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家店我虽从未驻足,更谈不上深谙其中,但脑子里对三家店并不陌生。因总想来,便读了一些关于三家店的史料。我也曾在游历琉璃渠时,站在永定河南岸,向北岸的三家店久久眺望。我深知位于永定河畔的这个古村落曾是商贾云集的繁华渡口,也是通往山西、陕西、内蒙古的商道起点。史志记载,明清时期,这里聚集了200多家商号,有“京西第一村”之称。一些文字资料披露,如今的三家店,仍然遗存着煤栈、龙王庙、白衣观音庵、关帝庙铁锚寺、山西会馆等遗迹遗址。
我也天生命好,虽然双足对三家店街巷的脉络不是很清,但从东街到中街,再转转悠悠到西街,总有热情的村民为我指点迷津。我深深感到,作为京西古道第一村,三家店虽然离京城最近,却没有被城市的功利与浮躁之风熏染,这里依然保留着淳朴的民风。这淳朴的民风,是立竿见影的,我刚刚走进村子60米左右时,便温润而来。
我向一位花白头发却精神矍铄、正在遛弯儿的古稀老人打听山西会馆、白衣观音寺等遗迹的方位。老人听后执意要为我义务当向导。我是最怕麻烦别人的人,可老人说遛弯儿也是遛,我也就悉听尊便。
我们最先来到的是山西会馆。而今的山西会馆早已改成了三家店小学。
钢筋焊接的铁大门紧锁着。因是星期六,又是清明小长假,孩子们都没上学,会馆的院落安静极了。老人说,最南端迎面而视的建筑便是山西会馆。我隔门里望,见会馆坐南朝北,有正殿六间,前面三间为卷棚顶,后面三间为正脊吻兽式,房顶上的黄色琉璃瓦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早先我去过城里的琉璃厂和永定河南岸的琉璃渠,深知黄色琉璃瓦只有皇家建制方能使用,可眼前小小的山西会馆怎敢如此胆大妄为和不懂规矩?老人对我说:“山西会馆,是乾隆年间主理琉璃烧造的皇商赵邦庆所建,其因和皇家沾亲带故,因此才敢用黄色琉璃瓦覆顶。”我心想,是皇商就可以破了规则吗?倘若那些皇亲国戚都如此而为,天下岂不大乱?想归想,说归说,山西会馆黄瓦覆顶,是眼见的事实,其中的秘密,只有赵邦庆和乾隆爷知道。但他们不知,时隔数百年后,这座多为山西商人议事和接待客商之用的会馆,却成了教书育人的公立小学。
山西会馆斜对面、近在咫尺的一座建筑群,便是我曾在书中看到的白衣观音庵了。
白衣观音庵,始建于唐代。庵坐东朝西,砖雕门楼,近前时,亦是大门紧闭。我哀叹今天怎么了?难道凡间有清明小长假,佛界也有休息日吗?好在身边的老人陪伴着,纵是不能朝拜观音,倒也了解了白衣观音庵的历史脉络。
老人讲:“白衣观音庵前殿3间为天王殿。正殿三间供奉着白衣观音菩萨。菩萨白衣白巾赤足状,是民间常见的一种观音形象。左右两厢为配殿。庆幸的是庵内至今还保存着两块清代石碑。一碑记述了清代重修寺院捐款的事宜;另一碑则记载了清代民众保持京西煤业畅通,组织修路等相关事宜。”
不能拜观音,亦不能亲眼目睹这座保存最好、且高规格的民间寺庙蕴藏的故事与文化,不觉有些郁闷。但老人滔滔不绝的讲解,让我心中却不时翻卷着真情感激。我逗趣儿实也是发自内心地对老人说:“与您一起游三家店,就像在慈海中感受着一次难忘的航行。”
与老人说着笑着穿行在三家店的街巷中,也可以说是在跟着一部书行走。行走不远,又轻轻翻开了西街关帝庙铁锚寺新的一页。
可以说,在中国数不清的寺庙中,被称为铁锚寺的为数不多。三家店的铁锚寺有着它非同寻常的来历。据考证,1921年,由于京西煤矿业发展迅速,民国政府京兆尹(相当于首都市长)公署拨款30万大洋在三家店村西渡口处造大桥。大桥建设历时两年零八个月,1923年12月竣工通车。大桥的竣工,方便了往来的通行,也标志着靠船只摆渡的历史行将结束。于是人们便将渡口处的一只大铁锚供奉到了三家店西街的关帝庙,以祈祷福祉平安。从此,关帝庙就被人们称为关帝庙铁锚寺了。
来到关帝庙铁锚寺,大门依然是紧闭的。然而通过铁锚寺名字的由来,我高兴地看到了三家店百姓供奉铁锚的意义,也看到了他们追求安稳幸福的愿景。如今铁锚虽已不知去向,但巍然壮观的永定河斜拉索大桥横跨永定河两岸,两岸的百姓安居乐业,这不正是当初人们心中愿景的答案吗?
参访三家店,眼见的是一座座紧闭的佛门。三家店最西处连接丰沙铁路的一座庙亦是如此。这座庙叫龙王庙。
老人说:“这座龙王庙,在京西数十座龙王庙中曾经香火最盛。它的正殿龛台上供着五尊龙神:东西南北四海龙神像以及永定河神像。在永定河流域的龙王庙中,很多也供奉过永定河神,但目前只有三家店的龙王庙保存了下来。”老人告诉我:“每年的阴历六月十三是河神生日,这一天,三家店龙王庙要给龙神河神焚香上供,大摆筵席,到时村民都要到龙王庙吃寿面,为河神祝寿。”他在谈起给河神过生日时,显得兴趣十足,兴致盎然。
站在龙王庙前,我边听老人的介绍,边恭望着庙中的一棵老槐树,幻想河神生日那天正是炎炎夏日,但有河神的佑护,有遮天蔽日的这棵老槐树的佑护,三家店的百姓,一定是欢天喜地,笑声喧天!
庙门一个没进成,但我切身感到三家店人向善的佛心,从为我义务当向导的老人身上看到了,又从另一位耄耋老人的身上看到了,我更看到了窖藏这里的原始淳朴和崇文的可贵。
我说的另外一位老人姓李,应该说他是三家店古稀以上老人中最有学问的一个。据乡亲们讲,他早年毕业于北京9中,毕业后在京西一所小学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他一生都住在三家店,对三家店的了解,就像熟悉自己掌上的指纹。
那天他坐在家门口,和我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什么王家大车店,什么恒太常麻铺,什么村东至村西三里街巷上的客栈煤场,仿若如数家珍。他边追忆着三家店昔日的繁华景象,也回味着他年轻时的青春岁月。那种表情的美好让我艳羡不已。那种热情的状态让我无限感激。他的追忆,甚至让我一闭眼,幻觉便可见古朴民宅、沧桑古槐以及昔日古村落曾经的辉煌。以至于离开老人时,每一个院落、每一扇院门、每一块砖瓦,我观察得都是细之又细,恐怕疏漏一丝一毫的细节,恐怕愧对老人那么长时间为我的介绍。 顺着老人的指向,我看到了不少古朴大气的老宅。东街路南78号院,就是典型的一座。这座宅院,是“义源记商号”原址。木制的门板上刻着“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的楹联。门前的抱鼓石和门楣上的砖雕刻有精美的吉祥花卉,昭示着院主人的富有和文化品位。还有一座古宅,大门上镶着铁皮包裹着的“照妖镜”和“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字符”,则昭示着院主人浓重的迷信色彩。另在一处老客栈,大门两块门匾上斗大的“礼为门,义为路”六个大字,则昭示着院主人重礼重义的人格色彩。细观这些古宅,还留存着刻有大量精美砖雕、木雕的门廊、拴马石和影壁……所有这些历史的遗存,无不彰显着三家店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其往日的兴旺和繁荣。
其实游历在三家店,也有不少遗憾陪伴左右,有些遗憾甚至演化成声声叹息。诸如75号院,这座由36间房屋构成主次分明的两进四合院,旧时属于殷家。在这里,我见院落的大门开在西南角,大门与倒座房相连,门前有雕刻精细的门墩石一对。黑漆的门板上,刻有楹联“孝友征家庆,诗书启世昌”。从这副楹联可以看出殷家期盼以孝治家、以文济世的美好愿景。进入大门,东西房都有精美的跨山影壁。二进院与前院之间正中有大门楼一间,全院条石铺甬道,青砖墁地,井然有序。后院则是殷家长者居住的院落,在院的东南角有通往煤厂、账房的大门。但如今,这座宅院已经变成了乱糟糟的大杂院。一位带我参观这里的大哥告诉我:“殷家大院的主人殷海洋过去曾拥有天利煤厂,想当年北京西直门以及天津卫都有他的分号,那买卖做得可大了。”但当我见到如此标准的二进四合院竟是如此的景象,不觉摇头叹息。
“兄弟,到山上的二郎庙去看看吧!那里可以俯瞰全村和永定河风景!”那位大哥把我从感叹之中拉回了现实。我也在想,三家店的庙都拜了,虽然哪一座庙门都没有进入,但最后一座怎能不拜呢?于是便向村北山上的二郎庙漫步而去。
早先,我在都江堰拜过二郎庙,那是祭拜秦代修建都江堰的功臣李冰次子二郎的。也有很多地方的二郎庙是祭拜二郎神杨戬的。我不知三家店为什么也要建造一座二郎庙,这里是为祭拜哪个二郎我更是不知。我只知道村北这座山叫猴山,于是便胡乱猜想:村南有永定河,修龙王庙为镇水,而村北修二郎庙,莫非是为镇山吗?
胡思乱想之中便来到半山腰的二郎庙。
来到二郎庙,最不用担心的是进不了庙门,因为二郎庙荒凉破败得早已庙门全无。进入院中,满目残垣,处处狼藉。院中的两块石碑歪躺在地上,仿佛睡去了多年。我心想,如此破烂不堪的庙宇,还能镇住猴山吗?
失落中走向二郎庙后面的山坡。立于高处,极目南望,心渐渐从失落中慢慢走出,继而变成倏然的亢奋。我担心这瞬间情绪的大起大落,会伤害自己的身心。但视野所及,又不得不壮怀激烈。
放眼三家店全景,屋瓦皆叠,蔚为壮观。极目永定河,水阔湛蓝。偶有水鸟飞上天空,与白云齐飞。我内心感叹:天蓝蓝、云飘飘下的三家店,虽然失去了不少旧时热闹繁华的胜景,却平添了今天许多的时尚与祥和。倘若今后悉心加以保护,三家店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下山时,嘴里又哼哼唧唧着京戏《三家店》的唱词。只是哼哼唧唧而已,一切与古村落三家店无关,与五味杂陈的心境无关。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我也天生命好,虽然双足对三家店街巷的脉络不是很清,但从东街到中街,再转转悠悠到西街,总有热情的村民为我指点迷津。我深深感到,作为京西古道第一村,三家店虽然离京城最近,却没有被城市的功利与浮躁之风熏染,这里依然保留着淳朴的民风。这淳朴的民风,是立竿见影的,我刚刚走进村子60米左右时,便温润而来。
我向一位花白头发却精神矍铄、正在遛弯儿的古稀老人打听山西会馆、白衣观音寺等遗迹的方位。老人听后执意要为我义务当向导。我是最怕麻烦别人的人,可老人说遛弯儿也是遛,我也就悉听尊便。
我们最先来到的是山西会馆。而今的山西会馆早已改成了三家店小学。
钢筋焊接的铁大门紧锁着。因是星期六,又是清明小长假,孩子们都没上学,会馆的院落安静极了。老人说,最南端迎面而视的建筑便是山西会馆。我隔门里望,见会馆坐南朝北,有正殿六间,前面三间为卷棚顶,后面三间为正脊吻兽式,房顶上的黄色琉璃瓦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早先我去过城里的琉璃厂和永定河南岸的琉璃渠,深知黄色琉璃瓦只有皇家建制方能使用,可眼前小小的山西会馆怎敢如此胆大妄为和不懂规矩?老人对我说:“山西会馆,是乾隆年间主理琉璃烧造的皇商赵邦庆所建,其因和皇家沾亲带故,因此才敢用黄色琉璃瓦覆顶。”我心想,是皇商就可以破了规则吗?倘若那些皇亲国戚都如此而为,天下岂不大乱?想归想,说归说,山西会馆黄瓦覆顶,是眼见的事实,其中的秘密,只有赵邦庆和乾隆爷知道。但他们不知,时隔数百年后,这座多为山西商人议事和接待客商之用的会馆,却成了教书育人的公立小学。
山西会馆斜对面、近在咫尺的一座建筑群,便是我曾在书中看到的白衣观音庵了。
白衣观音庵,始建于唐代。庵坐东朝西,砖雕门楼,近前时,亦是大门紧闭。我哀叹今天怎么了?难道凡间有清明小长假,佛界也有休息日吗?好在身边的老人陪伴着,纵是不能朝拜观音,倒也了解了白衣观音庵的历史脉络。
老人讲:“白衣观音庵前殿3间为天王殿。正殿三间供奉着白衣观音菩萨。菩萨白衣白巾赤足状,是民间常见的一种观音形象。左右两厢为配殿。庆幸的是庵内至今还保存着两块清代石碑。一碑记述了清代重修寺院捐款的事宜;另一碑则记载了清代民众保持京西煤业畅通,组织修路等相关事宜。”
不能拜观音,亦不能亲眼目睹这座保存最好、且高规格的民间寺庙蕴藏的故事与文化,不觉有些郁闷。但老人滔滔不绝的讲解,让我心中却不时翻卷着真情感激。我逗趣儿实也是发自内心地对老人说:“与您一起游三家店,就像在慈海中感受着一次难忘的航行。”
与老人说着笑着穿行在三家店的街巷中,也可以说是在跟着一部书行走。行走不远,又轻轻翻开了西街关帝庙铁锚寺新的一页。
可以说,在中国数不清的寺庙中,被称为铁锚寺的为数不多。三家店的铁锚寺有着它非同寻常的来历。据考证,1921年,由于京西煤矿业发展迅速,民国政府京兆尹(相当于首都市长)公署拨款30万大洋在三家店村西渡口处造大桥。大桥建设历时两年零八个月,1923年12月竣工通车。大桥的竣工,方便了往来的通行,也标志着靠船只摆渡的历史行将结束。于是人们便将渡口处的一只大铁锚供奉到了三家店西街的关帝庙,以祈祷福祉平安。从此,关帝庙就被人们称为关帝庙铁锚寺了。
来到关帝庙铁锚寺,大门依然是紧闭的。然而通过铁锚寺名字的由来,我高兴地看到了三家店百姓供奉铁锚的意义,也看到了他们追求安稳幸福的愿景。如今铁锚虽已不知去向,但巍然壮观的永定河斜拉索大桥横跨永定河两岸,两岸的百姓安居乐业,这不正是当初人们心中愿景的答案吗?
参访三家店,眼见的是一座座紧闭的佛门。三家店最西处连接丰沙铁路的一座庙亦是如此。这座庙叫龙王庙。
老人说:“这座龙王庙,在京西数十座龙王庙中曾经香火最盛。它的正殿龛台上供着五尊龙神:东西南北四海龙神像以及永定河神像。在永定河流域的龙王庙中,很多也供奉过永定河神,但目前只有三家店的龙王庙保存了下来。”老人告诉我:“每年的阴历六月十三是河神生日,这一天,三家店龙王庙要给龙神河神焚香上供,大摆筵席,到时村民都要到龙王庙吃寿面,为河神祝寿。”他在谈起给河神过生日时,显得兴趣十足,兴致盎然。
站在龙王庙前,我边听老人的介绍,边恭望着庙中的一棵老槐树,幻想河神生日那天正是炎炎夏日,但有河神的佑护,有遮天蔽日的这棵老槐树的佑护,三家店的百姓,一定是欢天喜地,笑声喧天!
庙门一个没进成,但我切身感到三家店人向善的佛心,从为我义务当向导的老人身上看到了,又从另一位耄耋老人的身上看到了,我更看到了窖藏这里的原始淳朴和崇文的可贵。
我说的另外一位老人姓李,应该说他是三家店古稀以上老人中最有学问的一个。据乡亲们讲,他早年毕业于北京9中,毕业后在京西一所小学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他一生都住在三家店,对三家店的了解,就像熟悉自己掌上的指纹。
那天他坐在家门口,和我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什么王家大车店,什么恒太常麻铺,什么村东至村西三里街巷上的客栈煤场,仿若如数家珍。他边追忆着三家店昔日的繁华景象,也回味着他年轻时的青春岁月。那种表情的美好让我艳羡不已。那种热情的状态让我无限感激。他的追忆,甚至让我一闭眼,幻觉便可见古朴民宅、沧桑古槐以及昔日古村落曾经的辉煌。以至于离开老人时,每一个院落、每一扇院门、每一块砖瓦,我观察得都是细之又细,恐怕疏漏一丝一毫的细节,恐怕愧对老人那么长时间为我的介绍。 顺着老人的指向,我看到了不少古朴大气的老宅。东街路南78号院,就是典型的一座。这座宅院,是“义源记商号”原址。木制的门板上刻着“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的楹联。门前的抱鼓石和门楣上的砖雕刻有精美的吉祥花卉,昭示着院主人的富有和文化品位。还有一座古宅,大门上镶着铁皮包裹着的“照妖镜”和“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字符”,则昭示着院主人浓重的迷信色彩。另在一处老客栈,大门两块门匾上斗大的“礼为门,义为路”六个大字,则昭示着院主人重礼重义的人格色彩。细观这些古宅,还留存着刻有大量精美砖雕、木雕的门廊、拴马石和影壁……所有这些历史的遗存,无不彰显着三家店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其往日的兴旺和繁荣。
其实游历在三家店,也有不少遗憾陪伴左右,有些遗憾甚至演化成声声叹息。诸如75号院,这座由36间房屋构成主次分明的两进四合院,旧时属于殷家。在这里,我见院落的大门开在西南角,大门与倒座房相连,门前有雕刻精细的门墩石一对。黑漆的门板上,刻有楹联“孝友征家庆,诗书启世昌”。从这副楹联可以看出殷家期盼以孝治家、以文济世的美好愿景。进入大门,东西房都有精美的跨山影壁。二进院与前院之间正中有大门楼一间,全院条石铺甬道,青砖墁地,井然有序。后院则是殷家长者居住的院落,在院的东南角有通往煤厂、账房的大门。但如今,这座宅院已经变成了乱糟糟的大杂院。一位带我参观这里的大哥告诉我:“殷家大院的主人殷海洋过去曾拥有天利煤厂,想当年北京西直门以及天津卫都有他的分号,那买卖做得可大了。”但当我见到如此标准的二进四合院竟是如此的景象,不觉摇头叹息。
“兄弟,到山上的二郎庙去看看吧!那里可以俯瞰全村和永定河风景!”那位大哥把我从感叹之中拉回了现实。我也在想,三家店的庙都拜了,虽然哪一座庙门都没有进入,但最后一座怎能不拜呢?于是便向村北山上的二郎庙漫步而去。
早先,我在都江堰拜过二郎庙,那是祭拜秦代修建都江堰的功臣李冰次子二郎的。也有很多地方的二郎庙是祭拜二郎神杨戬的。我不知三家店为什么也要建造一座二郎庙,这里是为祭拜哪个二郎我更是不知。我只知道村北这座山叫猴山,于是便胡乱猜想:村南有永定河,修龙王庙为镇水,而村北修二郎庙,莫非是为镇山吗?
胡思乱想之中便来到半山腰的二郎庙。
来到二郎庙,最不用担心的是进不了庙门,因为二郎庙荒凉破败得早已庙门全无。进入院中,满目残垣,处处狼藉。院中的两块石碑歪躺在地上,仿佛睡去了多年。我心想,如此破烂不堪的庙宇,还能镇住猴山吗?
失落中走向二郎庙后面的山坡。立于高处,极目南望,心渐渐从失落中慢慢走出,继而变成倏然的亢奋。我担心这瞬间情绪的大起大落,会伤害自己的身心。但视野所及,又不得不壮怀激烈。
放眼三家店全景,屋瓦皆叠,蔚为壮观。极目永定河,水阔湛蓝。偶有水鸟飞上天空,与白云齐飞。我内心感叹:天蓝蓝、云飘飘下的三家店,虽然失去了不少旧时热闹繁华的胜景,却平添了今天许多的时尚与祥和。倘若今后悉心加以保护,三家店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下山时,嘴里又哼哼唧唧着京戏《三家店》的唱词。只是哼哼唧唧而已,一切与古村落三家店无关,与五味杂陈的心境无关。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