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行社会提倡终身学习,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能采用满堂灌等形式,要为学生以后的发展考虑,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终身收益,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自主探索; 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77-0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只有这样做,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教学中我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可以说充斥学生的全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探索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如果我们设计好教学中的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探索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的,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如在“9加几”的教学中,看情景图后,让学生说出盒子里有9个乒乓球,盒子外有4个。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用什么方法算?出示9 4=□,誰知道9 4=?有的学生很快说出9 4=13,老师提出9 4=13你是怎样想的?然后激发学生去探索,这实际就是激发学生探索的强烈欲望。
二、提供充分的探索时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索性学习更应是一个充满着观察、试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探索、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应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在教学中特别要强调“学生为主”的意识,不要让探索学习的过程匆匆而过。当学生围绕任务要求正热烈讨论时,教师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而中断学生的学习过程,越是对遇到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学生的思维活动越是积极,一旦问题解决,他们的思维也就得到了一种令人惊喜的发展,今天给学生留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那么,在今后学生就会有更大的收获和发展。有了充分的时间保障,课堂上就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例如:苏教版第一册在教学“认物体”时(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结合学生的实际的认知水平,向学生提问:你知道哪些物体容易堆牢固?哪些物体不容易堆牢固?它们的形状相同吗?围绕这些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观察,有的动手,有的合作……从而让不同的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三、鼓励动手操作寻找探索的方法
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接受,而必须以再创造的方式进行。在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往往把教材中的结论转化成为问题情境,使知识的形成过程变成学生可以操作的活动,充分运用好教具、学具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动手操作活动既能让学生的眼、手、脑、口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丰富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学生可接受的形式。对于学生独立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有目的探索,直至独立获取新知识。如在教学“9 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第一步,根据凑十法的需求操作小棒,先把2根分成1根和1根,把其中的1根放在9根里凑成10根,再与剩下的1根合成11根;第二步,让学生表述操作过程;第三步,脱离小棒说想的过程,在学生达到熟练的情况下,趁机探索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凑十法。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很容易自主的探索8 3、7 4、6 5等口算方法。
四、合作交流,拓展探索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师为主,也就是说课堂始终由教师严格控制,课堂上总是先听老师讲解、演示,再去让学生看书、思考、操作。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各项能力得不到培养,这是教育教学自身存在着弊端。而在小学数学科学探索活动中,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组织形式,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多向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这样加快了学生间,师生间的沟通,拓展探索的思维。
例如“13-9”
⑴师提问:在13个桃子中去掉了9个桃子,怎样列式?出示:13-9
⑵提问:13-9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⑶组织交流边说边演操作过程,学生可能出现四种想法:
第一种:从13个桃子里一个个地减,减9次,最后还剩4个。
第二种:10-9=11 3=4
第三种:13-3=10 10-6=4
第四种:因为9 4=13,所以13-9=4
⑷提问:在这四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在合作交流中,探索出最佳的计算方法。小组活动一方面有利于集思广益,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五、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生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如在苏教版第二册数学《认识图形》中,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呢?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图形进行拼一拼,很多学生把这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师出示这种拼法,并提问:“还有不同的拼法吗?”让学生动手试试,学生可能会不断尝试错误,也可能会受到启发获得成功,在操作活动中有的创造性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如:把长方形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可以变成什么图形?老师放开手脚让学生去探索,去创新。这种自主探索的活动,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数学思考方面的提高,还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潜能、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索活动贯穿始终,教师在其中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作用,并亲身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并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探索的机会,给予充分讨论的机会,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提供充足探索空间,使学生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主探索; 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77-0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只有这样做,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教学中我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可以说充斥学生的全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探索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如果我们设计好教学中的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探索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的,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如在“9加几”的教学中,看情景图后,让学生说出盒子里有9个乒乓球,盒子外有4个。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用什么方法算?出示9 4=□,誰知道9 4=?有的学生很快说出9 4=13,老师提出9 4=13你是怎样想的?然后激发学生去探索,这实际就是激发学生探索的强烈欲望。
二、提供充分的探索时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索性学习更应是一个充满着观察、试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探索、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应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在教学中特别要强调“学生为主”的意识,不要让探索学习的过程匆匆而过。当学生围绕任务要求正热烈讨论时,教师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而中断学生的学习过程,越是对遇到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学生的思维活动越是积极,一旦问题解决,他们的思维也就得到了一种令人惊喜的发展,今天给学生留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那么,在今后学生就会有更大的收获和发展。有了充分的时间保障,课堂上就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例如:苏教版第一册在教学“认物体”时(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结合学生的实际的认知水平,向学生提问:你知道哪些物体容易堆牢固?哪些物体不容易堆牢固?它们的形状相同吗?围绕这些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观察,有的动手,有的合作……从而让不同的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三、鼓励动手操作寻找探索的方法
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接受,而必须以再创造的方式进行。在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往往把教材中的结论转化成为问题情境,使知识的形成过程变成学生可以操作的活动,充分运用好教具、学具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动手操作活动既能让学生的眼、手、脑、口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丰富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学生可接受的形式。对于学生独立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有目的探索,直至独立获取新知识。如在教学“9 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第一步,根据凑十法的需求操作小棒,先把2根分成1根和1根,把其中的1根放在9根里凑成10根,再与剩下的1根合成11根;第二步,让学生表述操作过程;第三步,脱离小棒说想的过程,在学生达到熟练的情况下,趁机探索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凑十法。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很容易自主的探索8 3、7 4、6 5等口算方法。
四、合作交流,拓展探索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师为主,也就是说课堂始终由教师严格控制,课堂上总是先听老师讲解、演示,再去让学生看书、思考、操作。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各项能力得不到培养,这是教育教学自身存在着弊端。而在小学数学科学探索活动中,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组织形式,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多向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这样加快了学生间,师生间的沟通,拓展探索的思维。
例如“13-9”
⑴师提问:在13个桃子中去掉了9个桃子,怎样列式?出示:13-9
⑵提问:13-9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⑶组织交流边说边演操作过程,学生可能出现四种想法:
第一种:从13个桃子里一个个地减,减9次,最后还剩4个。
第二种:10-9=11 3=4
第三种:13-3=10 10-6=4
第四种:因为9 4=13,所以13-9=4
⑷提问:在这四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在合作交流中,探索出最佳的计算方法。小组活动一方面有利于集思广益,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五、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生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如在苏教版第二册数学《认识图形》中,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呢?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图形进行拼一拼,很多学生把这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师出示这种拼法,并提问:“还有不同的拼法吗?”让学生动手试试,学生可能会不断尝试错误,也可能会受到启发获得成功,在操作活动中有的创造性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如:把长方形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可以变成什么图形?老师放开手脚让学生去探索,去创新。这种自主探索的活动,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数学思考方面的提高,还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潜能、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索活动贯穿始终,教师在其中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作用,并亲身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并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探索的机会,给予充分讨论的机会,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提供充足探索空间,使学生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