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诗歌中诗意地飞翔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nn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在诗歌教学中,能够真正地贯彻“读”这一环节,采用各种读法让学生去体会诗歌婉曲精炼、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让学生在“读”中去想象,去联想,去享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真正感受阳光的灿烂、雪山的美丽、沼泽的诱人……真正实现诗意地飞翔。
  关键词:诗歌教学;准读;范读;美读;审读;联想和想象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情感的浓缩。诗歌特有的音韵之美,使诗歌特别适合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都指明了朗诵教学的重要性。学习诗歌应该通过朗读,再现其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美,诱发他们去想象。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在学生还没有熟读诗歌时,就急于转入讲解这一环节。此时学生的头脑中,对诗歌的了解只有一鳞半爪,对所诵读的内容还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作品的意境还缺乏直接的感知,学生还没有通过充分的读而产生求知的兴奋,这时的教学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反之,如果在诗歌教学中,能够真正地贯彻“读”这一环节,采用各种读法让学生去体会诗歌婉曲精炼、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让学生在“读”中去想象,去联想,去享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真正感受阳光的灿烂、雪山的美丽、沼泽的诱人……真正实现诗意地飞翔。
  
  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吟读形式来鉴赏诗歌
  
  1.学生进行初读、再读、反复读,以充分体会诗歌因时代、体裁、作者的不同而各赋异彩的美感和特点
  从初读理解诗歌的外在表象,到再读对诗歌意境进行还原再现,而后反复读以达到“得意而忘言”的境界,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对于优秀的诗歌,在再三的吟读中,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得到了沟通,诗歌的节奏、情感、韵味得到了彰显。因为诗歌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独特性,所以单凭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往往是事倍功半的。“曹丕在《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 陆机在《文赋》里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而这种“气”和“情”,只有通过学生用心去读才能有所体会。
  2.教师范读,以美读激发学生欣赏诗歌的热情
  课堂教学,既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学习对话,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可是,多媒体进入教室后,名家朗读视频代替了老师的范读。但是,名家的朗读录音,即便是无与伦比,也是远距离的,听其声而不见其人,而课堂是近距离的,师生是面对面的,这时教师的范读就更具亲切感。老师的率先垂范,无形之中给予了学生榜样力量式的激励,从而使他们有信心完成后面的朗读练习。教师如能在范读中“读之以情”,学生就会“感之以趣”,趣而读之,读而思之。成功的范读将文字变成了美妙的声音,有利于营造美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之“境”,达到一种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物我两忘”的情感共鸣状态。学生听了老师成功的范读,不免跃跃欲试,甚至有的学生早已跟着老师在小声地读了。这时,教师要适时地把握好学生心中涌动的这股激情,让学生美读诗歌。美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应是“声转于吻,玲珑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也就是说,声音流转于唇吻之间,像敲击玉石一样,发出玲珑的声响;文辞听到耳朵里,像摇动玉珠一样,韵调柔和而圆滑,给人一种悠扬悦耳的艺术美感。由优美的声音带来对文章的更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美读的最终目标。因此,必须教学生掌握美读技巧,特别是停延、重读、语调和语速,当抑则抑,当扬则扬,当平则平,当急则急,当缓则缓,形成节奏与张力,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例如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配上恬静的古典音乐,再配以优美流畅而又具极强感染力的朗诵,使学生完全沉浸于古色古香的诗歌创作的原生态,不禁跟着音乐吟诵起来。这时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及时对诗歌进行点评,对学生进行点拨,学生似乎置身于辋川美好生活图景中,体会到诗人对此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心中充满了喜悦、甜蜜之情,入乎其中,沉于其里,我就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带着一种对美好的渴望来美读课文,深深陶醉其中,最大限度地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得到了一种在鉴赏活动中所享受到的审美快感和精神上的满足,达到“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3.师生审读——一种对生命的理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更为重要。”审读要求教师将学生从“物我两忘”的境界中唤醒,回归现实,带着理性的思考对诗歌进行认真研究,让学生把“情动”发展成“理悟”。如郑愁予的《错误》,学生有可能认为这首诗为爱情主题或表达一种哲理,甚至有学生认为这首诗不过是表达过客和“美丽的错误”的俗套,等等,对这些理性的判断只要言之成理,就该积极肯定,使学生在审美判断中,情感走向成熟与理智。
  
  二、给读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在读中想象、感受、思考,享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师在上面讲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的心不在焉,昏昏欲睡,我也不免遇到这样尴尬的问题。为什么学生难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经过深入的反思,我感觉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理解诗词,他们只是被动地在接受教师的讲授。
  诗词是文字最少,抒情性最强的文学体裁。它就像冰山,能看见的部分很少,水面下还隐藏着庞大的精华。那么怎样帮助学生真正去理解诗歌的美,增加他们的学诗热情呢?我想,我们教师可以尝试着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强调对诗歌的吟咏,让诗歌教学更有韵味。
  例如在美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启发学生穿越时空隧道,想象彼时彼景。学生抢着发言,描绘了很多古香古色的社会生活小片段:淳朴的古代女子在清澈的河边洗衣,豁达的江南小伙儿摇着渔船唱着歌儿归来……学生完全进入了王维创作该诗的初始化状态,仿佛亲历了一趟王维笔下的辋川胜景。再如郑愁予的《错误》,我让学生美读之后“将诗化文”,将这首诗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改写成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效果非常好,学生的想象力之丰富让人欣喜,师生都受益匪浅。
  阅读是心灵的对话和交融,是心灵感悟的过程,让美读成为诗歌教学的主要教学法,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当然,在语文课堂坚持以美读为主,不仅需要观念和习惯的改变,更要求教师本身具有扎实的朗读基础。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出色的朗读高手,美读的高手。我追求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去帮助学生发现美,享受美。我因学生而幸福,我也希望学生因懂得欣赏诗歌而幸福。
其他文献
祭祀先祖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古老传统,古代社会非常重视祭祀,在生产力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祭祀首先是被先民视为维护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有时候甚至将祭祀与战争摆在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而作文评改教学更是令语文老师头痛的一件大事。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评改文章的实践中学习作文之法,历来受到文人
采用SPCE061A单片机,进行了包括输入通道、LCD图文显示器等的硬件设计和包括心电图分析在内的软件设计,形成一种新型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它能提供实时、准确、清晰的心电(EC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
朱王孙禋黎朱禋黎号绍南。藩支定灼曾孙也。少补州学弟子员能诗书法宗二王。武冈碑碣多出其手。性耽禅悦。建一庵终日坐其中。有不滓轩诗草与州入刘春莱齐名。郑亲王之取宝庆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人体骨代谢异常导致的骨盐含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发生改变,骨质疏松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类全身骨骼系统疾病.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占相当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以其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强大的教学交互功能、可无限扩展的知识信息链接和方便自由的自主性学习特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在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尤其应在多媒体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面为其他学科带个好头。本文从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具有的优点和应该
大学生诚信,重在机制建设。法律精神与道德理念结合的诚信机制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全面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通过深入理解秩序、契约与公正等法律与道德共通的理念与精
2008年10月14日15时,“2008年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开班典礼在教育部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周济部长出席开班典礼并作了重要讲话。开班典礼由陈小娅副部长主持。教
目的 观察评价将中医护理应用于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从2017年3月至2018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