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肥腻、油腻说开去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忽如一夜‘油腻’至”,网上先有帖《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接踵《如何避免成为一个肥腻的中年妇女》扑面而来,引坊间闻“油”而“腻”,接踵闻“肥”而“腻”,本是追求身材傲人的美女们谈之色变的丰硕,怎么爷们娘们儿都“万众瞩目”,竟至“掰扯”起来,成了“时鲜话题”?
  尽管加了“猥琐”的形容词,所指中年男之“避免”,第一不要成为一个胖子。而中年女之“避免”,第一个很不幸,也是不能发胖(哪怕“文饰”一点儿说丰硕)。这样,肥腻“躺不躺”都先中枪了,甚至沦为了视觉污物?
  不是怀旧。那365天里只有过年才吃顿“一个肉团(纯肉、无菜)”饺子的岁月,实话实说,在而今“极贫地方”仍然属于现时!
  其实,肥胖与否,只与身体健康有关,再大点范围,关涉的是广大(“适龄”)女同胞的审美观,而缀一“腻”字,实在令人生“腻”。问题之关键在于“油腻”,国人特别是中年之“油腻”实在需要“说道说道”。
  昔日说到“油腻”,毋庸置疑都是在说食物。譬如从侯宝林辈传下来、庶几乎家喻户晓的“贯口”《报菜名》:“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更有汉代名赋《七发》中的“饮食则温淳甘脆,脭醲肥厚”,端的是膏粱肥甘,醇酒厚味。
  不过,上帝是公平的,它给了你膏粱、珍馐,往往就要夺走你的苗条、清秀;给了你成熟、老道,往往就要夺走你的清纯、真诚;给了你金钱、成功,也许就要夺走你的健康、幸福。
  这就引出了本文题旨:男女從中年开始至老年如何避免“油腻”?
  “油腻”一词并非新撰,早在鲁迅《药》中便这样写道:“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钱锺书则由灯及人,在《围城》中有句:“顾尔谦拍自己青布大褂胸脯上一片油腻道:‘我不穿西装的就不讲理?为什么旁人有竹榻睡,我没有?’……”
  由此似可举一反三,看出“油腻”似乎为小说家们钟爱,成了其笔下浓墨重彩之中老年人的“标配”。当然,所举二例皆为旧时代了。新时代之中年,面临的恐怕不仅是“油腻”之“危”吧?
  人们养生,讲究清欢。那么,红尘滚滚,利欲如驰,中年人则当“养心”,就须力避油滑。没错儿,“肥腻20条”似乎划出了社交场上的“暗规则”,实指中年人生命状态和精神风貌的品质与品位问题———人至中年,要紧的是,力求摆脱“新平庸”的“风险线”。油腻积多了以后,彻底清洗去污,实为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远不如“油腻”们的精神抽油烟机常常开一开,通风、排油、提神、醒脑。而力避油滑———不仅是油腔滑调,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故此,在那觥筹交错之间脑满肠肥的“啤酒肚”,那午休一小时油腔滑调的“碎嘴子”“万事通”,那各式办公室里“公事公办”的“万金油”“老油条”,那各种写字间的各式岗位上,“一杯茶水度春秋”的“撞钟和尚”,以及晚饭后,碗筷扔着,嘴里还噙着牙签,长与幼、老和少都抓起手机,汇入各自的“朋友圈”……都不应该找到你和你朋友的身影吧!
其他文献
于文岗先生在《对周围环境最有利的生物活得好》(本刊原创版2017·11·上)中开篇即引用美国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的话“生存得最好的生物,是对周围环境最有利的生物”。  无由得知早在1995年就去世了的中国这位老朋友(访问中国10次之多,是中科院外籍院士)说这话的背景和初衷。仅就字面而论,我认为这个说法本末倒置,“正”过来才合理:环境决定生物的活法。就连生物的出现也都取决于环境。  地
期刊
因身残,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不允许开个诸如卖点儿针头线脑油盐酱醋之类的小卖部自谋生路,心情苦闷,就抽上了烟。还没挣钱,又多了个花钱的开销,吃饭尚靠父亲养活,哪有脸再张嘴要钱买烟?就捡烟屁股。那时人们生活普遍贫困,极少有人抽得起烟卷儿,都抽旱烟,捏一小撮烟沫放在二指宽的纸条上,卷成上粗下细的“喇叭筒”,抽到尾部,随手扔掉,便成了我寻觅捡拾的烟屁股。也知道寒碜,捡的时候两眼不停地向
期刊
自从我在一个楼盘买了一套房子之后不久,促销电话就蜂拥着打进来。我知道是谁卖了我的电话号码,就是我的那个“置业顾问”。她之所以敢毫无顾忌地卖我的电话号码,是因为她做完我这一单后,就从那家售楼部辞职了,而我,再也找不到她。  一開始,我既厌烦,又不知所措;但慢慢地,我不仅适应了,而且感觉,对于每天固坐办公室面对电脑屏幕的我,它是一个另类的了解社会的窗口。  打进来最多的,是售楼小姐、售楼先生的电话,有
期刊
“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岁岁过年,年年不同。小时候,父亲带我去拜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因为家道中落,我们举家从兆丰别墅迁到浦东塘桥。大年初二父亲便带我去蓬莱路大姨父徐家、阿爸家拜年。姨父家公私合营后,家境仍殷实,三层小洋楼,落地无线电。吃午饭时满满一桌菜,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暖锅和鱼翅。用完餐后,便和信棠表哥下象棋、捉迷藏,玩得十分开心。记忆中,有一年拜年回家,父亲还带我乘小舢板过黄浦
期刊
一个人一世是无法逃脱妄读白字这道鬼门关的,尤其是年少气盛时,识字不多,又不肯认输,稍不留意,就有了你的好看。原因之一,方言众多,有时隔了一条河,甚至一条埂,发音就全然不同了。我的家乡,“猫”一直读“苗”,我工作的这地方,“窖”一直读“告”,“圩”一直读“于”,我们总不能说一市或者一县的人,连个猫字、圩字都不识,也在读半傍吧。我这地方读一个“大”字,就更绕死人了,在讲大衣、大方、大饼时读“dà”,在
期刊
“三七开”现象  “三七开”或用于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分析大事件之原因(如“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生活中不乏“三七开”现象。许多格言或民谚,揭示了此类现象内含的共同哲理———“三分”是前提或基础,“七分”是关键或实质。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不止一家出版社推出了相同书名的读物,可见此说不乏市场。李嘉诚谈到他和儿子之间:“约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  
期刊
曾应张桂辉同志之邀,为他的杂文集《烈酒·咖啡·白开水》作序,借那年的高考作文说事,以掘井为喻,说的意思,一是“选点”要准,二是“开掘”要深。“选点”不准,任你花再大力气去开掘也徒劳无功;“开掘”不深,即使“选点”准了也照样不能“出水”。末尾说到书名:“烈酒、咖啡与白开水,各有各的用处,并无高低之分,关键只在于真:烈酒与咖啡不能是假货,白开水也要‘白’而且‘开’。”总共不到五百字,没有一句话为他捧场
期刊
我摘下草帽进城里上班,双脚不踏土不踏泥了,行走反而不那么踏实了,进楼怕地板太滑,出门怕车太多,不是趾高气扬的人,就是低眉顺眼的人,呛人的是汽车尾气,伤人的是城市躁气,再也呼吸不到田野的空气。  我曾戴着草帽“上班”,草帽到了田头,南风和麦浪一同涌过来,仿佛是在草帽往头上一抡的那一瞬间,戴稳草帽的那一瞬间,金色的麦浪就涌过来了。南风来了就是急的,把一簸箕又一簸箕风泼进麦田里,这风是很煽情的,一簸箕一
期刊
笔者是江南小县城一议论文写作爱好者,平时写些千余字的杂文随笔,“投枪、匕首”不敢说,“秤砣”文章庶几近之。打铁是嵇康的业余爱好,名士风流自成佳话。而我辈喜欢以打铁方式锻造铁器文章,或曰写杂文如打铁,虽是码字活儿,也当“实打实”。  谚曰:“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木工用料大多较长,制品也就较大。而铁匠用料通常短小,制品也较小,如锄头、镰刀、镐锤等。写千字左右的杂文,好比打铁,力求精短结实
期刊
有一件事让我至今心惊肉跳,那就是我和我丈夫“被高考”。  2017年6月7日,又是一年高考日。我儿子高中毕业,面临高考。我和我丈夫一同“被高考”,我俩比我儿子更紧张、更辛劳。实际上,从高考前200日起,我和我丈夫就成了“备考”大军中的一员。  我和丈夫有明确分工。丈夫负责开车接送儿子上学回家,和回家后的学习督导;我则负责吃喝拉撒等后勤保障工作。这是一种高度紧张的备战状态,其生活节奏用一句话来形容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