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生党支部以学生党员为主要组成力量,是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与纽带,是党在高校的战斗堡垒,关系着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效。当前学生党支部面临设置方式单一化、组织生活不规范、支部班子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要优化党支部设置方式、丰富党支部活动形式、规范党支部日常管理、构建科学工作体系,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力,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学生党支部打造成培养优秀党员人才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7-000-02
大学生是国家人才力量的重要储备,对我国实现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党和国家培养的青年骨干力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要充分发挥学生黨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要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力,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学生党支部打造成培养优秀党员人才的重要阵地。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面临的问题
第一,党支部设置方式呈现固定化、单一性趋势。综合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党支部的设置方式一般分为以下种模式。一是按年级设置党支部,多存在于党员人数较少的本科低年级。二是班级党支部,多存在于党员人数较多的高年级。三是按专业、科研团队设置党支部,多存在于研究生队伍中。不论选择哪一种设置方式都会出现管理、学习上的不便,带来一些问题。按年级设置的党支部,党员专业跨度大、日常交流少、彼此之间不熟悉;按班级设置的党支部,随着毕业的临近,考研与找工作的压力使得大部分学生党员缺乏党建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按专业、科研团队设置的党支部,党员的年龄、知识差异较大,日常学习、生活很难融在一起,这些现实情况都不利于党支部活动的组织开展。
第二,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不规范,质量不高。当前党支部注重的是“三会一课”频次,是否按照要求按时组织召开。但是在学习质量、开展效果上还有很大的不足。一是党支部理论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学生党支部的理论学习内容多是跟随时政热点,观看一些网络学习视频,多为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很少有结合自身实际的讨论与思考。二是党支部学习的方式比较单一。党支部的学习大多是采用听讲座、看视频的形式开展,很难调动支部党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度不高,与社会实践联系不紧密。
第二,党支部班子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强。一是学生党支部的支委成员多为高年级学生党员,这些学生面临实习、毕业等多重压力,真正参与到党支部工作中,在履行支委的职责方面做得不够。经常出现学生支委刚刚熟悉工作,就要面临毕业,导致支委班子队伍衔接不通畅。二是支部委员对一些程序工作的学习理解不到位,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引领和党员的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发展党员工作的某些程序上执行的还不够科学严谨。
二、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的路径探索
第一,优化党支部设置方式,探索科学模式。优化党支部设置,其根本是优化学生党员的组合模式,目的是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学生党员和教师党员融合在一起,建立由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的联合党支部,可避免学生党员因班级、年级、专业不同造成的不变,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对于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增强党支部凝聚力与战斗力,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可将多种设置方式结合使用,因地制宜,不拘泥于任意一种固定模式,扩大组织覆盖。并且,可根据学生党员的特点,优化其组合形式,充分发掘其内在关联,打破班级、年级、专业壁垒,在自由重组方式上寻找新的突破口。
第二,丰富党支部活动形式,发挥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党支部创新开展党支部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思路广、点子多、有活力特点,丰富党支部活动内容,展现党支部特色亮点。一是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打造线上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共产党员、学习强国等优质学习资源平台,开拓学习视野,丰富学习内容,提升政治意识和思想理论水平。同时,可以为每一名党员建立学习档案,记录每位党员的学习情况,规范学生党员的学习行为,强化学生党员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自觉[2]。二是探索“云共建”模式。与兄弟院校共建学生支部,为学生党员提供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与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三是创建学生样板支部,发挥头雁效应。高校党支部要充分挖掘学生党员的先进事迹和与特色故事,做好学生党员的典型选育工作;及时总结党支部在创新推动工作、开展“三会一课”等方面的好思路、好做法、好案例,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平台,进行展示与推广,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三,规范党支部日常管理,保证工作质量。一是要不断加强党支部的工作制度建设,尤其是完善在换届选举、发展党员、教育培训以及“三会一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实现由制度管人、管事,真正发挥制度的价值与意义。二是强化支部班子建设,提高政治站位,提升队伍素质。要注重加强对党务干部的培训,做好支部班子成员的传帮带工作,避免学生支部委员刚刚熟悉工作就要面临毕业的矛盾。三是严格党支部工作考核,抓好抓实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学生党支部的支部班子成员多为学生党员,要加强日常的督促检查,运用领导联系指导、教师分管指导等方式,多轮次、多循环、多交叉地开展日常工作检查,保证日常工作的规范化与有效落实。
第四,构建党支部工作体系,提升内在动力。科学的工作体系是一切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工作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载体,构建科学的工作体系对于提升党支部活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党支部要在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新活力等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党支部的自身活力与内在动力。 一是坚持政治方向,激发向心力。政治属性是党支部的根本属性,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坚持把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作为政治准则和政治要求,不断增强自身吸引力与向心力。通过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效果,筑牢精神支柱,引导学生党员在实践中不断淬炼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站位。二是做好顶层设计,激发凝聚力。支委班子要科学制订支部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做好学习活动安排,统一安排、统一行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通过构思党支部的发展任务书,制定党支部活动时间表、党支部工作路线图,在整体协作中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学习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学习资源,进一步激发党支部建设的内生动力。三是围绕固本强基,激发战斗力。学生党支部大多以同年级或同班级或同专业的学生党员组成,具备相近的兴趣爱好和志趣追求。党支部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组织学习沙龙或者学习论坛,打造成为新时代下的学习型党支部。营造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党员间的层层带动、层层引领、层层影响的良好氛围。四是立足学习任务,激发新活力。学生党员的中心任务是学习,党支部的活动重心要围绕“学习”展开,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挖掘优质学习资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提高自身新活力。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党员了解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提升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发挥党支部凝聚、带动学生的作用。五是做好榜样示范,激发影响力。学生党员是学生当中的佼佼者,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业务学习能力[3]。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与示范作用,提炼典型经验、典型事迹,树立学生党支部形象,广泛宣传典型,带动身边的同学向榜样看齐,形成广大学生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
三、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的重要意义
党支部肩负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职责,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都要由党支部工作具体体现与落实。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力是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坚持发展观念,加强对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规律,通过志愿服务、学生党员支教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展现学生党员的责任担当。
学生党支部是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提升党支部自身活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有重要作用。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力,需要在党支部设置方式、党支部活动形式、党支部日常管理与党支部工作体系上下功夫,发挥党员的群策群力、支部班子的传帮带作用,打造党支部特色活动,提升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和新活力,为高校党建工作夯实基础[4]。
参考文献:
[1]王宁,崔岩岩.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育人实效性[J].廣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4):59-62.
[2]赵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创建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2):75-76+92.
[3]黄睿.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9(4):118-120.
[4]邵莉莉,王轲玮.认同心理结构视域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42-44.
(责任编辑:张咏梅)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7-000-02
大学生是国家人才力量的重要储备,对我国实现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党和国家培养的青年骨干力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要充分发挥学生黨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要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力,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学生党支部打造成培养优秀党员人才的重要阵地。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面临的问题
第一,党支部设置方式呈现固定化、单一性趋势。综合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党支部的设置方式一般分为以下种模式。一是按年级设置党支部,多存在于党员人数较少的本科低年级。二是班级党支部,多存在于党员人数较多的高年级。三是按专业、科研团队设置党支部,多存在于研究生队伍中。不论选择哪一种设置方式都会出现管理、学习上的不便,带来一些问题。按年级设置的党支部,党员专业跨度大、日常交流少、彼此之间不熟悉;按班级设置的党支部,随着毕业的临近,考研与找工作的压力使得大部分学生党员缺乏党建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按专业、科研团队设置的党支部,党员的年龄、知识差异较大,日常学习、生活很难融在一起,这些现实情况都不利于党支部活动的组织开展。
第二,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不规范,质量不高。当前党支部注重的是“三会一课”频次,是否按照要求按时组织召开。但是在学习质量、开展效果上还有很大的不足。一是党支部理论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学生党支部的理论学习内容多是跟随时政热点,观看一些网络学习视频,多为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很少有结合自身实际的讨论与思考。二是党支部学习的方式比较单一。党支部的学习大多是采用听讲座、看视频的形式开展,很难调动支部党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度不高,与社会实践联系不紧密。
第二,党支部班子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强。一是学生党支部的支委成员多为高年级学生党员,这些学生面临实习、毕业等多重压力,真正参与到党支部工作中,在履行支委的职责方面做得不够。经常出现学生支委刚刚熟悉工作,就要面临毕业,导致支委班子队伍衔接不通畅。二是支部委员对一些程序工作的学习理解不到位,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引领和党员的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发展党员工作的某些程序上执行的还不够科学严谨。
二、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的路径探索
第一,优化党支部设置方式,探索科学模式。优化党支部设置,其根本是优化学生党员的组合模式,目的是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学生党员和教师党员融合在一起,建立由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的联合党支部,可避免学生党员因班级、年级、专业不同造成的不变,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对于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增强党支部凝聚力与战斗力,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可将多种设置方式结合使用,因地制宜,不拘泥于任意一种固定模式,扩大组织覆盖。并且,可根据学生党员的特点,优化其组合形式,充分发掘其内在关联,打破班级、年级、专业壁垒,在自由重组方式上寻找新的突破口。
第二,丰富党支部活动形式,发挥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党支部创新开展党支部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思路广、点子多、有活力特点,丰富党支部活动内容,展现党支部特色亮点。一是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打造线上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共产党员、学习强国等优质学习资源平台,开拓学习视野,丰富学习内容,提升政治意识和思想理论水平。同时,可以为每一名党员建立学习档案,记录每位党员的学习情况,规范学生党员的学习行为,强化学生党员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自觉[2]。二是探索“云共建”模式。与兄弟院校共建学生支部,为学生党员提供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与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三是创建学生样板支部,发挥头雁效应。高校党支部要充分挖掘学生党员的先进事迹和与特色故事,做好学生党员的典型选育工作;及时总结党支部在创新推动工作、开展“三会一课”等方面的好思路、好做法、好案例,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平台,进行展示与推广,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三,规范党支部日常管理,保证工作质量。一是要不断加强党支部的工作制度建设,尤其是完善在换届选举、发展党员、教育培训以及“三会一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实现由制度管人、管事,真正发挥制度的价值与意义。二是强化支部班子建设,提高政治站位,提升队伍素质。要注重加强对党务干部的培训,做好支部班子成员的传帮带工作,避免学生支部委员刚刚熟悉工作就要面临毕业的矛盾。三是严格党支部工作考核,抓好抓实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学生党支部的支部班子成员多为学生党员,要加强日常的督促检查,运用领导联系指导、教师分管指导等方式,多轮次、多循环、多交叉地开展日常工作检查,保证日常工作的规范化与有效落实。
第四,构建党支部工作体系,提升内在动力。科学的工作体系是一切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工作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载体,构建科学的工作体系对于提升党支部活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党支部要在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新活力等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党支部的自身活力与内在动力。 一是坚持政治方向,激发向心力。政治属性是党支部的根本属性,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坚持把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作为政治准则和政治要求,不断增强自身吸引力与向心力。通过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效果,筑牢精神支柱,引导学生党员在实践中不断淬炼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站位。二是做好顶层设计,激发凝聚力。支委班子要科学制订支部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做好学习活动安排,统一安排、统一行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通过构思党支部的发展任务书,制定党支部活动时间表、党支部工作路线图,在整体协作中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学习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学习资源,进一步激发党支部建设的内生动力。三是围绕固本强基,激发战斗力。学生党支部大多以同年级或同班级或同专业的学生党员组成,具备相近的兴趣爱好和志趣追求。党支部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组织学习沙龙或者学习论坛,打造成为新时代下的学习型党支部。营造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党员间的层层带动、层层引领、层层影响的良好氛围。四是立足学习任务,激发新活力。学生党员的中心任务是学习,党支部的活动重心要围绕“学习”展开,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挖掘优质学习资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提高自身新活力。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党员了解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提升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发挥党支部凝聚、带动学生的作用。五是做好榜样示范,激发影响力。学生党员是学生当中的佼佼者,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业务学习能力[3]。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与示范作用,提炼典型经验、典型事迹,树立学生党支部形象,广泛宣传典型,带动身边的同学向榜样看齐,形成广大学生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
三、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的重要意义
党支部肩负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职责,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都要由党支部工作具体体现与落实。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力是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坚持发展观念,加强对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规律,通过志愿服务、学生党员支教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展现学生党员的责任担当。
学生党支部是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提升党支部自身活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有重要作用。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力,需要在党支部设置方式、党支部活动形式、党支部日常管理与党支部工作体系上下功夫,发挥党员的群策群力、支部班子的传帮带作用,打造党支部特色活动,提升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和新活力,为高校党建工作夯实基础[4]。
参考文献:
[1]王宁,崔岩岩.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育人实效性[J].廣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4):59-62.
[2]赵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创建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2):75-76+92.
[3]黄睿.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9(4):118-120.
[4]邵莉莉,王轲玮.认同心理结构视域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42-44.
(责任编辑:张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