力于还陈独秀本来面貌,为其“正名”,重塑了几代人对陈独秀的认识。笔者无力对此书作全方位评价,只能对贯穿影响陈独秀一生选择的一对核心观念——民主与阶级——略寻其轨迹。
  “民主”和“阶级”是一对辩证统一的观念,民主观念以克服阶级问题为目标。这基本上是国人从清末接触近代阶级观念时就开始形成的认识倾向。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及其《新青年》同仁,将“民主”与“阶级”之间此种辩证关系推向高潮,并进而深远地影响到中国社会的进程。
  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为主要诉求,其立足点则在批判中国的“阶级”社会。思想批判乃是现实政治的先导,陈独秀等对中国的“阶级”制度的否定,必然引向一种旨在解决其问题的政治诉求。
  陈独秀等以“民主”为尺度的“阶级”批判,最终沿着“民主”的内在逻辑,导向接受马克思主义。正是启蒙运动以降的民主观念发展,成为20世纪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依据。如此,陈独秀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而组建共产党,就成为预料中事。
  但问题还在于,在客观上,“阶级”与“民主”这一对观念也存在着辩证否定的一面。五四运动以后,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待民主,批判资产阶级少数人的民主,追求无产阶级的、多数人的民主。
  按照列宁在《无产阶级专政和叛徒考茨基》中的话,这就是“无产阶级不粉碎资产阶级的反抗,不用暴力镇压自己的敌人,就不能获得胜利”,“当然也就没有民主”。而在自由主义者看来,马克思主义者主张通过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来实现民主,本身就是对“民主”的否定。
  “民主”与“阶级”观念相伴而生,似无疑义。但范围不断扩大的“民主”是否真有“阶级”性,多数人的真民主是否必须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寻求,则引发无数人的困惑、争议乃至对立。作为新文化运动总司令与中共创始人的陈独秀也不例外,而且是最好的见证者。
  1940年9月,人到暮年不再隶属任何党派的陈独秀在给“西流”的信中强调,“民主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民主主义并非和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是不可分离的。无产阶级政党若因为反对资产阶级及资本主义,遂并民主主义而亦反对之,即令‘无产阶级革命’出现……也只是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史大林式的官僚政权。”此时的陈独秀,显然更重视民主的普世性,而相对淡化了阶级。他的这种转变,得到了昔日战友胡适的高度肯定,被后者称为“大彻大悟的见解”。
  “民主”是近代以来包括陈独秀在内先进国人孜孜以求的核心政治理念,也因之才有中国数千年帝制覆灭,才有其后的共和国。另一方面,殊为大众的、真正的民主,在阶级观念形成后,确也引发了巨大争议与对立。陈独秀纠结于“民主”与“阶级”之间的一生,是对之最好的诠释。
  唐先生在总结陈独秀自身弱点时说得极好。他认为陈独秀一生最大的缺点在于没有系统的、坚定不移的理论基础,为此才始而提倡法兰西民主主义,继而信仰列宁斯大林主义,再而归于托洛茨基主义,“常常被牵着鼻子走”。不过,陈独秀这些作为政治家的弱点,或许正是他身为思想家的长处。
  显然,较之政治家,陈独秀更是一个感知于时代、充满理想主义的思想家。观其一生,可以说“民主”是陈独秀“不变的人生追求”,变化的是“民主”的类型及其实现方式。理想难免在现实中被改写,现实的政治家可以在曲折中前进,真正的思想家则往往秉持理想,做“终身反对派”。陈独秀更属于后者,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思想才能超越一时一地,成为现实的一面镜子。
  作者为历史学博士、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教师
  《陈独秀全传》,唐宝林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
其他文献
在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政府换届,经济和社会政策转变的背景之下。整个下半年,有关养老金改革的顶层设计引发中国社会广泛的关注。一片喧哗之中,不同层面的问题搅在一起,社会情绪夹杂其中,相互冲突的利益诉求无法达成妥协。  实际上,引发强烈争议的延迟退休和“双轨制”并轨,并非养老制度改革最关键的问题。随着预期寿命的增加以及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延迟退休是必然的选择,要研究的只是实施时机和细节。公务员和事
期刊
自2013年12月中旬以来,土耳其政坛发生了一系列非同寻常的事件。先是12月17日凌晨,伊斯坦布尔警方在总理埃尔多安不知情的情况下,以经济受贿罪突袭逮捕了包括3名内阁部长的儿子、房地产商人及银行高管在内的近50人;而后,案件涉及的3名部长被迫辞职;紧接着,埃尔多安解雇和调换了至少500名首都安卡拉的警察,并在一夜之间更换了一半的内阁成员。  1月4日,有报道称埃尔多安正在考虑重新审判因“颠覆政府”
期刊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5%左右,且部分领域的改革步伐将会加快。但这一预期背后,则掩藏着市场参与者对2014年宏观政策和增长前景的几个重要疑问,以及弥漫在市场上的不安与担忧。  我们认为,2014年市场关注的三个重要经济悬念是:(1)过快的信贷增长,尤其是影子银行信贷扩张能否得到控制?(2)是否会严格控制和处理地方政府债务?(3)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缩和利率攀升是否会造成信贷的
期刊
如果将行诉法比作一根铰链,它的两端则分别牵扯着行政与司法的运行。在行政系统和司法系统的变革走向正在剧烈波动的前提下,怎么去修改这部法律?  纵观目前公开的《行政诉讼法》修改案草案,立法者给出的答案是:窄化修改的外延,只专注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三难问题:立案难、审理难和执行难。  “三难”问题背后,除现行行诉法规定过时、不合理之外,还涉及审判机制、法官制度、司法(人、财、物)受到地方干预、行政干预种种原
期刊
目前正在逐步推行的“单独二胎”制度,被认为是计划生育政策松动的一个标记。尽管离“全面二胎”或完全废止生育数量还有距离。但大部分支持这一政策调整的人认为,这样做符合渐进改革的思路,便于控制人口数量的急剧反弹。那么,一旦全面放开生育,人口数量会不会反弹?如果反弹,规模多大、时间多长、地区分布如何?  全面放开生育的结果如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被广为讨论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更具体地说是家庭收入的
期刊
一直被市场各方“口诛笔伐”的创业板,2014年将迎来重要变革。  据《财经》记者获悉,创业板公司上市发行条件将在2014年内放松已成定局。  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在现有《证券法》尚未正式修改的框架前提下,同时取消“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和 “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这两项硬性指标,已经基本确定。  这意味着现有证监会2009年3月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
期刊
香港影视大亨,2014年1月7日逝世,享年107岁  有人问邵逸夫,最钟爱自己推出的哪部影片,他的回答出人意料——“赚钱的电影”。但这位香港媒体大亨,却不只是赚钱的商人。  若以影响力为标准,对这100年的重要人物进行排位,邵逸夫先生的位置应该非常靠前。他切切实实地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用娱乐、电影、明星,用他的娱乐帝国创造的话语方式,用一座座逸夫楼。他的影响力早已远及海外。昆汀·塔伦蒂诺十余年前回
期刊
深圳一家工厂涉嫌使用童工被曝光。类似的新闻其实并非偶然,但这次进入网络舆论场的“童工”问题引人关注的是,被送回家的童工被指同时失去了相对良好的生活保障。一位童工的童言是:“在这有米饭和肉吃,回家只能吃土豆和玉米。”  不管媒体报道与否,童工问题都是一个现实的存在,同时也是一个必须直面的难题。  工厂雇用童工,似乎符合了四方的利益期许:童工有肉吃,工厂有效益,中介有劳务费,童工的父母减轻了负担还有钱
期刊
龙虾上桌,贵客停杯投箸。何故?因为那虾是活的,古人云: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活着吃,虾也会“眼珠子滴溜溜转,放射出可怜的光”。这菜名叫“龙虾刺身”,刺身者,日本话也,所以这吃法应是从日本引进的。日本菜叫“日本料理”,如今我们也跟着叫,还有叫它“日料”的,哈日之态可掬。  日本料理这种词,还有日本画、日本纸,都是明治年间搞文明开化,引进西洋事物时制造,以示日本所固有,也就是江户时代
期刊
作为一种通过司法审判对抗行政机关侵犯个体合法权益的救济途径,行政诉讼在诸多语境下都被放到完善权力运行和民主法治的高度。在支持者心中,它的意义并不止步于简单的“民告官”——处在宪法强制力缺失的中国法制背景,《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同时承担着对公共权力运行进行调整的隐形期待。  这种期待带来的修法意见,体现在希望能将社会行政行为拉入行政诉讼;不再设定具体行政行为这种概念;把村民委员会、行业协会、学校等纳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