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节选)(一九三六年七月、九月)

来源 :新湘评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斯诺问:苏维埃政府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总政策是什么?
  毛泽东答:在讨论政策问题时,我必须请你经常记住,中国人民今天面对的根本问题是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我们苏维埃的对外政策肯定受到这一斗争的制约。日本军阀想征服全中国,使中国人民成为他们的殖民地奴隶。反对日本侵略,反对日本军事和经济侵略的斗争——这些主要任务是我们在分析苏维埃政策时不能忘掉的。
  日本侵略不仅威胁中国,而且也威胁世界和平,尤其是太平洋的和平。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是中国的敌人,同时也是要求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敌人,特别是和太平洋有利害关系的各国即美、英、法、苏等国的人民的敌人。日本的大陆政策和海洋政策不仅指向中国,而且也指向这些国家。
  这样,日本的侵略就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而且是应由太平洋地区所有国家来对付的問题。中国苏维埃和中国人民因此要同各国、各国人民、各党派和各群众组织团结起来,组成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
  我们期望于外国的是什么呢?我们至少期望各友好国家不要帮助日本帝国主义,至少采取中立的立场。我们希望它们积极援助中国抵抗侵略和征服。
  问:苏维埃政府如何区别友好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
  答:关于帝国主义问题,一般说来,我们看到列强中有的表示不愿参加一场新的世界大战,有的不愿看到日本占领中国,像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这些国家。其次是一些长期处于侵略成性的强国威胁之下的国家和较小的民族、自治领、殖民地、半殖民地等,如暹罗、菲律宾、中美各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荷属东印度等等,或多或少都受到日本威胁。我们把它们看作自己的朋友,请它们同我们合作。至于奉行和平方针、无意于征服或剥削任何国家的苏联,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
  因此,除了日本以及那些帮助日本帝国主义的国家,上述各种类型的国家(反战国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能够组成一个反侵略、反战、反法西斯的世界联盟。
  上述各种类型的国家中,凡是愿意参加这个共同战线的,都将作为友好国家受到我们的欢迎,不管它在促使这条共同战线成为反对侵略者的有效武器方面能作出多大贡献。
  只有当南京决心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并同人民革命联合起来组织民主的国防政府时,只有到那时,这种援助才能对中华民族真正有益。援助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1)向中国抗日力量提供信贷和借款,出售军需品和飞机;或(2)在抗战实际开始时对日本进行封锁。如果美国和英国能够提供这样的援助,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和英国人民之间将会建立起最牢固的友谊和同情。
  (二)
  问:照你的意见,这次解放战争,主要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答: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这并不是说要放弃一切重要的军事地点,对于这些地点,只要有利,就应配置阵地战。但是转换全局的战略方针,必须是运动战。阵地战虽也必需,但是属于辅助性质的第二种的方针。在地理上,战场这样广大,我们作最有效的运动战,是可能的。日军遇到我军的猛烈活动,必得谨慎。他们的战争机构很笨重,行动很慢,效力有限。如果我们集中兵力在一个狭小的阵地上作消耗战的抵抗,将使我军失掉地理上和经济组织上的有利条件,犯阿比西尼亚的错误。战争的前期,我们要避免一切大的决战,要先用运动战逐渐地破坏敌人军队的精神和战斗力。
  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须知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仅仅是表示了全国农民所能动员抗战的潜伏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必须记住这个战争是在中国打的,这就是说,日军要完全被敌对的中国人所包围;日军要被迫运来他们所需的军用品,而且要自己看守;他们要用重兵去保护交通线,时时谨防袭击;另外,还要有一大部力量驻扎满洲和日本内地。
  在战争的过程中,中国能俘虏许多的日本兵,夺取许多的武器弹药来武装自己;同时,争取外国的援助,使中国军队的装备逐渐加强起来。因此,中国能够在战争的后期从事阵地战,对于日本的占领地进行阵地的攻击。这样,日本在中国抗战的长期消耗下,它的经济行将崩溃;在无数战争的消磨中,它的士气行将颓靡。中国方面,则抗战的潜力一天一天地奔腾高涨,大批的革命民众不断地倾注到前线去,为自由而战争。所有这些因素和其他的因素配合起来,就使我们能够对日本占领地的堡垒和根据地,作最后的致命的攻击,驱逐日本侵略军出中国。
  被我们俘虏和解除武装的日军官兵将受到优待。我们不会杀死他们,而是会像兄弟那样对待他们。我们将采取一切措施使得与我们并无冲突的日本无产阶级出身的士兵站起来反对他们自己的法西斯压迫者。我们的口号将是:“团结起来,反对共同的压迫者法西斯头子”。反法西斯的日本军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彼此的目的是一致的。
  (这是毛泽东1936年同美国著名进步记者和作家斯诺的谈话,节选自《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其他文献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出了“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旗帜鲜明地将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摆在“九个必须”之首位,并科学总结了在百年奋斗中坚持党的坚强领导的宝贵经验启示,深刻阐明了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期刊
疫情的反扑打乱了湖南人民暑期的度假节奏,炎炎烈日下,从长沙到张家界,从益阳到常德,在湖南各地许多社区、街道的核酸检测点,被防护服捂得严严实实的医务工作者坚守岗位,群众自觉保持着安全距离排队、戴着口罩安静地等待着核酸检测。  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大家对“核酸检测”已经从陌生变得熟稔,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避免了疫情更大范围传播,为大家正常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已成为我们防控疫情的基础手段之一。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些年来,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7次深入麻阳县及楠木桥村调研指导,要求楠木桥村认真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走精准扶贫、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努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经验。   以强化村党支部领导为核心,建优配强战斗堡垒,让村民对实施乡村振兴的底气越来越足   习近平
期刊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指出:“坚定信念,就是坚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以坚忍执着的理想信念,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目中、落实在行动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生命,为党的理想信念顽强奋斗、不懈奋斗。”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正是因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我们党才能如此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团结带领
期刊
2021年6月29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全国人民的见证下,习近平总书记向华菱湘钢焊接顾问、大国工匠艾爱国颁发“七一勋章”,并对他说:“大国工匠,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接过沉甸甸的勋章,从工人成长起来的他难掩激动:“获得‘七一勋章’是我最大的光荣,也是千千万万工人党员的光荣。”  从不退缩   华菱湘钢的同事都叫他“艾劳模”。从198
期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方显本色。在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明确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奋斗主题,鲜明标注了中国共产党勇担重任的先锋特质,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致力于积极“改造世界”的实践品格。百年跋山涉水、百年风雨兼程,正是因为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  初心如磐、引领征程,这是中国
期刊
一百年前的仲夏时节,长沙湘江轮渡码头,毛泽东、何叔衡两人在夜色中匆匆登上一艘小火轮,代表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前往上海参加中共一大。同他们交往密切的谢觉哉在日记中记载了此事,由于斗争环境复杂,他担心暴露秘密,将“共产主义者”用5个圆圈符号作为代替。   密探严密监视、白色恐怖笼罩,随时面临被捕牺牲的危险。这就是党的一大召开前危险复杂的环境。但这并没有使早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们害怕和退缩,他们不仅继续传
期刊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并号召全党同志“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山雄千仞有脊、水流万里有源。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支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正是因为自诞生起,党的先驱们就奠下了强大的精神之基,我们党的事业大厦才能基强本固、巍
期刊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质。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用热血和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