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素治疗帕金森病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验证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系统药理学方法挖掘槲皮素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首先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Mapper数据库查询“槲皮素”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OMIM和TherapeuticTargetDatabase数据库搜集“帕金森病”的相关靶点,通过InteractiVenn软件获得槲皮素-帕金森病的共同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共同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获取槲皮素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靶点。然后经基因本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进行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槲皮素-关键靶点-主要通路-帕金森病”的网络图。最后运用DockThor软件将关键靶点与槲皮素进行分子对接,并通过文献对比和动物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共筛选得到242个槲皮素-帕金森病共同靶点,核心靶点有SRC、HSP90AA1、TP53、MAPK1、AKT1等。涉及癌症通路、ErbB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对衰老、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基因表达等的调控。分子对接亲和力平均为-7.1kcal·mol-1,提示槲皮素与关键靶蛋白结合稳定性较好。在MPTP诱导的PD亚急性小鼠模型,QC可显著增加旷场实验中小鼠的活动总路程和中央区域停留时间(P<0.01),缩短小鼠的胶布移除时间(P<0.01),增加小鼠纹状体DA含量及TH蛋白表达(P<0.05),减少小鼠纹状体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P<0.01)。结论槲皮素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理作用机制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本研究为阐明其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将认知语言学应用于翻译技巧研究,语言篇章研究,文学文本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今学者通过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研究翻译已经进入发展的阶段,国内外学者常常利用认知语言学进行翻译文本的分析,还有多数学者将认知语言学运用于翻译课堂教学,总结翻译教学策略,构建翻译教学模式。本文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诗歌翻译,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诗歌的不同翻译译本体现出的翻译策略,促进之后的诗歌翻译研究和中外文化的
辨析式学习是指学生基于一定的情境和问题,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对情境和问题进行分析与综合、解释与论证、抽象和概括、辨析与评价,在这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辨析式学习,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具体策略有精心设计辨析问题、组织开展探究活动、坚持
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强体功能。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日甚一日,健康渐渐成为人民群众的焦点,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追寻的要求。人们自然条件等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开始追求更健康、更高质量的生活。随着健康观念加深人们通过运动锻炼预防疾病并增强自身体质"防患于未然";当代人所追求的健康,不单单指身
<正>一座古村,既是留存古朴民风和宗族脉络的印章,也是记录村风良俗和建筑元素的标本。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吉安,无数古村散落在青山绿水间,灿若星辰,其中既有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的渼陂村、作为欧阳氏后裔聚居地的钓源村,也有完好保存着众多明清古民居的燕坊村、流传着
期刊
辨析式学习是新课标倡导课堂教学以学为中心的一种学习过程,对于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思想政治课辨析式学习遵循的基本路径可以是:设置问题情境,驱动问辨;观察现实行为,进行思辨;评析科学理论,形成识辨;辨析不同观点,诱发激辨。
通过分析热湿环境下机体各项生理指标,探索公安边防部队官兵习服训练的有效方法,从而为官兵就如何减少热湿环境对官兵机体的损害,帮助官兵适应热湿环境,建立科学的习服训练机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目的:建立急性肺损伤(ALI)模型,通过观察丹参酮ⅡA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ALI大鼠体重、外观、肺组织病理、肺水肿指数、炎症因子、Claudin-5、ZO-1及V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丹参酮ⅡA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ALI大鼠的疗效。方法:(1)将SPF级成年雄性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各12只,其中A组为空白组,B组为模型组,C组为UCMSCs组,D组
<正> 酱油酿造工艺,在我国主要有:1.低盐固态发酵法;2.高盐稀态发酵法;3.先固后稀发酵法;4.无盐固态发酵法四类。低盐固态发酵是六十年代出现的酱油生产新工艺,它具有发酵周期比高盐稀发酵法短,原料利用率较高,产品质量及风味比无盐发酵法好的特点,已在全国酿造行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近年来全国各地投资了上亿元的金额发展酱油的生产,使酱油酿造工业有了很快的发展,但发展还很不平衡,生产好的工厂原料全氮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