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著作馆院士信息资源数字化探析

来源 :中国科技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ye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趋向多元化,信息资源建设逐渐成为各图书馆建设的核心任务。在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院士著作馆开展院士信息资源数字化与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工作,对院士信息资源建设、院士著作馆门户网站设计以及开展院士信息资源特色服务等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以促进图书馆界相关特色信息资源建设的展示与交流。
  关键词:院士、院士著作馆、资源建设、特色信息服务
  分类号:G250.7
  
  院士著作馆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共同倡议与支持下,于2004年6月由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创建。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需求,同时为更好地弘扬院士科学精神、传播院士科学文化,院士著作馆于2006年开始谋划院士信息资源数字化工作,在不断总结经验和借鉴其它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院士著作馆自身特点,于2007年3月开始全面启动院士著作馆资源数字化及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本文对此项工作给予介绍。
  
  院士著作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提出
  
  适应发展需要,准确定位于院士文献这一特色资源
  院士著作馆的创建是基于对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领域内的科学家——院士,包括外籍院士的学术论著进行连续、稳定、系统的收集、保存和公开发布,以此来大力弘扬院士科学精神,传播院士科学文化,为科学技术创新提供深厚积淀和有效依据。院士著作馆建馆后,广泛收集院士的学术论著,与院士们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途径,并通过举办院士学术报告会、院士科普讲座等活动,在院士群体中以及科技教育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到2007年中期,向院士著作馆捐赠著作的两院院士已达到900余人。特别是已故院士贾福海的亲属捐赠了贾院士全部的文化遗产,资深院士刘广志主动承诺要在身后捐赠自己全部学术研究资料和自己一生珍藏的全部典籍,外籍院士黎念之亲自到馆捐赠著作等等。对于院士著作馆发出的论著收集呼吁和倡议,身处各地的院士,包括外籍院士都给予了积极的支持。随着收集范围的不断扩展和收集层面的不断延伸,院士著作馆的院士论著收集规划囊括了两院所有院士,计划尽可能地收集到自我国恢复院士制度以来所有院士的学术论著,对那些有助于梳理院士科研思路,寻觅其科研思维轨迹的手稿和能体现其风采的相关物品等也都列入收集规划之中,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将院士著作馆建设成我国系统完备的、对科技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院士文库”和“院士科学文化传播中心”。
  为更好对收集到的院士资料进行保护,为开展特色信息服务创造条件,院士著作馆依托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坚实的技术基础,萌生出以数字资源建设为中心,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立起一个集院士信息资源深层次开发、院士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与院士资源特色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信息服务系统。不仅可以更广泛地传播院士的科学思想,在服务功能上,还可实现空间上的两种读者群,即到馆读者和网络读者。对后者,在服务时间上不再受限,读者可通过网络全天候地浏览馆藏的院士信息资源,并可自由实现检索、下载、全文索取等服务需求,可大大提高馆藏院士文献的利用率。
  
  突出资源特色,进一步丰富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馆藏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包括:西文会议文献(连续性会议文献,中国召开的国际会议文献,如IEEE、IEE、SPlE、AIAA、SAE、ASME、SPE、MRS、ASTM、IFAC、ASCE、TAPPI、TMS等),大部分均为自七十年代起全套完整收藏;国外科技报告(工程技术、高技术专业范围内的科技报告,其中著名的美国政府四大套报告为国内收藏最全);检索与参考工具书(年鉴、手册、EI、百科全书等工程技术、高技术专业范围内的各种工具书);中文科技期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各专业领域的科技期刊);中国学位论文(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各专业领域的硕士、博士生学位论文);中国学术会议文献(我国召开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专业领域的中文学术会议文献);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学术著作。
  院士信息资源包括院士文献资源和院士人文资源两种类型。其中,院士文献资源有专著、会议及期刊论文、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科技成果报告、专利、标准、科研报告、院士手稿等,院士文献资源是保护院士知识财富,传播院士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内容。院士人文资源有院士履历、科研轨迹、自传、照片、物品、题词、书法、绘画、诗词、摄影及新闻报道、访谈、科普讲座等,院士人文资源是弘扬院士科学精神、展示院士文化风采的主要材料。通过数据库技术、数字压缩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手段,对这些实体的院士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转化成数字化、电子化的数据信息,在丰富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特色文献优势,进一步拓展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范围,满足用户对文献的多种需求,促进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的整体发展。
  
  立足资源整合与挖掘,便于实现系统管理
  院士著作馆现有的馆藏院士信息资源种类多样,以实物进行储存,不便于展示和更广泛的传播。与此同时,现存的院士信息资源仅是两院全体院士信息资源的一部分,还有一定数量的院士信息资源有待挖掘和加工,这对院士信息资源的管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将现有的馆藏院士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数字化处理并开发设计数字传播系统,建设院士资源集成管理系统和共享服务平台,搭建起集院士信息交流、风采展示、科学文化传播与普及为一体的数字平台,实现院士文献资源和院士人文资源的全面采集、集中保存、有序管理、集成发布、动态展示、知识挖掘和高端服务,从而实现保护院士知识财富,促进院士知识成果的开发利用,更有利于对院士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管理,更好地保护院士信息资源。
  
  院士数字信息资源服务是科技信息服,务的一种创新方式
  院士信息资源中的院士文献资源代表着各学科领域的高端成就,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权威性,大力推进院士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的共享与传播,使院士信息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成为社会集体智慧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同时,通过对数字化的院士文献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知识链接服务、院士科研项目定题跟踪服务、院士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传播服务等专业化、深度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以这种具创新性的信息服务模式,可树立起院士著作馆在科技教育界的品牌形象,扩大院士信息资源服务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同时构架起院士与社会公众及广大科技工作者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拓展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的科技信息服务内容。
  
  院士著作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实施   
  院士信息资源的采集与规范
  院士著作馆在对原有馆藏院士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加工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下载、院士捐赠、购买等多种渠道广泛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资料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化处理,如采集信息内容,数量、文献种类、扫描的格式、图片的分辨率、大小等。院士信息资源数字化处理
  院士信息资源数字处理化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建立科学的保存策略。对规范整合后的实体院士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将数字化的院士信息资源按照类别创建元数据,并按照相应的关联对院士信息资源元数据进行统一描述、组织、定位和链接,建立分类型的院士信息资源数据库,如院士文献数据库、院士基础信息数据库、院士风采数据库等,实现资源信息的集中检索和各元数据间的链接和互访。
  
  院士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手段
  采用扫描识别、图片、多媒体、3D模型等技术手段,对院士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和多媒体化加工,形成院士资源数字化内容体系、标识体系和定位体系,进行院士资源的数字化规范存储和统一管理。保存格式主要有pdf、txt、jpg、gif、tif、htm、ppt、doc,mp3,mpeg,swf,mwv,rm,max等。
  
  院士对个人信息及文献的授权
  根据2006年7月1日由国务院公布并开始实施的《信息网纤小传播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要将数字化的院士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公开展示和公益性服务,必须得到院士的认可和授权。为此,院士著作馆的工作人员全面开展院士著作授权的相关工作,请院士对其个人信息的认可及其著作公开展示的授权,确保网站院士信息公开发布的合法性。
  
  院士著作馆数字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服务
  
  开发院士著作馆门户网站系统
  在对院士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规范、整合及数字化加工后,需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与传播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服务。院士著作馆在实施院士信息资源采集和数字化的同时,即开始实施院士著作馆门户网站系统的开发设计,该门户系统由后台资源加工处理系统和前台信息展示系统两部分组成。后台资源加工处理系统主要负责院士信息资源的采集、登记、规范及数字化处理,创建院士资源元数据,建设相应的院士信息资源数据库,完成院士信息资源的整合与链接。
  前台信息展示系统主要承担院士信息资源的集中发布、交流互动、信息检索、文献服务、成果展示等功能。
  
  开展院士信息资源特色服务
  院士著作馆开展院士信息资源数字化与服务体系建设,除了要将院士的信息资源进行集中采集与保护外,更重要的是面向两院院士及其科研团队、高新技术企业及科研院所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高端性的特色信息服务。该体系建设集中采集了大量的院士论文、科研成果及院士风采资料,建设了专门的数据库。在建设门户网站系统时,设计了服务专区,用户可登录专区享受相应的信息服务,如在文献服务中可享受到文献索取、代借代查、收录引证、定题服务、查新检索等,在成果服务中可根据院士姓名或成果名称查询到所需要的成果内容。在服务专区中还专门为院士设立了VIP服务,院士可凭专门的ID和密码享受到快捷、免费的在线信息服务。实现与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的资源共享
  中文学术论著是目前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将院士的专著、论文、科研报告等文献纳入图书馆的资源框架并进行统一的组织和服务,进一步扩大和丰富了资源品种,促进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提升信息服务工作的种类、品质和层次。同时,通过特色资源服务的开展,还有助于加强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的品牌建设,扩大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特别是可以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在科技界的知名度,凝聚更多的用户。
其他文献
随着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加和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农机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农机安全不仅涉及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还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并加强管理,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本文针对做好农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阐述。  1、提高农机安全意识  思想意识在人们的行为和行动中具有引领作用,只有安全意识提高了,人们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才会在行动上防范安全,从而实现农机的安全生
电子行业领先的气体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联华林德(Linde Lien-Hwa,林德集团和台湾联华神通集团的合资公司)日前宣布,公司已与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签订了长期气体供应合同,服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欧新黔表示:二季度是扭转工业经济下滑的关键时期,当前要着力抓好各项工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组织实施等七方面工作。
介绍了一种节电型的高频开关电源,采用软开关全桥整流和移相软开关IGBT逆变,它具有高频、高效节能、体积小等特点,同时电源工作波形干净,谐波含量较小。
马铃薯是我国种植最为广泛的农作物,当前迫切的需要提高马铃薯种植的质量,在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同时增加马铃薯种植经济效益,满足我国市场对高质马铃薯的需要。虽然我国马铃薯种植量较大,位于我国种植农物作的第4位,但是我国马铃薯的出口价值不高,还要需要在气候适宜的环境下更新马铃薯种植的方法,提高马铃薯种植的科学性与稳定性,提高马铃薯生长培育的有效性,维持马铃薯的快速生长传播特征,从而更好的发挥马铃薯的经济作物
介绍了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并针对其核心设备-LTCC精密丝网印刷机的机械结构和采用的关键技术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运用网络化信息技术,建立计量监控管理的一体化平台,可实现对工业信号、工作状态及故障信息传输进行远距离监控。文章分析了手工管理计量和人为控制机器的种种弊端,着重阐述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各种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综合该研究领域内各种观点,整合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手段体系。研究结
在今年3月举行的SEMICON China2010期间,霍尼韦尔电子材料部宣布全球推出一种新型印刷热管理材料PCM45M-SP,旨在解决笔记本等便携式计算设备应用中的热管理问题。笔记本电脑等
中国第一颗100公斤级LED商用监宝石晶体在庐阳工业区的合肥晶桥光电材料有限公刮试产成功,这标志着合肥市大力发展LED和光伏产业的进程中,蓝宝石基材供应本地化新纪元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