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生存史观中的个人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n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干年后看,张远山先生的《庄子传》可能是当代汉语写作中的一件大事。但在今天,这部著作是以报摊图书的样式出现,而市场江湖的存在又非时髦、流行,因为它印着“纪念庄子逝世二千三百周年”的庄严广告。这几乎是庄子“材与不材”的散木象征,又是鲁迅的横战意象。
  历史上有很多人格、精神、产品被淹没的现象。陶渊明在其当时人眼里,只是二三流的诗人,《诗品》的作者把他列为中品;六七百年后,到了宋代,陶渊明才真正跻身一流诗人的序列。直到今天,墨子这样的思想家、冯梦龙这样的作家仍是被大大低估的人物。历史的接受之路并不平直,而是曲成万物。指望一个时代的主流知识界或市井文化给民族历史巨大的精神个体以公正的待遇,本身并不现实。因为这些精神个体之阔大多与民族集体意识的惰性、狭隘形成反差。
  对我们中国文化这样一个丰沛的存在而言,老子、庄子一类的道家学派人物的被低估也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它反证中国文化在两千年间为儒法等精神趣味绑架,未能走出秦汉之制的阴影。而超迈三代,将五六千年的文明史“清一”、“汇通”,催生出日新又新的文明,仍将是艰难的任务。
  出于对庄子的兴趣、发现,张远山花费二十多年的时间从事他的“庄学工程”。自2007年起,《莊子奥义》、《庄子复原本注译》先后问世,最近的成果,则是这部《庄子传》。这样的工作本身即是当代社会的奇观。在当代社会流行成功、流行小康等等的“镀金时代”,远山先生以一己之力,以自由作家之身,寂寞地为庄子作注、平反、作传,既是时代的奇观,也是我们汉语世界真正的安慰。
  《庄子传》以编年史体和章回体来写历史和人物,逐年叙述战国史事和庄子生平。从中可见作者的功力之深厚,传统叙事在他笔下得心应手,而人物风貌亦旧亦新,跟我们相通。未来的研究者,将会比较这部作品跟司马迁人物纪传的关系,将会比较作者语言风格跟金庸小说风格的区别。
  这部作品的创新显而易见。战国时代变迁与庄子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时代的风云与历史人物们的表现,新的变化与思想家们的应对,以及人物的悲欢离合的细节均栩栩如生。它还原了战国时代,使《易经》、《尚书》、《诗经》、《道德经》、《论语》、《春秋》、《国语》、《战国策》、《孟子》、《庄子》等经典文献鲜活起来,经典真正还原为历史叙事。
  作品里叙写了不少人的丑陋、罪恶,也写了不少人的思考,读来令人拍案。由于秦国吞并巴蜀,有了粮草接济,东方战争的形态发生变化,不必春耕秋战,而能连年久战了。由于春秋以来的战争加剧,到战国动辄“斩首”上万,中国最优秀的思想家们在对人性的思考中不再停留在孔子“乱臣贼子”阶段,而开始质疑人性本身的善恶。而像匡章那样的人开始不臣天子、不友诸侯,后来为了保家卫国,一步步走入庙堂,前后判若两人,也成为当时人思考的对象,说明当时“庙堂争权夺利毫无底线,乃是逆淘汰的大染缸。”这些现象都为作者捕捉到,写进了作品。
  历史的发展当然重要,但在作者笔下,它已经更多地属于背景,真正烘托的,是时代一流人物们的生活和思考。甚至儒、墨的竞争也多属于背景,作者着力叙述的,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人物们的生活和思考。在孟子的义利之辨外,在墨家巨子的变异之外,道家人物冷眼旁观世道人心,而活出了尊严。这个尊严,即是书中一再称赞的“真德”。在时代社会的热闹之外,作者高扬了人的尊严。
  这种尊严,是还原,又是追认。即在春秋战国泥沙俱下中,在人命如草芥中,在处处有篡改、歪曲中,庄子们葆全了人性的真。在君臣父子快成为天经地义的罗网里,庄子们活出了自由,自适其适,活出了尊严。这一尊严在后来两千年的大盗、乡愿合谋的中国生活中尤其珍贵,它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求做奴隶而不得以及暂时做稳了奴隶位置的两种生存中,仍有第三种生存,有人性的真实美好。
  这种尊严感,无疑更是对当下生活的态度。
  显然,《庄子传》跟当下的戏说历史著作判然有别,也跟知识界的影射写作判然有别。戏说历史者在市井求利,影射写作者在主流求名。无论是证明儒教宪政主义,还是证明道家自由主义,都不过是挟自以为是的“知识正确”去裁剪先人著作。更不用说,那些借古人名头说事的历史小说、通俗历史,他们都以今人之心去轻薄古人。
  远山先生的态度是严肃的,也是个人的。他不仓促草率,不是研读三年五年即宣布发现,推出产品,他是“准备半生,写作八年”,厚积薄发。因此,他的写作每一个字都经过心思长久的注视,都是心血之作。
  在分科分工的当代,这部作品是一个异数。它既是文学,也是历史,更是哲学。这里有一个人的思想史,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一个人的知识学问。这部作品也恢复了汉语的尊严。在理性主义的眼里,中国早期君王的重要讲话《尚书》实在“诘拙赘牙”,记录历史的《春秋》不过是“断烂朝报”,即使群经之首的《易经》要么晦涩,要么托命一如游戏……先秦在不少人眼里,既无古希腊人的理性,又无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至于高居庙堂的儒学伪道,充斥市井的文艺,更是跟西方的理性、自由和个体本位大异其趣。但张远山的作品则向我们表明,以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思想家在先秦所抵达的成就超迈时代,汉语自有风骨、理性和关怀。
  如作者后记所说,庄子主张“至知忘知,自知无知”,“吾生有涯,知也无涯”,略同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庄子主张“自适其适,以德为循”,反对“适人之适,役人之役”,略同于尼采的“不要跟随我,跟随你自己”。作者感叹:“隐于江湖的庄学真道,却与欧西古今大哲莫逆于心”。
  从两千年来的儒学氛围中走出来并不容易,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开始,孔子被请回诸子行列。但对孔子和诸子的解读经历了反复,今天,孔子和儒家又被不少人请回庙堂、神殿。可见,我们民族要冲破大盗和乡愿的罗网,仍任重道远。两千年间,我们中国人一直活在伦理本位、儒家本位、王权本位、官吏本位的“差序格局”里。这种迷失影响到我们的文史哲学思考。
  我们今天知道,一个共同体的个体存在状态与其整体相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二者异质同构。庄子认为,无知众人,因其无名无功而自卑,不敢因循内德,自适其适,而是迎合外境,适人之适,以便求取功名。适人而无技,必定无功无名,仍为无知众人。适人而有技,必有小功小名,于是成为小知。适人而有术,必有大功大名,于是成为大知。小知之学技,大知之学术,都是老聃所言“为学者日益”,因而自矜其知,自矜功名,对下则自得而役人,对上则自卑而适人,仍是终身迎合外境而适人役人,不能尽其所受乎天,只能亏生、迫生,乃至受刑早夭。将庄子的思想跟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做参照,可知什么是现代化的真精神。
  远山自承他的愿心是“颠覆秦火汉黜伪造的历史谎言”、“治疗庙堂伪道导致的民族内伤”、“接续江湖真道传承的先秦元气”……这是一种大时间观。市井文化多号召人们“活在当下”,其意在于要人们随遇而安,而失去跟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通泰、美好。用庄子的语言,这是一种“小年生存史观”。但远山的工作是“大年”大时间观照下的个体安顿,这一工作如燃灯,如报春的燕子,是贞下起元的先声,他传达的是春天的消息,是元气淋漓的自由人生。
  春天和自由,在我们的心里。借用外人的话,你可以摧毁花朵,但你不能阻止春天的到来;是的,你可以无视远山,但你不能无视自由和春天。
  以此贺远山的《庄子传》问世!
其他文献
宋人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三记:“东晋张翰,吴人,仕齐王冏,不乐居其官。一日,见京师秋风起,因作歌曰:‘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遂弃官而还国。”  但是,张翰“仕齐王冏”,乃非东晋人。“冏”即司马冏,死于公元302年,那时还是西晋。冏为西晋宗室、晋王司马昭之孙。他曾任大司马,掌邦政,还是军队的最高首领。那时,张翰仕于冏手下,为大司马东曹椽。  最初评騭张翰因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俗称“十六字电文”,是李庄抗战文化的经典叙述模式。“三人成虎”,经更多作者、各种传媒及权威人士“引用”、“化用”、“演绎”,也伴随着李庄知名度越来越大,已然信史。  然而,以目前发现的资料,却找不到这“十六字电文”的来源。反省今日之李庄叙事,笔者以为,以此开始叙述外来单位的迁入、安置和供应等问题,有标签化、简单化、泛政治化的倾向。“发现李庄”,笔者是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杨昌浚《恭颂左公西征甘棠》)    这是晚清影响很大的一首诗,大约是因为它揄扬左宗棠在新疆的历史功绩最为精粹。作者杨昌浚(就是那个因杨乃武、小白菜一案被革职的浙江巡抚)算不得诗人,此诗却名闻遐迩。第一句“起”,第二句“承”——都语义平平,甚至还有些逻辑含混(仿佛嘲讽大量湖南人靠乡谊在塞外谋食),第三句却“转”得很精彩,“合”
与守义交往的具体时间已不记得了,但肯定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责编的书,主编的刊物、有不少请他设计过封面,我的诗集《红石竹花》也是他装帧设计的,并赐插图多幅,画如其人——本色,他的设计和画最大的特色,我以为是朴素。  他的创作的艺术魅力背后,有一个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在。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守义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搜寻、探求,因而他总能不失时机地
《艺术人物:廖世英专刊》  【钟题】 《清平乐·旧作廖君画牡丹》:  东风软软,吹笑姑娘脸。白白红红颜色浅,万绿丛中几点。不输魏紫姚黄,何须打扮梳妆。小小一帧图画,深深十丈春光。  这是廖世英女士赠送钟先生的一本画册,内题“叔河同志指正,廖世英奉,2013.12.25”,同时还附有她夫妇俩祝贺元旦和春节的贺卡。  廖世英,江西萍乡人,1930年8月出生,先后就读重庆南开中学、长沙艺芳女校,从事编辑
在我的阅读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书,它可以让人手不释卷,百读不厌,且每一次重读,都会有一种全新的收获或能量的给补,比如《红楼梦》和《小王子》,前者镜花水月、跌宕磅礴;后者诗意静谧、安宁平和。《小王子》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安东·德·圣艾修伯里,他一生喜欢冒险,沉溺于飞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国被纳粹占领,他被派飞美国执行勘察任务,1944年7月31日,在执行一次任务中与他的飞机一起失踪。我以为这样的结局,
我们知道,佛教法门虽号称八万四千,归总起来,无非“自力修行”与“他力救济”二途。南传佛教,固多强调苦行、禅定与智慧以断惑证真,了生脱死,所侧重的自然是前者;而北传各宗,尤其信仰净土者,非但深信诸佛菩萨及其净土之存在,且臻入西方之极乐世界,亦多蒙佛菩萨的慈悲与愿力耳,显定无疑,此实仰仗他力护持与救济。而且如是之轻快直捷,如近世之净宗泰斗印光法师所云:“净土法门,契理契机,用力少而成功易,如风帆扬于顺
淅淅沥沥折腾一晚的冬雨到上午出发时仍没见停歇,VOLVO驶离了云烟笼罩着的卡梅尔小镇,沿美国著名的加州一号公路向坐落在圣西蒙的赫氏古堡前行。庆幸没多久雨止云开,时隐时现的阳光洒落在公路两侧的山丘与洋面上,一号公路沿途闻名遐迩的奇异美景拉开了如梦幻仙境般的帷幕。正陶醉于太平洋水天一色的蓝色梦境中,行车拐入了路旁一排漂亮别致、门扉装潢如城堡的平房前,导游说,梦想庄园——赫氏古堡到了。  其实赫氏古堡是
英雄是集中展现民族原生力量的精神标识,是生动刻录民族精神图谱的人文符码,是正确引领民族前行航程的文化灯塔,崇尚英雄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一个民族实现伟大梦想的动力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书写英雄和传承英雄精神构成一个有尊严的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在根袛深厚、基脉久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追念英雄、礼赞英雄、褒扬英雄、膜拜英雄、敬重英雄成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繁复奇瑰的上古神话与神
这是距离山东淄川城西北十五华里的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但三百多年前的一位乡下失意的私塾先生却对它有过情感的关照。这座小山叫奂山,而这位失意的私塾先生就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山市》的小文,写的就是“奂山”的山市,他借助其妙笔写出了“奂山”山市的奇异幻境。  而在蒲松龄所写的诗歌中,以奂山和奂山古道为题目的诗有《奂山道中》、《奂山道上书所见》、《四月十八日与笏过奂山,风雹骤作》、《奂山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