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民国文人“素描”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2228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杂文界,游宇明堪为高产作家。他的杂文视域开阔,观点犀利,彰显出一位知识分子的睿智和良知;他的作品题材新颖,意蕴厚重,常信手拈来史书的轶闻,尤其是民国的掌故,以佐证自己的论点,深化文章的题旨。我揣摩,游宇明平素酷爱史学,读了不少史书,对民国史尤为谙熟。
  近读游宇明相赠的历史随笔集《不为繁华易素心:民国文人风骨》,证实了我的这一看法。该书的后记自云:他自幼喜欢历史,初中、高中的历史成绩名列前茅,大学读的是语言文学专业,并没有远离历史。2005年,读了一些有关民国的书,很受启发,再次与历史相依相拥,这一读就是十多年的时光。他写这本历史随笔集曾读了100多本史书,足见其学养的丰赡和史识的扎实。
  游宇明聚焦民国文人的风骨,是很有眼光的。虽说民国时代走的依然是专制独裁的老路,但由于中央集权空虚动荡,时局混乱,加上正值中国刚刚从封建专制走出来,于是风云际会,各路文人闪亮登场,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上演了我国历史上一幕幕山谷崩摧却又千回百转的活剧。承袭汉唐风韵、魏晋风骨的那个时代,文人如潮,大师辈出,宛如文学夜空中闪烁的璀璨群星!
  《不为繁华易素心》一书甫上市就广受欢迎,五年内再版多次,还被列为《全国图书馆推荐书目》。这说明将民国历史作为镜鉴还是有价值的,它存在的价值体现在当代人对它的需求中。我读这本书,似乎觉得是作者常陷于回眸过往的精神之旅,将埋入时光废墟里的身形面影和经典案例打捞出来,温习、亲近、打量、对话,虽然他没有浓墨重彩,仅仅是“素描”而已。
  作为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素描便是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以简洁的笔触勾勒之,以简胜繁,以少胜多。《不为繁华易素心》中的篇什,几乎篇篇都是千字文,从某个角度审视人物,寥寥数语,刻画其个性化轮廓,标示其在民国史上的“这一个”。如梁启超的卓识、辜鸿铭的狂放、朱自清的清贞、陈寅恪的耿介、金岳霖的率真、刘文典的桀骜、傅斯年的仁爱等等,民国的那些特立独行之士,或豪放或儒雅,或愚或痴,或狷或狂,都透出了个性的光芒,其魂魄、能力、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虽历经百年,但在游宇明的笔下却有恍如隔世之感。
  素描当然强调形似,但更注重神似。游宇明对民国文人的“素描”立足于“风骨”两字,便是追求所白描对象的神似。如书中有不下20篇文章事涉胡适,可谓是多视角、多方位的“形”的描摹(大度、豁达、宽容、守约、诚信等),但纵观其人,突显的则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神”。
  描述历史人物最忌“脸谱化”。游宇明在浩瀚的民国史海中披沙拣金,挖掘出大量的正史有意无意忽略的丰富、生动的历史细节,还人物“另一面”,使之更接近历史真相。如《大师的另类色调》《吴宓经历的另一重风雨》《蔡元培的另类影响力》《联大教授的另一面影》等。
  我认为,该书的价值不止是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实,因为作者不是单纯地停留在轶事逸闻的层面上,而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思索、判断,搦管为文多有主见,评析源自自家的观念而非传统的定论或钦定的判词,以现代的视角重新审视并评价这个群体的历史地位,弘扬他们理想主义和济世情懷,探究他们的精神及其现实意义。真是:“往事未付红尘”,这本书所叙述的其人其事,正如岳南在序言中所说的,堪为“我们的民族记忆中最温热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与人聊起玉米饭时,我最先提到的就是嫩玉米,因为那是我幼年时最爱吃的,也算是玉米饭的一种吧。  生产队时代,队里有好大面积的玉米地,结出玉米穗后,虽然外面包着玉米皮,也是那么让人眼馋,涎水欲滴。那是因为吃过嫩玉米后,有瘾了。那时,大队部有看青队,昼夜巡逻,有人一旦偷剥玉米穗,被看青队抓住,会挨批斗,甚至游街示众。人要脸,树要皮,谁也不想为吃嘴丢人丧脸啊!我爹作为队长,更是严以律己,但他知道我和二弟爱
期刊
黄药眠是著名教育家、文艺理论家,1956年,他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上同时发表了《论食利者的美学》一文,发动并参与了一场美学大讨论,在这篇文章中,他敢于挑战权威,对李泽厚、朱光潜和蔡仪等三位著名美学家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李泽厚、朱光潜、蔡仪读到黄药眠的文章后,也相继对黄药眠的观点进行了批评,因此,李泽厚、朱光潜和蔡仪都成了黄药眠的“论敌”。按照惯常的思维去理解,既是“论敌”,就应该“水火不相容”“
期刊
笔者青少年时代是在乡间度过的,那时乡人都管医生叫先生。无论城乡,动辄医生云云,是近几十年间的事。先生一词则淡出了人们的语境,偶尔叫“先生”,或是在称呼民主人士,或文人学士墨客,吹捧抬举对方的大著、大作、墨宝、丹青,便先生、先生地不绝于口,此外,则鲜有称先生的。  不过我总以为,过去人们称医生为先生则更雅,更有人文内涵,彰显了深遠的古代文明,而由称先生改为医生,更多给人技术层面的感觉。  医者,仁术
期刊
精神世界一直处于严谨有序状态,自然好;但无序状态亦时有发生。王育栋先生在《地面之我与空中之我》(本刊2017·7·上)中所描述的精神状态,多无序。  王先生认为精神与肉体“一分为二”,如果真是那种情况,则无序。精神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先有肉身后有精神,人离开母腹时不具备有思维能力的精神,有了记忆力后,大脑才有能力接收、识别并存储人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所接收到的外部世界的信息(包
期刊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秋意盎然,千古文人为秋色赋词吟咏,漫卷诗书,我行走在唐诗宋词里的秋天里,别有一番情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代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以十分清新的格调,将秋天演绎成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把我们带进一幅雨后山村如洗的自然画卷中,令人陶醉神往。皎皎明月,清澄空明;碧碧青松,亭亭净植;幽幽清泉,潺潺流淌……全诗动静结合,含蕴丰富,营造出一个清澄透明
期刊
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本用漫画解读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书,书名为《廉镜漫笔》,作者是浙江省宁波市杂文家兼漫画家赵青云。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一文一画,亦文亦画,寓教于乐,妙趣横生。如出版说明所言,“旨在以画促学,以画促思,以画促行”。  8月26日,我有幸应邀参加了这本新书的首发式。在场的出版专家和漫画专家,都对本书的创意和创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很多漫画,都让人忍俊不禁。  先说“本性难
期刊
写作就是无中生有。你看那写作者,除一枝笔、一张纸,外加一个大脑袋外,简直什么也没有,可经过一个小时、一天、一月、一年或数年的劳作,他就能写出一篇文章或厚厚一本书来。那些制陶的工人、盖房的泥瓦匠、制造汽车的工人,是需要制陶的工具、泥巴、砖瓦、水泥、黄沙、钢筋及零部件的,否则他们就不能生产。可作家不同,除了手中使用的简单工具(今天大部分作家弃纸笔而用电脑了)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材料,可他写出了一篇篇精
期刊
有人认为谁都知道“吃一堑,长一智”,何须再议?窃以为,不然。说着容易做着难,现实生活中吃一堑不能长一智,重蹈覆辙者比比皆是。何也?皆因吃一堑后做法欠妥。  有的人吃一堑,无所谓。  前几天就见到一幕,令人感叹。有个小伙子在大街人行道上骑自行车,不仅逆行,且边走边接打电话,与迎面驰来的摩托车相撞。双方都摔倒在地,幸无大碍,只是骑自行车的小伙子驮着一捆啤酒摔得粉碎。他自知理亏,在对方指责声中,置散落在
期刊
启功称张中行为中行大德吾师侍者,自称弟子沙弥。张中行在《〈启功韵语〉读后》曾说:“我想尊他为师,他不干;他想称我为前辈,我不干。不得已,求助于佛门,写信,都是稱对方为上人,自署沙弥弟子。”启功读张中行《负暄琐话》:“昨夕柏奉寄赐近著,捧读回环,不能释手,及至终卷,已晨四时余矣。”读完,十二点半起床,不等刷牙洗脸,就迫不及待地准备笔墨记下自己的心得:“此书小中见大,淡中见浓,摸老虎屁股如摸婴儿肌肤(
期刊
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不仅擅长小说的创作,他的散文和文艺评论也写得极具特色。新近上市的《走得遥远和阔大:张炜谈文论艺》(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就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就散文的写作、阅读的方向性、写作的根本目的等这些中国文学命题,结合自身多年创作经历,与我们共同探寻着其中的独到意蕴。  本书共分“谈散文”“谈阅读”“谈写作”“演讲录”等四个部分。张炜从最基本的文体——散文谈起,由浅入深地展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