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次看到刘发建老师的教学实录,颇有耳目一新之感。小学语文毕竟是儿童的语文,像这样从儿童的角度看鲁迅,从儿童的视角教鲁迅,应该能较好地摆脱当前鲁迅在小学不受欢迎的困境。可是再看看那一篇篇教学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赞扬声,笔者倒渐渐疑惑起来:刘发建老师真有那么神,他这种教学方法真的成了解决小学语文鲁迅教学问题的灵丹妙药?
说起刘老师的“亲近鲁迅”的教学理念,其实也是其来有自。中学有关鲁迅的教学同样也遭遇尴尬,同样是老师怕教,学生怕学。针对这种困境,钱理群教授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法:“如何让中学生对鲁迅产生亲近感,愿意接近他……要学生读鲁迅,先要感受鲁迅。这不仅是从感性的认识入手,更包含了一个教学的目的与理念:感受鲁迅,就是把鲁迅看做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寻找生命的共同点。”刘老师很可能就是从钱理群教授这儿受到了启发。
鲁迅当然不是神,而是一个人。他首先是一个凡人,有着凡人的七情六欲。倘若忽略了他平凡的一面,让他高踞在神坛之上,这样的鲁迅就不是真实的鲁迅。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鲁迅更是一个伟人。有童心、有爱心、和蔼可亲的平凡人很多,可是鲁迅只有一个。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不在于他的平凡,而在于他的伟大。倘若一味强调他的平凡、可亲可爱之处,而忘记了他的伟大,这样的鲁迅同样也是不真实的。
刘老师对此也有很明确的认识。他说:“神化鲁迅或者俗化鲁迅,都是对鲁迅的不尊重,而且都会远离鲁迅。”
解读文本,尤其是解读名家名作,我们首先要把名家名作当做一般的普通作品来对待,否则我们就很容易犯“先入为主”的毛病……教学鲁迅,我们又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名家名作的品析。我们知道,鲁迅的作品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之所以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或缺性,不单纯是站在文学艺术的角度来思考的,而是背后蕴涵着独特的鲁迅精神和思想。
我们不少老师把鲁迅的文字仅仅视为一般意义上的回忆性文学作品,不能站在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高度来教学,剥离了鲁迅精神和文化的教学,显然是对鲁迅作品文学价值的缩水。这种“浅化鲁迅”和过去那种“膨化鲁迅”都是一样的在削弱鲁迅文学的价值。
刘老师在理论上的认识还是很到位的。不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时候他就把握得不是很好。笔者觉得,为了让孩子们“亲近鲁迅”,对鲁迅的童心童趣和平凡的一面,他不遗余力地进行挖掘;而对文中“含义深刻”或者说体现鲁迅“伟大”的地方,他往往就有意无意地作了弱化处理。举个例子。
例一: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段话是学生理解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教学中是绕不过去的。刘老师的解决办法是:抓住前文中的一个句子——“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认为他们都没有去救助受伤的车夫,进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伯父是在叹息那些赶路人的冷漠无情。确实,很多时候,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也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窃以为,刘老师这样处理,顺手拈来,看似巧妙,实则避重就轻,以偏概全。第一,断定这些行人对受伤的车夫视而不见,未免有失草率。这些行人也许是真的这样冷漠,但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即从“我们”看见“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到“我们”发现受伤的车夫,这中间有一个时间差,行人赶路在前,车夫受伤在后。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冷漠”的问题。作者写行人赶着回家,只是为了突出天冷、天晚。第二,忽略了“伯父”的叹息因何而起。原文中写得很清楚,“伯父”的严肃、沉重乃至叹息都是因为“我”的一个问题而引起的:“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也就是说,鲁迅此刻所想所叹的,应当是造成车夫大冬天光脚拉车这种命运的原因。而行人的“冷漠无情”并不是造成车夫这种命运的主要原因。也许鲁迅也想到了行人的“冷漠无情”,但起码这并不是他叹息的全部。刘老师这样处理教学难点,虽然易于让学生理解,却难免片面,难免会浅化鲁迅的思想。
笔者绝无求全责备的意思,相反,笔者对刘老师十分钦佩。他有责任感,敢于创新,无疑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在小学有关鲁迅的教学中,他可算是一个开路之人。然而正因为如此,其不足和缺漏之处也就在所难免。他所倡导的“亲近鲁迅”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学习,但是也不能不加思考地全盘照搬。一线教师更要警惕,不要让“亲近鲁迅”变成一种时髦,更不可望文生义,对“亲近鲁迅”一知半解,忽视对鲁迅敬仰之情的培养。鲁迅刚从神坛上走下来,我们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倘若我们将鲁迅平凡化,那么,让孩子亲近这样的鲁迅,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实在是不好说。我们还需努力探索,在“亲近”和“敬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县港口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徐艳兰
说起刘老师的“亲近鲁迅”的教学理念,其实也是其来有自。中学有关鲁迅的教学同样也遭遇尴尬,同样是老师怕教,学生怕学。针对这种困境,钱理群教授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法:“如何让中学生对鲁迅产生亲近感,愿意接近他……要学生读鲁迅,先要感受鲁迅。这不仅是从感性的认识入手,更包含了一个教学的目的与理念:感受鲁迅,就是把鲁迅看做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寻找生命的共同点。”刘老师很可能就是从钱理群教授这儿受到了启发。
鲁迅当然不是神,而是一个人。他首先是一个凡人,有着凡人的七情六欲。倘若忽略了他平凡的一面,让他高踞在神坛之上,这样的鲁迅就不是真实的鲁迅。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鲁迅更是一个伟人。有童心、有爱心、和蔼可亲的平凡人很多,可是鲁迅只有一个。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不在于他的平凡,而在于他的伟大。倘若一味强调他的平凡、可亲可爱之处,而忘记了他的伟大,这样的鲁迅同样也是不真实的。
刘老师对此也有很明确的认识。他说:“神化鲁迅或者俗化鲁迅,都是对鲁迅的不尊重,而且都会远离鲁迅。”
解读文本,尤其是解读名家名作,我们首先要把名家名作当做一般的普通作品来对待,否则我们就很容易犯“先入为主”的毛病……教学鲁迅,我们又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名家名作的品析。我们知道,鲁迅的作品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之所以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或缺性,不单纯是站在文学艺术的角度来思考的,而是背后蕴涵着独特的鲁迅精神和思想。
我们不少老师把鲁迅的文字仅仅视为一般意义上的回忆性文学作品,不能站在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高度来教学,剥离了鲁迅精神和文化的教学,显然是对鲁迅作品文学价值的缩水。这种“浅化鲁迅”和过去那种“膨化鲁迅”都是一样的在削弱鲁迅文学的价值。
刘老师在理论上的认识还是很到位的。不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时候他就把握得不是很好。笔者觉得,为了让孩子们“亲近鲁迅”,对鲁迅的童心童趣和平凡的一面,他不遗余力地进行挖掘;而对文中“含义深刻”或者说体现鲁迅“伟大”的地方,他往往就有意无意地作了弱化处理。举个例子。
例一: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段话是学生理解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教学中是绕不过去的。刘老师的解决办法是:抓住前文中的一个句子——“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认为他们都没有去救助受伤的车夫,进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伯父是在叹息那些赶路人的冷漠无情。确实,很多时候,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也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窃以为,刘老师这样处理,顺手拈来,看似巧妙,实则避重就轻,以偏概全。第一,断定这些行人对受伤的车夫视而不见,未免有失草率。这些行人也许是真的这样冷漠,但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即从“我们”看见“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到“我们”发现受伤的车夫,这中间有一个时间差,行人赶路在前,车夫受伤在后。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冷漠”的问题。作者写行人赶着回家,只是为了突出天冷、天晚。第二,忽略了“伯父”的叹息因何而起。原文中写得很清楚,“伯父”的严肃、沉重乃至叹息都是因为“我”的一个问题而引起的:“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也就是说,鲁迅此刻所想所叹的,应当是造成车夫大冬天光脚拉车这种命运的原因。而行人的“冷漠无情”并不是造成车夫这种命运的主要原因。也许鲁迅也想到了行人的“冷漠无情”,但起码这并不是他叹息的全部。刘老师这样处理教学难点,虽然易于让学生理解,却难免片面,难免会浅化鲁迅的思想。
笔者绝无求全责备的意思,相反,笔者对刘老师十分钦佩。他有责任感,敢于创新,无疑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在小学有关鲁迅的教学中,他可算是一个开路之人。然而正因为如此,其不足和缺漏之处也就在所难免。他所倡导的“亲近鲁迅”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学习,但是也不能不加思考地全盘照搬。一线教师更要警惕,不要让“亲近鲁迅”变成一种时髦,更不可望文生义,对“亲近鲁迅”一知半解,忽视对鲁迅敬仰之情的培养。鲁迅刚从神坛上走下来,我们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倘若我们将鲁迅平凡化,那么,让孩子亲近这样的鲁迅,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实在是不好说。我们还需努力探索,在“亲近”和“敬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县港口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徐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