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王”的致富经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u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吴县沿江满达乡大桦树林子村的吴德显是远近闻名的“玉米王”。年过五十的他种了半辈子玉米,是全村公认的种玉米的好手。但最近几年他却开始为种玉米的事犯起了愁:这些年风调雨顺,可这玉米的产量咋就上不去呢?不仅自家地里产量上不去,别人家的地也是一个样儿。“按说这地力也不差,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呢?”吴德显天天犯琢磨,一个多月下来瘦了好几斤。
  说来也巧,就在老吴一筹莫展之际,大桦树林子村远教站点建立了。县远教办组织各村种地大户和致富能手集中到远教站点学习。吴德显接到通知时正蹲在地里看着玉米瞎琢磨。“哪有那心思听课,这不耽误事么?”他抱怨着。不过反正也没事,不妨去听听,老吴不情不愿地去站点听课了。没想到这一听,还真让他听出了门道儿。
  就在这堂课上,县远教办的工作人员播放了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科教片,吴德显看后很受启发。大桦树林子村村民各种各的地、各打各的粮,单打独斗,小农经济,啥时能富得起来?要想富,就要将土地连成片集约化种植管理。吴德显豁然开朗,兴奋得一宿没合眼,第二天天一亮就找到村委会“一诉衷肠”。村委会支持老吴的想法,很快就召开了动员会。大会上,投影仪轮番播放着土地流转政策解说及本省相关村屯成功案例。吴德显现场为大家计算了农户入社的股权分配比例,这也是他熬了几个通宵用电脑敲出来的方案。经过一番宣传,有15户村民加入了老吴的合作社,更多村民则持观望状态。
  人少更要干出个样。这一年中,吴德显白天下地、晚上上网,从玉米连片种植防害技术到土地集中管理合理规划,事事亲为,不敢怠慢。转眼到了年底分红,入社农户每垧地比往年多收入600多元,大伙都乐得合不拢嘴。老吴乘机举办了社员分红大会,当场发现金,让其他村民羡慕不已。
  榜样力量无穷大,看出门道儿的村民都陆续加入了吴德显的团队。可随着入伙队伍不断壮大,老吴又有了新的烦恼。地不断增多,可管理人手有限,越来越感到心有余力不足。为了拉援军,老吴再次推开站点的大门。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在管理员的帮助下,他通过网络公开招聘到了合作站点经理人,并按照网上成功案例召开了社员大会,成立了桦树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完善了章程,选举出了理事会、监事会,还按照企业融资的模式一次性购买了十几台农机。有了这些保障,合作社如虎添翼,蓬勃发展起来。到2013年,桦树林合作社实现粮食年产量3.3万吨,总收入达4800万元。吴德显的称呼也从“老吴”变成了“吴社长”。吴德显却说:“不管你们咋喊我,远教才是我大哥。”
  当上“吴社长”后,吴德显外出考察的机会也多了起来。在与外省先进农业产业多次对比后,老吴发现仅仅依靠玉米种植一个项目创收,不仅渠道单一,市场竞争力也会日趋减弱。因此,多年受益于远教的老吴主动踏上了“网上寻点子”之旅,并在网上受他人成功经验启发,开始向多元化发展。经过缜密计划,合作社几年内陆续建立起了1200亩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德美亚玉米、早熟优质水稻示范基地、标准化西门达尔优质牛舍、大批量玉米烘干塔、玉米仓囤、仓储库等多元化项目,形成了产业链条,将桦树林合作社构建为现代化农业合作社。
  如今,合作社社员已有386户,固定资产2000万,年营业收入700万。吴德显终于利用远教让桦树林村的土地长出了金子。2011年,吴德显荣获CCTV“年度三农人物”称号,电视里介绍他说:“他用流动聚集了土地,用机械化提高了效益,他是中国最新潮的农民。”可吴德显私下里却常对人说:“没有远教就没有我的今天,更没有桦树林的明天!”
其他文献
崆峒山景美无双,陇东粮仓名远扬。曾为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的甘肃省平凉市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工作在这里的远教人脚踏实地、厚积薄发,自2013年以来,立足本地实际,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对各种远教资源的大力整合,打造出了多方位、全天候、高科技的站点平台、网站平台、即时平台、实践平台等远程教育四大教学平台,极大地满足了全市基层党员群众学习培训的迫切需求。这座历史悠久的丝路重镇在陇东大地渲染出了一幅新时期的
期刊
新一轮《全国党员教育规划》为今后五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贯彻落实《规划》,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机制,丰富内容形式,加强工作保障,将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组织领导和服务保障要到位。这对党员教育起着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要努力实现“三个到位”。一是机构组建到位。党委书记要履行管党治党第一责任,常(党)委会每年要专题研究相关工作,各级各部门均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形成上下联动
期刊
编者按:新疆沙雅县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北依天山,南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近年来,一批批少数民族大学生村官积极投身沙雅新农村建设,在远程教育站点操作员的岗位上唱响了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人物印象:质疑声声,动摇不了他投身农村建设的决心;困难重重,羁绊不住他带领村民致富的脚步。  “我和你妈辛辛苦苦供你上学,就是想让你离开农村。你可倒好,现在又回到农村了,你让我们这老脸
期刊
“……欠债者还在躲避,执行款还没到位,积案还需清理,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但我决心迎难而上,就是再苦再累,执法为民,永远坚守!”2013年11月,陕西省政法系统践行群众路线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省各地巡回宣讲,旬阳县人民法院赵湾法庭庭长骆云桥第一个出场。每到一地,观众都对他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寄托着人们对这位扎根基层、司法为民、默默奉献的人民法官的由衷赞叹。  像骆云桥这样
期刊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近期,我们围绕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研究了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农村党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从组织情况看,主要是制度落实不严,存在“随意性”的问题。调研中发现,一是部分村存在经常性教育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严三实”论述,深刻具体地涵盖了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的标准,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党员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的真谛。作为组工系统一员的远教干部,肩负着“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使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历史使命,因此更应深刻学习“三严三实”的内涵要义,在日常工作中做“三严三实”的积极践行者。  严以修身,之于远教干部,就是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远教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从技术层
期刊
人物印象:她用无私的关爱让老人们感受温暖,她用积极的引导让老人们老有所为。她不是这些老人的女儿,但人人都把她当成亲闺女。  在沙雅县古勒巴格镇阿克村,有一位广受村民称赞的“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她就是村党支部副书记、远程教育站点操作员热孜艳木·米吉提。生活中,她对村里的孤寡老人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用老人们的话说:“简直比我们的亲闺女还亲!”  一次入户走访时,热孜艳木·米吉提发现瘫痪在床的艾孜买提·
期刊
2012年10月,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胜利村建起了一个“绿色网吧”,网吧的创办者是村里的大学生村官、远程教育站点操作员吐热依赛木·艾则孜。从新疆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她就被选聘到胜利村。靠着远教平台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途径,她带领村民们搞起了农产品网上销售,赢得了致富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沙雅县是农业大县,享有“中国塔里木棉花之乡”“中国塔里木红枣之乡”等七大特产之乡的盛誉。而棉花和红枣也是胜利
期刊
万亩桃花笑迎人  “在家门口上大学”,这是很多农民根本不敢想的事,如今却被河南省鲁山县电教中心办到了,他们创办的远程教育“农民学校”圆了农民的“大学梦”。其实,这个“农民学校”并不是实体学校,而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概念,但它却正在发挥着实体学校的功能,让远教学习之风越吹越远、惠民之花愈开愈盛……  富民种子发出新芽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为了使远教工作已取得的学用成果效益最大化,
期刊
小小的豆子竟然能种出大财路?乍听起来这似乎有些不大靠谱。然而在新疆尼勒克县阔克阿尕什村,一个普通的农妇王月侠硬是在远程教育的帮助下,通过小小的鹰嘴豆,不仅为自己,更是为全村的乡亲们种出了一条金光闪闪的发财大道。  话说这阔克阿尕什村在以往可是个有名的穷村,村民都是扛着锄头土里刨食,但因为干旱和闭塞,种了多少年地,乡亲们的嘴上也难得见回油光。这穷日子过久了,很多村民也就习惯了逆来顺受,但村里的女能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