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从进入校园的第一天起,父母就会不断地叮嘱:“不懂问老师!”教师也会这样要求学生。这似乎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命题,多少年来一直挂在家长和教师的嘴边。家长用这句话意味着把孩子成长的责任交给了老师,教师用这句话意味着有能力滋养孩子的成长。时过境迁,“不懂问老师”的内涵自然也发生着变化,曾经“不懂问老师”主要指的是知识方面,因为我们那一代生活比较自立,而如今家长的期待中更多是一种生活和思想上的请教。如果这种请教发生在低龄孩子上,这是教育的开始;如果这种请教一直出现在高龄孩子上,那么这很可能是“作茧自缚”的过程,孩子会一直束缚在教育的小屋里失去真正的自由。
记得高三学生刚报到时,有一位家长在我面前再三叮嘱她的孩子:“不懂问老师!”学生在一旁也是不断地应若。这位家长自然是出于对教师的信任,殊不知越不懂教育的家长,对教师的期望越高,对学生的伤害也越大。在一件小事上足以看出这位学生生活能力的欠缺和对大人的依赖。因为这位学生刚才外校转入,所以需要办一张饭卡,他来到我办公室,询问我如何办饭卡,我告诉他这个问题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来帮助解决,他却回答:“没有认识的同学。”我说:“你可以请教同桌。”,他的回答让我感到非常意外,“我妈妈说的,不懂问老师呀!”一位高三学生,办不好一张饭卡,虽不敢认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教育无小事的观点,但是办不成一张饭卡是小事吗?成长的本身就意味着生活的自立和思维的独立,这不得不引发我“以小见大”的思考,“不懂问老师”有着许多伤害,它的背后就是一种失去自信、行为和思维惰性的表现。
“不懂问老师”源于对知识疑惑的释疑开始。作为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知识的疑惑作出合理的引导,但是“问”并意味着教师告诉学生答案,它更多应该是一种释疑,不仅是告知结果。可是许多学生的“问”是为答案而来的,而不是为方法而来的。“不懂问老师”应该是学生解题的最后一个依靠,而不是首先想到的依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可是学生害怕去接触不懂的东西,学生习惯把疑问扔给了老师。如果学生经过了认真的思考,还找寻不到解决的方法和思路,可以先和同学交流,如果说“问教师”是一种释疑的话,那么同学之间的交流就是思维的碰撞,养成与同学交流的习惯,远胜于“不懂问老师”,它不仅可以获得解题的方法,更是养成了如何与人交流沟通的习惯,它不是一种依赖而是一种宝贵的人际能力,可是许多学生一开始就已经逃避,与人交流沟通也需要勇气和自信。
“不懂问老师”从释疑开始渗透到生活中。许多时候生活中不存在懂与不懂,而是能否面对的问题。生活中许多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去实践的,而不是去思索答案的。从教近二十年,一直不敢认同教师的“鞠躬尽瘁”和凡事“身先士卒”,把许多事情还给学生自己去做,这不是师德的问题,而是教育本真。教师之所以累,“抢”来应该学生自己解决的事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教师习惯去包揽学生该做之事,学生自然会对教师越来越依赖。如果教师一直放手让学生去做该做之事,学生会离教师越来越远,但离教育的本身却会越来越近。教育并不是让学生越来越走近教师,相反,教育是为了能让学生越来越不需要教师。学生迟早要走出校园,迟早要离开教师,如果想成为一只雄鹰展翅飞翔,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不能对学校、教师、家长有着过多的迷恋,这种迷恋的表面是一种报恩,而实际上却是一种缺乏勇气的表现。生活是学生自己的,许多生活问题自然需要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至多只能作为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事无巨细地插手。
“不懂问题老师”这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师一种潜在的需要,它可以满足教师对权威的渴望,所以多少年来“不懂问老师”一直顽强地存在于教育中。雅斯贝尔斯说过:“假如学校里游荡着权威的幽灵,对此学生也不反抗的话,那么,权威的思想将深深地印在他们稚嫩可塑的本质里,而几乎不可变更。将来这样的学生在下意识里只知道服从与固执,却不懂得怎样自由地生活。”不懂然后去请教,本身就体现了教师一种学术性优势,这种学术性优越无疑置教师于权威的位置。
学校里其实一直”游荡着权威的幽灵”,甚至是许多教师赖以存在的根本,似乎没有权威就失去了教师存在的价值和动力,甚至视教师专业成长是一种对“权威”获取的程度。学校中不应该存在权威的法杖,它会阻碍自由种子的萌芽。就算权威应该存在,它也应该是为自由服务的,这种合理的权威是对阻碍自由的清扫,为自由开辟道路。林格在《教育是无用的》一书说过:“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聪明与才华,这样,即使获得了尊重,也是带着负面的尊重,总有一天会被孩子抛诸脑后,真正的‘权威性’是等孩子长大后回想起来的‘权威性’。”既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成长,教育就应该把思考还给学生,把生活还给学生,把权威还给学生,而不是包揽,因为包揽的深层次目的就是为了能控制学生,而不是还给学生自由的天地。
记得高三学生刚报到时,有一位家长在我面前再三叮嘱她的孩子:“不懂问老师!”学生在一旁也是不断地应若。这位家长自然是出于对教师的信任,殊不知越不懂教育的家长,对教师的期望越高,对学生的伤害也越大。在一件小事上足以看出这位学生生活能力的欠缺和对大人的依赖。因为这位学生刚才外校转入,所以需要办一张饭卡,他来到我办公室,询问我如何办饭卡,我告诉他这个问题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来帮助解决,他却回答:“没有认识的同学。”我说:“你可以请教同桌。”,他的回答让我感到非常意外,“我妈妈说的,不懂问老师呀!”一位高三学生,办不好一张饭卡,虽不敢认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教育无小事的观点,但是办不成一张饭卡是小事吗?成长的本身就意味着生活的自立和思维的独立,这不得不引发我“以小见大”的思考,“不懂问老师”有着许多伤害,它的背后就是一种失去自信、行为和思维惰性的表现。
“不懂问老师”源于对知识疑惑的释疑开始。作为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知识的疑惑作出合理的引导,但是“问”并意味着教师告诉学生答案,它更多应该是一种释疑,不仅是告知结果。可是许多学生的“问”是为答案而来的,而不是为方法而来的。“不懂问老师”应该是学生解题的最后一个依靠,而不是首先想到的依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可是学生害怕去接触不懂的东西,学生习惯把疑问扔给了老师。如果学生经过了认真的思考,还找寻不到解决的方法和思路,可以先和同学交流,如果说“问教师”是一种释疑的话,那么同学之间的交流就是思维的碰撞,养成与同学交流的习惯,远胜于“不懂问老师”,它不仅可以获得解题的方法,更是养成了如何与人交流沟通的习惯,它不是一种依赖而是一种宝贵的人际能力,可是许多学生一开始就已经逃避,与人交流沟通也需要勇气和自信。
“不懂问老师”从释疑开始渗透到生活中。许多时候生活中不存在懂与不懂,而是能否面对的问题。生活中许多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去实践的,而不是去思索答案的。从教近二十年,一直不敢认同教师的“鞠躬尽瘁”和凡事“身先士卒”,把许多事情还给学生自己去做,这不是师德的问题,而是教育本真。教师之所以累,“抢”来应该学生自己解决的事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教师习惯去包揽学生该做之事,学生自然会对教师越来越依赖。如果教师一直放手让学生去做该做之事,学生会离教师越来越远,但离教育的本身却会越来越近。教育并不是让学生越来越走近教师,相反,教育是为了能让学生越来越不需要教师。学生迟早要走出校园,迟早要离开教师,如果想成为一只雄鹰展翅飞翔,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不能对学校、教师、家长有着过多的迷恋,这种迷恋的表面是一种报恩,而实际上却是一种缺乏勇气的表现。生活是学生自己的,许多生活问题自然需要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至多只能作为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事无巨细地插手。
“不懂问题老师”这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师一种潜在的需要,它可以满足教师对权威的渴望,所以多少年来“不懂问老师”一直顽强地存在于教育中。雅斯贝尔斯说过:“假如学校里游荡着权威的幽灵,对此学生也不反抗的话,那么,权威的思想将深深地印在他们稚嫩可塑的本质里,而几乎不可变更。将来这样的学生在下意识里只知道服从与固执,却不懂得怎样自由地生活。”不懂然后去请教,本身就体现了教师一种学术性优势,这种学术性优越无疑置教师于权威的位置。
学校里其实一直”游荡着权威的幽灵”,甚至是许多教师赖以存在的根本,似乎没有权威就失去了教师存在的价值和动力,甚至视教师专业成长是一种对“权威”获取的程度。学校中不应该存在权威的法杖,它会阻碍自由种子的萌芽。就算权威应该存在,它也应该是为自由服务的,这种合理的权威是对阻碍自由的清扫,为自由开辟道路。林格在《教育是无用的》一书说过:“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聪明与才华,这样,即使获得了尊重,也是带着负面的尊重,总有一天会被孩子抛诸脑后,真正的‘权威性’是等孩子长大后回想起来的‘权威性’。”既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成长,教育就应该把思考还给学生,把生活还给学生,把权威还给学生,而不是包揽,因为包揽的深层次目的就是为了能控制学生,而不是还给学生自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