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壶酒

来源 :中外食品·酒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h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是感觉,国画这样一件大风雅之事,其作者也应该像诗人一般,宽袍大袖,手执折扇,佳酿一壶,对月独酌,说不尽的洒脱率兴。
  我从来没有享受过上班下班那些工作,也没能力做好这些工作,此刻回首往事,他这样说。“从小我就梦想找一份能干到八九十岁也不用退休的职业,我很想这样的”
  格带入中国画的领域,形成了自成一家的独特风格。岭南派一反
  [岭南遗风]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按照地域划分流派的习惯,岭南画派,顾名思义所指的是广东省带的国画流派。岭南派源起于20世纪初,创始人有: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后并称“岭南三杰”。高氏兄弟都曾有过留学东瀛的经历,其时日本正值西化革新,从科学到人文无不受到西方影响,传统日本画也被西洋画所渗透,诞生出新的风格。岭南画派前辈在日本学画,不可避免地接触了这种“新派日本画”,并将这种风当时国画重古轻今、因循守旧的积习,坚决反对“师古人之述而不师古人之心”的风气,将西洋画的色彩、光线、构图等因素大胆引入国画,在当时就引起不小的震动,亦被人称为“革命派”。
  三杰之后,岭南派涌现出“四杰”,分别是香港的赵少昂和杨善深,以及大陆的黎雄才和关山月。后四杰继续将“折衷古今、融会中西”的风格发扬光大,且主张国画应该是雅俗共赏的,当是属于全体国民的艺术而非少部分人的玩物。
  光阴似箭。至今,岭南四杰也已相继作古,其中年纪最轻的杨善深老先生于2004年谢世。我们这次采访的杨天颐先生正是杨善深大师的后代,作为岭南派最后一位大师的继承人,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国画家,作为一个懂得享受生活与时尚的人,他和我们聊了很多。人生、国画、理想、醇酒、雪茄,谈笑之、司我们甚至忘记了时间。
  
  [因缘]
  


  
  杨善深老先生共有子女六人,杨天颐从小就跟随父亲学画,并在闲暇时作画。杨老先生感觉孺子可教,便加以指点,从梅兰竹菊等基本题材开始训练他的基本功。当时杨天颐12岁,把学画当作一种爱好,还不曾想过如今会成为专职画家。实际上杨老先生也不鼓励子女以作画为生,当年在香港,作为一位职业画家他很清楚画家的生活可能非常困苦,在这个相当现实的社会里,达者确实可以兼济天下,穷者则连独善其身都很难做到。杨老先生认为最奸是女子学画,因为反正不用考虑什么事业之类的问题,借以修身养性再好不过。按照父亲的教导,杨天颐先生一直把匡画创作当作一份业余爱好。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广告行业,工作内容是广告设计,也算和美术相关。至于国画,只有周末空闲时才能画上几笔以为消遣。“我从来没有享受过上班下班那些工作,也没能力做好这些工作”,此刻回首往事,他这样说。“从小我就梦想找一份能干到八九十岁也不用退休的职业,我很想这样的”,他说,“以前给人家打工,每天上下班的,到六十岁后,人家就会怀疑你的价值。我感觉我会挺长命的,应该能活到90岁,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辈子余下的岁月,追求自己生命的理想。”而根据他本人的回忆,明确地计划走职业画家这条路只是十年前开始的,当时想到父亲老了,自己应该继承他的艺术生涯。真正开始把作画卖画当作职业已是杨善深老先生谢世之后的事情。“我是冒着很大风险选择这一条路的”,杨天颐先生笑道,幸运的是他自从走上职业画家的道路后并没有真正经历过凄苦不堪的日子。“这一切都要感激我有了一个很伟大的老师——我的父亲”,杨先生又说。在大陆,很多人买画主要是为了欣赏,杨先生的画独具风格,一直颇受欢迎。“选择在北京发展真的很明智”,他说,“如果在香港想靠这个吃饭是比较困难的。在大陆,特别是北京,艺术文化气氛比较浓厚。在这样一个地方,以艺术为生这个理想有可能成为现实,但在香港,这样的机会则会相对少很多。”
  如今杨天颐先生和数家画廊合作,每年都会在国内外举办画展,颇受市场认可,成绩斐然。若杨老先生泉下有知,想必也会为这个“不听劝告”的孩子今天所取得的业绩而欣慰吧。
  
  [创新]
  
  说到岭南派,自然不能不提“创新”,自最早的三杰起,岭南派就以革命为号,以创新为风。“创新不能算岭南派的特色”,杨先生这样评论道,“我觉得每个画派都必须要有一种很强烈的独特风格,这都算是改革和创新吧。应该是这样的,搞艺术就应该经常弄些新的东西出来,一直照搬旧东西就不叫艺术了。”同时,杨先生认为“创新”不是没有根本的,一个画家要有所创新,必须先打好中国水墨画的传统基本功。
  “我觉得创新应该是一种很随意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之间走出自己的路。像我们上一代的大师,他们不用刻意去追求创新,不自觉地就出现了 些个人风格很强的东西。我个人不太认同执着于‘创新’两个字,每天都在闷着头想怎么搞些新的东西,反倒把传统给忘了,这是很不自然的,太浮躁了。我希望能够先把中国画传统的东西弄扎实了,然后再去寻找创新,创新之路应该是这样走出来的”,杨先生如是说。
  创造始于成长,反对守旧的教学方式一直是岭南派的核心思想之。师以临摹授徒,父以临摹教子,中国画这种教学传统可以说在定程度上导致了国画的衰落。杨先生师从父亲,教学方面基本只局限于基本功,从不过多干涉,让杨先生能够顺其自然地发展出个人风格。杨先生本人对这种教学方法格外推崇,他主张教学应从审美开始。“要让学生多去看些好的作品,学会欣赏”,他这样说,“看得多了,自然就知道什么样的是好画,这样才有机会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学生照搬老师的东西不一定是好事,照着作品临摹的不是好艺术家,学生要学会自己创作,而不是把老师的东西重复搬出来。”
  至于杨先生本人,父亲的画风始终是他心里的一块石头。12岁随父亲学画,几十年的时间里,父亲的画风已经完全糅合在他本人的风格当中,成了一个难以摆脱的框架。“我现在都不敢翻我父亲的画集”,他说,“再看就真的麻烦了,走不出去了。”然而如他本人所说,创新是个不自觉的过程,个人风格正是在日常创作中不断成长。每年一次,杨先生会回顾从前的作品,并与现在进行对比,每一年都会发现一些变化。或许“父亲的阴影”只是杨先生自己的感受,实际上他早已跳出框架自成一家了吧。“我自己感觉可能慢慢地摆脱父亲的框架了吧”,他笑道,“但是这个不能由我说了算,要由别人来评判。”
  
  [精进]
  
  “走上职业画家生涯以后才感觉之前真是浪费了太多时间”,杨先生感慨良深,“最初每天都要花十几个小时努力作画。以画为生是很不容易的,一个画家画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卖出几张。开始的时候已做了最坏的打算,我必须很用功,习书法,临汉碑,读前人大师书画,着意写生,否则就对不起我自己,也对不起我父亲。父亲在国画界的地位对我来说是个压力,我一定要很勤奋,把画画好才是最终的理想。”
  谈到画艺的磨练,杨先生大有学海无涯之感。他说,杨善深老先生作画七八十载,到九十岁的时候还谦虚地感觉自己在绘画上有很多东西没搞清楚。“艺术家就应该是这样样子的,对自己 永远不会感到满足。如果已经认定自己画得很好,那可不一定是好事,而是走进了艺术创作的死胡同。艺术是没有尽头的。”
  “找素材”对杨先生来说是件比较痛苦的事情。绘画类似写作,反复练习同一题材固然可以锻炼功力,但如果创作商业作品也是把同一样的题材翻来覆去则绝对行不通。关于创作素材的来源,杨先生开玩笑说:“我就靠做梦了”。当然不可能真的完全依靠梦境,看书的时候他总会留心在里面寻找素材,平时也会带着相机,随时把可以入画的生活片段拍下来当作参考样本,一直在不停思考,难得有休息的时候,深夜难以成眠时也会起来作画。
  杨先生对质量的要求更胜于数量,除了要保证创作量外,更强调作品的“质”。一旦作品不能让自己满意就当即销毁,绝不让败笔流入市场。有时候翻看自己多年前售出的作品,他也会感觉当时画功不到家,于是联系买主希望能用新作品把当时的旧作换回来。买主收到新作之后却往往再无反应,新旧两张一并收藏,如是者共有四五次,也反映出杨先生对自己的要求之高以及其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时尚的风雅]
  
  除了绘画外,杨先生对雪茄和洋酒也情有独钟。在他的酒柜里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其中尤以威士忌为重。惭愧的是,在众多的威士忌之中竟没有一款是我认得的,常见的杰克丹尼、芝华士、格兰杰等品牌竞一瓶也没有。杨先生喜欢独特的体验和与众不同的品质,向来不买大规模生产销售的酒,眼下的收藏大多来自国外小众品牌,酿造工艺精湛,口味独特。曾经采访帝王威士忌(Dewar's)的品牌大使,他对我说,帝王的产品只为追求独特体验的消费者而准备。眼下杨先生的酒柜里虽然没有帝王产品,却足以看出他是爱酒、懂酒,不受品牌宣传的影响,真正以自己对口味的追求去挑选威士忌的人。杨先生平时经常饮酒,却没有古时候某些名家借酒助兴随意挥洒的习惯,生怕酒后过于奔放,画出败笔。
  相比于酒柜,杨先生的雪茄柜更为壮观。2米高的雪茄柜里竟无一点空闲,放满了不同品牌、规格各异的雪茄烟。这些雪茄虽然品牌不同,却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来自雪茄之乡古巴。杨先生抽雪茄多年,对品质的要求从没有“凑合”的概念,这里的每一支都是精心挑选的结果。如今他大约每天要吸掉一支,若酒杯在手则兴致更高,可能要吸掉两三支,即使出远门也会带着便携雪茄箱,足见这种爱好并非来自时尚潮流,已经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
  谈及风雅,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风花雪月、诗词歌赋、豪饮狂歌。其实这种古风在千百年前何尝不是一种时尚?求风雅未必要刻意法古,有个性、有品位的生活方式皆可算作风雅。杨先生这种雪茄与威士忌的随性生活,实在可算是当世之大风雅。
其他文献
翡翠皇宫酒家隶属于翡翠餐饮集团,这个集团在亚太区九大城市拥有有接近60间分店,翡翠皇宫酒家是北京的旗舰店,为客人提供六星级的餐饮佳肴和室内设计融合了艺术与高贵典雅的概念来打造的高级食府,环境高雅舒适、气派尊贵、大厅中的多组水晶吊灯,璀璨夺目,富丽堂皇。    7月18日,位于东方新天地的翡翠皇宫酒家举办了一次名为“ROBERT MONDAVI WINE DINNER”的晚宴。无论是精致的菜肴、精选
期刊
策划迟玉晶 化妆 明 明 统 筹 杨晓娟  何易很端庄,样子娴淑可人。可是这仅限于在她安静和制做美食的时候。只要她笑起来,玩起来,手里拿着厨具,她的本来面目就完全暴露:超级搞怪狂。要不是摄影师及时制止,她一会儿把两个柠檬放在眼睛上,一会儿挥着那只红色微波炉手套,鬼脸更是做到面部肌肉发酸……哎!真是个顽皮的女子。    何易的档案:  姓名:何易  网名:大菜,川粤大菜  身高:160cm  体重:
期刊
统筹 唐静 执行 杨晓娟 摄影 徐永明  在一个悠闲的下午,和红葡萄酒共度一杯酒的时间。马伊琍,一个上海的小女人把这叫做“宠爱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她能把现实中忙碌的生活与享受的快乐剥离开,让诱人的水果香夹杂着些许酒精引领她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期刊
喝了许多年葡萄酒,有几个与葡萄酒相关的趣事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其中一件是第一次当见习品酒员,第一次连续品尝五十多款西拉红葡萄酒……  当时不仅对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感到兴奋,也更对西拉葡萄单独酿制的酒有如此多的不同风格和口味感到惊讶。怀着愉快的心情回到家,对镜一望才发现镜中人的样子好“恐怖”,紫色的牙齿,紫色的唇,有些像“吸血鬼”的造型……二话不说,拿起牙刷就刷、刷、刷,直到白齿重现才松了口气。  第
期刊
精神高度集中地工作了一整天,晚上再不出去透透气,我怕晚上做梦都是在工作。照例约上好友一同到酒吧,边喝酒边漫无边际地侃大山。快哉!  喜欢这家酒吧是因为这里的葡萄酒特别齐全,光是在酒屋里都很少能买到的波特酒就有不同的4款。泰来(Taylor's)波特酒的瓶身设计是我喜欢的,顺滑的瓶身设计,有点像温柔却足够刚毅的女子;酒标简简单单却很有海盗的感觉,而且它素有“波特酒中的拉图城堡”之美誉。所以,今晚我点
期刊
策划 唐 静  有时候,手表并不只是为了显示时间而存在。从世界上的第一只时装手表出现后,它让人们知道人生除了需要严谨工作之外的另一种生活状态,就像是除了正装表之外,我们还需要一块象征着个性的手表。更有时尚达人把精致的手表总结成了不同人的不同表情。戴在手腕上的表情,泄漏了它的主人生活态度的秘密。    摩凡陀  摩凡陀(Movado)诠释的“永动不息”让我们对名表的惊世之美有了另一层感悟。早期的摩凡
期刊
编辑 高思扬 化妆 lony  一直以为做珠宝的女人一定珠光宝气;一直以为珠宝中的女人必然奢华不凡;一直以为珠宝会把它周围的女人娇宠过度……可初次见面,刘璞女士就狠狠地“闪”了我一下!  她神采奕奕地出现在我面前,自信又温婉;娇小的脸庞、精致的五官,笑起来酒窝很好看……就像故事中那些聪明又美丽的女人,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却是摄像机捕捉的焦点。      谈话在下午茶时间开始,谈笑风生中感慨刘璞女士
期刊
统筹 杨晓娟  身在都市中的人们,每天为着生活奔忙着,马路上、公交车站、地铁站常常挤满了 张张疲惫的脸。“时间等于金钱”许多时候并不被人们承认,因为很多人觉得自己花去了很多时间却并没有换来金钱……可是,当我们下定决心给自己一点时间的时候,我们又犹豫了,让一个下午就这样流走了吗?  难道没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吗?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和自己可能的刹那停留擦启而过,淹没在匆匆忙忙的人群中……  
期刊
策划 迟玉晶 化妆 明明  第一次遇到晋璐是在今年的波尔多随时随意酒会上。身着白色小晚礼,长长的直发整齐地束成马尾,配着手中的一杯金黄色贵腐酒,煞是清爽美丽。我主动上前与她聊天,才发现,这个女孩儿不仅懂很多葡萄酒的知识,而且还会调酒,在2004年时就已经通过了高级调酒师资格认证,这让我不得不对面前这位小巧玲珑的女子刮目相看。      一张娃娃脸的苦恼    其实这张娃娃脸一直是晋璐的困惑。在她第
期刊
编辑 Judy  当你独自走进酒屋,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葡萄酒时,是否也迷茫过?当你面对热情的服务员的滔滔不绝时,是否也不知所措过?究竟我们怎样才能买到一款心仪的葡萄酒呢?不再相信记忆  “我要找一种酒,标签上面有城堡的那种。”  “是哪个国家的?”  “我不太记得了,但它是红酒。”  “年份呢?”  “大概是一九九几年吧。” 这是我刚刚到达法定饮酒年龄时,一个人按照记忆中杂志上的推荐去买酒时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