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

来源 :蓝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onne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这是北京市民陈先生的一句感慨。听起来有些好笑,却是他的真实遭遇。陈先生一家三口准备出境旅游,需要明确一位亲人为紧急联络人,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可问题来了,需要书面证明他和他母亲是母子关系。可陈先生在北京的户口簿,只显示自己和老婆孩子的信息,而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早就没有了陈先生的信息。最终解决办法是,陈先生向旅行社交了60块,就不用再证明了(据4月8日《人民日报》)。
  新闻里说,很多人在办事过程中遇到过类似令人啼笑皆非的证明:要证明你爸是你爸,要证明你没犯过罪,要证明你没结过婚,要证明你没有要过孩子,要证明你没买过房……这样那样的证明,有的听起来莫名其妙,办起来更让人东奔西跑还摸不着头脑。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就不能够更灵活地解决问题呢?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在现场解决问题的人没这个权力,有这个权力的人离现场太远。制度或是政策法规的运行,有的时候就像在电脑里运行一段程序,这程序被写就运行起来,它就按照自己的逻辑行事了。如果程序遇到了不符合其逻辑的特殊情况时,程序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这就是bug。而在政策的执行中,就会出现“证明我妈是我妈”这样的怪事。
  这样看起来,制度好像是有了生命一样,按照自己的逻辑行事。还真就有这样一种理论,看学者孙立平的文章介绍,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曾写过一本书,叫做《制度是如何思维的》。这个书名就是有意告诉我们,制度是会思维的。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制度怎么会有思维,制度的逻辑背后其实就是人的逻辑。可能问题在于,当人们制定了制度之后,并不一定能完全预料到制度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也不一定能预料到制度会遇到什么样的特殊情况。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机动车撞行人的责任认定,其中规定即便机动车完全没有事故责任,也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逻辑很简单,行人是弱势一方,所以要求驾驶员倍加小心。后来就出现了这样的新闻,一个行人撞在了停在路边的汽车上,车主按照规定需要进行赔偿。车主太倒霉了,但没办法,法律只能考虑大多数情况,不能完全涵盖特殊情况,遇上这种奇葩事儿,也只能按照既定法律办。
  还有前不久一个新闻,南方某市一个政府房产部门的打字员,居然贪污了400万元巨款。许多人都来打字员那里打印资料,叫号排队,而那些房地产的老板也不差钱,为了提前审批通过,贿赂打字员,而打字员则有权决定打印顺序。打字员获得寻租的机会,是因为这里是指定的打印材料地点,而这么规定的理由可能是因为该部门想收一点打印费吧。可就这样一个小政策造就了一个巨贪,这是制度制定者没有想到的。
  当制度“活”了,开始运行起来的时候,想要阻止它、改变它就变得不那么容易了,而且系统越复杂难度就越大。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从事后来看,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拿掉出问题的环节,处理犯错误的执行者。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应该从改变体系本身着手。首先,制度制定者要解决动机问题,就是制定这套制度法规是为了什么?我想答案应该是为了保障服务对象的权益。出境游客的权益就是办理手续的合理性和效率,房地产商的权益就是审批的便捷。如果制度的设计者以自己的便捷甚至是获利为目标,那么结果就肯定是给服务对象造成麻烦。
  第二个改变是对体系的简化。逻辑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原理叫做“奥卡姆剃刀”原理,其内容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意思就是,用一把剃刀把系统中所有没有必要的环节统统砍掉,简单管理、提高效率。制度的设计也是这样,越简单、越透明、越灵活越好。就比如那个机动车撞人责任划分问题,我们可能需要从立法层面才能做出改变。而执行案例法的国家,一个具体的判例就可以成为法律,相比之下灵活多了。
  最后回到新闻,如何回答“该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这个问题?答案肯定不是让人家去验DNA,因为这个具体问题背后是系统性问题。对此我们的解决办法只能是简政放权。就像《人民日报》从这件新闻得出的结论:各级政府部门有必要结合简政放权的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地对需要当事人提供的材料事项进行梳理,能免的就免、能简的就简,从源头上减少对证明的需求。
  (摘自《新文化报》)
其他文献
作为“80后”剩男,在经历了多次恋爱失败的打击后,他参加了一个收费昂贵的“恋爱培训班”。在“恋爱专家”的贴身指导下,他成功追到了心仪的女孩。谁料到,这份突如其来的幸運竟会演变成一桩血案……  高价订购爱情服务  2015年3月的一天,郑博在一家西餐厅终于等到来相亲的女孩,他将自己买的礼物递了过去,直截了当地问对方:“你家哪里的?学什么专业?”一边紧张地挠头,一边绞尽脑汁想着下一个话题。女孩有些失望
期刊
作为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士大夫之间交往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手段,书札综合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社交礼仪,又凝结着书写者个人的审美创造。而出自名人之手的书札,既有书法和文学方面的欣赏价值,又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历来都是收藏家追捧的搜集、雅赏之物。自2012年开始,随着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和西泠拍卖等众多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槌声,书札收藏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蛰伏后,异军突起,成为市场热炒的话题。与此同时,伴随着所有权、著
期刊
因深爱中国文化,美国一对善良的老夫妻退休后和女儿定居在北京通州。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麦当劳“捡”回一个流浪汉,并把这个遭人嫌弃的聋哑人当作家庭的一员。10年间,肤色不同的他们上演了一幕幕超越血脉的亲情故事,老夫妇还带领“中国儿子”踏上创业路,帮他开启了有爱和尊严自信的新生活!  跨国情缘 从一个拥抱开始  美国老人吉姆退休前是一名机械师,他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次来到中国,做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
期刊
“你晓得欧洲要惩罚一个人用什么办法,就是把他发配去编词典,你怎么会编得这么来劲?”  作别“老神仙”  “无以言表。窗外雷电交加。”7月28日14点09分,黄昱宁在微信上写下这句话时,才意识到那本天天陪伴自己的《英汉大词典》的主编陆谷孙,已在半小时前永远离开了她。弥漫朋友圈的悲伤很快扩散开来,许多受惠于这本词典的人,纷纷以自己的方式纪念这位将一辈子精力投身于词典编纂与英语教学的语言学家。  对黄昱
期刊
内容简介  幻影城是一座侦探之城:硬汉侦探、主妇侦探、美食侦探……风格迥异的“侦探事务所”都存在于这座城市。  超能力侦探事务所也是其中之一。顾名思义,这个事务所里的所有侦探都拥有“超能力”,只不过……每个人的超能力都有点……呃,没用。  但既然顶着“侦探”的头衔,就要与邪恶的犯罪势力斗智斗勇!超能力侦探事务所的各位神探对灯发誓,一定要凭借超级厉害的逻辑推理和超级没用的超能力,破解谜团,保一方安全
期刊
他是她的初恋男友,分手重逢后,她拿他做了婚姻里的“备胎”。受挫生气时,她借他“疗伤”;婚姻危机时,她用他的存在来“敲打”丈夫;闲暇时,他是她与姐妹们炫耀时的“谈资”。十年时光飞逝,她早已习惯有这样一个“铁粉”不离左右,而他却逐渐感到厌倦。幡然醒悟过后,他转身追寻属于自己的情感和人生。  “铁粉”突然移情,她惊慌失措,拼尽一切挽留。然而这一次,他却义无反顾。2016年2月,一场疯狂的报复在阖家团圆的
期刊
内容简介  文豪身份 扑朔迷离  她在图书馆拾获一本《忒修斯之船》,作者石察卡身份成谜,据译者柯岱拉描述,他尚未写完便人间蒸发,生死未卜,留给世人一宗悬案。有人用鉛笔写下批注,追寻石察卡真相,她也忍不住拿起笔加入讨论。  文字谜题 真实冒险  书里,失忆的男人被掳上一艘神秘的船,怪异的船员带着他进行毫无目的地却又屡屡预示他命运的航行;书外,石察卡笔下的每一桩背叛、争斗、屠杀都在真实世界中一一发生,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网络关键词”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产品,然而,围绕“网络关键词”发生的刑事诈骗案件数量也呈增长趋势。6月14日上午,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人数最多的62人团伙利用“网络关键词”合同诈骗案在法院一审宣判。虽然犯罪分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为什么有259名被害人受骗,其中大部分还是中老年人,值得深思。  此外,在62名被告人中有38个是90后,22个是80后,其中不少人来自贫困地区
期刊
邂逅“最美”村妇  姚南山是浙江青田县人,很小就是孤儿。1984年,他独自闯荡西班牙塞维利亚市,在异乡淘金。热情豪放的当地人对他很友善,给予他很多帮助。第一年,姚南山就把居住证办了下来。转年,他开了一家餐馆,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他还先后将二百多名亲友带出国,在西班牙构建起了一个青田华人的商业圈。  姚南山在塞维利亚娶了妻,有了3个孩子。孩子们长大后都入了西班牙国籍,跟着他从商。2002年,姚南山的爱
期刊
为给孩子治病,着急用钱的王先生误入一场无抵押贷款骗局。这场骗局以非京籍、无固定收入且又急需用钱的来京打工者为对象,承诺无需抵押物、一天放款,贷不下来全额退款,没钱支付手续费还可以帮助去楼下公司借高利贷。实际上千余贷款人没有一人拿到钱,当他们要求退手续费时,遭遇打手围攻。  2016年8月7日,警方通报经侦支队已打掉了这个特大合同诈骗案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9名,现场收缴赃款10余万元,冻结涉案资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