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总结局麻下老年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体会。方法 回顾总结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采用局麻下50岁以上老年人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斜疝29例,双侧斜疝5例,直疝4例。结果 本组38例患者全部痊愈,术后随访一年以上。手术时间单侧35-40分钟,双侧60分钟,术后平均住院6天,麻醉效果理想,手术顺利,术后反应小,疼痛轻,恢复快,无一例复发。讨论 采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患有各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具有术前准备少,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 局麻;老年人;无张力疝修补术
据国内局限的流行病学的调查提示60岁以上人群的腹股沟疝患病率约5.9‰到11.8‰。而当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5亿,而且还以每年3%的速度增加。由于老年人多伴有各种慢性疾病,因此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局麻下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安全、方便、有效、可靠的优点,值得在我国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在局麻下为38例50岁以上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满意疗效,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50岁以上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共38例,全部为男性。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7.5岁。单侧斜疝29例(左侧12例,右侧17例),双侧斜疝5例,直疝4例。38例中合并高血压病12例,慢支肺心3例,前列腺肥大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3例,糖尿病5例,便秘2例,合并有二种以上疾病的3例,发病病程3个月-15年。
1.2 修补材料:全部使用江苏南通生产的华利普医用聚丙烯修补网(塞)4.5cm10cm带圆开孔网片+3.5cm(网塞)
1.3 手术方法:本组均采取局部浸润麻醉,首选1%或0.5%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结合区域阻滞。取平行腹股沟疝切口3-5cm,常规用电刀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至腹外斜肌腱膜,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打开外环口。于腱膜下纯性分离,外至腹股沟韧带,内至腹直肌前鞘外缘,注意保护骼腹下,骼腹股沟神经。游离精索,找到并提起疝囊,小疝囊不必切开,沿其周围分离直至疝囊颈部,见到腹膜外脂肪,直接将疝囊纳入腹腔。如疝囊巨大则可将疝囊离断,近端缝合关闭,使之成为小疝囊,分离至高位后还纳入腹腔,远端疝囊旷置。将网塞尖端朝向腹腔,经外环口置入腹膜前间隙。用不可吸收线将网塞的叶片缝合固定于内环腹横筋膜处,共2-3针,将补片置入精索后方充分展平,分别缝合固定于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及联合肌腱与腹直肌前鞘上。补片尾叶经过精索后,对应间断缝合固定,彻底止血后于精索外侧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精索通过处留一小指尖,逐层缝合皮下组织,皮肤。
2 结果
本组38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随访一年以上。体会(1)麻醉效果理想,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单侧35-40分,双侧60分钟,术后6-8小时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3-8天,平均住院6天,1个月后均恢复正常活动。(2)术后患者反应小,疼痛轻,无明显不适未发生尿潴留,无一例切口感染,无一例复发。(3)术后出现一例切口局部红肿,一例切口皮下积液,二例阴囊积液血肿,经红外线、微波照射和挤压,撑开引流,穿刺抽液等处理愈合。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老年人患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原因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股沟区的组织出现退化萎缩,强度减弱,薄弱松弛,组织缺损,加上老年人常伴有引起腹内压增高的慢性疾病,更易引起腹股沟疝,用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不符合生理特点,张力大,术后疼痛剧烈,恢复慢,复发率高,术后需卧床休息数天,半年内不宜重体力劳动。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解决了老年人疝发生的解剖缺陷,真正达到无张力修补。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可自主活动、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因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而且老年人疼痛耐受力强、配合好,因此完全可以在局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操作,这对患有各种慢性病的腹股沟疝的老年患者来说,可以带来很多方便和好处。首先,患者术前、术后不需禁食、禁水;对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定期服药控制良好的患者无需改变用药方案(因局麻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人的血压、血糖的影响不大)。其次,对患有前列腺增生者,不因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后出现尿潴留,而留置导尿管。其三,对伴有慢支肺心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肺部感染,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组出现二列阴囊积液血肿和一例皮下积液,考虑是远端疝囊较大,止血不彻底造成或手术解剖分离过大,切口局部死腔闭合不全以及聚合体材料刺激造成的血清潴留(浆液肿),建议术中将远端疝囊行纵向切开并开放,防止阴囊积液,手术时正确解剖,层面游离,闭合死腔,注意引流。建议采用连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办法,减少浆液肿与腹壁浅层的沟通,使少量积液可以自行吸收,减少皮下积液和阴囊积液和血肿发生。
本组病例未选择肥胖、复发疝、嵌顿或绞窄疝患者,因其解剖结构、操作暴露和手术复杂性增加,故不适合采用本办法。
参考文献
[1]马颂章.疝和腹壁外科手术图谱.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2]吴硕东.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王康,王波,胡阳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麻醉选择(J).临床外科杂志,2006
【关键词】 局麻;老年人;无张力疝修补术
据国内局限的流行病学的调查提示60岁以上人群的腹股沟疝患病率约5.9‰到11.8‰。而当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5亿,而且还以每年3%的速度增加。由于老年人多伴有各种慢性疾病,因此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局麻下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安全、方便、有效、可靠的优点,值得在我国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在局麻下为38例50岁以上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满意疗效,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50岁以上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共38例,全部为男性。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7.5岁。单侧斜疝29例(左侧12例,右侧17例),双侧斜疝5例,直疝4例。38例中合并高血压病12例,慢支肺心3例,前列腺肥大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3例,糖尿病5例,便秘2例,合并有二种以上疾病的3例,发病病程3个月-15年。
1.2 修补材料:全部使用江苏南通生产的华利普医用聚丙烯修补网(塞)4.5cm10cm带圆开孔网片+3.5cm(网塞)
1.3 手术方法:本组均采取局部浸润麻醉,首选1%或0.5%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结合区域阻滞。取平行腹股沟疝切口3-5cm,常规用电刀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至腹外斜肌腱膜,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打开外环口。于腱膜下纯性分离,外至腹股沟韧带,内至腹直肌前鞘外缘,注意保护骼腹下,骼腹股沟神经。游离精索,找到并提起疝囊,小疝囊不必切开,沿其周围分离直至疝囊颈部,见到腹膜外脂肪,直接将疝囊纳入腹腔。如疝囊巨大则可将疝囊离断,近端缝合关闭,使之成为小疝囊,分离至高位后还纳入腹腔,远端疝囊旷置。将网塞尖端朝向腹腔,经外环口置入腹膜前间隙。用不可吸收线将网塞的叶片缝合固定于内环腹横筋膜处,共2-3针,将补片置入精索后方充分展平,分别缝合固定于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及联合肌腱与腹直肌前鞘上。补片尾叶经过精索后,对应间断缝合固定,彻底止血后于精索外侧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精索通过处留一小指尖,逐层缝合皮下组织,皮肤。
2 结果
本组38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随访一年以上。体会(1)麻醉效果理想,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单侧35-40分,双侧60分钟,术后6-8小时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3-8天,平均住院6天,1个月后均恢复正常活动。(2)术后患者反应小,疼痛轻,无明显不适未发生尿潴留,无一例切口感染,无一例复发。(3)术后出现一例切口局部红肿,一例切口皮下积液,二例阴囊积液血肿,经红外线、微波照射和挤压,撑开引流,穿刺抽液等处理愈合。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老年人患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原因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股沟区的组织出现退化萎缩,强度减弱,薄弱松弛,组织缺损,加上老年人常伴有引起腹内压增高的慢性疾病,更易引起腹股沟疝,用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不符合生理特点,张力大,术后疼痛剧烈,恢复慢,复发率高,术后需卧床休息数天,半年内不宜重体力劳动。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解决了老年人疝发生的解剖缺陷,真正达到无张力修补。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可自主活动、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因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而且老年人疼痛耐受力强、配合好,因此完全可以在局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操作,这对患有各种慢性病的腹股沟疝的老年患者来说,可以带来很多方便和好处。首先,患者术前、术后不需禁食、禁水;对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定期服药控制良好的患者无需改变用药方案(因局麻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人的血压、血糖的影响不大)。其次,对患有前列腺增生者,不因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后出现尿潴留,而留置导尿管。其三,对伴有慢支肺心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肺部感染,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组出现二列阴囊积液血肿和一例皮下积液,考虑是远端疝囊较大,止血不彻底造成或手术解剖分离过大,切口局部死腔闭合不全以及聚合体材料刺激造成的血清潴留(浆液肿),建议术中将远端疝囊行纵向切开并开放,防止阴囊积液,手术时正确解剖,层面游离,闭合死腔,注意引流。建议采用连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办法,减少浆液肿与腹壁浅层的沟通,使少量积液可以自行吸收,减少皮下积液和阴囊积液和血肿发生。
本组病例未选择肥胖、复发疝、嵌顿或绞窄疝患者,因其解剖结构、操作暴露和手术复杂性增加,故不适合采用本办法。
参考文献
[1]马颂章.疝和腹壁外科手术图谱.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2]吴硕东.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王康,王波,胡阳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麻醉选择(J).临床外科杂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