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的初中英语教学,既是一种基于语言运用的教学,更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训练。因为新时期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而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是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结构进行剖析,可以让学生将课文内容深入地理解,帮助学生利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阅读,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利用思维导图来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导图;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为一门异域类语言学科,阅读在英语学科活动中同样显得非常地重要。初中教育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有功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和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换句话说,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呢?这是一项孜孜以求、有利于教学相长的重大实践性课题。“教无定法,确有章法。”笔者尝试把“思维导图”模式渗透其中,并历经一段较长时期的教学实践与不断反思,初步收获了一些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什么是“思维导图”呢?其应用价值究竟在哪里?如何把它科学合理地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活动呢?本文试对此简述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引导学生构建英语思维能力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几部分内容,在这几个核心素养维度中,英语思维品质的构建是最为独特的,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之所以存在畏难情绪或是存在英语学习的障碍,并不是由于在英语学习方面不够勤奋,而是在汉语思维方式与英语思维方式的转变中迷失了方向,同时中国的文化意识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意识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都是学生英语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与人脑认知结构相一致的思维的方式,将其运用到语言学习之中,会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的思维方式,最后从思维品质入手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很多学生在参与英语阅读活动时,都会觉得英语词汇储备量不足,而无法正确理解阅读材料的意思,而从现实角度来看,“生词”是普遍存在的,无论英语词汇储备有多丰富,在英语阅读时都难免会遇到不认识的生词,但如果因为在阅读中有生词,就放弃对材料的解读,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而借助思维导图开展英语阅读,实际上就是赋予了学生一种“猜内容”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文段面前,能够根据逻辑结构关系去猜想阅读材料中的内容,进而缩小猜生词的范围,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思维导图既是一个英语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初中英语阅读实践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种思维导图的运用方法,并将这一方法融入自主阅读之中,将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而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具体体现。在思维导图中,关键词之间是有着逻辑和层级关系的,这种逻辑关系、层关系的把握与识别,可以使学生对阅读材料所展现的内容形成更深刻认知,而如果学生在自主阅读之中,能够有意识地将这种思维构建能力运用到学习之中,其学习的有效性也将起到大幅度提升。
二、对思维导图应用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策略性分析
(一)应用于词句类阅读,有利于加强理解与记忆
众所周知,阅读文本是以字词句为基本单元形式,一篇阅读文本中蕴藏着许多字词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模式的话,仅仅这些字词句对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来说,往往就会形成较大的挑战性和考验力。与之相应的是,教师如果根据某些字词句特点,引导学生从中寻得一些规律性现象,并善于通过“思维导图”形式进行学习,不仅有利于实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目标,而且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与理解、体会与内化,进而不断收取学习上的获得感和自信心。以“天气类”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在收集常见天气图标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天气预报”来创建相应的“思维导图”:snowy是雪花状的,sunny是阳光状的……也可让学生自己构建,如有学生用女式厚重靴子表示snowy天气,有学生用雪人、雪球创建导图内容。再加上色彩填充等活动,学生们对于情境下记忆更加深刻,他们在文本阅读时候就会更加地自然而又亲切。
(二)应用于语法类阅读,有利于实现重难点突破
语法不仅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还是贯穿英语阅读活动的脉络。然而,无论在单纯的语法学习中,还是在文本阅读活动中,由于语法结构太多,知识比较复杂零碎,既容易混淆又不易记忆。这就是说,语法知识是英语阅读学习中的重点现象和难点之一。从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感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把语法教学投放到阅读活动背景下,并且通过“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这种融合式教学效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以need用法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阅读文本和思维导图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情形下need的不同用法。在某些情况下,它是情态动词用法,在其后面加上“动词原形”,正常用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学生通过“箭头、图形、文字”等多种形式创建了思维导图,把相对零散的语法知识进行整合,从而掌握在不同語境下的具体用法。如此而为,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在重难内容突破中较好地学会了灵活运用。
(三)课堂中强化教学效果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有两种用法:第一种是将思维导图设计成任务填空模式,挖去难度较小的关键词,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第二种则是逐步展示思维导图。先展示思维导图的中心图或是其中的一级分支,以问题式推进的教学方法逐步展示完整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依据思维导图中的图形等元素的提示,使学生联想出关键词,逐步展示完整的思维导图。问题式推进教学方法和思维导图的结合,能有效突显出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
(四)思维导图辅助课后复习
在人教版英语阅读教学中,通常都包含着字、词、句法、语法等重难内容。在课后,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背诵、复述或是默写课文。而学生在课后的复述、默写中通常缺乏条理性、逻辑性,学生习惯于逐字逐句地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思维导图中图形、颜色等元素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受图形、曲线、关键词等元素的刺激,能显著感觉到课程难度正在降低。此外,思维导图还能帮助学生在默写、背诵时能够在大脑中有逻辑、条理轻松地提取知识。
三、结语
总之,思维导图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关键词和基础知识。思维导图还能有效拓展学生思维,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在阅读、背诵、默写等任务中形成良好的自主思考习惯。思维导图对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促使学生自主传承传统文化也是大有裨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维导图能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英兰.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J].考试周刊,2020(99):101-102.
[2]林晨凡.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路径探究[J].学苑教育,2020(26):73-74.
[3]杜亚琳.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教学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5):166+168.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导图;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为一门异域类语言学科,阅读在英语学科活动中同样显得非常地重要。初中教育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有功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和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换句话说,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呢?这是一项孜孜以求、有利于教学相长的重大实践性课题。“教无定法,确有章法。”笔者尝试把“思维导图”模式渗透其中,并历经一段较长时期的教学实践与不断反思,初步收获了一些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什么是“思维导图”呢?其应用价值究竟在哪里?如何把它科学合理地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活动呢?本文试对此简述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引导学生构建英语思维能力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几部分内容,在这几个核心素养维度中,英语思维品质的构建是最为独特的,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之所以存在畏难情绪或是存在英语学习的障碍,并不是由于在英语学习方面不够勤奋,而是在汉语思维方式与英语思维方式的转变中迷失了方向,同时中国的文化意识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意识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都是学生英语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与人脑认知结构相一致的思维的方式,将其运用到语言学习之中,会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的思维方式,最后从思维品质入手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很多学生在参与英语阅读活动时,都会觉得英语词汇储备量不足,而无法正确理解阅读材料的意思,而从现实角度来看,“生词”是普遍存在的,无论英语词汇储备有多丰富,在英语阅读时都难免会遇到不认识的生词,但如果因为在阅读中有生词,就放弃对材料的解读,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而借助思维导图开展英语阅读,实际上就是赋予了学生一种“猜内容”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文段面前,能够根据逻辑结构关系去猜想阅读材料中的内容,进而缩小猜生词的范围,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思维导图既是一个英语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初中英语阅读实践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种思维导图的运用方法,并将这一方法融入自主阅读之中,将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而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具体体现。在思维导图中,关键词之间是有着逻辑和层级关系的,这种逻辑关系、层关系的把握与识别,可以使学生对阅读材料所展现的内容形成更深刻认知,而如果学生在自主阅读之中,能够有意识地将这种思维构建能力运用到学习之中,其学习的有效性也将起到大幅度提升。
二、对思维导图应用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策略性分析
(一)应用于词句类阅读,有利于加强理解与记忆
众所周知,阅读文本是以字词句为基本单元形式,一篇阅读文本中蕴藏着许多字词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模式的话,仅仅这些字词句对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来说,往往就会形成较大的挑战性和考验力。与之相应的是,教师如果根据某些字词句特点,引导学生从中寻得一些规律性现象,并善于通过“思维导图”形式进行学习,不仅有利于实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目标,而且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与理解、体会与内化,进而不断收取学习上的获得感和自信心。以“天气类”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在收集常见天气图标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天气预报”来创建相应的“思维导图”:snowy是雪花状的,sunny是阳光状的……也可让学生自己构建,如有学生用女式厚重靴子表示snowy天气,有学生用雪人、雪球创建导图内容。再加上色彩填充等活动,学生们对于情境下记忆更加深刻,他们在文本阅读时候就会更加地自然而又亲切。
(二)应用于语法类阅读,有利于实现重难点突破
语法不仅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还是贯穿英语阅读活动的脉络。然而,无论在单纯的语法学习中,还是在文本阅读活动中,由于语法结构太多,知识比较复杂零碎,既容易混淆又不易记忆。这就是说,语法知识是英语阅读学习中的重点现象和难点之一。从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感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把语法教学投放到阅读活动背景下,并且通过“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这种融合式教学效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以need用法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阅读文本和思维导图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情形下need的不同用法。在某些情况下,它是情态动词用法,在其后面加上“动词原形”,正常用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学生通过“箭头、图形、文字”等多种形式创建了思维导图,把相对零散的语法知识进行整合,从而掌握在不同語境下的具体用法。如此而为,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在重难内容突破中较好地学会了灵活运用。
(三)课堂中强化教学效果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有两种用法:第一种是将思维导图设计成任务填空模式,挖去难度较小的关键词,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第二种则是逐步展示思维导图。先展示思维导图的中心图或是其中的一级分支,以问题式推进的教学方法逐步展示完整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依据思维导图中的图形等元素的提示,使学生联想出关键词,逐步展示完整的思维导图。问题式推进教学方法和思维导图的结合,能有效突显出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
(四)思维导图辅助课后复习
在人教版英语阅读教学中,通常都包含着字、词、句法、语法等重难内容。在课后,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背诵、复述或是默写课文。而学生在课后的复述、默写中通常缺乏条理性、逻辑性,学生习惯于逐字逐句地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思维导图中图形、颜色等元素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受图形、曲线、关键词等元素的刺激,能显著感觉到课程难度正在降低。此外,思维导图还能帮助学生在默写、背诵时能够在大脑中有逻辑、条理轻松地提取知识。
三、结语
总之,思维导图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关键词和基础知识。思维导图还能有效拓展学生思维,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在阅读、背诵、默写等任务中形成良好的自主思考习惯。思维导图对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促使学生自主传承传统文化也是大有裨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维导图能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英兰.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J].考试周刊,2020(99):101-102.
[2]林晨凡.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路径探究[J].学苑教育,2020(26):73-74.
[3]杜亚琳.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教学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5):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